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丝机锭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9-28  15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络丝机锭子。


背景技术:

2.锭子是络纱机上加捻卷绕的主要部件之一,用于将纤维捻成纱并把纱卷绕在圆筒上成一定形状。络纱工艺对锭子通常需要有高转速下振动小、耐磨、噪声小等要求,目前的锭子通常由外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锭杆转动,这种传动方式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缺点:1、由于带传动常因打滑导致误差较大,转速不均;2、无法避免油污、灰尘等对驱动和传动结构造成污染;3、转速接近锭子的临界转速时,由于共振现象将出现振幅,此时皮带传动时的皮带张力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影响传动效率,导致转速开不高;4、由于转速不均导致纱线张力不均,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络丝机锭子,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包括锭座和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锭座的锭杆,所述锭杆的相对上部分别设有上锁件和下锁件,所述锭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锭杆同轴;所述锭座的底部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齿轮轴心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套。
5.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靠近锭座的上下两端设置。
6.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与锭座之间设有阻尼。
7.作为优选,所述锭座为铝座。
8.作为优选,所述齿套的相对上部设有第一内齿,第一内齿与第一齿轮匹配;齿套的相对下部设有第二内齿,第二内齿与第二齿轮匹配。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齿数相当,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相同。
10.作为优选,所述齿套内的相对中部设有分隔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的限位环。
11.作为优选,所述齿套由软材质的材料制得。
12.作为优选,所述齿套的材质为橡胶。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分别为方形齿。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机电一体化的传动方式实现锭杆的驱动,通过齿套和齿轮的软连接一方面实现传动的精确性,保证转速均匀,另一方面在机构振幅较大时,也不影响传动的有效性,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并避免了油污进入传动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锭子在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同时便于拆卸,当电机和锭子中的任意一个出现质量问题时,仅需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
换,无需对整套结构进行更换,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齿套的侧面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锭座;2、锭杆;3、第一齿轮;4、电机;5、第二齿轮;6、齿套,61、第一内齿,62、第二内齿,63、限位环;7、连接块;8、轴承;9、阻尼;10、上锁件;11、下锁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0.实施例:一种络丝机锭子,如图1-3所示,包括锭座1和锭杆2,其中锭座1为铝座,锭杆2通过两个轴承8穿设于锭座1内,两个轴承8分别靠近锭座1的上下两端,且轴承8与锭座1内壁之间设有阻尼9,通过阻尼9的弹性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阻尼消振,减小锭子运行时的振动。锭杆2穿出锭座1上方的部分设有上锁件10和下锁件11。
21.本实施例中,锭杆2的底端稍穿出锭座1底部,并固定设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与锭杆2的轴线重合。锭座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为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空腔的环状或筒状件,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设有一输出端向上的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3相对且二者轴线重合。
22.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5上的齿均为方齿,为了便于加工,二者尺寸、结构和齿数均相当,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二者的齿数也可以不同。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5间连接有橡胶材质的齿套6,齿套6的相对上部设有第一内齿61,第一内齿61与第一齿轮3匹配啮合;齿套6的相对下部设有第二内齿62,第二内齿62与第二齿轮5匹配啮合,且为了避免齿套6与齿轮脱离,齿套6内表面的相对中部设有限位环63,通过限位环63的限位可有效避免齿套6脱离第一齿轮3或第二齿轮5。
23.本实施例通过电机4带动第二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齿套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3和锭杆2转动,实现锭子的运行,且通过软材质的齿套6实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5的软连接,当锭子运行过程中发生振动时,通过齿轮的软连接可在保证传动精度的同时,不影响其传动效率。
24.本实施例的传动部分,即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5和齿套6,均位于连接块7的内部空腔内,安装完成后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有效避免油污、灰尘等对其造成污染,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25.本实施例锭子和电机的连接方式拆卸较为简单,拆除连接块7后,齿套6容易分离,使得锭子和电机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分别进行维修或更换。
26.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锭座和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锭座的锭杆,所述锭杆的相对上部分别设有上锁件和下锁件,所述锭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锭杆同轴;所述锭座的底部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齿轮轴心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靠近锭座的上下两端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与锭座之间设有阻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座为铝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的相对上部设有第一内齿,第一内齿与第一齿轮匹配;齿套的相对下部设有第二内齿,第二内齿与第二齿轮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齿数相当,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内的相对中部设有分隔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的限位环。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由软材质的材料制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的材质为橡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络丝机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分别为方形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络丝机锭子,包括锭座和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锭座的锭杆,锭杆的相对上部分别设有上锁件和下锁件,所述锭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锭杆同轴;锭座的底部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齿轮轴心重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套。本实用新型通过机电一体化的传动方式实现锭杆的驱动,通过齿套和齿轮的软连接一方面实现传动的精确性,保证转速均匀,另一方面在机构振幅较大时,也不影响传动的有效性,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并避免了油污进入传动机构。并避免了油污进入传动机构。并避免了油污进入传动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万恒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