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石油钻井行业中,井漏在钻井过程常有发生,对钻井施工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预探井中的恶性失返型井漏,岩屑无法返出地面,不仅容易造成沉砂卡钻,而且取不到随钻砂样,对地层就无法正确鉴别,另外井下沉砂无法携出,套管很难下到位,传统预探井使用的是随钻打捞杯,但是使用过程中随钻打捞杯划眼至井底后打捞井底沉砂卡层,极易造成沉砂卡钻,且随钻打捞杯可能提前被装满,无法打捞井底岩屑。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外部设置有捞砂筒体,所述钻杆的底端连接有接头,所述钻杆的顶端设置有加粗段,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一和限位孔,所述捞砂筒体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捞砂筒体的顶部侧壁设置有圆孔。
7.优选地,所述捞砂筒体的外部侧壁具有条形缝。
8.优选地,所述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螺纹一适配的连接螺纹二。
9.优选地,所述阶梯孔的内部还设置有微型电推杆,所述微型电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有与限位孔适配的限位块。
10.优选地,所述限位孔和限位块均为多边形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圆孔共设置有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捞砂筒体上。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申请中,钻杆通过预留孔贯穿捞砂筒体并与接头连接,固定捞砂筒体的位置,防止岩屑从捞砂筒掉落井下,工作过程中,钻井液从捞砂筒体上的条形缝流出,有利于岩屑装满捞砂筒,沉砂通过圆孔进入捞砂筒体的内部,能准确确定地层层位和清洁井底,提高了捞砂筒装置的使用效果。
14.2、本申请中,接头通过连接螺纹二与钻杆上的连接螺纹一旋合连接,当旋合到位时,操控微型电推杆伸缩,带动限位块与限位孔插接,从而将捞砂筒体稳定安装在钻杆的外部,提高了捞砂筒装置井下工作的稳定性和拆装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砂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砂筒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砂筒装置的捞砂筒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捞砂筒装置的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钻杆;11、加粗段;12、连接螺纹一;13、限位孔;2、捞砂筒体;21、圆孔;22、条形缝;23、预留孔;3、接头;31、阶梯孔;32、连接螺纹二;33、微型电推杆;3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包括钻杆1,钻杆1的外部设置有捞砂筒体2,钻杆1的底端连接有接头3,用于固定捞砂筒体2的位置,防止岩屑从捞砂筒体2掉落井下,钻杆1的顶端设置有加粗段11,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一12和限位孔13,捞砂筒体2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预留孔23,预留孔23使捞砂筒体2居中,防止起下钻挂卡,捞砂筒体2的顶部侧壁设置有圆孔21,圆孔21共设置有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捞砂筒体2上,便于沉砂进入捞砂筒体2。
24.具体的,如图3所示,捞砂筒体2的外部侧壁具有条形缝22,用于钻井液的导流,有利于岩屑装满捞砂筒体2。
25.具体的,如图4所示,接头3的内部设置有阶梯孔31,阶梯孔31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螺纹一12适配的连接螺纹二32,使得接头3能够与钻杆1的端部旋合锁紧。
26.具体的,如图4所示,阶梯孔31的内部还设置有微型电推杆33,微型电推杆33的伸缩端连接有与限位孔13适配的限位块34,限位孔13和限位块34均为多边形结构,限位块34在微型电推杆33的带动下与限位孔13插接/脱离,实现对接头3的周向限位,使得接头3与钻杆1同步运动。
2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捞砂筒装置,钻杆1通过预留孔23贯穿捞砂筒体2并与接头3连接,固定捞砂筒体2的位置,防止岩屑从捞砂筒体2掉落井下,工作过程中,钻井液从捞砂筒体2上的条形缝22流出,有利于岩屑装满捞砂筒体2,沉砂通过圆孔21进入捞砂筒体2的内部,能准确确定地层层位和清洁井底,提高了捞砂筒装置的使用效果;接头3通过连接螺纹二32与钻杆1上的连接螺纹一12旋合连接,当旋合到位时,操控微型电推杆33伸缩,带动限位块34与限位孔13插接,从而将捞砂筒体2稳定安装在钻杆1的外部,提高了捞砂筒装置井下工作的稳定性和拆装的便携性。
28.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包括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的外部设置有捞砂筒体(2),所述钻杆(1)的底端连接有接头(3),所述钻杆(1)的顶端设置有加粗段(11),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一(12)和限位孔(13),所述捞砂筒体(2)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预留孔(23),所述捞砂筒体(2)的顶部侧壁设置有圆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筒体(2)的外部侧壁具有条形缝(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3)的内部设置有阶梯孔(31),所述阶梯孔(31)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螺纹一(12)适配的连接螺纹二(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31)的内部还设置有微型电推杆(33),所述微型电推杆(33)的伸缩端连接有与限位孔(13)适配的限位块(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和限位块(34)均为多边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21)共设置有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捞砂筒体(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制井下捞砂筒装置,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外部设置有捞砂筒体,所述钻杆的底端连接有接头,所述钻杆的顶端设置有加粗段,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一和限位孔,所述捞砂筒体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捞砂筒体的顶部侧壁设置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中,钻杆通过预留孔贯穿捞砂筒体并与接头连接,固定捞砂筒体的位置,防止岩屑从捞砂筒掉落井下,工作过程中,钻井液从捞砂筒体上的条形缝流出,有利于岩屑装满捞砂筒,沉砂通过圆孔进入捞砂筒体的内部,能准确确定地层层位和清洁井底,提高了捞砂筒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捞砂筒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捞砂筒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杨青廷 易世友 李明君 李东 林石新 吴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