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吸尘器卸灰装置改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央吸尘设备由吸尘主机、管网、吸尘插口、吸尘组件组成。吸尘主机置于建筑物的机房、阳台、车库、设备间内(或室外)。主机通过管网与每个房间的吸口相连接,在进行清洁工作时将吸尘组件插入吸口,有害气体与灰尘通过真空吸尘管道,将室内且有害的灰尘吸到大容量的垃圾袋中或灰尘物料仓,避免了噪音对室内的影响,避免了灰尘带来的二次污染且彻底的清除了体积较小污染。
3.目前一些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在外盖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处会进入木屑粉尘,进入的木屑和粉尘会卡在卸灰挡板与外盖板之间,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导致阻力增大,造成轴承与减速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在中央吸尘器卸灰挡板设置若干贯通口,在扇叶在转动的过程中,卡在卸灰挡板和外盖板之间的粉尘木屑会在经过贯通口处掉落,减轻了轴承和减速机的磨损。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所述卸灰装置包括外壳1、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所述卸灰挡板3与所述转动扇叶2固定连接为一体,设在所述转动扇叶2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转动扇叶2的整体结构为圆柱状,所述卸灰挡板3与所述转动扇叶2相互垂直,且所述卸灰挡板3上还设有若干贯通口5,所述外壳1罩在所述转动扇叶2外部,外壳1与所述卸灰挡板相近两侧为外盖板4,所述转动扇叶2的转动轴通过设在所述外壳1外的电机驱动带动扇叶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扇叶2将所述卸灰挡板3分割为若干扇形区域,所述贯通口5在所述卸灰挡板3相隔一个区域均匀分布。
7.贯通口的设置使得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卡在卸灰挡板与外盖板之间的木屑粉尘,能够在经过贯通口时掉落,避免两者之间木屑粉尘越来越多,增大轴承和电机的磨损。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扇叶2两侧卸灰挡板3上的所述贯通口5相互交错分布。
9.两端相对的卸灰挡板上的贯通口相互交错,即扇叶与卸灰挡板形成的贯通槽两端不互通,避免影响挡板的扭力和扇叶的受力强度。
10.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口5呈扇形,贯通面积小于等于所述转动扇叶2将所述卸灰挡板3 分割的扇形区域。
11.贯通口分布的间隔均匀,且贯通口的面积根据装置大小进行设置,最大化保证木屑清理的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卸灰挡板3外侧设有刮板6,所述刮板6位于所述贯通口5在转动方
向前面的半径边处。
13.刮板的设置避免有些卡住的木屑带有粘连性,不易掉落,通过刮板在装置转动的每圈都会推动木屑,使其掉落。
14.进一步的,所述刮板6与所述卸灰挡板3相对的一侧附有绒垫7。
15.绒垫减小了卸灰挡板和外盖板之间的摩擦力。
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均采用钢或铁金属制成。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转动扇叶将卸灰挡板分隔为若干个区域,在卸灰挡板上开设处若干贯通口,贯通口之间相邻一个区域均匀分布在卸灰挡板上,贯通口的设置使得转动扇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卸灰挡板和外盖板之间卡住的木屑粉尘掉落,减轻轴承和减速机的损伤,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19.2、贯穿口顺着转动方向前面的扇形半径边处,在卸灰挡板的外侧设有刮板,刮板能够进一步的快速将卡在卸灰挡板和外盖板之间的木屑粉尘刮下,增强了卡住木屑的清理效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0.3、刮板外侧相对外盖板的一面设有绒垫,降低卸灰挡板与外盖板之间摩擦的同时,便于木屑的清理。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扇叶和卸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卸灰挡板两侧贯穿口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刮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刮板和外盖板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说明:1-外壳、2-转动扇叶、3-卸灰挡板、4-外盖板、5-贯通口、6-刮板、7-绒垫、8-电机、9-粉尘缓存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如图1所述,装置包括外壳1、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装置设置在粉尘缓存仓9的上方,卸灰装置下方与缓存仓相通,在缓存仓上方设有电机8,电机与转动扇叶机械连接,带动扇叶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均采用常规金属制成,所述外壳1整体罩在所述转动扇叶2上,装置安置完成后,所述外壳1与所述外盖板4之间存在缝隙。
29.如图2所示,所述卸灰挡板3设在所述转动扇叶2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转动扇叶2固定连接为一体,卸灰挡板3和转动扇叶2整体结构为圆柱状,所述卸灰挡板3与所述转动扇叶2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扇叶设有六片,将所述卸灰挡板3分隔出六个等同的区
域;
30.如图3所示,所述卸灰挡板3上还设有若干贯通口5,所述贯通口5呈扇形,扇形的两边延伸至转动轴处,所述贯通口5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卸灰挡板3被分割的扇形区域,且所述贯通口5之间相邻一个扇形区域均匀分布;
31.结合图2所示,所述转动扇叶2两端相对的卸灰挡板3上的贯通口分布相互交错,即扇叶与卸灰挡板之间形成的贯通槽两端只有一侧设有所述贯通口5,避免影响挡板的扭力和扇叶的受力强度。
32.如图4所示,顺着所述转动扇叶2转动方向,在各个所述贯通口5前面的扇形半径边上设有刮板6,所述刮板6位于所述卸灰挡板3相对外盖板4的一侧,且与卸灰挡板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33.如图5所示,在所述刮板6贴近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上贴附有一层绒垫7,在转动的过程中减小了卸灰挡板3与外盖板之间的摩擦,同时能快速的清除卡在两者之间的木屑粉尘。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设置在粉尘缓存仓的上方,卸灰装置下方与缓存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装置包括外壳(1)、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所述卸灰挡板(3)与所述转动扇叶(2)固定连接为一体,设在所述转动扇叶(2)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转动扇叶(2)的整体结构为圆柱状,所述卸灰挡板(3)与所述转动扇叶(2)相互垂直,且所述卸灰挡板(3)上还设有若干贯通口(5),所述外壳(1)罩在所述转动扇叶(2)外部,外壳(1)与所述卸灰挡板相近两侧为外盖板(4),所述转动扇叶(2)的转动轴通过设在所述外壳(1)外的电机驱动带动扇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扇叶(2)将所述卸灰挡板(3)分割为若干扇形区域,所述贯通口(5)在所述卸灰挡板(3)相隔一个区域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扇叶(2)两侧卸灰挡板(3)上的所述贯通口(5)相互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口(5)呈扇形,贯通面积小于等于所述转动扇叶(2)将所述卸灰挡板(3)分割的扇形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挡板(3)外侧设有刮板(6),所述刮板(6)位于所述贯通口(5)在转动方向前面的半径边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6)与所述卸灰挡板(3)相对的一侧附有绒垫(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扇叶(2)、卸灰挡板(3)和外盖板(4)均采用钢或铁金属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中央吸尘器的卸灰装置,包括外壳、转动扇叶、卸灰挡板和外盖板,外壳罩在卸灰装置上方,且与外盖板之间存有缝隙,卸灰挡板位于转动扇叶两端且与扇叶转动的方向垂直,卸灰挡板与转动扇叶固定连接为一体,扇叶将卸灰挡板分隔成等同的扇形区域,相隔一个扇形区域设置有一个贯通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贯通口使得扇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卡在外盖板和卸灰挡板之间的木屑粉尘掉落到粉尘缓存仓中,避免卡住的粉尘和木屑磨损轴承和电机。和木屑磨损轴承和电机。和木屑磨损轴承和电机。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王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