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18  143


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读写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


背景技术:

2.rfid读写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为“rfid阅读器”,即无线射频识别,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读写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手持rfid读写器包含有低频,高频,超高频,有源等。
3.rfid读写器在制造业使用中,配合rfid电子标签在生产、运输以及仓库管理中日益突出。在生产环节代替条码扫描,实现自动采集数据;物料拉动环节配合agv小车运输;仓库环节管理货物进出、盘点等。
4.现有的电子读写器在固定安装后,往往因为缺少相应的防撞设备而容易收到撞击损伤,而设备的更换往往又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缓冲筒和连接杆,当异物对撞击到缓冲筒上时,缓冲筒产生转动并利用该转动对该撞击力进行卸力抵消,同时撞击力带动缓冲筒和铰接杆向读写器本体的中心位置靠拢,在铰接杆靠近读写器本体中心的过程中凭借对中心弹簧的挤压,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对撞击行为进行缓冲,保证了读写器本体因撞击产生损坏。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后侧安装有防撞柱,安装槽内设置有读写器本体,读写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片,位于同一个安装板上侧的相邻两个安装片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撞卡板,左右相邻的两个防撞卡板的相对一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缓冲筒,缓冲筒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缓冲塑料块。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缓冲筒和连接杆,当异物对撞击到缓冲筒上时,缓冲筒产生转动并利用该转动对该撞击力进行卸力抵消,同时撞击力带动缓冲筒和铰接杆向读写器本体的中心位置靠拢,在铰接杆靠近读写器本体中心的过程中凭借对中心弹簧的挤压,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对撞击行为进行缓冲,保证了读写器本体因撞击产生损坏。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读写器本体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播放语音的出音孔,读写器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信号检测孔。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出音孔和信号检测孔,出音孔便于装置语音播报,信号检测孔用于对外界信号进行检测。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铰接杆的相对一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筒和中心弹簧,第二连接筒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筒,且中心弹簧穿过缓冲筒和第二连接筒。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和中心弹簧,铰接杆运动并挤压中心弹簧,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可以将撞击力抵消,减轻装置损害程度,通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联合插接来对中心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避免中心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产生倾斜,进而影响缓冲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导位筒和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穿过导位筒。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导位筒和缓冲弹簧,当异物撞击到安装板上时,缓冲弹簧可以利用自身的回复力最大程度抵消撞击力,对装置产生进一步的保护。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缓冲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中心板,中心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远离中心板的一侧与读写器本体的外侧滑动插接。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缓冲块,当发生撞击时,避免中心块与读写器本体发生硬性解除,进而造成读写器本体表面发生形变。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透明防撞带。
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透明防撞带,利用透明防撞带对撞击物进行阻挡,避免装置收到损伤,同时透明防撞带的条带形外状能够避免对读写器本体的信号接收产生阻碍。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防撞带贯穿中心板且透明防撞带的另一端于中心板内连接有卷线,卷线的另一端缠绕有线筒。
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线筒和卷线,可以通过卷线将线筒与卷线进行传动连接。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筒固定在防撞卡板的外侧,且缓冲筒与线筒配合转动连接。
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缓冲筒,通过卷线可以将缓冲筒和线筒进行传动连接,当缓冲筒受撞击发生转动,可与进一步的带动线筒转动,线筒转动带动卷线对透明防撞带进行拉紧,增大透明防撞带的防护效率。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4.1、该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通过设置有缓冲筒和连接杆,当异物对撞击到缓冲筒上时,缓冲筒产生转动并利用该转动对该撞击力进行卸力抵消。同时撞击力带动缓冲筒和铰接杆向读写器本体的中心位置靠拢,在铰接杆靠近读写器本体中心的过程中凭借对中心弹簧的挤压,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对撞击行为进行缓冲,保证了读写器本体因撞击产生损坏。
25.2、该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通过设置有缓冲筒,通过卷线可以将缓冲筒和
线筒进行传动连接,当缓冲筒受撞击发生转动,可与进一步的带动线筒转动,线筒转动带动卷线对透明防撞带进行拉紧,增大透明防撞带的防护效率。
26.3、该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和中心弹簧,铰接杆运动并挤压中心弹簧,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可以将撞击力抵消,减轻装置损害程度,通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联合插接来对中心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避免中心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产生倾斜,进而影响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的透明防撞带与中心块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板;2、读写器本体;3、防撞柱;4、安装板;5、透明防撞带;6、连接杆;7、铰接杆;8、导位筒;9、缓冲弹簧;10、连接块;11、中心板;12、线筒;13、缓冲块;14、缓冲筒;15、第一连接筒;16、中心弹簧;17、第二连接筒;18、防撞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5.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后侧安装有防撞柱3,安装槽内设置有读写器本体2,读写器本体2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片,位于同一个安装板4上侧的相邻两个安装片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铰接杆7,铰接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撞卡板18,左右相邻的两个防撞卡板18的相对一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缓冲筒14,缓冲筒1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缓冲塑料块。
3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读写器本体2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播放语音的出音孔,读写器本体2的前侧开设有信号检测孔,通过设置有出音孔和信号检测孔,出音孔便于装置语音播报,信号检测孔用于对外界信号进行检测,前后相邻的两个铰接杆7的相对一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筒17和中心弹簧16,第二连接筒1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筒15,且中心弹簧16穿过
缓冲筒14和第二连接筒17,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筒15、第二连接筒17和中心弹簧16,铰接杆7运动并挤压中心弹簧16,中心弹簧16的回复力可以将撞击力抵消,减轻装置损害程度,通过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17联合插接来对中心弹簧16的伸缩进行导向,避免中心弹簧16在伸缩过程中产生倾斜,印象进而影响缓冲效果。
37.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前后相邻的两个安装板4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导位筒8和缓冲弹簧9,且缓冲弹簧9穿过导位筒8,通过设置有导位筒8和缓冲弹簧9,当异物撞击到安装板4上时,缓冲弹簧9可以利用自身的回复力最大程度抵消撞击力,对装置产生进一步的保护,缓冲弹簧9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远离缓冲弹簧9的一侧设置有中心板11,中心板11远离连接块1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3,缓冲块13远离中心板11的一侧与读写器本体2的外侧滑动插接,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左右相邻的两个中心板11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透明防撞带5,通过设置有透明防撞带5,利用透明防撞带5对撞击物进行阻挡,避免装置收到损伤,同时透明防撞带5的条带形外状能够避免对读写器本体2的信号接收产生阻碍,透明防撞带5贯穿中心板11且透明防撞带5的另一端于中心板11内连接有卷线,卷线的另一端缠绕有线筒12,线筒12固定在防撞卡板18的外侧,且缓冲筒14与线筒12配合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缓冲筒14,通过卷线可以将缓冲筒14和线筒12进行传动连接,当缓冲筒14受撞击发生转动,可与进一步的带动线筒12转动,线筒12转动带动卷线对透明防撞带5进行拉紧,增大透明防撞带5的防护效率。
38.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有缓冲筒14和连接杆6,当异物对撞击到缓冲筒14上时,缓冲筒14产生转动并利用该转动对该撞击力进行卸力抵消。同时撞击力带动缓冲筒14和铰接杆7向读写器本体2的中心位置靠拢,在铰接杆7靠近读写器本体2中心的过程中凭借对中心弹簧16的挤压,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中心弹簧16的回复力对撞击行为进行缓冲,保证了读写器本体2因撞击产生损坏。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后侧安装有防撞柱(3),安装槽内设置有读写器本体(2),读写器本体(2)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片,位于同一个安装板(4)上侧的相邻两个安装片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铰接杆(7),铰接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撞卡板(18),左右相邻的两个防撞卡板(18)的相对一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缓冲筒(14),缓冲筒(1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缓冲塑料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本体(2)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播放语音的出音孔,读写器本体(2)的前侧开设有信号检测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铰接杆(7)的相对一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筒(17)和中心弹簧(16),第二连接筒(1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筒(15),且中心弹簧(16)穿过缓冲筒(14)和第二连接筒(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4)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导位筒(8)和缓冲弹簧(9),且缓冲弹簧(9)穿过导位筒(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9)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远离缓冲弹簧(9)的一侧设置有中心板(11),中心板(11)远离连接块(1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3),缓冲块(13)远离中心板(11)的一侧与读写器本体(2)的外侧滑动插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板(11)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透明防撞带(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撞带(5)贯穿中心板(11)且透明防撞带(5)的另一端于中心板(11)内连接有卷线,卷线的另一端缠绕有线筒(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12)固定在防撞卡板(18)的外侧,且缓冲筒(14)与线筒(12)配合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RFID智能标签读写器,涉及电子读写器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后侧安装有防撞柱,安装槽内设置有读写器本体,读写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片,位于同一个安装板上侧的相邻两个安装片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撞卡板,左右相邻的两个防撞卡板的相对一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缓冲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缓冲筒和连接杆,撞击力带动缓冲筒和铰接杆向读写器本体的中心位置靠拢,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中心弹簧的回复力对撞击行为进行缓冲,保证了读写器本体因撞击产生损坏。撞击产生损坏。撞击产生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鼎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东鸿智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