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6  14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铁道道岔调整一般使用转辙机进行调整,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的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尖轨位置的重要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的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动力转辙机应有足够大的转换力,在解锁状态下,能带动道岔尖轨转换位置,当尖轨受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在值班员的操纵下能随时使道岔尖轨回到原位,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没有达到规定的密贴程度时,不应进行锁闭,不锁闭不能使道岔转换过程终了,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致因列车通过时的震动而解锁移位。
3.现有的转辙机主要安装在户外场所,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后转辙机受到雨天的影响会导致转辙机内部锈蚀,内部零件卡住,下次使用时难以扳动,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具备了防止雨天时雨水进入转辙机内部对转辙机进行锈蚀,以及加速雨水排出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转辙机内部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内侧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之间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至转动盘的正面,所述拉杆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转辙机内部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边缘处的滑槽,所述滑槽右视呈环形,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防水层在滑槽内随着拉杆的转动一起受力转动,从而对转动盘内部形成密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靠近转动盘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水层外侧的中央开设有引水槽。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增加了防水层的防水性和抗腐蚀性,同时引水槽加快了水流从防水层外侧排出的速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贯穿防水层,所述拉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靠近转动盘中心的一侧与防水层的外侧固定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密封条防止了雨水从拉杆与防水层连接的缝隙处渗透进转动盘的内部,对转动盘内的零件进行锈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拉杆正面的防滑
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套为尼龙材料制成。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增加了手与拉杆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握住拉杆进行工作时,拉杆从手心内脱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盘内壁左右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水层,所述导水层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转动盘的直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对引水槽内流下的水进行二次引流,使其可以流动至底座的顶部扩散开来,快速挥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滑块靠近转动盘中心一侧防水层,配合转动连接在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中央之间的并贯穿防水层延伸至转动盘正面的拉杆,使拉杆转动工作时,能带动防水层通过滑块在滑槽内一起转动,从而对转动盘内部进行全方位的防水,通过防水层外侧开设的引水槽,方便了滴落在防水层外侧的雨水顺着引水槽滑落在转动盘底部,解决了现有的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转辙机内部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连接在拉杆正面的防滑套,配合防滑套表面设置的防滑纹,方便了拉动拉杆对铁道道岔进行调整,防止拉动拉杆时因手滑导致拉杆从手掌脱落,通过固定连接在拉杆表面且与防水层外侧固定连接的密封条,防止了雨水从拉杆与防水层连接的缝隙处渗透进转动盘的内部,对转动盘内的零件进行锈蚀,通过固定连接在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底部之间的导水层,方便了对引水槽内流下的水进行二次引流,将其引流至底座外,增强了转动盘整体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滑槽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座;2、转动盘;3、滑槽;4、滑块;5、防水层;6、引水槽;7、导水层;8、拉杆;9、防滑套;10、防滑纹;11、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和转动盘2,转动盘2的内侧设置有防水结构,转动盘2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之间转动连接有拉杆8,拉杆8延伸至转动盘2的正面,拉杆8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结构,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转辙机内部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
29.请参阅图1,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转动盘2内壁左右两侧边缘处的滑槽3,滑槽3右视呈环形,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方便了防水层5在滑槽3内随着拉杆8的转动一起受力转动,从而对转动盘2内部形成密闭。
30.请参阅图1,滑块4靠近转动盘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5,防水层5为橡胶材料制成,防水层5外侧的中央开设有引水槽6,增加了防水层5的防水性和抗腐蚀性,同时引水槽6加快了水流从防水层5外侧排出的速度。
31.请参阅图2,拉杆8贯穿防水层5,拉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1,密封条11靠近转动盘2中心的一侧与防水层5的外侧固定连接,密封条11防止了雨水从拉杆8与防水层5连接的缝隙处渗透进转动盘2的内部,对转动盘2内的零件进行锈蚀。
32.请参阅图1,防滑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拉杆8正面的防滑套9,防滑套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0,防滑套9为尼龙材料制成,增加了手与拉杆8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握住拉杆8进行工作时,拉杆8从手心内脱落。
33.请参阅图2,转动盘2内壁左右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水层7,导水层7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转动盘2的直径,方便了对引水槽6内流下的水进行二次引流,使其可以流动至底座1的顶部扩散开来,快速挥发。
34.当雨水滴落在转辙机顶部时,首先防水层5组织雨水进入转动盘2的内部,然后雨水顺着开设在防水层5外侧引水槽6流下,当雨水顺着引水槽6流动至转动盘2的底部时,然后雨水因为重力滴落至固定连接于转动盘2内壁左右两侧底部之间导水层7的顶部,然后雨水再顺着导水层7流动至底座1的顶部,防止了雨水进入转辙机内部。
35.当转辙机表面残留有雨水需要进行操作时,首先握住拉杆8正面的防滑套9,防滑套9与设置在防滑套9表面的防滑纹10会增加手掌与拉杆8之间的摩擦,防止拉杆8脱离,然后转动拉杆8,拉杆8带动防水层5通过滑块4在滑槽3内滑动,对转动盘2内部形成封闭,防止雨水进入转动盘2的内部,完成了对转动盘2内部的防水处理。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和转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的内侧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转动盘(2)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之间转动连接有拉杆(8),所述拉杆(8)延伸至转动盘(2)的正面,所述拉杆(8)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转动盘(2)内壁左右两侧边缘处的滑槽(3),所述滑槽(3)右视呈环形,所述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靠近转动盘(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水层(5)外侧的中央开设有引水槽(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8)贯穿防水层(5),所述拉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1),所述密封条(11)靠近转动盘(2)中心的一侧与防水层(5)的外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拉杆(8)正面的防滑套(9),所述防滑套(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0),所述防滑套(9)为尼龙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内壁左右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水层(7),所述导水层(7)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转动盘(2)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铁道道岔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盘,转动盘的内侧设置有防水结构,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之间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延伸至转动盘的正面,拉杆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转动盘内壁左右两侧边缘处的滑槽,滑槽右视呈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靠近转动盘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防水层为橡胶材料制成,防水层外侧的中央开设有引水槽,拉杆贯穿防水层,拉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条靠近转动盘中心的一侧与防水层的外侧固定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转辙机主体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转辙机内部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会受到雨水锈蚀导致内部零件卡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建长通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