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吡啶类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是联吡啶类新型配体化合物,联吡啶类新型配体的制备完成后,后处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后处理装置不可或缺,后处理中,萃取是常用技术手段,现有萃取装置在液液混合过程中很难充分混合,或混合时间较长,萃取静置时间过长,萃取效率低,影响产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混合快,分层快速,自动分相,提高混合和萃取效率,提高产物收率。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混合罐内设有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第一混合区顶部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混合区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二混合区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混合区底部设有第二进液口,混合罐连接萃取罐,萃取罐包括分层区和分相区,分层区顶部设有第三进液口,分层区底部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均连接第三进液口,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第三进液口下方设有布流板,布流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分层区顶部,分层区与分相区间设有挡板,分相区内设有多个折流板,分相区底部折流板间均设有第二出液口。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合区内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扰流孔,所述第一混合区内从上至下的第一扰流板上第一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混合区内设有多个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扰流孔,所述第二混合区内从上至下的第二扰流板上第二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连续改变溶液的流速,达到混合的目的。
6.进一步地,所述布流板为球心在下的球面结构,所述布流板边缘向上设有缓冲堰,所述布流板或缓冲堰与分层区的侧壁和挡板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使混合液从布流板布流后从间隙沿侧壁流下,避免混合液直接冲击分层区液面,提高分层效率。
7.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高度与布流板底边缘高度相同或挡板高度高于布流板底边缘高度,使靠近挡板的混合液从布流板至间隙沿挡板流下,提高布液的稳定性。
8.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所述折流板上部向分层区弯折,所述折流板的高度从分层区至分相区方向越来越低,使有机相自动与水相分离,实现自动分相,弯折的折流板对溶液有缓冲作用,且可以在沿斜面流下的同时进行分层,多级分层,使
有机相与水相分离的更好,实用性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反应液罐和萃取溶剂罐,所述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增压泵,所述第二出液口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相邻的第二出液口连接,增压泵将反应液和萃取溶剂高压压入混合罐中,提高混合效率,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可以来回流动混合,实用性好。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接氮气瓶,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连接真空泵,通过抽真空和通氮气来控制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的压力,加快混合,提高混合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的管路上均分别设有电磁阀,实现自动化操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混合罐内设有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溶液穿过多个扰流板实现多次混合,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顶部还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通过压力差使溶液流动速度加快,混合充分且混合效率高。
14.本实用新型后处理装置萃取罐包括分层区和分相区,分层区设置布流板使混合液沿分层区侧壁和挡板流下,溶液流动稳定,分层液面稳定,加快分层速度,分相区设置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部有弯折部分,从分层区初步分层的溶液从挡板溢流,沿斜面流下,流下过程再次进行分层,依次类推逐级的分相,自动分相,且分相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混合快,分层快速,自动分相,提高混合和萃取效率,提高产物收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混合罐;2、第一混合区;3、第二混合区;4、第一进气口;5、第一出气口;6、第二出气口;7、第二进气口;8、第一扰流板;9、第二扰流板;10、第一进液口;11、第二进液口;12、增压泵;13、第三进液口;14、连接杆;15、布流板;16、缓冲堰;17、挡板;18、第一出液口;19、折流板;20、第二出液口;21、分层区;22、分相区。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9.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1,混合罐1内设有第一混合区2和第二混合区3,第一混合区2顶部设有第一进气口4和第一出气口5,第一混合区2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10,第二混合区3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7和第二出气口6,第一进气口4和第二进气口7连接氮气瓶,第一出气口5和第二出气口6连接真空泵,第二混合区3底部设有第二进液口11,第一进液口10连接反应液罐和萃取
溶剂罐,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12;混合罐1连接萃取罐,萃取罐包括分层区21和分相区22,分层区21顶部设有第三进液口13,分层区21底部设有第一出液口18,第一进液口10和第二进液口11均连接第三进液口13,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第一混合区2内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板8,第一扰流板8上设有多个第一扰流孔,第一混合区2内从上至下的第一扰流板8上第一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减小;第二混合区3内设有多个第二扰流板9,第二扰流板9上设有多个第二扰流孔,第二混合区3内从上至下的第二扰流板9上第二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第三进液口13下方设有布流板15,布流板15通过连接杆14连接分层区21顶部,布流板15为球心在下的球面结构,布流板15边缘向上设有缓冲堰16,布流板15或缓冲堰16与分层区21的侧壁和挡板17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混合液从布流板15布流后从间隙沿侧壁流下,分层区21与分相区22间设有挡板17,分相区22内设有多个折流板19,挡板17高度与布流板15底边缘高度相同或挡板17高度高于布流板15底边缘高度,折流板19的高度低于挡板17的高度,折流板19上部向分层区21弯折,折流板19的高度从分层区21至分相区22方向越来越低,使有机相自动与水相分离,实现自动分相,分相区22底部折流板19间均设有第二出液口20,第一出液口18连接增压泵12,第二出液口20间相互连接,第一出液口18与相邻的第二出液口20连接,以上连接的管路上均分别设有电磁阀。
2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反应液和萃取溶剂被增压泵12从第一进口压入第一混合腔,此时第一混合腔被抽真空,当反应液和定量萃取溶液被抽完后,关闭增压泵12,对第一混合区2通氮气加压,对第二混合区3抽真空,由于压差,混合溶液从第一混合区2、第一进液口10、第二进液口11进入第二混合区3,在第二混合区3混合,然后依次在第一混合区2和第二混合区3混合多次后,从第三进液口13排入布流板15上,从间隙沿分层区21侧壁和挡板17流下分层,待液面达到挡板17最高度时,已经初步分层的上层轻组分从挡板17溢流至分相区22,经过折流板19上部弯折部的引流至折流板19间,液面组件上升,溢流至相邻折流板19间,依次类推,从分层区21到分相区22出现纯重组分区,轻组分和重组分混合区,纯轻组分区,若想多次萃取,将目标纯组分区和轻组分和重组分混合区同时再经增压泵12通入第一混合区2内,重复以上操作,最后通过添加萃取溶剂或水来分离轻组分和重组分混合区,完成混合和萃取。
2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混合罐内设有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第一混合区顶部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混合区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二混合区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混合区底部设有第二进液口,混合罐连接萃取罐,萃取罐包括分层区和分相区,分层区顶部设有第三进液口,分层区底部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均连接第三进液口,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第三进液口下方设有布流板,布流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分层区顶部,分层区与分相区间设有挡板,分相区内设有多个折流板,分相区底部折流板间均设有第二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区内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扰流孔,所述第一混合区内从上至下的第一扰流板上第一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混合区内设有多个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扰流孔,所述第二混合区内从上至下的第二扰流板上第二扰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板为球心在下的球面结构,所述布流板边缘向上设有缓冲堰,所述布流板或缓冲堰与分层区的侧壁和挡板间具有一定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高度与布流板底边缘高度相同或挡板高度高于布流板底边缘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所述折流板上部向分层区弯折,所述折流板的高度从分层区至分相区方向越来越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反应液罐和萃取溶剂罐,所述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增压泵,所述第二出液口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相邻的第二出液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接氮气瓶,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连接真空泵。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的管路上均分别设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后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混合罐内设有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溶液穿过多个扰流板实现多次混合,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顶部还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通过压力差使溶液流动速度加快,混合充分且混合效率高;萃取罐包括分层区和分相区,分层区设置布流板使混合液沿分层区侧壁和挡板流下,溶液流动稳定,加快分层速度,分相区设置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部有弯折部分,从分层区初步分层的溶液从挡板溢流,沿斜面流下,流下过程再次进行分层,依次类推逐级的分相,自动分相,且分相效率高。且分相效率高。且分相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骏 柏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合巨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