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9  19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2.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提供患者心脏现有状况的基本信息,为医护人员的检查治疗提供参考。现有常用的心电图按照记录器输出道数划分为单道、三道、六道和十二道心电图机。在日常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通过心电图导联线将患者与心电图机相连接,检测患者的心脏情况;心电图机的导联线起到重要的信号传输作用;由于导联线数量多,线路长,在实际的检测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缠绕,折叠,甚至损坏不易及时发现的情况;因此,常存在由于导联线的种种原因使传输的信号误差大,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医护人员的客观判断。并且,检测人员也需对缠绕的导联线进行整理和归纳,额外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心电图检测时导联线易发生缠绕、打结、折叠、损坏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因导联线缠绕、打结、折叠、损坏,导致检测电信号不稳定,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包括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所述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的一端外侧由外壁管包裹,所述外壁管与内部的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之间填充防撞缓冲材料;所述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为直管,脚踝线管长度大于手腕线管长度;所述胸部线管前端与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平行,后端向上垂直伸出后,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与其成直角排布;所述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中心为空心,管壁内包括柔软材料层;
6.所述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下方包括夹持器,夹持器为横l型,长边包括旋紧螺栓;
7.所述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的椭圆外壁管包裹端均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从中间分为两块,挡板中心处包括圆形孔;所述挡板外周与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的管端口扣接;
8.所述胸部线管,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的胸部线管上包括2~5个孔口;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壁管为椭圆形或圆形;
10.进一步地,所述脚踝线管长度为1.6~1.8m;手腕线管长度为1.3~1.5m;胸部线管长度为0.3~0.8m,高度0.3~0.8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壁管为椭圆形;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胸部线管上的孔口为3个;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缓冲材料为太空棉;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柔软材料为高分子塑胶;
15.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将导联线根据使用位置不同分别归纳于不同的管线中进行收纳放置,并根据人体平均尺寸将收纳装置的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出口位置最大限度的接近检测者的联线位置;有效避免数量众多的导联线互相缠绕,打结甚至折叠损坏的缺陷;
17.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下方的夹持器夹持固定于病床的一侧,可与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病床配合使用,实际应用性好;大大减少了检测人员的整理导联线的时间,减少了检测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单个心电图检测周期;综合应用效果好;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结构合理,有利于与不同场合的心电图检测床配合使用;有效避免数量众多的导联线互相缠绕,打结甚至折叠损坏的缺陷,有利于减少检测结果误差;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单个心电图检测周期,综合应用效果好。
19.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的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22.图中,1、脚踝线管;2、手腕线管;3、胸部线管;4、外壁管;5、夹持器;6、旋紧螺栓;7、挡板;8、圆形孔;9、孔口;10、柔软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方式。
24.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25.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包括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的一端外侧由外壁管4包裹,外壁管4与内部的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之间填充防撞缓冲材料太空棉;脚踝线管1和手腕线管2为直管,脚踝线管1长度大于手腕线管2长度;胸部线管3前端与脚踝线管1和手腕线管2平行,后端向上垂直伸出后,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与其成直角排布;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中心为空心,管壁内包括高分子塑胶组成的柔软材料层10;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的椭圆外壁管包裹端均包括挡板7,挡板7从中间分为两块,挡板中
心处包括圆形孔8;挡板7外周与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的管端口扣接;胸部线管3,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的胸部线管上包括3个孔口9;
26.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下方包括夹持器5,夹持器为横l型,长边包括旋紧螺栓6;
27.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管4为椭圆形;
28.在本实施方式中,脚踝线管长度为1.7m;手腕线管长度为1.4m;胸部线管长度为0.4m,高度0.5m;
29.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套收纳装置的导联线为可伸缩导联线;
30.安装过程,将本实施方式的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夹持器的旋紧螺栓旋出,将夹持器开口插入检测床长边床板,将旋紧螺栓旋进压迫床板并旋紧,固定收纳装置;将可伸缩导联线的接心电图机端处于收纳装置挡板外侧,并与心电图机相连接;脚踝导联线和手腕导联线从水平线管内部通过,并从另一端伸出,然后连接夹持电极;胸部线管内的导联线从上部的孔口伸出然后连接吸球电极。
31.使用时,患者平躺于检测床上,本实施方式的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处于床一侧,从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的管口拉出导联线夹持连接于脚踝和手腕;从上方的胸部线管的孔口分别拉出导联线,通过吸球电极固定于患者胸部,接通信号进行心电图检测;检测完毕后拆除导线连接,导线回缩至线管的管口处,通过吸球电极和夹持电极卡于管口处,等待下次的患者检测使用。
32.经过实际使用,本技术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通过将导联线分类收纳于线管中,避免导联线彼此缠绕、打结。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导联线未出现由于缠绕、打结导致的心电图线路信号不稳定的情况;电极信号传输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有利于后续诊断的准确进行。
3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所述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的一端外侧由外壁管(4)包裹,所述外壁管(4)与内部的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之间填充防撞缓冲材料;所述脚踝线管(1)和手腕线管(2)为直管,脚踝线管(1)长度大于手腕线管(2)长度;所述胸部线管(3)前端与脚踝线管(1)和手腕线管(2)平行,后端向上垂直伸出后,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与其成直角排布;所述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中心为空心,管壁内包括柔软材料层(10);所述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下方包括夹持器(5),夹持器为横l型,长边包括旋紧螺栓(6);所述脚踝线管(1)、手腕线管(2)、胸部线管(3)的椭圆外壁管包裹端均包括挡板(7),所述挡板(7)从中间分为两块,挡板中心处包括圆形孔(8);所述挡板(7)外周与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的管端口扣接;所述胸部线管(3),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的胸部线管上包括2~5个孔口(9)。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管(4)为椭圆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线管(1)长度为1.6~1.8m;手腕线管(2)长度为1.3~1.5m;胸部线管(3)长度为0.3~0.8m,高度0.3~0.8m。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材料为太空棉;所述柔软材料为高分子塑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包括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脚踝线管、手腕线管、胸部线管的一端外侧由外壁管包裹;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为直管,脚踝线管长度大于手腕线管长度;胸部线管前端与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平行,后端向上垂直伸出后,在脚踝线管和手腕线管上方与其成直角排布;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心电图导联线收纳装置,结构合理,有利于与不同场合的心电图检测配合使用;有效避免数量众多的导联线互相缠绕,打结甚至折叠损坏的缺陷,有利于减少检测结果误差;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单个心电图检测周期,综合应用效果好。综合应用效果好。综合应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饶太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