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原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化工企业一般通过原水预处理后的河水、湖泊水或水库水用作生产用水,由于原水预处理系统设备较多、占地面积大,通常采用露天布置,原水的温度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在北方地区,冬季的原水温度较低,若将低温的原水直接进入原水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效果较差,进而导致设备的出水品质差,甚至危及后续化工工艺生产,导致产品的不合格。
3.而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伴随大量的蒸汽冷凝液产生,一般均直接降温排放,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4.因此,一种利用废热能源对原水进行调温的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预处理过程中,由于原水温度低导致的混凝沉淀效果差、影响后续化工工艺生产以及在化工生产中需对废热能源专门进行降温排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在进水管道处通过温度变送器测量原水温度,联锁调节可调换热器进口处的电动闸阀开度,使原水温度保持在适宜反应温度,换热器换热介质来源采用化工生产中排出的蒸汽冷凝液。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原水加热调温单元、过滤净水单元以及清水储存输送单元,所述原水加热调温单元与过滤进水单元之间的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单元和杀菌剂加药单元。
7.优选地,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原水水箱和设置在其后方的原水泵,原水水箱上设置有第一就地液位计和第一远传液位计,原水泵与第一远传液位计电性连接,原水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和闸阀,原水水箱的进口端连接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上设置有就地温度计、远传温度计以及闸阀;
8.原水加热调温单元包括可调温换热器,可调温换热器内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流体管道和热流体管道,冷流体管道与原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热流体管道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闸阀,电动闸阀与远传温度计电性连接,热流体管道的出口端设置有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上设置有闸阀。
9.优选地,絮凝剂加药单元和杀菌剂加药单元出口端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止回阀和闸阀。
10.优选地,过滤净水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斜板沉淀区、过滤区,反应区内设置有变频搅拌器,变频搅拌器与第一远传温度计电性性连,反应区与冷流体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闸阀;
11.清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清水水箱和设置在其后方的清水泵,清水水箱与过滤区连通,清水水箱上设置有第二就地液位计和第二远传液位计,清水泵与第二远移液位计电性连接,清水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和闸阀,清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
12.优选地,原水水箱内设置有浮球阀,原水水箱和原水泵之间的管道、清水水箱和清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闸阀、y型过滤器和大小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 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道处通过远传温度计测量原水温度,联锁调节可调换热器进口处的电动闸阀开度,使原水温度保持在适宜反应温度,换热器换热介质来源采用化工生产中排出的蒸汽冷凝液,不仅解决了原水温度低导致的设备出水品质差的问题,而且通过废热的利用降低了企业的能耗;
15.2.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净水单元采用变频搅拌器,通过原水进水管处的远传温度计进行联锁调节变频搅拌器转速,进而调整混凝速度梯度,保证混凝剂、助凝剂与原水混凝效果处于良好水平。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1-原水水箱;1.2-原水泵;1.3-第一就地液位计;1.4-第一远传液位计;1.5-原水进水管;1.6-就地温度计;1.7-远传温度计;2.1-可调温换热器;2.11-冷流体管道;2.12-热流体管道;3.1-絮凝剂加药单元;3.2-杀菌剂加药单元;4.1-反应区;4.2-斜板沉淀区;4.3-过滤区;4.4-变频搅拌器;5.1-清水水箱;5.2-清水泵;5.3-第二就地液位计;5.4-第二远传液位计;5.5-清水出水管;6-止回阀;7.1-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2-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8-电动闸阀;9-闸阀;10-浮球阀;11-y型过滤器;12-大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
23.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原水加热调温单元、过滤净水单元以及清水储存输送单元,原水加热调温单元与过滤进水单元之间的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单元3.1和杀菌剂加药单元3.2。
24.如图1所示,实线为管道线,虚线为电信号线,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原水水箱1.1和设置在其后方的原水泵1.2,原水水箱1.1上设置有第一就地液位计1.3和第一远传液位计1.4,原水泵1.2与第一远传液位计1.4电性连接,原水泵1.2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原水水箱1.1的进口端连接有原水进水管1.5,原水进水管1.5上设置有就地温度计1.6、远传温度计1.7以及闸阀9;
25.原水水箱1.1内设置有浮球阀10,浮球阀10根据原水水箱1.1的液位高度控制开合,原水水箱1.1和原水泵1.2之间的管道、清水水箱5.1和清水泵5.2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闸阀9、y型过滤器11和大小头12。
26.原水加热调温单元包括可调温换热器2.1,可调温换热器2.1内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流体管道2.11和热流体管道2.12,冷流体管道2.11与原水泵1.2通过管道连接,热流体管道2.12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1,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1上设置有电动闸阀8,电动闸阀8与远传温度计1.7电性连接,热流体管道2.12的出口端设置有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7.2,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7.2上设置有闸阀9。
27.絮凝剂加药单元3.1和杀菌剂加药单元3.2出口端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
28.过滤净水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4.1、斜板沉淀区4.2、过滤区4.3,反应区4.1内设置有变频搅拌器4.4,变频搅拌器4.4与第一远传温度计1.7电性性连,反应区4.1与冷流体管道2.1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闸阀9;
29.清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清水水箱5.1和设置在其后方的清水泵5.2,清水水箱5.1与过滤区4.3连通,清水水箱5.1上设置有第二就地液位计5.3和第二远传液位计5.4,通过第二远传液位计5.4测出清水水箱5.1的水位,将电信号传至清水泵5.2,清水泵5.2根据液位的高低进行抽水,清水泵5.2与第二远移液位计5.4电性连接,清水泵5.2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清水泵5.2的出口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5.5。
30.具体操作步骤:
31.1. 取原水进水温度4~40℃,浊度9.6ntu,悬浮物91mg/l,溶解固形物416mg/l,ph7.8,通过第一远传液位计1.4测出原水水箱1.1的水位,将电信号传至原水泵1.2,原水泵1.2根据液位的高低进行抽水;
32.原水进水管1.5处的原水温度通过远传温度计1.7测出,连锁调节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1上的电动闸阀8的开度,通过冷流体管道2.11和热流体管道2.12中温度的交换,调节原水的水温,使其保持在适宜的反应温度;
33.2. 原水经调温均质后,通过絮凝剂加药单元3.1、杀菌剂加药单元3.2加药送至过滤净水单元,通过原水进水管1.5处远传温度计1.7调节变频搅拌器4.4的搅拌速率,使药剂和原水以合适的速度梯度混凝,再通过沉淀净水单元的斜板沉淀区4.2、过滤区4.3后,产出水温20℃,浊度≤3ntu,悬浮物≤15mg/l的合格生产用水,并通过清水泵5.2抽送至用户,供
后续化工生产用水。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原水加热调温单元、过滤净水单元以及清水储存输送单元,所述原水加热调温单元与过滤进水单元之间的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单元(3.1)和杀菌剂加药单元(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原水水箱(1.1)和设置在其后方的原水泵(1.2),原水水箱(1.1)上设置有第一就地液位计(1.3)和第一远传液位计(1.4),原水泵(1.2)与第一远传液位计(1.4)电性连接,原水泵(1.2)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原水水箱(1.1)的进口端连接有原水进水管(1.5),原水进水管(1.5)上设置有就地温度计(1.6)、远传温度计(1.7)以及闸阀(9);原水加热调温单元包括可调温换热器(2.1),可调温换热器(2.1)内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流体管道(2.11)和热流体管道(2.12),冷流体管道(2.11)与原水泵(1.2)通过管道连接,热流体管道(2.12)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1),蒸汽冷凝液排入管道(7.1)上设置有电动闸阀(8),电动闸阀(8)与远传温度计(1.7)电性连接,热流体管道(2.12)的出口端设置有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7.2),蒸汽冷凝液排出管道(7.2)上设置有闸阀(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加药单元(3.1)和杀菌剂加药单元(3.2)出口端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水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区(4.1)、斜板沉淀区(4.2)、过滤区(4.3),反应区(4.1)内设置有变频搅拌器(4.4),变频搅拌器(4.4)与第一远传温度计(1.7)电性性连,反应区(4.1)与冷流体管道(2.1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闸阀(9);清水储存输送单元包括清水水箱(5.1)和设置在其后方的清水泵(5.2),清水水箱(5.1)与过滤区(4.3)连通,清水水箱(5.1)上设置有第二就地液位计(5.3)和第二远传液位计(5.4),清水泵(5.2)与第二远移液位计(5.4)电性连接,清水泵(5.2)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6)和闸阀(9),清水泵(5.2)的出口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5.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水箱(1.1)内设置有浮球阀(10),原水水箱(1.1)和原水泵(1.2)之间的管道、清水水箱(5.1)和清水泵(5.2)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闸阀(9)、y型过滤器(11)和大小头(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原水预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预处理过程中,由于原水温度低导致的混凝沉淀效果差、影响后续化工工艺生产以及在化工生产中需对废热能源专门进行降温排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型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储存输送单元、原水加热调温单元、过滤净水单元以及清水储存输送单元,所述原水加热调温单元与过滤进水单元之间的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单元和杀菌剂加药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废热能源对原水进行调温,使其保持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应温度。应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付浩 王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