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出行常常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耳机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因其优越的音质和较高的性价比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头戴式耳机不美观,且对于不同的用户由于头的尺寸大小不同而不方便调节头箍的尺寸,用户体验感不佳,同时现有的头戴式耳机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组装,且耳机笨重,成本高。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具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观美观大方,耳机重量轻,成本低,方便组装,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该耳机包括头箍以及设置在头箍两端的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由前壳、后壳、喇叭、pcb板、导光板、装饰板和垫圈构成,所述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喇叭、pcb板和导光板设置在该腔体内,所述pcb板与喇叭电连接,且pcb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导光板将led灯完全覆盖,所述装饰板设置在后壳外侧,所述垫圈设置在前壳的外侧。
5.优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一杆式结构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靠左边的一个耳机本体上,且麦克风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和麦克风由外向内贯穿后壳后与pcb板电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头箍包括两条u形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两条支撑架之间的卡簧,所述卡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簧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端部,且两个所述卡簧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两个耳机本体的后壳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卡簧上均开设有滑槽。
7.优选的,所述头箍还包括头垫,所述头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8.优选的,所述前壳上开设有若干个发音孔,若干个所述发音孔均匀的分布在前壳上。
9.优选的,所述后壳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腔体相连通,所述后壳上还设置有调音旋钮,所述调音旋钮与pcb板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导光板采用雾面透明的pc材料制作,且导光板的厚度值在0.5mm-1.2mm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垫圈采用软质材料制作,且垫圈的尺寸大小与耳朵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该耳机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pcb板上设置led灯,led灯发出的灯光经导光板导光,之后由壳上的透光孔射出,其中导光板采用雾面透明的pc材料制作,可以对led灯光分散射出,外观美观大方。
14.2、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壳与前壳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内部中空的腔体,在后壳上开设透光孔,可以减轻耳机的重量,节约成本,通过在前壳上设置垫圈,该垫圈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可以增强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15.3、本实用新型中的头箍由支撑架、卡簧和头垫构成,其中卡簧上开设滑槽,头垫上设置滑扣,滑扣与滑槽滑动连接,便于头垫与卡簧的组装,同时可以通过滑扣在滑槽内滑动来调节头垫与人体头部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头尺寸的用户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本体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本体的爆炸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箍的爆炸图。
20.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21.1、头箍;11、支撑架;12、卡簧;13、滑槽;14、头垫;15、滑扣;2、耳机本体;21、前壳;22、后壳;23、喇叭;24、pcb板;25、导光板;26、装饰板;27、垫圈;28、led灯;29、透光孔;210、调音旋钮;211、发音孔;3、麦克风;4、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该耳机包括头箍1以及设置在头箍1两端的耳机本体2,所述耳机还包括一杆式结构的麦克风3,所述麦克风3设置在靠左边的一个耳机本体2上,且麦克风3一侧设置有电源线4。
24.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的耳机本体2由前壳21、后壳22、喇叭23、pcb板24、导光板25、装饰板26和垫圈27构成,所述前壳21和后壳22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可以有效的减轻耳机的重量,所述喇叭23、pcb板24和导光板25设置在该腔体内,所述pcb板24与喇叭23电连接,且pcb板24上设置有led灯28,所述导光板25将led灯28完全覆盖,所述装饰板26设置在后壳22外侧,所述垫圈27设置在前壳2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垫圈27采用软质材料制作,且垫圈27的尺寸大小与耳朵的尺寸大小相匹配,可以增强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25.具体的,所述前壳21上开设有若干个发音孔211,若干个所述发音孔211均匀的分布在前壳21上,喇叭23发出的声音由发音孔211传出。
26.具体的,所述后壳22上开设有透光孔29,所述透光孔29与腔体相连通,透光孔29可以有效的减轻耳机的重量,降低成本,同时导光板25导出的光由透光孔29透出光线,使得耳机外观美观大方,所述后壳22上还设置有调音旋钮210,所述调音旋钮210与pcb板24电性连
接,通过调音旋钮210来调节耳机的音量大小。
27.具体的,所述导光板25采用透明的pc材料制作,且导光板25的厚度值在0.5mm-1.2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5的厚度值为0.8mm。
28.具体的,所述电源线4和麦克风3由外向内贯穿后壳22后与pcb板24电连接
29.请参阅图4,图中的头箍1包括两条u形的支撑架11以及设置在两条支撑架11之间的卡簧12,所述卡簧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簧12分别位于支撑架11的两端部,且两个所述卡簧12与两个所述支撑架11分别与两个耳机本体2的后壳2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卡簧12上均开设有滑槽13。
30.具体的,所述头箍1还包括头垫14,所述头垫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扣15,所述滑扣15滑动设置在滑槽13内。
31.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电源线4一端连接市给耳机供电,当耳机戴在头上时,通过滑扣15在滑槽13内滑动来调节头垫14与人体头部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头尺寸的用户使用需求,方便实用,同时可以通过垫圈27来护住耳朵,增强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包括头箍(1)以及设置在头箍(1)两端的耳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2)由前壳(21)、后壳(22)、喇叭(23)、pcb板(24)、导光板(25)、装饰板(26)和垫圈(27)构成,所述前壳(21)和后壳(22)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喇叭(23)、pcb板(24)和导光板(25)设置在该腔体内,所述pcb板(24)与喇叭(23)电连接,且pcb板(24)上设置有led灯(28),所述导光板(25)将led灯(28)完全覆盖,所述装饰板(26)设置在后壳(22)外侧,所述垫圈(27)设置在前壳(2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杆式结构的麦克风(3),所述麦克风(3)设置在靠左边的一个耳机本体(2)上,且麦克风(3)一侧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电源线(4)和麦克风(3)由外向内贯穿后壳(22)后与pcb板(24)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1)包括两条u形的支撑架(11)以及设置在两条支撑架(11)之间的卡簧(12),所述卡簧(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簧(12)分别位于支撑架(11)的两端部,且两个所述卡簧(12)与两个所述支撑架(11)分别与两个耳机本体(2)的后壳(2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卡簧(12)上均开设有滑槽(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1)还包括头垫(14),所述头垫(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扣(15),所述滑扣(15)滑动设置在滑槽(1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1)上开设有若干个发音孔(211),若干个所述发音孔(211)均匀的分布在前壳(2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2)上开设有透光孔(29),所述透光孔(29)与腔体相连通,所述后壳(22)上还设置有调音旋钮(210),所述调音旋钮(210)与pcb板(24)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5)采用雾面透明的pc材料制作,且导光板(25)的厚度值在0.5mm-1.2m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27)采用软质材料制作,且垫圈(27)的尺寸大小与耳朵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发光耳机,该耳机包括头箍以及设置在头箍两端的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由前壳、后壳、喇叭、PCB板、导光板、装饰板和垫圈构成,所述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喇叭、PCB板和导光板设置在该腔体内,所述PCB板与喇叭电连接,且PCB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导光板将LED灯完全覆盖,所述装饰板设置在后壳外侧,所述垫圈设置在前壳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观美观大方,耳机重量轻,成本低,方便组装,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詹金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索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