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
背景技术:
2.开关电源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能够将标准电源转换为适于用户端需求的电压或电流,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压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关断损耗大、关断时电压过高而损坏功率管的情况,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供电部分增加rcd电路,现有的rcd电路有两种,一种是将二极管和电容串联,电容与二极管并联,这种电路能够减缓功率管关断时电压的上升速度,降低关断损耗;还有一种是将二极管和电容串联,再将电阻与电容并联,能够限制功率管关断时的最高电压,防止功率管因关断过压而损坏。
3.本发明人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现有的rcd电路连接在变压器的供电绕组,往往滤波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待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既不增加成本也能达到优化emc的功能。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优化emc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其中,电容与第一电阻串联后,再并联在二极管的两端,二极管的正极接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变压器的负端。
7.上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
8.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将rcd滤波网络连接在变压器负端,能够大大地优化开关电源的传导及辐射,较好地改善emc效果,降低开关电源对emc设计的难度。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变压器电路中的电路图;
11.图3是优化前与优化后的emc效果对比图;
12.其中,(a)表示优化前,(b)表示优化后。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1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
阻r1、电阻r2和电容c3,其中,d2的正极与r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rcd滤波网络的输入端,且该输入端接地;r2的另一端连接c3的一端,c3的另一端连接d2的负极,c3与d2的连接端还共同连接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作为rcd滤波网络的输出端,该输出端连接待优化emc的变压器的供电绕组输入端(负端);其中,r1、r2均起到限流电阻的作用,d2起到续流二极管的作用,c3起到滤波电容的作用。
15.当续流二极管d2、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3、限流电阻r2所组成的rcd滤波网络接入变压器供电绕组后,emc将得到较大幅度的优化。
16.配合图1,变压器1脚为静点(高电压),变压器fl1脚为静点,变压器2脚为静点(vcc),变压器2脚为静点(屏蔽层),这样的设计使静点与静点相互靠近,无变化的电压,产生共模信号极少,故而emc效果好。
17.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其中,电容与第一电阻串联后,再并联在二极管的两端,二极管的正极接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变压器的负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优化EMC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其中,电容与第一电阻串联后,再并联在二极管的两端,二极管的正极接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变压器的负端。此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将RCD滤波网络连接在变压器负端,能够大大地优化开关电源的传导及辐射,较好地改善EMC效果,降低开关电源对EMC设计的难度,既不增加成本也能达到优化EMC的功能。既不增加成本也能达到优化EMC的功能。既不增加成本也能达到优化EMC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骆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科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