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

专利查询2022-9-6  15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科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针刺临床试验在国内外普遍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目前评估医学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最严谨的科学方法。但在针刺安慰对照的选择上,非经非穴针刺无法排除经络联系及奇穴效应的干扰,而浅刺对照无法排除浅刺治疗效应、边缘接触反应等治疗干扰,真穴假刺对照法无法排除极轻微腧穴刺激引起的机体经气感应等,导致所谓的安慰对照组实为另一种非安慰非特异治疗。安慰套管是目前临床采用的安慰针装置之一。
3.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2603821a,申请公布日为2021.04.06,名称为一种评估针刺疗效的匿针式双盲实验装置,其具体结构包括底座和竖向设在其中心的针管,所述的针管由外套管和插设在其内的内套管组成,且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外套管上头套设有永磁环,且二者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内套管的管壁内或内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导磁金属丝,且二者的两端平齐;在竖直状态下,所述永磁环与所述导磁金属丝使之间所产生的引力使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贴附在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且二者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大于等于所述内套管与导磁金属丝的重量之和;所述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非透明的医用塑料,且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
4.目前使用的安慰针装置操作前将安慰套管粘贴于皮肤上固定,然后将针灸针或平头针灸针插入安慰套管进行针刺操作,将针隐匿于套管中以达到单盲目的,但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的针灸套管由于底座设计原因,无法在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操作,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包括:发夹组件矩形托架以及连接底座;所述发夹组件上水平固定有矩形托架,所述矩形托架顶部两侧延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连接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连接底座上处置固定有针管,所述连接底座上与所述针管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导轨固定用的锁止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发夹组件包括弧形夹座,所述弧形夹座上开设有连接开口,且连接开口上固定有弧形夹片,所述弧形夹片上开设有条形开口。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矩形托架的底部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端架。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锁止件包括对称开设在连接底座两侧的l型通孔,所述l型通孔中滑动设置有l型锁销,所述l型锁销尾端与l型通孔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导轨的内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配合l型锁销使用的定位槽。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针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上,且套管中活动嵌设有调节管。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该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通过设置发夹组件配合矩形托架对连接底座进行安装,且连接底座上设置针管,通过发件组件固定在头部头发上实现对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操作,使用方便,同时设置矩形托架配合导轨实现辅助对连接底座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在固定发夹组件位置出现偏差时可以调节连接底座位置以便进行对位针刺操作,对位更加方便,进一步,发夹组件为弧形结构,通过设置水平的矩形托架进行配合使用,且矩形托架两侧配合支撑端架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操作时作用力不会对发夹组件固定造成影响,显著提高发夹组件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例说明:
24.1、发夹组件;11、弧形夹座;12、连接开口;13、弧形夹片;14、条形开口;2、矩形托架;21、导轨;22、定位槽;23、支撑端架;3、连接底座;31、圆形通孔;4、针管;41、套管;42、调节管;5、锁止件;51、l型通孔;52、l型锁销;53、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4,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包括:发夹组件1矩形托架2以及连接底座3;发夹组件1上水平固定有矩形托架2,矩形托架2顶部两侧延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导轨21;连接底座3滑动设置在导轨21上,且连接底座3上处置固定有针管4,连接底座3上与针管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形通孔31,连接底座3上还设置有与导轨21固定用的锁止件5,发夹组件1包括弧形夹座11,弧形夹座11上开设有连接开口12,且连接开口12上固定有弧形夹片13,弧形夹片13上开设有条形开口14,矩形托架2的底部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端架23。
27.具体的,通过发夹组件1上的弧形夹座11配合弧形夹片13固定在头发上,实现将该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固定在头部以对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操作,使用方便,同时设置矩形托架2配合导轨21实现辅助对连接底座3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在固定发夹组件1位置时
出现偏差可以调节连接底座3位置以便进行对位针刺操作,针刺对位更加方便,进一步,发夹组件1为弧形结构,通过设置水平的矩形托架2进行配合使用,且矩形托架2两侧配合支撑端架23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操作时作用力不会对发夹组件1固定造成影响,显著提高发夹组件1固定的稳定性,使得在针刺操作时不会出现偏移。
28.锁止件5包括对称开设在连接底座3两侧的l型通孔51,l型通孔51中滑动设置有l型锁销52,l型锁销52尾端与l型通孔51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53。导轨21的内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配合l型锁销52使用的定位槽22。具体的,通过锁止件5对连接底座3与导轨21进行固定具体为,在对连接底座3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捏住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使得两个l型锁销52压缩支撑弹簧53收缩,从而与导轨21上的定位槽22分离,然后在两个导轨21上滑动调节连接底座3的位置,即调节针刺位置,调节完成后松开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在支撑弹簧53作用下,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水平端凸伸嵌设在导轨21上的定位槽22中,实现对连接底座3与导轨21进行固定。
29.针管4包括套管41,套管41垂直固定在连接底座3上,且套管41中活动嵌设有调节管42。具体的,将针管4设置呈套管41和调节管42组合式结构,可以更加需要调节针管4的长度,使用更加方便。
30.该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发夹组件1上的弧形夹座11配合弧形夹片13固定在头发上,然后根据针刺位置,医务人员对称捏住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使得两个l型锁销52压缩支撑弹簧53收缩,从而与导轨21上的定位槽22分离,然后在两个导轨21上滑动调节连接底座3的位置,即调节针刺位置,调节完成后松开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在支撑弹簧53作用下,两个l型锁销52的竖直端水平端凸伸嵌设在导轨21上的定位槽22中,实现对连接底座3与导轨21进行固定,然后就可以对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夹组件(1)矩形托架(2)以及连接底座(3);所述发夹组件(1)上水平固定有矩形托架(2),所述矩形托架(2)顶部两侧延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导轨(21);所述连接底座(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21)上,且连接底座(3)上处置固定有针管(4),所述连接底座(3)上与所述针管(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形通孔(31),所述连接底座(3)上还设置有与导轨(21)固定用的锁止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夹组件(1)包括弧形夹座(11),所述弧形夹座(11)上开设有连接开口(12),且连接开口(12)上固定有弧形夹片(13),所述弧形夹片(13)上开设有条形开口(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托架(2)的底部两端对称固定有支撑端架(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5)包括对称开设在连接底座(3)两侧的l型通孔(51),所述l型通孔(51)中滑动设置有l型锁销(52),所述l型锁销(52)尾端与l型通孔(51)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5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的内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配合l型锁销(52)使用的定位槽(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4)包括套管(41),所述套管(41)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3)上,且套管(41)中活动嵌设有调节管(4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供头部使用的安慰针装置,包括:发夹组件矩形托架以及连接底座;所述发夹组件上水平固定有矩形托架,所述矩形托架顶部两侧延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连接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连接底座上处置固定有针管,所述连接底座上与所述针管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导轨固定用的锁止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发夹组件配合矩形托架对连接底座进行安装,且连接底座上设置针管,通过发件组件固定在头部头发上实现对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操作。刺操作。刺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符文彬 武莉华 宁百乐 吴倩 李旻颖 王舢泽 王孟雨 林佳婷 杨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