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剖宫产病号服。
背景技术:
2.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由于术中无菌操作及硬膜外麻醉缘故,产妇术中需反穿衣服,由于麻醉的缘故,产妇回病房后无法自主翻身,由于输液的需要,会对产妇的胳膊进行留置针穿刺,常规的病号服不便于穿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剖宫产病号服,解决上述常规的病号服不便于穿戴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剖宫产病号服,包括上衣,上衣包括衣身,衣身的两侧设有衣袖,衣身前侧的上部设有对称的哺乳口,衣袖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第一开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连接,哺乳口的上侧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6.第一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第二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二连接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
7.衣身前侧的下部设有对称的口袋。
8.口袋的宽度为十五厘米,口袋的深度为二十厘米;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三连接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
9.上衣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穿衣口,穿衣口的顶部延伸至衣身的顶部,穿衣口的底部延伸至衣身的底部,穿衣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件连接。
10.第四连接件包括若干个间隔固定在穿衣口一侧的纽扣,穿衣口的另一侧设有与纽扣一一对应的扣眼。
11.衣身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娃娃领。
12.衣身前侧与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溢乳垫,溢乳垫通过第五连接件可拆卸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第五连接件包括母魔术贴和呈条形的子魔术贴,子魔术贴竖直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母魔术贴固定在溢乳垫的背面;或者第五连接件包括母扣和至少两个子扣,子扣竖直间隔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母扣固定在溢乳垫的背面。
13.衣身后侧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有吸汗巾。
14.第一开口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遮挡片,第一遮挡片与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哺乳口的上侧固定有第二遮挡片,第二遮挡片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
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中衣袖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便于给产妇穿,产妇胳膊上的输液管从第一开口处伸出,当穿戴完毕后,输液管设置在其中两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不影响输液,较美观,也能避免产妇上身受凉,哺乳口便于产妇为婴儿哺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
20.图5为溢乳垫与第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图5所示,一种剖宫产病号服,包括上衣,上衣包括衣身1,衣身1的两侧设有衣袖4,衣身1前侧的上部设有对称的哺乳口,哺乳口设置在衣身1的胸部位置,哺乳口为水平设置的开口,衣袖4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4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第一开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6连接,便于第一开口的开合,哺乳口的上侧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8连接,便于哺乳口的开合。
22.第一连接件6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子扣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一侧,母扣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另一侧,便于子扣与母扣的扣合;第二连接件8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子扣设置在哺乳口的上侧,母扣设置在哺乳口的下侧,便于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二连接件8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子魔术贴设置在哺乳口的上侧,母魔术贴设置在哺乳口的下侧,便于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
23.衣身1前侧的下部设有对称的口袋2,用于放置镇痛泵等常用物品。
24.口袋2的宽度为十五厘米,口袋2的深度为二十厘米;口袋2的开口处设有第三连接件3,第三连接件3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三连接件3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便于口袋2的打开和关闭。
25.上衣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穿衣口,穿衣口的顶部延伸至衣身1的顶部,穿衣口的底部延伸至衣身1的底部,穿衣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件10连接。
26.第四连接件10包括若干个间隔固定在穿衣口一侧的纽扣,穿衣口的另一侧设有与纽扣一一对应的扣眼,便于穿衣。
27.第四连接件10也可以设置为子扣和母扣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为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的形式。
28.衣身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娃娃领11,前后两穿时不影响其美观及舒适度。
29.衣身1前侧与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溢乳垫12,溢乳垫12通过第五连接件13可拆卸固定在衣身1前侧的内表面;如图5所示,第五连接件13包括母魔术贴和呈条形的子魔术贴,子魔术贴竖直固定在衣身1前侧的内表面,母魔术贴固定在溢乳垫12的背面;或者第五
连接件13包括母扣和至少两个子扣,如图3所示,子扣竖直间隔固定在衣身1前侧的内表面,母扣固定在溢乳垫12的背面,便于根据产妇的身体形态,调整溢乳垫12的位置。
30.衣身1后侧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有吸汗巾14,吸汗巾14用于为产妇吸汗。
31.在本实施例中,吸汗巾14的顶部延伸至衣身1外侧,便于将其取出。
32.第一开口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遮挡片5,第一遮挡片5用于遮挡第一开口,第一遮挡片5与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即当第一连接件6包括子扣和母扣时,子扣设置在第一遮挡片5上,母扣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另一侧;哺乳口的上侧固定有第二遮挡片7,第二遮挡片7用于遮挡哺乳口,第二遮挡片7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8连接,当第二连接件8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设置在第二遮挡片7上,母扣设置在哺乳口的下侧。
33.本实用新型中衣袖4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4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便于给产妇穿,产妇胳膊上的输液管从第一开口处伸出,当穿戴完毕后,输液管设置在其中两相邻的第一连接件6之间,不影响输液,较美观,也能避免产妇上身受凉,当需要哺乳时,将哺乳口打开,便于产妇为婴儿哺乳。
34.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剖宫产病号服,包括上衣,上衣包括衣身,衣身的两侧设有衣袖,其特征在于:衣身前侧的上部设有对称的哺乳口,衣袖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第一开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连接,哺乳口的上侧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第二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二连接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衣身前侧的下部设有对称的口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口袋的宽度为十五厘米,口袋的深度为二十厘米;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扣合或者第三连接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上衣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穿衣口,穿衣口的顶部延伸至衣身的顶部,穿衣口的底部延伸至衣身的底部,穿衣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件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第四连接件包括若干个间隔固定在穿衣口一侧的纽扣,穿衣口的另一侧设有与纽扣一一对应的扣眼。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衣身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娃娃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衣身前侧与乳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溢乳垫,溢乳垫通过第五连接件可拆卸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第五连接件包括母魔术贴和呈条形的子魔术贴,子魔术贴竖直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母魔术贴固定在溢乳垫的背面;或者第五连接件包括母扣和至少两个子扣,子扣竖直间隔固定在衣身前侧的内表面,母扣固定在溢乳垫的背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衣身后侧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有吸汗巾。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病号服,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遮挡片,第一遮挡片与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哺乳口的上侧固定有第二遮挡片,第二遮挡片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剖宫产病号服,包括上衣,上衣包括衣身,衣身的两侧设有衣袖,衣身前侧的上部设有对称的哺乳口,衣袖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并与袖口连通,第一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哺乳口处并与对应的哺乳口连通,第一开口的两侧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连接,哺乳口的上侧与哺乳口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给产妇穿,产妇胳膊上的输液管从第一开口处伸出,当穿戴完毕后,输液管设置在其中两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不影响输液,较美观,也能避免产妇上身受凉,哺乳口便于产妇为婴儿哺乳。哺乳口便于产妇为婴儿哺乳。哺乳口便于产妇为婴儿哺乳。
技术研发人员:尚朝霞 许圣菊 付宪伟 赵圆 张娟 李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