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7  13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整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


背景技术:

2.能固定在导线上的金具,应用于电力和输电线路等,线夹的主要分为:设备线夹,熔线夹,持线夹,终端线夹,穿刺接地线夹,紧线夹,绝缘穿刺线夹,双头线夹和引入线夹等多种线夹,现有的配变自动化终端接线过程中通过线夹,方便的配合线路进行连接固定,且方便的对所连接的线路进行整理使用。
3.但是,现有的稳定型接线夹还存在着连接处不便于辅助调节固定和该装置不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使用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以解决现有的稳定型接线夹连接处不便于辅助调节固定和该装置不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使用的问题。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包括上翻转板,第一穿插槽,第一延伸槽,卡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下翻转板,第二延伸槽,第二穿插槽,卡块,调节夹紧座结构,拆装连接座结构,防护组装筒结构,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的上翻转板内部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穿插槽,同时在上翻转板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延伸槽;所述的卡板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的右端,同时卡板套在卡块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板一端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的左端,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轴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板右端螺栓连接有下翻转板;所述的第二延伸槽开设在下翻转板内部的下侧;所述的第二穿插槽开设在下翻转板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卡块螺栓安装在下翻转板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分别安装在上翻转板和下翻转板的内部外侧;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安装在下翻转板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安装在第一穿插槽和第二穿插槽的内部;所述的第一橡胶垫胶接在第一穿插槽的内壁四周;所述的第二橡胶垫胶接在第二穿插槽的内壁四周;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包括螺纹杆,操作头,防滑垫,组装板,防护座和连接槽,所述的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翻转板和下翻转板内部的外侧,且在螺纹杆一端螺栓连接操作头,另一端活动镶嵌在组装板的上端;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操作头的外壁上;所述的防护座胶接在组装板的下表面,同时在防护座内部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
6.优选的,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包括套接座,紧固螺栓,拆装环,连接柱,组装头和真空吸盘,所述的套接座分别套接在下翻转板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套接座内部的右侧上方;所述的拆装环焊接在套接座的左端,同时在拆装环内螺纹连接连接柱;所述的组装头左端镶嵌有真空吸盘,且组装头的右端与连接柱螺栓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包括延伸筒,第一穿插腔,防护弹簧套,固定筒,第
二穿插腔,收纳槽和绑绳,所述的延伸筒分别插入在第一穿插槽和第二穿插槽内侧;所述的第一穿插腔开设在延伸筒的内部;所述的防护弹簧套一端胶接有延伸筒,另一端胶接有固定筒;所述的第二穿插腔开设在固定筒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收纳槽分别额开设在固定筒外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绑绳内侧的中间部位胶接在收纳槽的内壁上。
8.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座采用橡胶座,且防护座下侧的连接槽设置为弧形。
9.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分别活动支撑在上翻转板与下翻转板内,同时螺纹杆配合组装板带动防护座分别在第一穿插槽、第一延伸槽、第二延伸槽和第二穿插槽内活动使用。
10.优选的,所述的套接座设置为u型,且套接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翻转板的外壁上。
11.优选的,所述的真空吸盘通过连接柱支撑在套接座上。
12.优选的,所述的延伸筒内部的第一穿插腔与防护弹簧套连接连通。
13.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筒采用橡胶筒,同时固定筒的外壁上缠绕绑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纹杆和组装板的设置,实现旋转活动并带动防护座活动使用。
16.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座和连接槽的设置,能够所连接的线路进行夹紧固定使用。
17.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操作头和防滑垫的设置,便于手动操作带动螺纹杆活动使用。
18.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接座和紧固螺栓的设置,便于进行拆装并固定使用。
19.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拆装环和连接柱的设置,配合真空吸盘支撑在套接座的侧面。
2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组装头和真空吸盘的设置,便于吸附在安装处进行支撑使用。
2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延伸筒和防护弹簧套的设置,便于对所连接的线路进行防护使用。
2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筒、收纳槽和绑绳的设置,便于使固定筒固定在线路的外壁上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夹紧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装连接座结构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组装筒结构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27.图中:
28.1、上翻转板;2、第一穿插槽;3、第一延伸槽;4、卡板;5、第一活动板;6、第二活动板;7、下翻转板;8、第二延伸槽;9、第二穿插槽;10、卡块;11、调节夹紧座结构;111、螺纹杆;112、操作头;113、防滑垫;114、组装板;115、防护座;116、连接槽;12、拆装连接座结构;121、套接座;122、紧固螺栓;123、拆装环;124、连接柱;125、组装头;126、真空吸盘;13、防护组装
筒结构;131、延伸筒;132、第一穿插腔;133、防护弹簧套;134、固定筒;135、第二穿插腔;136、收纳槽;137、绑绳;14、第一橡胶垫;15、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0.实施例:
31.如附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包括上翻转板1,第一穿插槽2,第一延伸槽3,卡板4,第一活动板5,第二活动板6,下翻转板7,第二延伸槽8,第二穿插槽9,卡块10,调节夹紧座结构11,拆装连接座结构12,防护组装筒结构13,第一橡胶垫14和第二橡胶垫15,所述的上翻转板1内部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穿插槽2,同时在上翻转板1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延伸槽3;所述的卡板4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1的右端,同时卡板4套在卡块10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板5一端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1的左端,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6轴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板6右端螺栓连接有下翻转板7;所述的第二延伸槽8开设在下翻转板7内部的下侧;所述的第二穿插槽9开设在下翻转板7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卡块10螺栓安装在下翻转板7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11分别安装在上翻转板1和下翻转板7的内部外侧;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12安装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13安装在第一穿插槽2和第二穿插槽9的内部;将线路和延伸筒131插入到第一穿插槽2与第二穿插槽9内,同时扣合上翻转板1配合下翻转板7实现夹紧固定,扣合的过程中卡板4卡在卡块10的外壁上固定处;所述的第一橡胶垫14胶接在第一穿插槽2的内壁四周;所述的第二橡胶垫15胶接在第二穿插槽9的内壁四周。
32.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11包括螺纹杆111,操作头112,防滑垫113,组装板114,防护座115和连接槽116,所述的螺纹杆11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翻转板1和下翻转板7内部的外侧,且在螺纹杆111一端螺栓连接操作头112,另一端活动镶嵌在组装板114的上端;所述的防滑垫113胶接在操作头112的外壁上;所述的防护座115胶接在组装板114的下表面,同时在防护座115内部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116;对较细的线路固定时,转动操作头112配合螺纹杆111转动使组装板114和防护座115分别在第一穿插槽2、第一延伸槽3、第二延伸槽8和第二穿插槽9内活动并进行夹紧固定使用。
33.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12包括套接座121,紧固螺栓122,拆装环123,连接柱124,组装头125和真空吸盘126,所述的套接座121分别套接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将套接座121套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之后随之拧紧紧固螺栓122实现固定;所述的紧固螺栓122螺纹连接在套接座121内部的右侧上方;所述的拆装环123焊接在套接座121的左端,同时在拆装环123内螺纹连接连接柱124;使下翻转板7后端的真空吸盘126吸附在安装处,配合连接柱124对下翻转板7进行支撑固定连接;所述的组装头125左端镶嵌有真空吸盘126,且组装头125的右端与连接柱124螺栓连接。
34.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13包括延伸筒131,第一穿插腔132,防护弹簧套133,固定筒134,第二穿插腔135,收纳槽136和绑绳137,所述的延伸筒131分别插入在第一穿插槽2和第二穿插槽9内侧;先将延伸筒131、防护弹簧套133和固定筒134套在线路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一穿插腔132开设在延伸筒131的内部;所述的防护
弹簧套133一端胶接有延伸筒131,另一端胶接有固定筒134;系紧绑绳137配合固定筒134固定在线路上;所述的第二穿插腔135开设在固定筒134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收纳槽136分别额开设在固定筒134外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绑绳137内侧的中间部位胶接在收纳槽136的内壁上。
35.工作原理
36.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安装过程中将套接座121套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之后随之拧紧紧固螺栓122实现固定,初步组装好之后使下翻转板7后端的真空吸盘126吸附在安装处,配合连接柱124对下翻转板7进行支撑固定连接,初步安装好之后对线路连接时,先将延伸筒131、防护弹簧套133和固定筒134套在线路的连接处,之后系紧绑绳137配合固定筒134固定在线路上,最后将线路和延伸筒131插入到第一穿插槽2与第二穿插槽9内,同时扣合上翻转板1配合下翻转板7实现夹紧固定,扣合的过程中卡板4卡在卡块10的外壁上固定处,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对较细的线路固定时,转动操作头112配合螺纹杆111转动使组装板114和防护座115分别在第一穿插槽2、第一延伸槽3、第二延伸槽8和第二穿插槽9内活动并进行夹紧固定使用。
3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该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包括上翻转板(1),第一穿插槽(2),第一延伸槽(3),卡板(4),第一活动板(5),第二活动板(6),下翻转板(7),第二延伸槽(8),第二穿插槽(9),卡块(10),调节夹紧座结构(11),拆装连接座结构(12),防护组装筒结构(13),第一橡胶垫(14)和第二橡胶垫(15),所述的上翻转板(1)内部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穿插槽(2),同时在上翻转板(1)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延伸槽(3);所述的卡板(4)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1)的右端,同时卡板(4)套在卡块(10)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板(5)一端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1)的左端,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6)轴接;所述的第二活动板(6)右端螺栓连接有下翻转板(7);所述的第二延伸槽(8)开设在下翻转板(7)内部的下侧;所述的第二穿插槽(9)开设在下翻转板(7)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卡块(10)螺栓安装在下翻转板(7)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11)分别安装在上翻转板(1)和下翻转板(7)的内部外侧;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12)安装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13)安装在第一穿插槽(2)和第二穿插槽(9)的内部;所述的第一橡胶垫(14)胶接在第一穿插槽(2)的内壁四周;所述的第二橡胶垫(15)胶接在第二穿插槽(9)的内壁四周;所述的调节夹紧座结构(11)包括螺纹杆(111),操作头(112),防滑垫(113),组装板(114),防护座(115)和连接槽(116),所述的螺纹杆(11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翻转板(1)和下翻转板(7)内部的外侧,且在螺纹杆(111)一端螺栓连接操作头(112),另一端活动镶嵌在组装板(114)的上端;所述的防滑垫(113)胶接在操作头(112)的外壁上;所述的防护座(115)胶接在组装板(114)的下表面,同时在防护座(115)内部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1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座(115)采用橡胶座,且防护座(115)下侧的连接槽(116)设置为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111)分别活动支撑在上翻转板(1)与下翻转板(7)内,同时螺纹杆(111)配合组装板(114)带动防护座(115)分别在第一穿插槽(2)、第一延伸槽(3)、第二延伸槽(8)和第二穿插槽(9)内活动使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装连接座结构(12)包括套接座(121),紧固螺栓(122),拆装环(123),连接柱(124),组装头(125)和真空吸盘(126),所述的套接座(121)分别套接在下翻转板(7)外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紧固螺栓(122)螺纹连接在套接座(121)内部的右侧上方;所述的拆装环(123)焊接在套接座(121)的左端,同时在拆装环(123)内螺纹连接连接柱(124);所述的组装头(125)左端镶嵌有真空吸盘(126),且组装头(125)的右端与连接柱(124)螺栓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座(121)设置为u型,且套接座(121)通过紧固螺栓(122)固定在下翻转板(7)的外壁上,所述的真空吸盘(126)通过连接柱(124)支撑在套接座(121)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组装筒结构(13)包括延伸筒(131),第一穿插腔(132),防护弹簧套(133),固定筒(134),第二穿插腔(135),收纳槽(136)和绑绳(137),所述的延伸筒(131)分别插入在第一穿插槽(2)和第二穿插槽(9)内侧;所述的第一穿插腔(132)开设在延伸筒(131)的内部;所述的防护弹簧套(133)一端胶接有延伸筒(131),另一端胶接有固定筒(134);所述的第二穿插腔
(135)开设在固定筒(134)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收纳槽(136)分别额开设在固定筒(134)外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绑绳(137)内侧的中间部位胶接在收纳槽(136)的内壁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筒(131)内部的第一穿插腔(132)与防护弹簧套(133)连接连通。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筒(134)采用橡胶筒,同时固定筒(134)的外壁上缠绕绑绳(13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配变自动化终端的稳定型接线夹,包括上翻转板,第一穿插槽,第一延伸槽,卡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下翻转板,第二延伸槽,第二穿插槽,卡块,调节夹紧座结构,拆装连接座结构,防护组装筒结构,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的上翻转板内部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穿插槽,同时在上翻转板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延伸槽;所述的卡板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的右端,同时卡板套在卡块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活动板一端螺栓安装在上翻转板的左端,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轴接。本实用新型调节夹紧座结构的设置,能够所连接的线路进行夹紧固定使用,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线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线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线路。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 杨一峰 龚超 潘新中 凌奇建 颜奔 张靓 张吉善 尉桢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