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22  15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咽通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2.鼻咽通气道对于意识模糊、昏迷、呼吸抑制、麻醉的病人改善和维持通气有重要作用,门诊无痛诊疗,就是麻醉医生为病人实施全身麻醉让病人处于麻醉和无任何知晓和痛觉状态,且要保持病人的自主呼吸功能和状态,随后检查和诊疗医生再进行操作和检查,无痛诊疗对麻醉技术要求较高,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呼吸功能抑制和呼吸道梗阻,近年来,无痛诊疗病例越来越多,无痛诊疗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国家大力推行无痛诊疗以及病人对舒适化诊疗的要求逐年升高,无痛诊疗过程中气道支持装置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然而目前国内外门诊无痛诊疗的气道支持装置和技术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3.传统的鼻咽通气道装置,仅能连接鼻导管吸氧,无法与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进行配合连接,并且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吸氧的功能,无法与排痰设备进行连接以发挥排痰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鼻咽通气道装置,仅能连接鼻导管吸氧,无法与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进行配合连接,并且功能单一,仅仅具有吸氧的功能,无法与排痰设备进行连接以发挥排痰的功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包括衔接头,所述衔接头上可拔插的设置有吸痰管或盖帽,所述衔接头上还设置有可拔插的双通管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所述双通管包括一号管道与二号管道,所述一号管道、二号管道用于连接呼吸机。
7.优选的,所述衔接头上固定连接有鼻咽管,且衔接头的外环面设置有挂绳板,挂绳板的表面开设有配装孔。
8.优选的,所述盖帽为硅胶材质,且盖帽通过硅胶条与衔接头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衔接头采用可拔插式设计,能够连接双通管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能进行鼻导管吸氧或简易呼吸球囊吸氧,也能通过双通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适配性更好,实用性更强,适用于任何无痛诊疗;
11.2、衔接头还可与吸痰管连接,吸痰管的一头与吸引器连接,与鼻咽管结合,能够起到排痰的作用;
12.3、在衔接头上开设了配装孔,可利用配装孔栓绑绳子,方便将通气装置挂在病人耳朵上进行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15.图中:1、衔接头;3、鼻咽管;4、吸痰管;5、盖帽;6、一号管道;7、二号管道;8、双通管;9、配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包括衔接头1,衔接头1上可拔插的设置有吸痰管4或盖帽5,吸痰管4的外径和衔接头1连接处的开口的内径相同,以确保吸痰管4能插在衔接头1内,盖帽5的内径与衔接头1连接处的外径相同,以确保衔接头1的一端能插入在盖帽5内,通过以上设置确保部件之间能够插入吻合,在需要吸痰时,可将盖帽5取下,将吸痰管4插在衔接头1上,而吸痰管4的另一端与吸引器连接,衔接头1上固定连接有鼻咽管3,鼻咽管3伸入至鼻腔内,通过鼻咽管3将痰吸入至吸痰管4中输送至吸引器内,衔接头1上还设置有可拔插的双通管8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连接对象,双通管8包括一号管道6与二号管道7,一号管道6的一端用于与呼吸机的出气端连接,二号管道7的一端用于与呼吸机的进气端连接,二者也可交换,将一号管道6与进气端连接,二号管道7与出气端连接,连接为可插拔式;
18.衔接头1的外环面设置有挂绳板,挂绳板的表面开设有配装孔9,可利用配装孔9绑定绳子,方便将通气装置挂在病人耳朵上,盖帽5为硅胶材质,且盖帽5通过硅胶条与衔接头1固定连接,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盖帽5安装在衔接头1上,或是将盖帽5从衔接头1上取下。
19.该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在吸氧时,将鼻咽管3伸入至鼻腔内,衔接头1的两端分别与鼻咽管3、双通管8连通,二号管道7的一端可连接呼吸机出气端,一号管道6可连接呼吸机的进气端,从而方便病人呼吸,也可将双通管8卸下,将呼吸球囊或鼻导管与衔接头1安插连接,能够适配不同的通气工具,在进行排痰时,将盖帽5从衔接头1上取下,将吸痰管4的一头插入至衔接头1内,吸痰管4的另一头与吸引器连接,通过鼻咽管3将痰吸入至吸痰管4内排出到吸引器内。
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头(1),所述衔接头(1)上可拔插的设置有吸痰管(4)或盖帽(5),所述衔接头(1)上还设置有可拔插的双通管(8)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所述双通管(8)包括一号管道(6)与二号管道(7),所述一号管道(6)、二号管道(7)用于连接呼吸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头(1)上固定连接有鼻咽管(3),且衔接头(1)的外环面设置有挂绳板,挂绳板的表面开设有配装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5)为硅胶材质,且盖帽(5)通过硅胶条与衔接头(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门诊无痛诊疗的改良鼻咽通气装置,属于鼻咽通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衔接头,衔接头上可拔插的设置有吸痰管或盖帽,衔接头上还设置有可拔插的双通管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双通管包括一号管道与二号管道,一号管道、二号管道用于连接呼吸机。本实用衔接头采用可拔插式设计,能够连接双通管或呼吸球囊或鼻导管,能进行鼻导管吸氧或简易呼吸球囊吸氧,也能通过双通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适配性更好,实用性更强,适用于任何无痛诊疗。疗。疗。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