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船滑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
背景技术:
2.移船下水设备,用于将舰船从船台或船坞移入水域的设备的统称。主要有滑道、随船小车、横移车、斜船架、浮船坞、牵引机械和起升机械等。移船接驳时,因钢丝绳长度受限,船舶无法一次牵引到浮船坞上,需在船台前沿设置锚定点,将船舶牵引至码头前沿,再在将锚定头移至浮船坞上进行二次牵引。在对船进行牵引的时候,由于船的重量较重,从而将会很难进行对船牵引,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来解决船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导管,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导管,安装板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中部安装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之间连接有气囊带,气囊带表面粘贴有耐磨层,安装板表面右侧对称焊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右端焊接有支撑框,支撑框内部套有旋转筒,旋转筒与支撑框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旋转筒右侧面焊接有滑道,滑道内部均匀开有通槽,通槽内套装有辊筒,辊筒与通槽之间装有第一转轴,支撑框两侧面对称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中部安装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滑道之间连接有拉绳。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带为橡胶材料制成且表面均匀设置有进出水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为氯丁橡胶材料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道为v型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与支撑框之间螺纹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为u型结构,第二转轴与支撑框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与旋转筒活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气囊带的充气,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可以在船周围围成一定的空间,通过对空间内通水和抽水,方便对船进行上升和下降控制,进而方便将船移动到滑道上,通过第一电机对滑道的控制,可以使滑道进行倾斜,以便对船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辊筒,方便对船的移动进行导向,使船滚动滑动到滑道上,通过设置耐磨层,防止船对气囊带的破坏,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带围成空间,对空间内的水位进行控制,从而方便对船进行上升和下降控制,以便将船移动到滑道上,方便对船移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道的侧视图;
15.图中:1、气囊带,2、耐磨层,3、通槽,4、辊筒,5、第一转轴,6、滑道,7、拉绳,8、第一转盘,9、第一电机,10、支撑框,11、连接架,12、第二转盘,13、第二电机,14、安装板,15、第一导管,16、水泵,17、第二导管,18、第二转轴,19、旋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18.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包括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6,水泵16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导管15,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导管17,安装板14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中部安装有第二转盘12,第二转盘12之间连接有气囊带1,气囊带1表面粘贴有耐磨层2,安装板14表面右侧对称焊接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右端焊接有支撑框10,支撑框10内部套有旋转筒19,旋转筒19与支撑框10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18,旋转筒19右侧面焊接有滑道6,滑道6内部均匀开有通槽3,通槽3内套装有辊筒4,辊筒4与通槽3之间装有第一转轴5,支撑框10两侧面对称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中部安装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与滑道6之间连接有拉绳7。
19.所述气囊带1为橡胶材料制成且表面均匀设置有进出水孔。
20.所述耐磨层2为氯丁橡胶材料制成。
21.所述滑道6为v型结构。
22.所述第一电机9与支撑框10之间螺纹配合。
23.所述支撑框10为u型结构,第二转轴18与支撑框10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8与旋转筒19活动连接。
24.工作原理:首先将安装板14稳定安装在船上岸的甲板上或者浮船坞上,然后通过对第二电机13的控制,将气囊带1展开,就会在滑道6为形成一定的空间,相当于围挡,然后再通过水泵16对气囊带1内通水,对气囊带1内填充水,从而使气囊带1膨胀,起到了阻挡的作用,然后使用者再通过水泵16向气囊带1围挡好的空间内填装水,就会使得水位上涨,从而使船向上升,更方便将船移动到滑道6上,再对气囊带1围挡好空间内的水进行抽出,就会使船落到滑道6上,再通过牵引装置对船进行牵引移动即可,便于使船移动的浮船坞上。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包括安装板(14),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14)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6),水泵(16)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导管(15),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导管(17),安装板(14)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中部安装有第二转盘(12),第二转盘(12)之间连接有气囊带(1),气囊带(1)表面粘贴有耐磨层(2),安装板(14)表面右侧对称焊接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右端焊接有支撑框(10),支撑框(10)内部套有旋转筒(19),旋转筒(19)与支撑框(10)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18),旋转筒(19)右侧面焊接有滑道(6),滑道(6)内部均匀开有通槽(3),通槽(3)内套装有辊筒(4),辊筒(4)与通槽(3)之间装有第一转轴(5),支撑框(10)两侧面对称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中部安装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与滑道(6)之间连接有拉绳(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带(1)为橡胶材料制成且表面均匀设置有进出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其特征是:所述耐磨层(2)为氯丁橡胶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其特征是:所述滑道(6)为v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机(9)与支撑框(10)之间螺纹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其特征是:支撑框(10)为u型结构,第二转轴(18)与支撑框(10)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8)与旋转筒(19)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移船的问题,属于移船滑道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锚定功能的移船滑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导管,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导管,安装板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中部安装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之间连接有气囊带,气囊带表面粘贴有耐磨层,安装板表面右侧对称焊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右端焊接有支撑框,支撑框内部套有旋转筒,旋转筒与支撑框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旋转筒右侧面焊接有滑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带围成空间,对空间内的水位进行控制,从而方便对船进行上升和下降控制,以便将船移动到滑道上,方便对船移动。便对船移动。便对船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呈伟 徐凡 李鹏 张冰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