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缝,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
背景技术:
2.结构缝是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在防震建筑中,伸缩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3.但是,现有的结构缝的两结构之间通常都是采用直接填充橡胶的方式来满足结构的之间的伸缩性,这种结构缝长时间后橡胶易出现开裂,导致结构之间出现渗水,建筑防水效果不好,易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主要解决现有结构缝伸缩性能不佳,结构缝时间长后易出现渗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包括左墙体和右墙体,所述左墙体和右墙体之间形成结构缝,还包括通过预埋螺栓固定于左墙体的右端面的左钢护板和右墙体的左端面的右钢护板,固定于右钢护板上的外管套,固定于左刚护板上并套设于外管套内的内管套,一端与外管套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内管套底部相连的缓冲弹簧,开设于左墙体和右墙体位于结构缝一侧的安装槽,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安装槽上的防水底架,固定于防水底架两端的支撑板,设置于各自支撑板上各一块且上下面部分贴合的盖板,以及连接于位于结构缝一侧的支撑板之间的防水带。
7.进一步地,其中一块所述盖板靠近结构缝一侧具有凹台面,另一块所述盖板具有与凹台面对应的凸台板。
8.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左墙体和右墙体的上表面持平。
9.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盖板相抵的端面固定有缓冲胶垫。
10.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套的端部和内管套的端部均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采用橡胶材质。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带采用韧性材料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底架,并在防水底架上设置盖板,同时通过在防水底架结构缝的侧边设置防水带,在满足伸缩缝的伸缩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伸缩缝结构的防水要求,同时,避免伸缩缝下部的缓冲装置被雨水锈蚀损坏,延长伸缩缝的保护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套管、内套管、缓冲弹簧,能够满足伸缩缝之间缓冲要求,同时,外套管、内套管的配套作用能对缓冲弹簧在径向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使缓冲弹
簧的使用寿命增加。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块盖板预留的相抵面之间设置缓冲胶垫,能有效保护盖板受热膨胀接触时的挤压应力,避免盖板出现裂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8.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9.1-左墙体,2-右墙体,3-结构缝,4-预埋螺栓,5-左钢护板,6-右钢护板,7-外管套,8-内管套,9-缓冲弹簧,10-安装槽,11-膨胀螺栓,12-防水底架,13-支撑板,14-盖板,15-防水带,16-凹台面,17-凸台板,18-缓冲胶垫,19-减震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1.实施例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包括左墙体1和右墙体2,所述左墙体1和右墙体2之间形成结构缝3,还包括通过预埋螺栓4固定于左墙体1的右端面的左钢护板5和右墙体2的左端面的右钢护板6,固定于右钢护板6上的外管套7,固定于左刚护板5上并套设于外管套7内的内管套8,一端与外管套7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内管套8底部相连的缓冲弹簧9,开设于左墙体1和右墙体2位于结构缝3一侧的安装槽10,通过膨胀螺栓11固定于安装槽10上的防水底架12,固定于防水底架12两端的支撑板13,设置于各自支撑板13上各一块且上下面部分贴合的盖板14,以及连接于位于结构缝一侧的支撑板13之间的防水带15。
23.具体地,外套管、内套管、缓冲弹簧,能够满足伸缩缝之间缓冲要求,同时,外套管、内套管的配套作用能对缓冲弹簧在径向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使缓冲弹簧的使用寿命增加。同时,在缓冲装置的上方开设安装槽安装防水底架对结构缝及缓冲装置进行防水保护。防水底架上设置的盖板实现对结构缝的封堵,避免雨水直接渗入结构缝中。并且,其中一块所述盖板14靠近结构缝一侧具有凹台面16,另一块所述盖板14具有与凹台面16对应的凸台板17。且两块所述盖板14的上表面与左墙体1和右墙体2的上表面持平。两块所述盖板14相抵的端面固定有缓冲胶垫18。在结构缝发生膨胀时,两块盖板之间相互移动,缓冲胶垫,能有效保护盖板受热膨胀接触时的挤压应力,避免盖板出现裂纹。同时,结构缝之间的防水带能进一部增强结构缝的防水效果。而防水带15采用韧性材料制成也能满足结构缝的伸缩性能。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套7的端部和内管套8的端部均设置有减震环19,所述减震环19采用橡胶材质,且外管套7与内管套8之间涂覆润滑油,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震环使得外管套7和内管套8在接触时存在一个软性缓冲,有效减小两者相对碰撞时的冲击力,避免套管受损。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底架,并在防水底架上设置盖板,同时通过在防水底架
结构缝的侧边设置防水带,在满足伸缩缝的伸缩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伸缩缝结构的防水要求,同时,避免伸缩缝下部的缓冲装置被雨水锈蚀损坏,延长伸缩缝的保护寿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2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包括左墙体(1)和右墙体(2),所述左墙体(1)和右墙体(2)之间形成结构缝(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预埋螺栓(4)固定于左墙体(1)的右端面的左钢护板(5)和右墙体(2)的左端面的右钢护板(6),固定于右钢护板(6)上的外管套(7),固定于左刚护板(5)上并套设于外管套(7)内的内管套(8),一端与外管套(7)底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内管套(8)底部相连的缓冲弹簧(9),开设于左墙体(1)和右墙体(2)位于结构缝(3)一侧的安装槽(10),通过膨胀螺栓(11)固定于安装槽(10)上的防水底架(12),固定于防水底架(12)两端的支撑板(13),设置于各自支撑板(13)上各一块且上下面部分贴合的盖板(14),以及连接于位于结构缝一侧的支撑板(13)之间的防水带(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块所述盖板(14)靠近结构缝一侧具有凹台面(16),另一块所述盖板(14)具有与凹台面(16)对应的凸台板(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盖板(14)的上表面与左墙体(1)和右墙体(2)的上表面持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盖板(14)相抵的端面固定有缓冲胶垫(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7)的端部和内管套(8)的端部均设置有减震环(19),所述减震环(19)采用橡胶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带(15)采用韧性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主要解决现有结构缝伸缩性能不佳,结构缝时间长后易出现渗水的问题。该结构缝构造包括左墙体和右墙体,所述左墙体和右墙体之间形成结构缝,还包括外管套、内管套,及嵌于外管套、内管套之间的缓冲弹簧,开设于左墙体和右墙体上安装槽,固定于安装槽上的防水底架,固定于防水底架两端的支撑板,设置于各自支撑板上各一块的盖板,以及连接于支撑板之间的防水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底架,并在防水底架上设置盖板,同时通过在防水底架结构缝的侧边设置防水带,在满足伸缩缝的伸缩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伸缩缝结构的防水要求,同时,避免伸缩缝下部的缓冲装置被雨水锈蚀损坏,延长伸缩缝的保护寿命。的保护寿命。的保护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刘秘 曾成彬 樊佳 胡茗 李宏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