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3  1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来越严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能够提高节能环保效率,混合动力汽车更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方向之一。但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包安装方面,仍然存在结构结构复杂、空间布置困难的问题,从而造成成本翻番提高,给企业效益带来了巨大阻力。
3.cn 208439046 u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包安装支架,该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承载支架和固定支架,承载支架包括承载板、定位板和第一焊接板,定位板与第一焊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焊接板与汽车纵梁连接固定,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和延伸板,固定板的顶端与定位板连接,固定板的侧壁与承载板倾斜连接,以使承载板与固定板、定位板之间形成一承载槽,连接板与承载板贴合连接,延伸板背向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装配板,装配板背向固定板凸起,装配板上设有装配孔,该安装支架通过第一焊接板、装配板和装配孔的设计,以采用三角形固定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汽车电池包安装支架与汽车纵梁之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防止了由于振动导致的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用户体验。但该安装支架仍然存在结构复杂、电池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电池包安装支架存在结构复杂、电池包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承载底板,用于承载电池包;
7.所述承载底板上间隔设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
8.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与所述固定支架一体成型。
9.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的两端均向上间隔形成有所述的固定支架;
10.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车体相螺接。
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定位电池包的限位结构;
12.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
13.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上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承载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15.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位于所述承载底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16.优选的,还包括电池压板,用于固定电池包;
17.所述电池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18.所述第一压板从所述承载底板的宽度方向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二压板从所述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固定电池包。
19.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的第三安装孔;
20.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将电池包压紧后,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电池包固定在所述承载底板上。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均包括锁紧面和压紧面,锁紧面用于与电池卡槽结构相匹配,压紧面上设有所述的第三安装孔。
22.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孔包括腰型孔和圆形孔。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安装支架。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5.1)通过在承载电池包的承载底板上间隔设置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为电池包安装支架上的其他零部件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空间,解决了现有电池包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多变的优点;
26.2)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限位结构,方便了电池包的安装定位,使电池包进行匹配预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
27.3)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保证了电池包的装配的稳固性,在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电池压板的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电池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承载底板,101-第二安装孔;2-固定支架,201-第一安装孔;3-第一限位部件;4-第二限位部件;5-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锁紧面;8-压紧面,801-腰型孔,802-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承载底板1,用于承载电池包;
35.承载底板1上间隔设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2。
36.通过在承载电池包的承载底板上间隔设置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为电池包安装支架上的其他零部件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空间,解决了现有电池包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多变的优点。
37.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安装支架可同时适用于混动电池包和常规蓄电池的安装。因混动电池包性能、油耗、热害等原因,须将混动电池包布置在车辆底盘上,传统的安装方式仅适应电池包在机舱或者行李箱等车内的安装,无法用于车辆底盘的安装。而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的安装方式,即可通过压板结构或者用螺杆固定在传统的蓄电池托盘上,也可安装在车辆底盘上,具有平台通用性的优点。
38.承载底板1与固定支架2一体成型。
39.本实施例中,承载底板与固定支架直接采用冲压工艺成型,具有操作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40.承载底板1的两端均向上间隔形成有的固定支架2;
41.固定支架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01,第一安装孔201与车体相螺接。
42.本实施例中,承载底板的两端分别向上形成有两个固定支架,且对称设置,固定支架上开设的安装孔的直径为9mm的圆孔,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固定支架装配固定在汽车底盘的下方。
43.还包括用于定位电池包的限位结构;
44.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件3和第二限位部件4;
45.第一限位部件3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1上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第二限位部件4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1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
46.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限位结构,方便了电池包的安装定位,使电池包进行匹配预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
47.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与承载底板亦为一体成型,且在制造过程中亦为与承载底板和固定支架一起冲压成型。限位结构同常规蓄电池的托盘一致,与电池包的结构相匹配而进行预固定。
48.第一限位部件3位于承载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49.第二限位部件4位于承载底板1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50.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件的形状和构型均与第二限位部件相同,但第一限位部件的长度大于第二部件的长度,以满足电池包在承载底板上沿长度方向的限位要求。
51.还包括电池压板,用于固定电池包;
52.电池压板包括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
53.第一压板5从承载底板1的宽度方向固定电池包,第二压板6从承载底板1的长度方向固定电池包。
54.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保证了电池包的装配的稳固性。
55.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位于承载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压板位于承载底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一压板的形状和构型均第二压板相同,但第一压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压板的长度,以满足电池包在承载底板上沿长度方向的固定强度要求。
56.承载底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1,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上均设有与第二安装孔101相配的第三安装孔;
57.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将电池包压紧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101,将电池包固定在承载底板1上。
58.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为直径9mm的圆孔,圆孔下方各焊接一个m8的螺母,用于电池压板在车宽和车长方向对混动电池包进行固定。
59.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均包括锁紧面7和压紧面8,锁紧面7用于与电池卡槽结构相匹配,压紧面8上设有的第三安装孔。
60.第三安装孔包括腰型孔801和圆形孔802。
61.本实施例中,圆形孔的直径为9mm,同时,考虑到装配误差,将压板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孔设成腰型孔,方便了电池压板与承载底板的装配。
62.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安装支架,安装电池包的过程为,先通过承载底板上的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将电池包预固定在承载底板上,然后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将电池包压紧在承载底板上,再通过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进行锁紧固定(打扭力确保安装满足要求),最后将安装好电池包的安装支架装配固定在汽车底盘的下方,固定支架上的4个安装孔通过螺栓打紧后,必须打扭力确认,以满足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安装支架脱落。因电池包侧面未被支架遮挡,混动电池包前后方的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可在侧方进行布置,不影响整个装配。至此,混动电池包及固定支架完成安装。
63.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安装支架,将电池包的限位结构和固定支架一起集成在承载底板上,减少了制造公差和装配误差,并通过电池压板将混动电池包固定在承载底板上,具有装配简单和固定牢固的优点。安装支架和混动电池包整体装配在车身上后,因电池包周边未被支架遮挡,电池包前后的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可方便布置及装配。且混动电池包在安装支架上的装配可在分装台进行,在操作方便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线上整车的装配效率。
6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施例的电池包安装支架。
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安装支架及车辆,首先,通过在承载电池包的承载底板上间隔设置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为电池包安装支架上的其他零部件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空间,解决了现有电池包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多变的优点;其次,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限位结构,方便了电池包的安装定位,使电池包进行匹配预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最后,通过同时设置电池包在承载底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保证了电池包的装配的稳固性,在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66.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板(1),用于承载电池包;所述承载底板(1)上间隔设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2);还包括用于定位电池包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件(3)和第二限位部件(4);所述第一限位部件(3)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1)上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件(4)用于限定电池包在承载底板(1)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与所述固定支架(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的两端均向上间隔形成有所述的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01),第一安装孔(201)与车体相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3)位于所述承载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件(4)位于所述承载底板(1)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压板,用于固定电池包;所述电池压板包括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所述第一压板(5)从所述承载底板(1)的宽度方向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二压板(6)从所述承载底板(1)的长度方向固定电池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1),所述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01)相配的第三安装孔;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将电池包压紧后,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101),将电池包固定在所述承载底板(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均包括锁紧面(7)和压紧面(8),锁紧面(7)用于与电池卡槽结构相匹配,压紧面(8)上设有所述的第三安装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包括腰型孔(801)和圆形孔(802)。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安装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支架及车辆,涉及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承载底板,用于承载电池包;所述承载底板上间隔设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池包安装支架,存在结构复杂、电池包四周被支架包裹导致电池上的高压线束、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冷却水管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李坚 游洪毅 丰慧珍 刘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