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5  12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人们在楼宇中垂直走动最主要的搭乘工具,电梯系统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带电梯建筑物越来越普及,因此,电梯的安全、节能、环保等诸多相关问题也受到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寸土寸金的时代,在安全保证的前提下,甚至有一些住宅小区从建筑设计上就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建筑的实用面积,ic卡电梯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正好完全解决上述安全及智能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电梯的智能化管理有必要纳入到住宅小区、办公大楼、写字楼等各个行业、场所的智能一卡通系统。
3.现有技术下的电梯已经达到智能防夹的效果,可对明显阻碍物以及透明物进行识别,但是电梯门对于细绳并无多大的识别功能,并且电梯门上方留有缝隙,从新闻上可以看到经常发生宠物狗的牵引绳、玩具的牵引绳会被电梯门夹住,此时电梯运转是非常危险,会给电梯内的乘客带来危害生命的风险,并且对于宠物狗来说,可能会导致生命的流逝,进一步的会导致居民的正常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所述电梯井口一侧设置有电梯门,且电梯井口上端中部开设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部放置有定位柱,且圆柱槽上端两侧往外对称开设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部放置由螺钉固定连接的锁定块,且锁定块焊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定位柱下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方形连接板,且方形连接板下端一侧设置焊接连接的上弧形块,所述上弧形块下端设置铰接连接的下弧形块,所述方形连接板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上限位柱,且上限位柱套有支撑簧,所述下弧形块上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下限位柱,且下限位柱带动上端套有支撑簧的另一端,所述方形连接板一端上侧设置焊接连接的承接板,且承接板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斜形板,所述斜形板上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横向刀片,且斜形板下端均匀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齿轮刀片。
6.优选的,所述锁定槽在圆柱槽两侧横向对称设置,且锁定槽的深度是圆柱槽深度的二分之一。
7.优选的,所述上弧形块与下弧形块设置内侧铰接连接,上弧形块的长度是下弧形块长度的三分之二,且下弧形块弯曲的弧度超过方形连接板宽度的一半。
8.优选的,所述斜形板倾斜的角度保持在九到十五度之间,且斜形板之间中心线与电梯门的缝隙保持一致。
9.优选的,所述齿轮刀片依次排开在斜形板开口处,齿轮刀片的行数不得低于三行,且齿轮刀片的长度依次递增二毫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对上弧形块以及下弧形块的设置,可使得电梯所夹的异物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样有利于使得被夹异物得到最佳的缓冲,进而降低乘客的经济损失,且阻止异物撬动电梯的可能,进一步的保护电梯的安全性;
12.2、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设置,可使得电梯门所夹得细绳被快速隔断,这样有利于电梯的正常运行,进而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且结构设置的位置并不会对乘客带来不便,进一步的此结构方便快捷,适合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井口半剖立体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井口槽结构立体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作用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作用结构后视示意图。
18.图中:电梯井口1、电梯门2、圆柱槽3、定位柱4、锁定槽5、锁定块6、方形连接板7、上弧形块8、下弧形块9、上限位柱10、支撑簧11、下限位柱12、承接板13、斜形板14、横向刀片15、齿轮刀片16。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梯井口1一侧设置有电梯门2,且电梯井口1上端中部开设圆柱槽3,圆柱槽3内部放置有定位柱4,且圆柱槽3上端两侧往外对称开设锁定槽5,锁定槽5在圆柱槽3两侧横向对称设置,且锁定槽5的深度是圆柱槽3深度的二分之一,锁定槽5内部放置由螺钉固定连接的锁定块6,且锁定块6焊接在定位柱4上,定位柱4下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方形连接板7,且方形连接板7下端一侧设置焊接连接的上弧形块8,上弧形块8与下弧形块9设置内侧铰接连接,上弧形块8的长度是下弧形块9长度的三分之二,且下弧形块9弯曲的弧度超过方形连接板7宽度的一半,上弧形块8下端设置铰接连接的下弧形块9,且下弧形块9外侧设置胶连接的海绵垫,方形连接板7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上限位柱10,且上限位柱10套有支撑簧11,下弧形块9上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下限位柱12,且下限位柱12带动上端套有支撑簧11的另一端,方形连接板7一端上侧设置焊接连接的承接板13,且承接板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斜形板14,斜形板14倾斜的角度保持在九到十五度之间,且斜形板14之间中心线与电梯门2的缝隙保持一致,斜形板14上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横向刀片15,且斜形板14下端均匀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齿轮刀片16,齿轮刀片16依次排开在斜形板14开口处,齿轮刀片16的行数不得低于三行,且齿轮刀片16的
长度依次递增二毫米。
21.工作原理:当电梯门2在夹住牵引绳并开始上升后,异物会跟随着电梯门2往电梯井口1上方运动,当异物开始接触到下弧形块9后,上限位柱10与下限位柱12的距离逐渐缩短,支撑簧11并发生形变对异物进行缓冲,此时下弧形块9与方形连接板7下侧的距离逐渐缩短,进一步的电梯门2夹住的牵引绳会经过斜形板14之间,同时随着电梯的上升,牵引绳会逐渐接触到齿轮刀片16,此时的牵引绳直径会被逐渐割小,进一步的当牵引绳接触到横向刀片15后,牵引绳会被完全隔断,进一步的异物即可脱落到地面,不会接触到电梯井口1上端,随后下弧形块9恢复原形。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包括电梯井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口(1)一侧设置有电梯门(2),且电梯井口(1)上端中部开设圆柱槽(3),所述圆柱槽(3)内部放置有定位柱(4),且圆柱槽(3)上端两侧往外对称开设锁定槽(5),所述锁定槽(5)内部放置由螺钉固定连接的锁定块(6),且锁定块(6)焊接在定位柱(4)上,所述定位柱(4)下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方形连接板(7),且方形连接板(7)下端一侧设置焊接连接的上弧形块(8),所述上弧形块(8)下端设置铰接连接的下弧形块(9),所述方形连接板(7)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上限位柱(10),且上限位柱(10)套有支撑簧(11),所述下弧形块(9)上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下限位柱(12),且下限位柱(12)带动上端套有支撑簧(11)的另一端,所述方形连接板(7)一端上侧设置焊接连接的承接板(13),且承接板下端两侧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斜形板(14),所述斜形板(14)上端设置焊接连接的横向刀片(15),且斜形板(14)下端均匀对称设置焊接连接的齿轮刀片(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5)在圆柱槽(3)两侧横向对称设置,且锁定槽(5)的深度是圆柱槽(3)深度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块(8)与下弧形块(9)设置内侧铰接连接,上弧形块(8)的长度是下弧形块(9)长度的三分之二,且下弧形块(9)弯曲的弧度超过方形连接板(7)宽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形板(14)倾斜的角度保持在九到十五度之间,且斜形板(14)之间中心线与电梯门(2)的缝隙保持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刀片(16)依次排开在斜形板(14)开口处,齿轮刀片(16)的行数不得低于三行,且齿轮刀片(16)的长度依次递增二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防夹的智能电梯,且电梯井口上端中部开设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部放置有定位柱,且圆柱槽上端两侧往外对称开设锁定槽,通过对上弧形块以及下弧形块的设置,可使得电梯所夹的异物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样有利于使得被夹异物得到最佳的缓冲,进而降低乘客的经济损失,且阻止异物撬动电梯的可能,进一步的保护电梯的安全性;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设置,可使得电梯门所夹得细绳被快速隔断,这样有利于电梯的正常运行,进而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且结构设置的位置并不会对乘客带来不便,进一步的此结构方便快捷,适合广泛使用。适合广泛使用。适合广泛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迅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