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8  14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属于屋面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将涂层板或镀层板经辊压冷弯,沿板宽方向形成波形截面的成型钢板被称为压型钢板,压型钢板用作工业厂房屋面板、墙板时,在一般无保温要求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用钢量约5~11公斤,有保温要求时,可用矿棉板、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作绝热材料,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结合做成组合楼板,可省去木模板并可作为承重结构,同时为加强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宜在钢板上预焊栓钉或压制双向加劲肋。
3.压型钢板用于屋面防水时,不同的压型钢板的连接处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连接节点的防水性能差,雨水会通过连接节点渗入,且现有的压型钢板的强度较低,当需要在屋面进行施工时,其韧性较差,受到压力时会凹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解决了由于压型钢板的强度较低,当用于屋面施工时韧性较差,受到压力时会凹陷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接条,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两侧均开有第一插槽,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弧形槽,连接条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在蓄水槽的上表面与弧形槽之间等间距设有排水孔,蓄水槽与两侧的第一插槽之间开有漏孔;
6.相邻连接条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两侧下端分别插入至相邻连接条一侧的第一插槽内部。
7.所述每个连接条的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连接柱,相邻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两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三插槽,连接杆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每个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8.所述每个连接柱的上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每个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两侧插杆分别与两侧第二插槽插合连接。
9.所述每个第三插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0.所述每个第一插槽的内部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两侧橡胶条均与第一插槽的两侧贴合设置。
11.所述连接条、连接杆均为铝合金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3.1、其通过设置有连接条,相邻压型钢板通过与连接条上的第一插槽进行插合连接从而进行连接,当下雨时,雨水通过连接条上的弧形槽和排水孔进入到蓄水槽的内部,橡胶条的设置能够阻止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的内部,即使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内部也可以通过漏孔进入到蓄水槽内部进行排出,从而有效增加了连接节点的防水性能;
14.2、通过在相邻连接条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以及连接柱进行配合使用,将相邻的连接条连接成整体,且通过设置有支撑杆以及支撑板和插杆配合使用,当需要在屋面进行作业时,显著提成了压型钢板的强度,不会出现凹陷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中连接杆的侧式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压型钢板1、连接条2、弧形槽3、第一插槽4、连接杆5、排水孔6、蓄水槽7、漏孔8、连接柱9、第二插槽10、支撑杆11、支撑板12、插杆13、第三插槽14、橡胶圈15、橡胶条16。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3所示,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接条2,连接条2设置有若干,其特征在于:连接条2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槽4,连接条2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弧形槽3,连接条2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7,蓄水槽7的上表面与弧形槽3之间等间距开设有排水孔6,蓄水槽7与两侧第一插槽4之间开设有漏孔8,相邻连接条2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压型钢板1,两侧压型钢板1的两侧下端分别插入至相邻连接条2一侧的第一插槽4内部,相邻压型钢板1通过与连接条2上的第一插槽4进行插合连接从而进行连接,当下雨时,雨水通过连接条2上的弧形槽3和排水孔6进入到蓄水槽7的内部,橡胶条16的设置能够阻止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4的内部,即使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4内部也可以通过漏孔8进入到蓄水槽7内部进行排出,从而有效增加了连接节点的防水性能。
21.相邻连接条2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压型钢板1,两侧压型钢板1的两侧下端分别插入至相邻连接条2一侧的第一插槽4内部,每个连接柱9的上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10,每个支撑板12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两侧插杆13分别与两侧第二插槽10插合连接,每个第三插槽1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5,每个第一插槽4的内部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16,两侧橡胶条16均与第一插槽4的两侧贴合设置,连接条2、连接杆5均为铝合金制成,相邻连接条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以及连接柱9进行配合使用,将相邻的连接条2连接成整体,且通过设置有支撑杆11以及支撑板12和插杆13配合使用,当需要在屋面进行作业时,为压型钢板1提供支撑,显著提成了压型钢板1的强度,避免出现凹陷的情况。
22.当下雨时,雨水通过连接条2上的弧形槽3和排水孔6进入到蓄水槽7的内部,橡胶条16的设置能够阻止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4的内部,即使雨水进入到第一插槽4内部也可以通过漏孔8进入到蓄水槽7内部进行排出,从而有效增加了连接节点的防水性能,相邻连接条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以及连接柱9进行配合使用,将相邻的连接条2连接成整体,且通过设置有支撑杆11以及支撑板12和插杆13配合使用,当需要在屋面进行作业时,为压型钢板1提供支撑,显著提成了压型钢板1的强度,避免出现凹陷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接条,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两侧均开有第一插槽,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弧形槽,连接条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在蓄水槽的上表面与弧形槽之间等间距设有排水孔,蓄水槽与两侧的第一插槽之间开有漏孔;相邻连接条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两侧下端分别插入至相邻连接条一侧的第一插槽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连接条的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连接柱,相邻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两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三插槽,连接杆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每个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连接柱的上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每个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两侧插杆分别与两侧第二插槽插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三插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插槽的内部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两侧橡胶条均与第一插槽的两侧贴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防水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两侧均开有第一插槽,在连接条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弧形槽,连接条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在蓄水槽的上表面与弧形槽之间等间距设有排水孔,蓄水槽与两侧的第一插槽之间开有漏孔;相邻连接条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两侧下端分别插入至相邻连接条一侧的第一插槽内部。其解决了由于压型钢板的强度较低,当用于屋面施工时韧性较差,受到压力时会凹陷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