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4  1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婴儿吸痰管。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管需要通过连接负压吸引机才能完成对病人呼吸道内痰液的清理,对于需要快速除痰的病人,如出现窒息的病人以及急救的病人,浪费了抢救时间,其次,对于婴儿,由于负压吸引机吸引力较大,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实用方便的婴儿吸痰管。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婴儿吸痰管,该吸痰管包括导管和与导管配合的球囊,导管的一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病人呼吸道的吸痰端,在吸痰端侧部的吸痰管上设置有若干吸痰孔,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球囊配合的接头,在球囊上连通有便于从接头处插入导管进行吸痰操作的通气管,在接头处的导管上还夹装有导管关闭器;所述导管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把控导管插入深度的长度刻度。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所述通气管呈圆锥状,通气管较大的一端与球囊固定连通。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所述球囊和通气管均采用透明硅胶或者透明橡胶制成。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所述吸痰端的导管外表面采用钝化处理形成平滑的表面。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将距吸痰端5cm的位置设置为长度刻度的起始点,长度刻度从5至40cm。
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从长度刻度的起始点开始,每隔1cm在导管外管壁上印有一个刻度标记。
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婴儿吸痰管,所述吸痰孔设置有2对,2对吸痰孔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球囊,可以与吸痰管直接相接,这样可以省去连接负压吸引机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吸痰,并且,球囊吸引力不大,既能够满足吸痰操作,又不会对婴儿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参照图1-2,一种婴儿吸痰管,该吸痰管包括导管2和与导管2配合的球囊7,球囊7用于对导管2进行抽吸,使得导管2内形成负压,从而可以更快更好的进行吸痰操作,导管2的一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病人呼吸道的吸痰端3,在吸痰端3侧部的吸痰管上设置有若干吸痰孔4,吸痰孔4的设置便于将痰液更好的吸入导管2中,在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球囊7配合的接头1,便于球囊7更好更快的与导管2连通,进行吸痰操作,在球囊7上连通有便于从接头1处插入导管2进行吸痰操作的通气管,通气管的设置,便于球囊7更好的与导管2连通,便于利用球囊7对导管2进行抽吸,进而通过导管2进行吸痰操作;在接头1处的导管2上还夹装有导管关闭器6,导管关闭器6用于根据需要对导管2进行夹紧,实现导管2的通断控制,导管关闭器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夹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导管2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把控导管2插入深度的长度刻度5,长度刻度5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控导管2的插入深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吸痰操作。
16.所述通气管呈圆锥状,通气管较大的一端与球囊7固定连通。通气管较小一端的直径小于导管2的直径,通气管较大一端的直径大于导管2的直径,既便于通气管道插入导管2内,方便球囊7对导管2进行抽吸,又便于通气管紧密贴合到导管2上,保证密封性。
17.所述球囊7和通气管均采用透明硅胶或者透明橡胶制成,安全、卫生、环保,并且既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进行挤压,对导管2进行抽吸,又便于从外部观察到球囊7内部的情况,更好的进行吸痰操作。
18.所述吸痰端3的导管2外表面采用钝化处理形成平滑的表面。吸痰端3的导管2采用钝化处理,使得吸痰端3的导管2外表面平滑无凸出,可以避免在插入婴儿呼吸道时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19.将距吸痰端35cm的位置设置为长度刻度5的起始点,长度刻度5从5至40cm;从长度刻度5的起始点开始,每隔1cm在导管2外管壁上印有一个刻度标记。长度刻度5的刻度标记从5cm开始标记,每隔1cm印有一个刻度标记,一直标记40cm的刻度标记,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准确把控导管2的插入深度,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吸痰操作。
20.所述吸痰孔4设置有2对,2对吸痰孔4沿导管2的周向均匀分布。2对吸痰孔4一共为4个吸痰孔4,分别设置在导管2的四周,便于从导管2四周的侧部对痰液进行抽吸,抽吸效果好、效率高。
21.本申请提供的吸痰管的使用方法为:
22.当婴儿需要吸痰时,通过操作导管夹闭器6将导管2关闭,然后用手将球囊7压扁后
与吸痰管的接头1连接,长度刻度5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定位,接着将导管2插入需要吸痰的位置,吸痰端3采用钝化处理,可以避免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当插入到需要吸痰的位置后,打开导管夹闭器6,此时,球囊7慢慢变大,吸痰管管腔内形成负压即可开始吸痰;
23.通过将球囊7与吸痰管直接相接,这样可以省去连接负压吸引机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吸痰,并且,球囊7吸引力不大,既能够满足吸痰操作,又不会对婴儿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该吸痰管包括导管和与导管配合的球囊,导管的一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病人呼吸道的吸痰端,在吸痰端侧部的吸痰管上设置有若干吸痰孔,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球囊配合的接头,在球囊上连通有便于从接头处插入导管进行吸痰操作的通气管,在接头处的导管上还夹装有导管关闭器;所述导管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把控导管插入深度的长度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呈圆锥状,通气管较大的一端与球囊固定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和通气管均采用透明硅胶或者透明橡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端的导管外表面采用钝化处理形成平滑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将距吸痰端5cm的位置设置为长度刻度的起始点,长度刻度从5至40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从长度刻度的起始点开始,每隔1cm在导管外管壁上印有一个刻度标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孔设置有2对,2对吸痰孔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一种婴儿吸痰管,该吸痰管包括导管和与导管配合的球囊,导管的一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病人呼吸道的吸痰端,在吸痰端侧部的吸痰管上设置有若干吸痰孔,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球囊配合的接头,在球囊上连通有便于从接头处插入导管进行吸痰操作的通气管,在接头处的导管上还夹装有导管关闭器;所述导管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把控导管插入深度的长度刻度。该吸痰管通过球囊与吸痰管直接相接,可以省去连接负压吸引机的时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吸痰,并且,球囊吸引力不大,既可以满足吸痰操作,又不会对婴儿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道黏膜造成损伤。道黏膜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州 吕秀波 伍梅花 掌效 秦宏平 张庆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