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古瓦,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普及,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房屋随处可见形成处处风景,这其中大多使用的是合成树脂材质制作的瓦片、正脊瓦、封山瓦,合成树脂在制作时,工艺包括对大小尺寸在80公分乘以50公分左右的合成树脂板通过加热软化后,放入阴模中,然后利用阳模压在合成树脂板上部使合成树脂板快速定型,在合成树脂板的快速定型过程中,由阴模、阳模外缘的切割刀将多余部分切除,便获取了成型的所需瓦片;在制作两瓦同时具有直线连接边时,两瓦片的整体宽度在一块合成树脂板范围内,我们采用将两块瓦片同步生产方式加快作业进度,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切割片将两块瓦片分离然后分别使用;这样一方面需要切割作业人员具有较好的把控度,不然会导致其中一块或两块瓦片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通过在定型的阴模或阳模上双封山瓦的分割处设置凸起,获取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快速折断分离。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包括一侧封山板和另一侧封山板,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和另一侧封山板之间的分割处设有易分槽,由易分槽获取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的快速折断分离。
6.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的分割处设置的所述易分槽为贯通两端的v形槽或者u形槽。
7.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为直线槽。
8.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设置在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上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设置在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下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设置在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均设置有v形槽的易分槽。
9.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和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设置的易分槽处于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的端面立封板下部。
10.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和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设置的易分槽处于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的瓦楞条外侧,瓦楞条内侧与端面立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11.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在端面立封板由前至后的中部设有造型。
12.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所述瓦楞条为圆弧形阶梯结构。
13.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所述一侧封山板和另一侧封山板可替换为具有直线连接的正脊瓦或瓦板。
14.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通过在定型模具的阴模或阳模的两封山瓦之间设置凸起,由凸起获取双封山瓦定型时的同步获取易分槽,由易分槽获取使用时的两封山瓦的快速折断分开,有效避免了现有方式在双封山瓦分开时使用切割设备容易出现切割不均匀导致的报废或损害带来的成本增加,进一步获取施工进度的加快;本实用新型利用易分槽使分开后的两封山瓦断开处无明显毛刺和不规则断痕,可有效的加快作业进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封板山端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的a部放大;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开后示意图;
21.在图中:1、端面立封板;2、造型;3、瓦楞条;4、一侧封山板;5、分割处;6、另一侧封山板;7、易分槽;8、分开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结合附图1至4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包括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之间的分割处5设有易分槽7,由易分槽7获取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快速折断分离;所述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设置的易分槽7处于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瓦楞条3外侧,瓦楞条3内侧与端面立封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端面立封板1由前至后的中部设有造型2,所述瓦楞条3为圆弧形阶梯结构。
24.进一步,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分割处5设置的所述易分槽7为贯通两端的v形槽或者u形槽,进一步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为直线槽,进一步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上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下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均设置有v形槽的易分槽7;或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设置的易分槽7处于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端面立封板1下部。
25.进一步本申请可在制作仿古瓦的缝隙挡板、单侧正脊瓦或瓦板时,两瓦的对接处设有直线连接时使用。
26.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结合附图1至5,本申请的封山瓦主要适用对象是合成树脂瓦或塑料瓦,其中合成树脂瓦的易分槽7获取可在定型模具的阴模或阳模的两封山瓦之间设置凸起获取;塑料瓦同样在定型模具的阴模或阳模的两封山瓦之间设置凸起获取;使用时,结合附图1、4或5利用一侧封山板4的端面立封板1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端面立封板1分割处5的易分槽7通过折断方式分开。
27.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包括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其特征是: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设有易分槽(7),由易分槽(7)获取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快速折断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分割处(5)设置的所述易分槽(7)为贯通两端的v形槽或者u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为直线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上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下部面;或所述v形槽或者u形槽形成的易分槽(7)设置在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均设置有v形槽的易分槽(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设置的易分槽(7)处于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端面立封板(1)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分割处(5)设置的易分槽(7)处于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瓦楞条(3)外侧,瓦楞条(3)内侧与端面立封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在端面立封板(1)由前至后的中部设有造型(2)。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瓦楞条(3)为圆弧形阶梯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可替换为具有直线连接的正脊瓦或瓦板。
技术总结
一种双封山瓦的易分开结构,涉及一种仿古瓦,一体结构的一侧封山板(4)和另一侧封山板(6)之间的分割处(5)设有易分槽(7),由易分槽(7)获取一侧封山板(4)与另一侧封山板(6)的快速折断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型的阴模或阳模上双封山瓦的分割处设置凸起,获取一侧封山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快速折断分离。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快速折断分离。板与另一侧封山板分割处的快速折断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隋国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聚齐鑫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