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和旅行箱。
背景技术:
2.现在的人出远门都离不开旅行箱,而现在市面上的旅行箱大多采用传统的万向轮,旅行箱的几个轮子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在拉着旅行箱经过上下坡路段时,传统的旅行箱轮子只能一半的轮胎在地面上滚动,一半的轮胎悬空,不便于使用者稳定的拉动旅行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使用者在上下坡路段上稳定的拉动旅行箱。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轮体、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轴线用于平行于所述箱体底面设置,多个所述轮体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底部,各所述轮体均绕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子轴线转动,且各所述轮体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侧分别至少具备一个所述轮体。
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转轴,所述支撑件本体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于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轴线用于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设置。
7.优选的,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将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位置锁定,并能够使得多个所述轮体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箱体底面。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的所述轮体与另一侧的所述轮体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面,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连接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面抵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上,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面。
10.优选的,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止转板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一垂直于所述第三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止转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上,滑动所述驱动杆能够带动所述止转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所述止转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时能够限制所述连接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11.优选的,所述锁止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止转板呈半圆环形板,移动两个所述驱动杆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止转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并拼接呈
一个整圆环形板,所述整圆环形板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三轴线共线。
12.优选的,所述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均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且具备间隔,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用于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下支撑板背离所述上支撑板的侧面即为所述第一限位面。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移动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中的连接件能够带动轮体绕第一轴线转动,因此,当此移动装置在倾斜的坡道上移动时,移动装置中的多个轮体能够倾斜排布在坡道上并共同支撑箱体,不存在轮体悬空的现象,进而起到箱体稳定移动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便于使用者在上下坡路段上稳定的拉动旅行箱。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装置中锁止装置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装置中锁止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连接件、2-轮体、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转轴、6-锁止装置、7-驱动杆、8-止转板、9-第一限位面、10-第二限位面、11-支撑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使用者在上下坡路段上稳定的拉动旅行箱。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实施例一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至少两个轮体2、连接件1和支撑件,轮体2优选为设置两个,支撑件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连接件1位于支撑件背离箱体的一侧,且连接件1的顶部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支撑件上,第一轴线用于平行于箱体底面设置,多个轮体2均转动连接于连接件1底部,各轮体2均绕一个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子轴线转动,且各轮体2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轴线的两侧分别至少具备一个轮体2;因此,当此移动装置在倾斜的坡道上移动时,移动装置中的多个轮体2能够倾斜排布在坡道上
并共同支撑箱体,不存在轮体2悬空的现象,进而起到箱体稳定移动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便于使用者在上下坡路段上稳定的拉动旅行箱。
26.进一步的,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11和转轴5,支撑件本体11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转轴5的一端用于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支撑件本体11上,连接件1的顶部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转轴5远离支撑件本体11的一端,第三轴线用于垂直于箱体底面设置,上述设置实现了连接件1带动其上的轮体2在水平面上做360
°
的旋转运动,以便于使用者朝各个方向拉动安装有此移动装置的旅行箱。
27.进一步的,移动装置还包括锁止装置6,锁止装置6用于将连接件1和支撑件的相对位置锁定,并能够使得多个轮体2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箱体底面,当路面平坦无凹坑、凸起且无需上下坡时,使用锁止装置6将连接件1和支撑件的相对位置锁定,以限制连接件1在竖直方向的转动,便于使用者在平地上使用。
28.进一步的,第一轴线一侧的轮体2与另一侧的轮体2分别关于第一轴线对称设置,使得各轮体2受力均衡,大大的增加其移动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支撑件本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面9,连接件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面10,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件1能够使得第二限位面10抵于第一限位面9上,连接件1上转轴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面10,设置限位结构以防止连接件1转动过度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
30.进一步的,锁止装置6包括止转板8和驱动杆7,驱动杆7沿一垂直于第三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件的底部,止转板8固定设置于驱动杆7上,手动滑动驱动杆7能够带动止转板8移动至第一限位面9和第二限位面10之间,止转板8位于第一限位面9和第二限位面10之间时能够限制连接件1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限位面10和第一限位面9相对设置且均为平面,止转板8能够限制连接件1在竖直面上绕第一轴线的转动而不会限制连接件1在水平面上绕第三轴线的转动。
31.进一步的,锁止装置6设置有两个,止转板8呈半圆环形板,手动移动两个驱动杆7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止转板8移动至第一限位面9和第二限位面10之间并拼接呈一个整圆环形板,整圆环形板的中心线与第三轴线共线,整圆环形板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限制连接件1绕第一轴线的转动自由度。
32.进一步的,支撑件本体11包括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均平行于箱体的底面且具备间隔,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固定连接,上支撑板3用于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转轴5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板4上,下支撑板4背离上支撑板3的侧面即为第一限位面9。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实施例一所述的移动装置,箱体的底部能够设置双数个移动装置。
35.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轮体、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轴线用于平行于所述箱体底面设置,多个所述轮体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底部,各所述轮体均绕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子轴线转动,且各所述轮体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侧分别至少具备一个所述轮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转轴,所述支撑件本体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于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轴线用于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将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位置锁定,并能够使得多个所述轮体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箱体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的所述轮体与另一侧的所述轮体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面,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连接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面抵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上,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止转板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一垂直于所述第三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止转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上,滑动所述驱动杆能够带动所述止转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所述止转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时能够限制所述连接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止转板呈半圆环形板,移动两个所述驱动杆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止转板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并拼接呈一个整圆环形板,所述整圆环形板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三轴线共线。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均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且具备间隔,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用于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下支撑板背离所述上支撑板的侧面即为所述第一限位面。9.一种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轮体、连接件和支撑件,支撑件用于固定设置于箱体底部,连接件位于支撑件背离箱体的一侧,且连接件的顶部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支撑件上,第一轴线用于平行于箱体底面设置,多个轮体均转动连接于连接件底部,各轮体均绕一个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子轴线转动,且各轮体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轴线的两侧分别至少具备一个轮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装置和旅行箱便于使用者在上下坡路段上稳定的拉动旅行箱。拉动旅行箱。拉动旅行箱。
技术研发人员:郑彬 杨俊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