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存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2  14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存样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作为我国最基本也最为重要的煤炭资源,对其进行高效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煤炭本身也具有诸多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对煤炭进行高效利用时需要首先针对不同的煤炭样品进行检测,对其进行区分,对煤炭样品的检测,包括分析试样、存查样和弃样,三者是煤质分析的重要环节,因此,煤炭样品的区别有序存放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3.目前的实际应用中,一般均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样品放入的储存罐体或箱体中,做好标记并将其放入的柜体进行摆放保存,使用人工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存储放置并且进行信息登记,整个过程较为繁琐,且容易出现差错,不利于后续检测,煤炭本身在碰撞时易产生浮尘对工作环境具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存样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架体、底部移动放置结构、顶板、风机、放置架、储藏槽、储藏箱、指示装置、入料口、浮尘引导收集结构、降尘回收结构、工型架、t型槽、齿槽、t型配合块、自移动装置、升降装置、旋转轴、放料铲、转动轴和升降辅助结构,架体底部具有底部移动放置结构,对架体进行稳定放置并且移动方便,架体顶部安装有顶板,并在上面安装风机和内部安装了水泵的水箱,分别为降尘回收结构提供风力和水源,架体内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放置架,在其内侧上部开有储藏槽,将储藏箱放置于储藏槽中,进行稳定放置,放置架外侧面安装有指示装置,可采用手写的方式对此位置的样品进行登记也可利用电子屏与外部电脑配合对其进行登记显示,储藏箱上靠外侧上部开有入料口,通过此处将样品放入到储藏箱中,储藏箱的上面设置有浮尘引导收集结构,在架体前后侧面位于储藏箱的上方设置的降尘回收结构的作用下对浮尘降尘过程进行引导和回收,架体内位于储藏箱上部固定有工型架,其左右向开有t型槽并在其中设置齿槽,t型配合块具有自移动装置与齿槽配合使其开沿着齿槽进行移动,架体右侧具有升降装置对t型配合块进行升降,使其位置可移动至不同层级进行放料,对样品进行多层存储,t型配合块下部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放料铲,其底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不仅使放料铲的整体可进行旋转,也可使其底面发生倾斜便于对不同位置的顺利卸料放入储藏箱中,架体右侧还具有升降辅助结构与t型配合块同步升降,对t型配合块进行推动便于使其进入到t型槽中进行后续移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移动放置结构包括放置底座、底部槽和移动轮,架体底部四角通过升降柱安装有放置底座,进行稳定放置,需要移动时,收缩升降柱,使得架体底面开有底部槽并在其中安装的移动轮接触地面进行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浮尘引导收集结构包括倾斜顶面和收集
槽,储藏箱的顶面从外侧向内侧倾斜并在倾斜的底端处开有收集槽,在通过入料口进料时,扬起的尘在降尘回收结构的作用下降尘并向收集槽处汇集,降尘回收结构包括收集盒、安装杆、风头和喷雾口,架体底部放置有收集盒,对架体中自然沉降的浮尘进行回收并存储,架体前后侧位于储藏箱上部安装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安装杆,其内侧倾斜面上均匀分布若干风头,倾斜方向吹风将扬尘向中部汇集,然后在工型架底面位于t型槽开口的两侧分布的喷雾口作用下降尘。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自移动装置包括贯穿槽、齿轮、驱动箱和转动电机,t型配合块水平台阶处上下方向开有贯穿槽,齿轮安装在贯穿槽中并由内部的驱动箱驱动,齿轮与齿槽啮合配合,在驱动箱驱动下带动t型配合块进行移动,t型配合块内部中央安装转动电机对旋转轴进行驱动,对放料铲进行方向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升降装置包括吸盘、绳索、收卷轮和凸起板,架体右侧上部突出有凸起板,之间具有轴并在其中部安装收卷轮由电机驱动,收卷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从而对绳索进行收卷,绳索的另一端安装吸盘对t型配合块吸紧,带动t型配合块进行升降,升降辅助结构包括右侧槽、丝杠、升降架和推杆,架体右侧面开有右侧槽在其中安装丝杠,升降架与丝杠配合安装,其中部安装有推杆,推杆输出端接触t型配合块右侧面对其进行推动,使其进入到t型槽进行后续移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柱、放置底座、底部槽、移动轮实现架体的稳定放置并在需要时进行移动;通过t型槽、齿槽、贯穿槽、齿轮、吸盘、绳索、收卷轮对t型配合块进行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同时带动放料铲进行移动移至放置区域并利用转动轴实现将放料铲中的样品通过入料口进入到储藏箱中进行保存;通过安装杆、风头、喷雾口、倾斜顶面和收集槽对放料时产生的扬尘进行降尘和回收处理,避免扬尘对周遭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操作人员吸入粉尘影响健康。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结构示意图。
13.图中:架体1、放置底座101、底部槽102、移动轮103、底部移动放置结构、顶板2、风机3、放置架4、储藏槽5、储藏箱6、指示装置7、入料口8、倾斜顶面9、收集槽10、底部收集盒11、工型架12、t型槽13、齿槽14、t型配合块15、贯穿槽51、齿轮152、驱动箱153、转动电机201、吸盘16、绳索17、收卷轮18、凸起板19、旋转轴20、放料铲21、转动轴22、右侧槽23、丝杠24、升降架25、推杆26、安装杆27、风头28、喷雾口29。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
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存样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架体1、底部移动放置结构、顶板2、风机3、放置架4、储藏槽5、储藏箱6、指示装置7、入料口8、浮尘引导收集结构、降尘回收结构、工型架12、t型槽13、齿槽14、t型配合块15、自移动装置、升降装置、旋转轴20、放料铲21、转动轴22和升降辅助结构,架体1底部具有底部移动放置结
构,可对架体1的放置模式和移动模式根据需求进行切换,即可实现稳定放置也可实现对架体1的移动,架体1顶部安装有顶板2,在其上安装风机3和具有水泵的水箱,为整个装置提供水源和风力源头,架体1内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放置架4,其内侧开有储藏槽5,储藏箱6通过储藏槽5进行放置,放置架4外侧面安装有指示装置7,对放入此处的样品进行标记指示,便于在拿取时进行识别,储藏箱6上靠外侧上部开有入料口8,样品从此处进入至箱体内部,储藏箱6上面设置浮尘引导收集结构在于架体1前后侧面位于储藏箱6的上方设置的降尘回收结构相互配合之下对样品放入的过程进行降尘操作避免扬尘影响周围环境,架体1内位于储藏箱6上部固定有工型架12,其中左右向开有t型槽13并在t型槽13中设置齿槽14,t型配合块15具有自移动装置与齿槽14配合,使t型配合块15可沿t型槽13进行着移动,架体1右侧具有升降装置对t型配合块15进行升降,通过t型配合块15下部旋转轴20连接的放料铲21进行样品盛料并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升降完成不同层的样品放置,放料铲21底面通过转动轴22转动安装,发生倾斜便于样品引导而下,架体1右侧还具有升降辅助结构与t型配合块15同步升降,使t型配合块15顺利进入t型槽13进行后续移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架体1底部四角通过升降柱安装有放置底座101,可对放置底座101进行升降,即可稳定放置,并在需要移动的情况下收回,使得架体1底面的底部槽102中的移动轮103接触地面进行移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储藏箱6的顶面从外侧向内侧倾斜并在倾斜的底端处开有收集槽10,架体1底部放置有收集盒11,对自然降尘及杂物进行收集,架体1前后侧位于储藏箱6上部安装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安装杆27,其内侧倾斜面上均匀分布若干风头28进行吹风将扬尘吹至工型架12的位置,并通过其底面位于t型槽13开口的两侧分布的喷雾口29进行降尘。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t型配合块15水平台阶处上下方向开有贯穿槽51,齿轮152安装在贯穿槽51中并由内部的驱动箱153驱动,t型配合块15内部中央安装转动电机201对旋转轴20进行驱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架体1右侧上部突出有凸起板19,之间具有轴并在其中部安装收卷轮18,收卷轮18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绳索17的收卷拉紧,带动其另一端安装的吸盘16对t型配合块15吸紧后对其实现升降,架体1右侧面开有右侧槽23在其中安装丝杠24,升降架25与丝杠24配合安装在丝杠24运转下与t型配合块进行同步升降,其中部安装有推杆26,推杆26输出端接触t型配合块15右侧面对其进行推动。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架体1通过底部放置底座2进行放置,需要对其进行移动时,放置底座2的升降柱收回使得移动轮103接触地面,直接推动架体1对其进行移动,将样品放置放料铲21中,根据其放置需求即层数需求,利用吸盘16吸紧t型配合块而后利用收卷轮18对绳索17进行收集拉紧绳索17将t型配合块15进行抬升,抬升至需要的层级利用推杆26推动t型配合块15将其推入至t型槽13中,开启驱动箱153使齿轮152进行转动,在其与齿槽14的啮合下带动t型配合块15沿着t型槽13进行移动,移动至所需放置的储藏箱6上方,转动轴22运转使得放料铲21底面倾斜使其中的物料引导而下通过入料口8进入箱体进行保存,在引导下料,样品进行入时有可能会产生扬尘,此时开启风机和水泵,风头28出风将扬尘吹至储藏箱6内侧,并在工型架12底部的喷雾口29作用下进行降尘,并利用收集槽10对降尘后的混合物进行回收。
2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22.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3.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