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3  1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xx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生在对患者在肝胆胰外科临床上实施手术后,一般需要在患者体内滞留放置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常用的引流管有胃管、鼻胆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腹部的引流管有腹腔、盆腔、胆肠、胰肠、t管、空肠造瘘管、ptcd引流管等等。
3.在对导管进行固定时一般通过医用胶带固定的方式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身体表面,这种固定方式在患者被人为挪动或自行翻身、起卧时很容易产生松动,且多出来的导管容易发生弯折,导致引流管堵塞,造成引流不畅。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无菌垫,所述无菌垫表面设有贯穿设有用于容纳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通过魔术贴设有用于覆盖的遮挡棉垫,所述无菌垫表面位于第一凹槽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顶部通过魔术贴覆盖设有容纳袋,所述遮挡棉垫表面靠近容纳袋的位置通过魔术贴设有填充棉垫,所述遮挡棉垫表面位于填充棉垫远离容纳袋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且所述遮挡棉垫表面位于靠近通槽的位置设有三个与导管系接的连接绳,所述无菌垫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带。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靠近第二凹槽的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的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通槽相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棉垫一端设有与通槽相对应的呈弧形的弧槽,所述弧槽与通槽组成一个整体的用于导管穿过的通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无菌垫表面与第二凹槽连通设有两个与导管表面符合的第二开口,且两个第二开口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开口靠近并在一条水平线上。
11.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棉垫表面靠近第二凹槽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凹槽,所述填充棉垫通过铰链设置于第三凹槽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棉垫表面设有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的与导管表面相符合的弧形槽。
13.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固定带具有弹性,一组中的两个固定带呈相远离设置,且两组所述固定带通过魔术贴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带便于将无菌垫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16.将遮挡棉通过魔术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具有便于将患者的插管处进行遮挡和裸露,使得在使用时便于进行观看和操作,同时无菌垫与遮挡棉垫皆为无菌医用材料在使用是也能防止伤口处受到污染发生病变;
17.通过通孔与连接绳具有便于将导管进行固定,再搭配定带与无菌垫便于将导管与患者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导管与患者发生脱离;
18.将多余的导管绕成圈并系好放在第二凹槽内部然后再将容纳袋通过魔术贴覆盖在第二凹槽上,能便于对多余的导管进行收纳,防止导管松散,发生被牵扯拉脱。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拆除填充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拆除遮挡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拆除容纳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无菌垫;2、第一凹槽;21、第一开口;3、第二凹槽;31、第二开口;4、遮挡棉垫;41、第三凹槽;42、通槽;5、填充棉垫;51、弧形槽;6、连接绳;7、容纳袋;8、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26.参照图1-5,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无菌垫1表面与第二凹槽3连通设有两个与导管表面符合的第二开口31,且两个第二开口31呈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开口31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开口21靠近并在一条水平线上,无菌垫1表面设有贯穿设有用于容纳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便于使得患者的伤口处裸露出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看和治疗操作,第一凹槽2内壁靠近第二凹槽3的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的第一开口21,填充棉垫5一端设有与通槽42相对应的呈弧形的弧槽,且第一开口21与通槽42相对应,第一凹槽2内部通过魔术贴设有用于覆盖的遮挡棉垫4,遮挡棉垫4表面位于填充棉垫5远离容纳袋7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42,弧槽与通槽42组成一个整体的用于导管穿过的通孔,通孔便于导管穿过。
27.参照图1-5,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无菌垫1表面位于第一凹槽2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3便于对导管进行容纳,且第二凹槽3顶部通过魔术贴覆盖设有容纳袋7,容纳袋7覆盖在第二凹槽3上方能将导管进行更好收纳,遮挡棉垫4表面靠近容纳袋7的位置通过魔术贴设有填充棉垫5,填充棉垫5表面设有与第二开口31相连通的与导管表面相符合的弧形槽51,填充棉垫5便于将导管更好的封在通孔内部,遮挡棉垫4表面靠近第二凹槽3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凹槽41,填充棉垫5通过铰链设置于第三凹槽41内部,且遮挡棉垫4表面位于靠近通槽42的位置设有三个与导管系接的连接绳6,无菌垫1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带8,两组固定带8具有弹性,一组中的两个固定带8呈相远离设置,且两组固定带8通过魔术贴连接。
28.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固定带8将无菌垫1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使得患者穿插导管的位置与第一开口21对应,医护人员将导管穿插到患者身体后,导管位于第一开口21内部,医护人员再通过魔术贴将遮挡棉垫4覆盖粘贴在第一凹槽2内部,然后再通过魔术贴将填充棉垫5贴在第三凹槽41内部,此时导管位于弧槽与通槽42组成的通孔中,并利用三个连接绳6将导管进行系住,此时多余的导管绕成圈并系好放在第二凹槽3内部,再将容纳袋7通过魔术贴覆盖在第二凹槽3上,实现对多余的导管进行收纳,同时裸露在外部的导管位于容纳袋7外部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二开口31内部,进而使得能对导管进行固定和多余的导管进行收纳。
29.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30.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1.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垫(1),所述无菌垫(1)表面设有贯穿设有用于容纳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通过魔术贴设有用于覆盖的遮挡棉垫(4),所述无菌垫(1)表面位于第一凹槽(2)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且第二凹槽(3)顶部通过魔术贴覆盖设有容纳袋(7),所述遮挡棉垫(4)表面靠近容纳袋(7)的位置通过魔术贴设有填充棉垫(5),所述遮挡棉垫(4)表面位于填充棉垫(5)远离容纳袋(7)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42),且所述遮挡棉垫(4)表面位于靠近通槽(42)的位置设有三个与导管系接的连接绳(6),所述无菌垫(1)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靠近第二凹槽(3)的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的第一开口(21),且第一开口(21)与通槽(42)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棉垫(5)一端设有与通槽(42)相对应的呈弧形的弧槽,所述弧槽与通槽(42)组成一个整体的用于导管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垫(1)表面与第二凹槽(3)连通设有两个与导管表面符合的第二开口(31),且两个第二开口(31)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开口(31)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开口(21)靠近并在一条水平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棉垫(4)表面靠近第二凹槽(3)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凹槽(41),所述填充棉垫(5)通过铰链设置于第三凹槽(41)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棉垫(5)表面设有与第二开口(31)相连通的与导管表面相符合的弧形槽(5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带(8)具有弹性,一组中的两个固定带(8)呈相远离设置,且两组所述固定带(8)通过魔术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胰外科护理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无菌垫,无菌垫表面设有贯穿设有用于容纳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部通过魔术贴设有用于覆盖的遮挡棉垫,无菌垫表面位于第一凹槽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顶部通过魔术贴覆盖设有容纳袋,遮挡棉垫表面靠近容纳袋的位置通过魔术贴设有填充棉垫。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与连接绳具有便于将导管进行固定,再搭配定带与无菌垫便于将导管与患者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导管与患者发生脱离,另外将多余的导管绕成圈并系好放在第二凹槽内部然后再将容纳袋通过魔术贴覆盖在第二凹槽上,能便于对多余的导管进行收纳,防止导管松散,发生被牵扯拉脱。生被牵扯拉脱。生被牵扯拉脱。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