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0  182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面加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域软板介质层一般为12.5或25um厚度pi,此区域在传压后磨板、沉镀铜、线路蚀刻等流程时极易造成软板褶皱、内层进药水等不良;如果选用pi介质层厚度为50um的单面软板,因材料厚度与价格成正比,会大幅增加材料成本,在软板层有盲孔设计情况下,则会增加盲孔镭射和填孔镀铜的生产难度。
3.本实用新型中此方法采用挠折区软板局部加厚的方式,使用较低的成本解决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进药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的挠折区域因硬度不够从而造成此区域在传压后磨板、沉镀铜、线路蚀刻等流程时极易造成软板褶皱、内层进药水等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解决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传压后磨板、沉镀铜、线路蚀刻等流程时造成软板褶皱、内层进药水等不良。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所述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包括单面软板cu层、单面软板pi层、pp片和硬板层,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的一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在单面软板pi层、pp片和硬板层之间进行压合和复合。
7.优选地,所述的单面软板cu层的下表面与单面软板pi层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的下表面与pp片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pp片上设置有揭盖区。
9.优选地,所述的pp片的下表面与硬板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的pi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贴合在单面软板对应挠折区域的pi面,同时也是在靠近硬板层的一侧。
11.优选地,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与覆盖膜加强片贴合完成后进行压合。
12.优选地,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在经过压合后再与pp片和硬板层进行复合。
13.优选地,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压入揭盖区内≥0.5mm。
14.优选地,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的使用规格为片状25um胶/12.5umpi厚度规格覆盖膜。
15.优选地,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和pp片与pp片和硬板层的板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槽,所述的弹簧安装槽的位置相对且规格相同,所述的弹簧安装槽内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
的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的上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安装槽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16.有益效果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上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通过使用片状25um胶/12.5umpi厚度规格覆盖膜,覆盖膜大小按照挠折区域外形单边外扩0.5mm,用激光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在软板、pp片和硬板层复合前,先贴在单面板对应后续开盖位置靠近硬板一侧,然后进行压合,起到局部增加厚度的作用;复合/传压后,挠折区内层靠硬板一侧因有覆盖膜局部加厚,刚性有所加强,后续经过磨板、沉镀铜时不易产生褶皱和破损进药水不良,有效地改善了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进药水问题。
19.(2)上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通过设置有的减震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那些工业加工设备下加工时,加工板面上的受到的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避免了硬性振动而使其产生褶皱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覆盖膜加强片在单面软板上的贴合位置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挠折区软板使用覆盖膜进行加强后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覆盖膜加强片的尺寸要求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组件在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内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26.图中:1、单面软板cu层;2、单面软板pi层;3、pp片;4、硬板层;5、覆盖膜加强片;6、揭盖区;7、弹簧安装槽;8、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28.实施例1
29.如图1~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包括单面软板cu层1、单面软板pi层2、pp片3和硬板层4。
30.如图1所示,所述的单面软板cu层1的下表面与单面软板pi层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的下表面与pp片3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pp片3上设置有揭盖区6,所述的pp片3的下表面与硬板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1.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的pi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5,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贴合在单面软板对应挠折区域的pi面,同时也是在靠近硬板层4的一侧。
32.如图4所示,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与覆盖膜加强片5贴合完成后进行压合,在经过
压合后再与pp片3和硬板层4进行复合,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压入揭盖区6内≥0.5mm,在完成传压后挠性区有覆盖膜加强的的支撑,结构强度增加,在后工序制作过程当中,不易产生褶皱、内层破损进药水问题。
33.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的使用规格为片状25um胶/12.5umpi厚度规格覆盖膜,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起到局部增加厚度的作用。
34.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到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传压后磨板、沉镀铜、线路蚀刻等流程时,通过在单面软板对应挠折区域的pi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5,并使得单面软板贴完覆盖膜加强片5并压合后,与pp片3和硬板层4进行复合,同时控制覆盖膜加强片5压入揭盖区6内≥0.5mm,在完成传压后挠性区有覆盖膜加强的支撑,结构强度增加,在后工序制作过程当中,不易产生褶皱、内层破损进药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可以改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进药水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5.实施例2
36.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单面软板pi层2和pp片3、pp片3和硬板层4之间增设有减震组件来降低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进行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硬性振动,从而避免其产生褶皱的问题。
37.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和pp片3与pp片3和硬板层4的板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槽7,所述的弹簧安装槽7的位置相对且规格相同,所述的弹簧安装槽7内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的减震弹簧8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7的上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安装槽7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38.本实施例中,当当需要使用到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传压后磨板、沉镀铜、线路蚀刻等流程时,通过设置有的减震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在那些工业加工设备下加工时,加工板面上的受到的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避免了硬性振动而使其产生褶皱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问题。
3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包括单面软板cu层(1)、单面软板pi层(2)、pp片(3)和硬板层(4),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的一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5),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在单面软板pi层(2)、pp片(3)和硬板层(4)之间进行压合和复合,还通过在(2)和(3)、(3)和(4)之间增设有减震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cu层(1)的下表面与单面软板pi层(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的下表面与pp片(3)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pp片(3)上设置有揭盖区(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p片(3)的下表面与硬板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的pi面设置有覆盖膜加强片(5),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贴合在单面软板对应挠折区域的pi面,同时也是在靠近硬板层(4)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与覆盖膜加强片(5)贴合完成后进行压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在经过压合后再与pp片(3)和硬板层(4)进行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压入揭盖区(6)内≥0.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膜加强片(5)的使用规格为片状25um胶/12.5umpi厚度规格覆盖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面软板pi层(2)和pp片(3)与pp片(3)和硬板层(4)的板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槽(7),所述的弹簧安装槽(7)的位置相对且规格相同,所述的弹簧安装槽(7)内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的减震弹簧(8)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7)的上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安装槽(7)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局部加强结构,属于板面加强结构技术领域通过使用片状25um胶/12.5umPI厚度规格覆盖膜,覆盖膜大小按照挠折区域外形单边外扩0.5mm,用激光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在软板、PP片和硬板层复合前,先贴在单面板对应后续开盖位置靠近硬板一侧,然后进行压合,起到局部增加厚度的作用;复合/传压后,挠折区内层靠硬板一侧因有覆盖膜局部加厚,刚性有所加强,后续经过磨板、沉镀铜时不易产生褶皱和破损进药水不良,有效地改善了单面软板在外层的非对称软硬结合板挠折区软板褶皱、进药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定的实用性。定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宇 乔鹏程 黄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通元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