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21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滤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


背景技术:

2.除尘滤筒是由一定长度挺括的滤料折叠成褶,首尾粘合而成的星形过滤筒。滤筒无笼骨,安装简便。滤筒的品种较多,有细而长与粗而短之分。细长滤筒,其褶间空隙大、夹角大,褶少而浅,过滤面积比同径同长的滤袋大2~5倍,清灰易而效果好;适用于浓度≥15g/m粉尘的过滤除尘,过滤风速0.6~1.2m/min。粗短滤筒直径大、长度短、褶多而深、褶间空隙小,过滤面积大,较之同径同长滤袋面积大14~35倍,适于场地面积小、空间小的地方布置;但因褶角小,粉尘易积聚,难于清灰,适于浓度≤5g/m粉尘的过滤除尘,过滤风速不宜》0.6m/min。滤筒脉冲除尘器的安装方式有三种:垂直、倾斜、水平安装。滤筒垂直安装,脉冲清灰时,粉尘易清落沉降至灰斗,效果好。倾斜安装时,滤筒上下相叠,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换筒。
3.但是,现有的除尘滤筒都是一层过滤网罩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设计过滤值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除尘滤筒都是一层过滤网罩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设计过滤值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除尘滤筒主体,所述除尘滤筒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封面端头板,所述除尘滤筒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所述第二过滤网罩和第一过滤网罩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挡板,所述第二过滤网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体。
6.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体通过第二连接杆体与第二过滤网罩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体设置有四个。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外壁设置有金属加固套圈,且金属加固套圈设置有三个。
8.优选的,所述封面端头板的上方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的内部设置有输入内腔体。
9.优选的,所述侧挡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体,且第一连接杆体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除尘滤筒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体的一端安装在引流挡板上。
10.优选的,所述侧挡板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与侧挡板外壁
的下方热熔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封面端头板外壁的四周均设置有pvc凸出固定块,且pvc凸出固定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pvc凸出固定块均与封面端头板外壁的四周一体式筑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网罩、第二内腔体、旋转轴体和第二连接杆体,使得该装置可以对进入第一内腔体的空气进行再一次的过滤,让旋转轴体带动第二过滤网罩进行旋转,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再一次过滤的效果,避免现有的除尘滤筒都是一层过滤网罩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设计过滤值的问题。
14.2、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体和引流挡板,让进入二次过滤的气体,得到最大化的引流,避免气体在第一内腔体的流向杂乱无章,从而影响第二过滤网罩的旋转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滤筒主体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滤筒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除尘滤筒主体;2、金属加固套圈;3、封面端头板;4、pvc凸出固定块;5、侧挡板;6、输入内腔体;7、第一连接杆体;8、密封橡胶圈;9、第一过滤网罩;10、第一内腔体;11、引流挡板;12、第二过滤网罩;13、第二内腔体;14、旋转轴体;15、第二连接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除尘滤筒主体1,除尘滤筒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封面端头板3,除尘滤筒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9,第一过滤网罩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10,第一内腔体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12,第二过滤网罩12和第一过滤网罩9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挡板11,第二过滤网罩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3,第二内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体14。
21.进一步,旋转轴体14通过第二连接杆体15与第二过滤网罩12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体15设置有四个。
22.进一步,第一过滤网罩9的外壁设置有金属加固套圈2,且金属加固套圈2设置有三个,金属加固套圈2的设置,有效的加强第一过滤网罩9的使用寿命,更加的紧实。
23.进一步,封面端头板3的上方设置有侧挡板5,侧挡板5的内部设置有输入内腔体6。
24.进一步,侧挡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体7,且第一连接杆体7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除尘滤筒主体1的内部,第一连接杆体7的一端安装在引流挡板11上,第一连接杆体7的设置,为引流挡板11提供安装基点。
25.进一步,侧挡板5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8,且密封橡胶圈8与侧挡板5外壁的下方热熔连接,密封橡胶圈8的设置,可以加大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密封性能。
26.进一步,封面端头板3外壁的四周均设置有pvc凸出固定块4,且pvc凸出固定块4设
置有四个,四个pvc凸出固定块4均与封面端头板3外壁的四周一体式筑成,设置的pvc凸出固定块4可以有效的在该装置放置在设备后,进行固定卡扣,避免拿取不便。
27.工作原理:将该装置安装在过滤型设备内部使用时,外部的空气经过除尘滤筒主体1,而除尘滤筒主体1上的第一过滤网罩9,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第一层的空气过滤,在旋转的过程中,进入的空气会由引流挡板11的设置,再通过第二过滤网罩12,经过多层的除尘元件,可以提高该装置过滤除尘的效果,避免现有的除尘滤筒都是一层过滤网罩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设计过滤值的问题。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除尘滤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滤筒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封面端头板(3),所述除尘滤筒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9),所述第一过滤网罩(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10),所述第一内腔体(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12),所述第二过滤网罩(12)和第一过滤网罩(9)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挡板(11),所述第二过滤网罩(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3),所述第二内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体(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体(14)通过第二连接杆体(15)与第二过滤网罩(12)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体(15)设置有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罩(9)的外壁设置有金属加固套圈(2),且金属加固套圈(2)设置有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面端头板(3)的上方设置有侧挡板(5),所述侧挡板(5)的内部设置有输入内腔体(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体(7),且第一连接杆体(7)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除尘滤筒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体(7)的一端安装在引流挡板(11)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5)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8),且密封橡胶圈(8)与侧挡板(5)外壁的下方热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面端头板(3)外壁的四周均设置有pvc凸出固定块(4),且pvc凸出固定块(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pvc凸出固定块(4)均与封面端头板(3)外壁的四周一体式筑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多重过滤结构的除尘滤筒,涉及除尘滤筒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除尘滤筒都是一层过滤网罩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设计过滤值的问题。所述除尘滤筒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封面端头板,所述除尘滤筒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罩,所述第二过滤网罩和第一过滤网罩之间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挡板,所述第二过滤网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体,所述旋转轴体通过第二连接杆体与第二过滤网罩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体设置有四个。且第二连接杆体设置有四个。且第二连接杆体设置有四个。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三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