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

专利查询2022-10-1  154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


背景技术:

2.临床中因病情需要,常要行气管切开,用以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当患者情况稳定,不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仅需常规给与吸氧的情况下,临床上一般将氧气管和湿化管直接插入患者喉部的器械管内,然后再用胶带继续固定,胶带容易受湿化气体和痰液影响而失效,从而影响固定效果。
3.而且进行脱机操作时需要准备的用物比较多,大多是独立包装的无菌物品,存放位置不能集中,操作前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另外使用过程中容易污染,不利于病人病情,为临床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有效的解决了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时医护人员操作不便,及管道固定不牢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透明筒,透明筒上端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板,多个连接板之间设有一个与透明筒同轴的圆环,透明筒左端设有进氧管,透明筒右端设有内螺纹接头,透明筒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套筒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l形板,两个l形板上侧呈八字形,l形板自由端铰接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开口左右相对,套筒外侧螺纹连接有开口朝下的转筒,转筒下端面可与l形板外表面接触。
6.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减少了医护人员前期准备的物品数量,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脱机操作,而且相对于目前采用的固定方式更加方便,固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端开口的透明筒1,透明筒1上端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板2,多个连接板2之间设有一个与透明筒1同轴的圆环3,透明筒1左端设有进氧
管4,透明筒1右端设有内螺纹接头5,透明筒1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6,套筒6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l形板7,两个l形板7上侧呈八字形,l形板7自由端铰接有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开口左右相对,套筒6外侧螺纹连接有开口朝下的转筒9,转筒9下端面可与l形板7外表面接触。
13.为了方便将氧气管道固定在进氧管4上,所述的进氧管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小右大的锥形块10。
14.为了使转筒9能够的挤压l形板7,所述的转筒9下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
15.为了防止医护人员转动转筒9时出现滑动,所述的转筒9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上下方向的防滑条11。
16.为了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的两个弧形板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橡胶垫12。
17.为了方便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喉部,所述的圆环3下端同轴设有导向筒13。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可将透明筒1左端的进氧管4插入氧气管道内,进氧管4左右两侧的锥形块10可将氧气管道撑开,有效避免氧气管道发生脱落,然后将湿化管道上的外螺纹接头与透明筒1右端的内螺纹接头5连接在一起,两个管道连接完成后打开氧气开关和湿化开关,氧气经进氧管4进入透明筒1内,湿化管内的水雾通过外螺纹接头进入透明筒1内,氧气与水雾在透明筒1内充分混合;
19.医护人员可用一只手拿着透明筒1,用另外一只手反向转动转筒9,使转筒9逐渐向上移动,转筒9外缘面上的多个防滑条11可避免医护人员手部发生滑动,直到转筒9上端面与透明筒1下端面接触,此时两个l形板7上侧可达到最大的开合角度;
20.使患者喉部的气切管位于两个弧形板8之间,然后将套筒6套在气切管上,保持透明筒1不动并正向转动转筒9,转筒9逐渐向下移动,当转筒9下端的弧形面与两个l形板7的外表面接触时,由于两个l形板7上侧呈八字形,转筒9开始挤压两个l形板7朝相对方向摆动,两个l形板7带动两个弧形板8朝相对方向移动,当l形板7上的橡胶垫12与气切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时,透明筒1被固定在气切管上;
21.当患者吸气时,透明筒1内的湿化氧气经套筒6和气切管进入患者体内,当患者呼气时,患者体内的气体通过多个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排出,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可将吸痰管插入圆环3内,吸痰管在导向筒13的引导下插入患者喉部,此时医护人员可开始吸痰操作。
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的内螺纹接头和进氧管,方便医护人员将氧气管道和湿化管道接入透明筒,不需要准备过多物品,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设置的l形板和形板,医护人员只需转动转筒便可将透明筒固定在患者喉部的气切管上,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不会受到湿化气体和痰液的影响,相对于目前采用胶带固定的方式更加牢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包括上端开口的透明筒(1),其特征在于,透明筒(1)上端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板(2),多个连接板(2)之间设有一个与透明筒(1)同轴的圆环(3),透明筒(1)左端设有进氧管(4),透明筒(1)右端设有内螺纹接头(5),透明筒(1)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6),套筒(6)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l形板(7),两个l形板(7)上侧呈八字形,l形板(7)自由端铰接有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开口左右相对,套筒(6)外侧螺纹连接有开口朝下的转筒(9),转筒(9)下端面可与l形板(7)外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氧管(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小右大的锥形块(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9)下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9)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上下方向的防滑条(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弧形板(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橡胶垫(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3)下端同轴设有导向筒(13)。

技术总结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吸氧湿化器,有效的解决了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时医护人员操作不便,及管道固定不牢的问题;包括上端开口的透明筒,透明筒上端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板,多个连接板之间设有一个与透明筒同轴的圆环,透明筒左端设有进氧管,透明筒右端设有内螺纹接头,透明筒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套筒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L形板,两个L形板上侧呈八字形,L形板自由端铰接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开口左右相对,套筒外侧螺纹连接有开口朝下的转筒,转筒下端面可与L形板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脱机操作,而且相对于目前采用的固定方式更加方便,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付另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