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5  159


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为材料挤出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


背景技术:

2.鞋材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模具来实现挤出一体化成型工序,但是现有eva二次发泡成型的鞋材成型后位于模具内,需要人工进行取出,十分繁琐,因此获得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包括不锈钢传送带,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上设有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座;还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固定有挤出头,所述挤出头两侧的移动座上分别固定有与模具配合的第一压模;还包括主体座,所述主体座上开设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座固定在移动滑轨的滑块上,主体座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座固定;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主体座两端的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还包括挤出机主体,所述挤出机主体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挤出头,连接管外包覆有电热布。
4.还包括模具座,所述第一模具座固定在模具座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两侧的地面上固定有立杆,模具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杆上,两个立杆之间固定有支撑面板,支撑面板的上表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下表面贴合,且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与立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5.所述模具座两端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立杆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立杆上,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在弹簧受力下压时,模具座的底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立杆上固定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与模具座两端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移动座上固定有与模具座配合的限位凸起。
6.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分别固定在不锈钢传送带两侧的地面上。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投入使用的时候,移动座向下运动,使得从挤出头内挤出的eva二次发泡材料进入第一模具座的范围内,随后第一气缸以及第三第四气缸同时工作,使得第一压模下压,同时带动模具座向下移动,使得模具座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接触,压合成型后第三第四气缸运动,模具座和第一压模向上运动,此时eva二次发泡材料成型后位于不锈钢传送带上。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出头挤出材料时截面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模时截面示意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座立体图(部分剖视图);
12.附图标记:1-不锈钢传送带;2-第一模具座;4-移动座;5-挤出头;6-第一压模;8-主体座;9-移动滑轨;10-滑块;11-第一气缸;12-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4-挤出机主体;17-连接管;18-模具座;19-立杆;20-支撑面板;21-第一凹槽;22-弹簧;23-限位座;24-限位凸起;25-第二凹槽;26-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14.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包括不锈钢传送带,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上固定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座;还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固定有挤出头,所述挤出头两侧的移动座上分别固定有与模具配合的第一压模;还包括主体座,所述主体座上开设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座固定在移动滑轨的滑块上,主体座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座固定;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主体座两端的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还包括挤出机主体,所述挤出机主体的输出口通过现有方式即连接管固定连接挤出头,连接管外包覆有电热布。其中不锈钢传送带为现有结构的不锈钢传送带。
15.还包括模具座,所述第一模具座固定在模具座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两侧的地面上固定有立杆,模具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杆上,两个立杆之间固定有支撑面板,支撑面板的上表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下表面贴合,且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与立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16.所述模具座两端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立杆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立杆上,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在弹簧受力下压时,模具座的底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立杆上固定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与模具座两端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移动座上固定有与模具座配合的限位凸起。位于模具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挤出头的第二凹槽。
17.上述模具座在工作的时候:第一压模向下运动,使得弹簧收缩,模具座的底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顶面贴合,便于eva二次发泡材料的成型。
18.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分别固定在不锈钢传送带两侧的地面上。
19.在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的时候,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作用下,挤出头先进入第一模具座,随后由于第一气缸的设置,以及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设置,使得挤第一压模进入第一模具座,随后由于不锈钢传送带的运动,挤出头进入下一组模具,依此往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投入使用的时候,移动座向下运动,使得从挤出头内挤出的eva二次发泡材料进入第一模具座的范围内,随后第一气缸以及第三第四气缸同时工作,使得第一压模下压,同时带动模具座向下移动,使得模具座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接触,压合成型后第三第四气缸运动,模具座和第一压模向上运动,此时eva二次发泡材料成型后位于不锈钢传送带上。
21.值得一提的是,由于eva二次发泡材料的弥散程度不高,则当模具座的底面与不锈钢传送带的顶面接触的时候eva二次发泡材料不会弥散出第一模具座的范围外。
22.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传送带(1),所述不锈钢传送带(1)上设有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固定有第一模具座(2);还包括移动座(4),所述移动座(4)上固定有挤出头(5),所述挤出头(5)一侧的移动座(4)上固定有与模具配合的第一压模(6);还包括主体座(8),所述主体座(8)上开设有移动滑轨(9),所述移动座(4)固定在移动滑轨(9)的滑块(10)上,主体座(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11),所述第一气缸(11)的输出端与移动座(4)固定;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主体座(8)两端的第三气缸(12)和第四气缸(13);还包括模具座(18),所述第一模具座(2)固定在模具座(18)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1)两侧的地面上固定有立杆(19),模具座(1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杆(19)上,两个立杆(19)之间固定有支撑面板(20),支撑面板(20)的上表面与不锈钢传送带(1)的下表面贴合,且不锈钢传送带(1)的上表面与立杆(19)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模具座(18)两端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立杆(19)上固定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第一端固定在立杆(19)上,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凹槽(21)内,在弹簧(22)受力下压时,模具座(18)的底面与不锈钢传送带(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立杆(19)上固定有限位座(23),所述限位座(23)上开设有与模具座(18)两端配合的限位凹槽(26),所述移动座(4)上固定有与模具座(18)配合的限位凸起(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12)和第四气缸(13)分别固定在不锈钢传送带(1)两侧的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出机主体(14),所述挤出机主体(14)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17)固定连接挤出头(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7)外包覆有电热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EVA二次发泡成型机,包括不锈钢传送带,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上设有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座还包括模具座,所述第一模具座固定在模具座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两侧的地面上固定有立杆,模具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杆上,两个立杆之间固定有支撑面板,立杆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立杆上,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投入使用的时候,使得第一压模下压,同时带动模具座向下移动,使得模具座与不锈钢传送带的上表面接触,压合成型后第三第四气缸运动,模具座和第一压模向上运动,此时EVA二次发泡材料成型后位于不锈钢传送带上。不锈钢传送带上。不锈钢传送带上。


技术研发人员:向德鲜 杨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山水橡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