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0  16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止水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


背景技术:

2.pvc塑料止水带又称为“塑料止水带”,它是由pvc聚氯乙烯树脂及各种填加剂,经混合、造粒、挤出等工序而制成的止水材料,经混合、造粒、挤出等工序而制成的止水带产品。pvc塑料止水带利用弹性体材料具有的弹性变形特性,在建筑构造接缝中起到防漏、防渗作用,并且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好的特点。塑料止水带施工方法与橡胶止水带相同。在浇埋时要使其与混凝土界面贴合平整,接头部分粘接紧固,浇埋过程中要以适当的力充分震捣混凝土,使其与混凝土结合良好,以获得最佳的止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子和钢筋,操作是要注意避免对止水带造成机械损伤;在定位塑料止水带时,要使其与混凝土界面贴合平整,不能出现止水带翻转、扭曲等现象,否则应及时进行调正;在浇筑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发生偏移,影响止水效果;塑料止水带接头可利用粘接、热焊接等方法,保证接头牢固;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充分震捣,以达到止水带和混凝土充分结合。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塑料止水带在施工过程或材料自身缺陷,使工程还可能存在渗漏水的问题,工程完成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则困难很大,费用高,不利于使用,且在塑料止水带搭接过程中,由于之间固定不牢固,导致位置发生偏移,使用时出现误差,影响塑料止水带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塑料止水带在施工过程或材料自身缺陷,使工程还可能存在渗漏水的问题,工程完成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则困难很大,费用高,不利于使用,且在塑料止水带搭接过程中,由于之间固定不牢固,导致位置发生偏移,使用时出现误差,影响塑料止水带使用效果的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包括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注浆管和螺杆,所述第二止水带设置在第一止水带的一侧,所述螺杆设置在第二止水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止水带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注浆管,所述第一止水带的正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起块,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条,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块。
7.优选的,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一侧靠近限位槽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上表面位于连接孔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杆,所述限位槽与凸块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钢
丝条的表面与连接孔的内壁相贴合。
8.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表面与第二止水带相接触,所述螺杆的表面靠近螺母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钢丝条的一端贯穿于第三通孔,所述钢丝条通过连接孔贯穿于第二止水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钢丝条、螺杆和注浆管,通过钢丝条和螺杆的配合使用,螺杆在扭动过程中,通过第三通孔带动钢丝条缠绕在螺杆的表面,带动第一止水带靠紧贴合第二止水带,使其固定,避免了使用时发生偏移而产生误差的情况,提高了塑料止水带的使用效果,增加了止水带的实用性,安装完成后,注浆管向止水带内注水,观察有无漏水的情况,如果渗漏水,则对注浆管内进行注浆,浆液从注浆管进入止水带内部,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密封性,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止水带的实用性,避免了后续处理,困难大,费用高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止水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止水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为:
16.1、第一止水带;2、第二止水带;3、第一通孔;4、凹起块;5、注浆管;6、钢丝条;7、第二通孔;8、连接孔;9、螺杆;10、螺母;11、第三通孔;12、凸块;1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8.参照图1-4所示,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水带1、第二止水带2、注浆管5和螺杆9,第二止水带2设置在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螺杆9设置在第二止水带2的上表面,第一止水带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注浆管5,通过注浆管5向止水带内注水,观察有无漏水的情况,如果渗漏水,则对注浆管5内进行注浆,浆液从注浆管5进入止水带内部,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密封性,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第一止水带1的正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止水带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起块4,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条6,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块12。
19.第二止水带2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13,第二止水带2的一侧靠近限位槽13开设有连接孔8,第二止水带2的上表面位于连接孔8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的内壁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杆9,限位槽13与凸块12的大小相匹配,钢丝条6的表面与连接孔8的内壁相贴合,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0,螺母10的上表面与第二止水带2相接触,螺杆9的表面靠近螺母10开设有第三通孔11,钢丝条6的一端贯穿于第三通孔11,钢丝条6通过连接孔8贯穿于第二止水带2,钢丝条6贯穿至连接孔8和第三通孔11内,扭动螺杆9,螺
杆9在扭动过程中,通过第三通孔11带动钢丝条6缠绕在螺杆9的表面。
2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相对应的第一止水带1和第二止水带2进行搭接,通过第一止水带1一端设置的钢丝条6贯穿至连接孔8和第三通孔11内,然后将螺母10安装在螺杆9的表面,其次扭动螺杆9,螺杆9在扭动过程中,通过第三通孔11带动钢丝条6缠绕在螺杆9的表面,从而带动第一止水带1靠紧贴合第二止水带2,使其固定,避免了使用时发生偏移而产生误差的情况,提高了塑料止水带的使用效果,安装完成后,通过注浆管5向止水带内注水,观察有无漏水的情况,如果渗漏水,则对注浆管5内进行注浆,浆液从注浆管5进入止水带内部,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密封性,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提高了止水带的实用性。
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水带(1)、第二止水带(2)、注浆管(5)和螺杆(9),所述第二止水带(2)设置在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所述螺杆(9)设置在第二止水带(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注浆管(5),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正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起块(4),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条(6),所述第一止水带(1)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带(2)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第二止水带(2)的一侧靠近限位槽(13)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第二止水带(2)的上表面位于连接孔(8)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第二通孔(7)的内壁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杆(9),所述限位槽(13)与凸块(12)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钢丝条(6)的表面与连接孔(8)的内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上表面与第二止水带(2)相接触,所述螺杆(9)的表面靠近螺母(10)开设有第三通孔(11),所述钢丝条(6)的一端贯穿于第三通孔(11),所述钢丝条(6)通过连接孔(8)贯穿于第二止水带(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注浆管的塑料止水带,涉及塑料止水带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注浆管和螺杆,所述第二止水带设置在第一止水带的一侧,所述螺杆设置在第二止水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止水带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注浆管,所述第一止水带的正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钢丝条和螺杆的配合使用,螺杆在扭动过程中,钢丝条缠绕在螺杆上,带动第一止水带靠紧贴合第二止水带,使其固定,避免了使用时发生偏移而产生误差的情况,提高了塑料止水带的使用效果,安装完成后,注浆管向止水带内注水,观察有无漏水的情况,如果渗漏水,则对注浆管内进行注浆,浆液从注浆管进入止水带内部,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密封性,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避免了渗漏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冬义 马俊行 马冬超 袁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水市亿凡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