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填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实验动物使用的垫料大多为玉米芯垫料,玉米芯垫料吸附性强,耐脏,但也有孔径不一,粉尘多等问题,有文献指出,孔径较小的玉米芯垫料对动物影响更少,更适合动物生活,而粉尘则容易造成动物肺部损坏,因此需要控制玉米芯垫料的颗粒大小。
3.目前垫料的添加一般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一来效率低,增加人工成本,二来完全靠经验添加,无法达到标准化,垫料多了浪费,垫料少了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控制填量、控制填料颗粒大小的填料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包括料仓、第一筛网、出料管、出料开关、支撑柱、置物板,所述料仓安装在支撑柱上方,所述料仓下方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料仓上设有第一筛网,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开关,所述料仓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开有出料口。
6.优选地,所述料仓的前侧面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筛网通过第一开口安装在料仓内,所述第一筛网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筛网用于去除颗粒过大的垫料。
7.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出料开关通过第二开口安装在出料管内。
8.优选地,所述出料开关包括第二筛网、粉尘盒、第二把手,所述第二筛网安装在粉尘盒上方,所述粉尘盒的端部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筛网用于去除垫料中的粉尘。
9.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两侧面还铰接设有扩展板;所述扩展板可以放平并固定。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与料仓之间还设有弹簧。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具有锁紧功能。
12.优选地,所述料仓的侧面设有第三把手。
13.优选地,所述出料开关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将出料开关从出料管抽出或将出料开关推进出料管内。
14.与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垫料填装设备通过筛网对垫料的颗粒大小进行筛选,并能有效的去除多余的粉尘,有利于动物环境的优化,提高动物福利,该垫料填装设备能通过重力作用,实现垫料的自动填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
过控制开关开启的时间,能实现垫料添加量的标准化,可固定式轮子,可实现设备的移动,方便在屏障环境内各处作业,两侧增加的可折叠扩展板可以增加作业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开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0-料仓;11-第一筛网;12-第一把手;13-弹簧;14-置物板;15-扩展板;16-支撑柱;17-滚轮;18-第三把手;19-漏斗;20-出料管;21-出料开关;22-第二筛网;23-粉尘盒;24-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包括料仓10、第一筛网11、出料管20、出料开关21、支撑柱16、置物板14,所述料仓10安装在支撑柱16上方,所述料仓10下方设有漏斗19,所述漏斗19下端设有出料管20,所述料仓10上设有第一筛网11,所述出料管20上设有出料开关21,所述料仓10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管20的下端开有出料口。
21.所述料仓10的前侧面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筛网11通过第一开口安装在料仓10内,所述第一筛网11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12;所述第一筛网11采用80目筛网,所述第一筛网11采用插入式,可更换。
22.所述出料管20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出料开关21通过第二开口安装在出料管20内,所述出料开关21抽拉式的安装在出料管20内。
23.所述出料开关21包括第二筛网22、粉尘盒23、第二把手24,所述第二筛网22安装在粉尘盒23上方,所述粉尘盒23的端部设有第二把手24;所述第二筛网22采用200目筛网,所述第二筛网22也可更换。
24.所述支撑柱16上设有置物板14,所述置物板14的两侧面还铰接设有扩展板15;所述扩展板15放平后可固定,与置物板14处于同一平面。
25.所述支撑柱16与料仓10之间还设有弹簧13。
26.所述支撑柱16的下方设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具有锁紧功能;在设备作业时可防止设备移动。
27.所述料仓10的侧面设有第三把手18。
28.所述出料开关21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将出料开关21从出料管20抽出或将出料开关21推进出料管20内。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垫料通过进料口倒入料仓10内,垫料通过第一筛网11,颗粒过大的垫料被阻挡,小颗粒的垫料漏斗19进入出料管20,垫料中的粉尘通过
第二筛网22进入粉尘盒23内,从而实现控制垫料的颗粒大小,随后通过第二把手24抽出出料开关21,或通过驱动电机将出料开关21从出料管20中抽出,垫料由于重力作用下落,将需要装填的笼盒放置在置物板上,垫料便可自动装填在笼盒内,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时间,便可控制垫料下落的量,从而实现量化装填,扩展板15放平后可放置更多的笼盒,加快装填速度,因为料仓10与支撑柱16之间设有弹簧13,所以可上下晃动料仓10,使得垫料筛选的更均匀,也可使筛选的速度更快。
30.为叙述方便,现在对上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上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0)、第一筛网(11)、出料管(20)、出料开关(21)、支撑柱(16)、置物板(14),所述料仓(10)安装在支撑柱(16)上方,所述料仓(10)下方设有漏斗(19),所述漏斗(19)下端设有出料管(20),所述料仓(10)上设有第一筛网(11),所述出料管(20)上设有出料开关(21),所述料仓(10)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管(20)的下端开有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0)的前侧面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筛网(11)通过第一开口安装在料仓(10)内,所述第一筛网(11)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0)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出料开关(21)通过第二开口安装在出料管(2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开关(21)包括第二筛网(22)、粉尘盒(23)、第二把手(24),所述第二筛网(22)安装在粉尘盒(23)上方,所述粉尘盒(23)的端部设有第二把手(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6)上设有置物板(14),所述置物板(14)的两侧面还铰接设有扩展板(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6)与料仓(10)之间还设有弹簧(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6)的下方设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具有锁紧功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0)的侧面设有第三把手(18)。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开关(21)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将出料开关(21)从出料管(20)抽出或将出料开关(21)推进出料管(20)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屏障环境的实验动物垫料装填设备,包括料仓、第一筛网、出料管、出料开关、支撑柱、置物板,所述料仓安装在支撑柱上方,所述料仓下方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料仓上设有第一筛网,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开关。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垫料填装设备通过筛网对垫料的颗粒大小进行筛选,并能有效的去除多余的粉尘,有利于动物环境的优化,提高动物福利,该垫料填装设备能通过重力作用,实现垫料的自动填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的时间,能实现垫料添加量的标准化,可固定式轮子,可实现设备的移动,方便在屏障环境内各处作业,两侧增加的可折叠扩展板可以增加作业面积,提高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 范铭锋 何东金 张国华 王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