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属于水落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水落口,是雨水口的一种,建筑上所谓的雨水口就是落水口。它是屋面或者楼面有组织排水方式中收集、引导屋面雨水流入排水管的装置,有直式和侧向雨水口,所用的材料有钢丝罩、铸铁盖、镀锌铁皮水斗。水落口的设置要根据汇水区域面积与排水管的管径确定,布置的间距一般在15米左右。屋面的落水口一般设在檐沟上(直式雨水口)和女儿墙外侧(侧向雨水口),楼面的落水口相对较小,类似于地漏。
3.在雨天,雨水会堆积在平屋面顶端,因此需要使用到水落口结构将平屋面顶端的积水排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水落口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暴露在外界,因此较容易与外界事物接触,导致外界事物落入水落口结构内,造成水落口结构内部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有效地避免杂质进入到排水主管一侧,能够通过排水网实现将积水排入到排水分管排水槽内;能够将排水分管表面的积水通过排水分管排水槽排入到引流槽内;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分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排水主管侧边。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包括平屋面墙体、排水主管、排水分管、连接片和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平屋面墙体中间贯穿设置有排水主管,在平屋面墙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分管,排水分管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叶,分隔叶中间设置有连接槽,分隔叶之间设置有排水网,排水分管表面开设有排水分管排水槽,分隔叶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网。
6.所述排水主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在连接片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表面设置有排水口。
7.所述连接头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顶端设置有防护棚。
8.所述平屋面墙体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9.所述排水主管上端表面开设有排水主管排水槽。
10.所述排水分管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的分隔叶,能够通过控制分隔叶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分隔叶将平屋面墙体上端的杂质分隔开,避免杂质进入到排水主管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槽,一方面能够通过连接槽将积水排入到排水主管内,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到分隔叶内部,通过设置的排水网,能够通过排水网实现将积水排入到排水分管排水槽内;
13.2、通过设置的引流槽,能够将平屋面表面的积水导入到排水主管两侧,并通过排水主管表面的排水主管排水槽进入到排水主管内部,从而实现对积水的引流,通过设置的排水主管排水槽,能够将积水通过排水主管排水槽排入到排水主管内,实现将积水排出,达到平屋面防水效果,通过设置的排水分管排水槽,能够将排水分管表面的积水通过排水分管排水槽排入到引流槽内;
14.3、通过设置的限位孔和固定杆,能够通过将固定杆插入到限位孔内,实现固定防护棚的位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棚,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主管上端的排水口进入到排水主管内,防止排水主管内部堵塞,通过设置的分隔网,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分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排水主管侧边。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的主视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的俯视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中排水分管的俯视图。
18.图4为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中连接头的俯视图。
19.图中:1、平屋面墙体;2、排水主管;3、连接头;4、防护棚;5、固定杆;6、连接片;7、排水口;8、引流槽;9、排水分管;10、分隔叶;11、排水网;12、连接槽;13、限位孔;14、分隔网;15、排水分管排水槽;16、排水主管排水槽;17、支撑杆;18、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包括平屋面墙体1、排水主管2、排水分管9、连接片6和防护棚4,其特征在于:平屋面墙体1中间贯穿设置有排水主管2,平屋面墙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分管9,排水分管9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叶10,能够通过控制分隔叶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分隔叶将平屋面墙体上端的杂质分隔开,避免杂质进入到排水主管一侧,分隔叶10中间设置有连接槽12,一方面能够通过连接槽将积水排入到排水主管内,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到分隔叶内部,分隔叶10之间设置有排水网11,能够通过排水网实现将积水排入到排水分管排水槽内,排水分管9表面开设有排水分管排水槽15,能够将排水分管表面的积水通过排水分管排水槽排入到引流槽内,分隔叶10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网14,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管分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排水管主管侧边。
22.所述的排水主管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连接片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3,连接头3上表面设置有排水口7,能够直接将积水通过排水口排入到排水主管内,从而实现增加排水速度。
23.所述的连接头3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内部设置有固定杆5,固定杆5顶端设置有防护棚4,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主管上端的排水口进入到排水主管内,防止排水主管内部堵塞。
24.所述的平屋面墙体1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8,引流槽8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17,支撑
杆17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能够起到将连接片支撑作用,从而避免连接片与引流槽贴合。
25.所述的排水主管2上端表面开设有排水主管排水槽16,能够通过排水主管排水槽将平屋面积水排入到排水主管内。
26.所述的排水分管9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8,能够避免平屋面积水进入到排水分管内部,造成排水分管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
27.使用时,当平屋面墙体1上表面有较少积水时,积水流动到排水分管9侧边,排水分管9表面设置有分隔叶10,分隔叶10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在积水流动过程中,积水中树叶等杂质无法进入到分隔叶10内的连接槽12内,从而实现将树叶等杂质分隔在排水分管9侧边,从而避免树叶等杂质与排水主管2接触,积水通过排水分管9表面的排水网11从排水分管排水槽15进入到引流槽8表面,通过引流槽8将积水导入到排水主管2表面,并通过排水主管排水槽16排入到排水主管2内,实现将积水从平屋面墙体1内排出,当平屋面墙体1积水较多时,积水能够淹没过排水主管2上端,此时积水直接通过排水主管2上端的排水口7直接排入到排水主管2内,排水主管2上端设置有防护棚4,能够避免外界事物从排水口7进入到排水主管2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包括平屋面墙体、排水主管、排水分管、连接片和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平屋面墙体中间贯穿设置有排水主管,在平屋面墙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分管,排水分管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叶,分隔叶中间设置有连接槽,分隔叶之间设置有排水网,排水分管表面开设有排水分管排水槽,分隔叶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在连接片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表面设置有排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顶端设置有防护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面墙体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管上端表面开设有排水主管排水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分管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的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平屋面墙体中间贯穿设置有排水主管,在平屋面墙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分管,排水分管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叶,分隔叶中间设置有连接槽,分隔叶之间设置有排水网,排水分管表面开设有排水分管排水槽,分隔叶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网。能够将排水分管表面的积水通过排水分管排水槽排入到引流槽内;能够避免外界事物通过排水分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排水主管侧边。到排水主管侧边。到排水主管侧边。
技术研发人员:祝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