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
背景技术:
2.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可用于建立体外输液通道,用以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也可用于测量人体中心静脉压和血样采集,用以评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静脉导管一般用于对患者的静脉输液,现有的输液装置不能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且现有的用于静脉输液的座椅还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不利于推广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来满足患者输液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输液用座椅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不利于推广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与第二护栏,所述坐板上表面的后端铰接有靠背,所述靠背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第一护栏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收纳盒,所述坐板前端外表面的顶端铰接有可调节角度的铰接板,所述第二护栏的内部铰接有可翻转且能够伸缩的支撑板,所述支架底端的内壁设置有控制靠背与铰接板角度调节的传动装置。
5.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板外表面的底部,所述蜗杆的后端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表面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外表面的左端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坐板的底部,所述齿条的前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外表面后端的顶部,所述齿条的后端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靠背外表面的后端。
6.优选的,所述第二护栏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护栏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所述一伸缩板外表面的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伸缩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护栏顶端外表面的右侧铰接有盖体。
7.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扣,第二伸缩板顶端外表面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扣配合的定位孔。
8.优选的,所述收纳盒外表面左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收纳盒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匀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收纳盒左端外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标签,所
述收纳盒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将收纳盒分为三个独立储物单元的隔板。
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功能多样,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传动装置进一步实现了对靠背与铰接板的角度调节,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设置可收缩收纳的支撑板,方便了医患的使用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通过设置收纳盒,进一步实现了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消毒,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的立体图1。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的立体图2。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的收纳盒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的第二护栏内部结构示意图。
16.1-支架、2-坐板、3-第一护栏、4-第二护栏、5-靠背、6-头枕、7-收纳盒、8-铰接板、9-支撑板、10-连接扣、11-电机、12-蜗杆、13-蜗轮、14-锥齿轮组、15-齿轮、16
‑ꢀ
齿条、17-铰接杆、18-滑板、19-隔板、20-通孔、21-标签、22-定位板、23-第一伸缩板、24-第二伸缩板、25-滑槽、26-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2,所述坐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3与第二护栏4,所述坐板2上表面的后端铰接有靠背5,所述靠背5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6,所述第一护栏3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收纳盒7,所述坐板2前端外表面的顶端铰接有可调节角度的铰接板8,所述第二护栏4 的内部铰接有可翻转且能够伸缩的支撑板9,所述支架1底端的内壁设置有控制靠背5 与铰接板8角度调节的传动装置。
19.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 12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板2外表面的底部,所述蜗杆12的后端啮合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外表面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14,所述锥齿轮组14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外表面的左端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齿条16,所述齿条16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坐板2的底部,所述齿条16的前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8外表面后端的顶部,所述齿条16的后端铰接有铰接杆17,所述铰接杆17的顶端铰接于所述靠背5 外表面的后端。
20.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电机11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蜗杆12驱动蜗轮13转动,蜗轮13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锥齿轮组14驱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条 16前后
移动,齿条16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实现铰接板8与靠背5的角度调节,进而实现将座椅变为躺椅的目的,反向驱动电机11又能实现将躺椅变为座椅的目的,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21.所述第二护栏4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护栏4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2,两个所述定位板22的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包括第一伸缩板23与第二伸缩板24,所述一伸缩板23外表面的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伸缩板24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护栏4顶端外表面的右侧铰接有盖体26。
22.通过设置可收缩折叠的支撑板9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腿部的防护,同时延伸后的支撑板9方便了医护人员放置医疗用品,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同时通过设置支撑板还能实现对患者手臂的支撑,进一步还能实现患者的用餐,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利于推广。
23.所述第一护栏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槽25,所述滑槽2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扣10,第二伸缩板24顶端外表面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扣10配合的定位孔。
24.通过设置连接扣10与定位孔,实现了对支撑板9的位置固定,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便了医患人员的使用,有利于推广。
25.所述收纳盒7外表面左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所述收纳盒7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匀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收纳盒7左端外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标签21,所述收纳盒7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将收纳盒7分为三个独立储物单元的隔板19。
26.通过设置两个隔板19将收纳盒7分隔为三个独立的储物单元,三个独立的储物单元分别储存消毒液,锐器和速干手消毒液,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通过设置标签,更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满足了不同人员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推广
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2),所述坐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3)与第二护栏(4),所述坐板(2)上表面的后端铰接有靠背(5),所述靠背(5)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6),所述第一护栏(3)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收纳盒(7),所述坐板(2)前端外表面的顶端铰接有可调节角度的铰接板(8),所述第二护栏(4)的内部铰接有可翻转且能够伸缩的支撑板(9),所述支架(1)底端的内壁设置有控制靠背(5)与铰接板(8)角度调节的传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板(2)外表面的底部,所述蜗杆(12)的后端啮合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外表面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14),所述锥齿轮组(14)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外表面的左端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齿条(16),所述齿条(16)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坐板(2)的底部,所述齿条(16)的前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8)外表面后端的顶部,所述齿条(16)的后端铰接有铰接杆(17),所述铰接杆(17)的顶端铰接于所述靠背(5)外表面的后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栏(4)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护栏(4)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2),两个所述定位板(22)的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包括第一伸缩板(23)与第二伸缩板(24),所述一伸缩板(23)外表面的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伸缩板(24)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护栏(4)顶端外表面的右侧铰接有盖体(2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滑槽(25),所述滑槽(2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扣(10),第二伸缩板(24)顶端外表面左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扣(10)配合的定位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7)外表面左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所述收纳盒(7)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匀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收纳盒(7)左端外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标签(21),所述收纳盒(7)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将收纳盒(7)分为三个独立储物单元的隔板(19)。
技术总结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多功能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与第二护栏,所述坐板上表面的后端铰接有靠背,所述靠背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第一护栏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收纳盒,所述坐板前端外表面的顶端铰接有可调节角度的铰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传动装置还实现了对靠背与铰接板的角度调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可收缩的支撑板,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通过设置收纳盒,实现了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消毒,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容 彭小华 郑勇 胡小梅 冯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