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21  182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


背景技术:

2.防盗门是具有一定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防盗安全门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较多门型,目前使用在住宅主要是平开式防盗安全门,防盗门上安装有固定的室内把手和室外把手,小孩在玩耍打闹时容易不小心碰到防盗门上的把手,从而导致小孩的身体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可用来解决防盗门上固定的把手容易导致人碰撞受伤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板、门框和智能锁,门框上安装有锁舌孔,智能锁内设置有与锁舌孔配合的锁舌,门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智能锁安装在门板上,智能锁上安装有生物识别模块,生物识别模块和智能锁均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智能锁电连接;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6.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固定件和电源,电源和旋转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固定件与电源固定连接,固定件远离电源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第一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条水平线垂直相交,第一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面板,第二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面板,第三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三面板,第四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四面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相同;第一面板远离第一伸缩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把手,第三面板远离第三伸缩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把手。
7.进一步,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转动轴的一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本设置,可利用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运转的开关,以及控制模块可根据预先设置控制伺服电机每次运行的持续时间。
8.进一步,转动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中部均设置有弹性件,每个弹性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根连接杆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形的凸块,固定件开设有与转动轴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排与凸块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每排第二凹槽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壁。通过本设置,当本装置未运行时,利用连接杆的凸块分别卡在第二凹
槽中,防止整个装置转动;而当本装置运行后,转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向内收缩,而当转动轴停止转动时,连接杆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向外伸出,连接杆的凸块分别进入第二凹槽中,使得整个装置无法再转动。
9.进一步,第一通槽与第一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平行,第二通槽与第二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平行。通过该设置,当转动轴停止转动时,既可使得每个连接杆的凸块分别与第二凹槽位置对齐,也可以使得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面板和第四面板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位置对齐;当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位置对齐。
10.进一步,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分别为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本设置,可利用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从而利用电缸运转使得面板进行伸缩。
11.进一步,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器。通过本设置,利用指纹识别器识别采集指纹,当指纹与预设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为匹配时,控制模块再控制智能锁解锁,实现智能控制。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指纹识别器采集识别指纹,当指纹相匹配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智能锁运行,智能锁解锁,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得第一面板与第一门板的外表面平齐,第三面板与第二门板的外表面平齐,从而使得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出现在门板外侧,此时人们可以使用门把手去将门开启或关闭。当门关上,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得第二面板和第四面板分别与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外表面平齐,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隐藏。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使得把手在使用时才伸出,不使用时就隐藏在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可解决防盗门把手容易导致人碰撞受伤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相同。通过本设置,使得在不同状态下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表面都是平整的,无缝隙的。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面板和第四面板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贴合;当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贴合。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中的转动轴和固定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的固定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的plc控制器的原理示意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3.门板1、门框2、智能锁3、指纹识别器4、第一门板10、第一开口101、第二开口102、第二门板11、第一电缸141、第二电缸142、第三电缸143、第四电缸144、第一面板145、第二面板
146、第三面板147、第四面板148、第一把手1451、第二把手1471、转动轴15、伺服电机16、第一通槽17、第一弹簧171、第一连接杆172、第一凸块173、第二通槽18、第二凸块181、固定件19、第一凹槽191、第二凹槽192、第三凹槽193、plc控制器20、电源21。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板1、门框2和智能锁3,门框2上安装有锁舌孔,智能锁3内设置有与锁舌孔配合的锁舌,门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11,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11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智能锁3安装在门板1的左侧,智能锁3上安装有指纹识别器4,指纹识别器4和智能锁3均电连接有plc控制器20。
26.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11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安装有旋转机构、固定件19和电源21,电源21和旋转机构均与plc控制器20电连接,固定件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11固定连接,固定件19与电源21固定连接;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15和伺服电机16,伺服电机16与plc控制器20电连接。
27.转动轴15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缸141、第二电缸142、第三电缸143和第四电缸144,第一电缸141、第二电缸142、第三电缸143和第四电缸144均与plc控制器20电连接,第一电缸141和第三电缸14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电缸142和第四电缸14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条水平线垂直相交;第一电缸14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面板145,第二电缸14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面板146,第三电缸143的外侧连接有第三面板147,第四电缸144的外侧连接有第四面板148,第一面板145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把手1451,第三面板147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把手1471,第一面板145、第二面板146、第三面板147、第四面板148、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的尺寸相同。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面板146和第四面板148分别与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相贴合;当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面板145和第三面板147分别与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相贴合。
28.转动轴15的上端与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15的下端与固定件19转动连接;转动轴15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沿垂直方向错位设置的第一通槽17和第二通槽18,第一通槽17与第一电缸141和第三电缸143平行,第二通槽18与第二电缸142和第四电缸144平行;第一通槽17中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71,第一弹簧17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2,每根第一连接杆172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半球形的第一凸块173;第二通槽18中部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每根第二连接杆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半球形的第二凸块181;固定件19开设有与转动轴15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91,第一凹槽191的内壁上均布开设有4个与第一凸块173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92,在每个第二凹槽192的上方均布开设有与第二凸块181相匹配的第三凹槽193,第一凸块173与第二凹槽192相接触,第二凸块181与第三凹槽193相接触。
2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0.本实用新型利用指纹识别器4识别采集指纹,当指纹与预设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为匹配时,plc控制器20控制智能锁3运行,智能锁3锁芯的锁舌从锁孔中收回,智能锁3解锁;接着plc控制器20控制第一电缸141、第二电缸142、第三电缸143和第四电缸144运行,使得第一面板145、第二面板146、第三面板147和第四面板148同时向内收缩;然后plc控制器20控制伺服电机16运转四分之一圈,伺服电机16运转带动转动轴15转动,转动轴15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72和第二连接杆转动,使得在第一弹簧171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接杆172和第二连接杆向内收缩;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时间,伺服电机16运行四分之一圈后停止运转,此时第一连接杆172转动至最近的第二凹槽192的位置,第二连接杆181转动至最近的第三凹槽193的位置,第一连接杆172在第一弹簧171的作用力下进入第二凹槽192,第二连接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进入第三凹槽193;通过将第一连接杆172和第二连接杆分别卡在第二凹槽192和第三凹槽193中,可使得第一面板145和第三面板147分别与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的位置对齐;此时第一电缸141和第三电缸143推动第一面板145和第三面板147向外运动,使得第一面板145与第一门板10的外表面平齐,第三面板147与第二门板11的外表面平齐,从而使得第一把手1451和第二把手1471出现在门板外侧,plc控制器20控制电缸停止运转。此时人们可以使用门把手去将门拉开或关闭。
31.当门关上后,智能锁3锁芯的锁舌伸进锁孔中智能锁3锁紧,接着在plc控制器20的控制下,重复上述过程,最终使得第二面板146和第四面板148分别与第一门板10和第二门板11的外表面平齐。通过本方案使得把手在使用时从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内伸出,不使用时就隐藏在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可解决防盗门把手容易导致人碰撞受伤的问题。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板、门框和智能锁,所述门框上安装有锁舌孔,所述智能锁内设置有与锁舌孔配合的锁舌,所述门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智能锁安装在门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上安装有生物识别模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和智能锁均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固定件和电源,所述电源和旋转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与电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远离电源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条水平线垂直相交,第一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面板,第二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面板,第三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三面板,第四伸缩件的外侧连接有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面板远离第一伸缩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三面板远离第三伸缩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中部均设置有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形的凸块,所述固定件开设有与转动轴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排与凸块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每排所述第二凹槽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伸缩件和第三伸缩件平行,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分别为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智能门把手的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板、门框和智能锁,智能锁上安装有生物识别模块,生物识别模块和智能锁均电连接有控制模块,门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在两块门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安装有旋转机构、固定件和电源,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固定件与电源固定连接,固定件远离电源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4个伸缩件,每个伸缩件均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本实用新型可用来解决防盗门上固定的把手容易导致人碰撞受伤的问题。伤的问题。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邦德智能门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