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
背景技术:
2.汽车风门是汽车空调调节风量分配的重要元素,风门主要包括进气风门、混合风门、吹面风门、除霜风门和吹脚风门,分别用来实现空调系统的不同送风模式。,而现有的吹面除霜风门组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3.第一、传统的吹面除霜风门组件,不具有聚风的功能,导致风资源的浪费和溢散;
4.第二、传统的吹面除霜风门组件,不具有热量储存循环利用的功能,不利于节能环保;
5.第三、传统的吹面除霜风门组件,不具有过滤网快速拆装的功能,导致外界灰尘容易进入组件内部,造成组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聚风的功能、不具有热量储存循环利用的功能和组件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包括主体,还包括扰流结构、保温结构以及拆装结构;
8.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扰流板,所述主体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侧板,且扰流结构设置于侧板的内部;
9.所述保温结构设置于侧板远离扰流板的一端;
10.所述主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排风管,且排风管的内部均横向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均延伸至排风管的两侧,且拆装结构设置于过滤网下方的排风管两侧。
11.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均设置于过滤网下方的排风管两侧,且第一固定板下方的排风管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均设置有插杆,且插杆的顶端均贯穿至过滤网的上方。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插杆外壁均套设有安装弹簧,且安装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焊接。
13.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侧均通过滑块与扰流板相连接,且扰流板均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14.优选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导杆、缓冲弹簧和空腔,所述空腔均开设于侧板内部的两侧,且空腔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缓冲弹簧。
15.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均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侧板的一端,且导杆的一端均与扰流板相连接。
16.优选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挡风板、保温层和回流板,所述挡风板均匀设置于侧板
的一侧,且回流板均设置于侧板远离扰流板的一端,所述保温层设置于回流板一端的主体内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有主体、扰流板、滑块和滑槽,空调风进入主体内部,通过扰流板,可将空调风进行汇聚,防止风力资源流失,当风力过大时,扰流板发生移动,使得滑块在滑槽当中滑动,可防止扰流板发生偏移,同时推动导杆在空腔内部延伸,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增大缓冲,该结构实现了防止风力资源的浪费;
19.(2)通过设置有挡风板、保温层和排风管,风吹拂到挡风板上,降低风速,防止风速过高,经过层层降速,热风进入保温层当中,保温层可对热风进行部分热量回收,防止热风能源流失,接着热风直接从排风管排出,部分风力会返回主体当中,在回流板的作用下,可防止风力流失,起到对风资源的保护,可循环利用,该结构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
20.(3)通过设置有过滤网、插杆和安装弹簧,工作人员拉动插杆,安装弹簧发生形变,直到插杆脱离对过滤网的限制,工作人员即可将过滤网抽出进行维护,过滤网维护完毕,在将其安装在原位,松开插杆,在安装弹簧的反作用力下,插杆继续对过滤网进行固定安装,该结构实现了对过滤网的拆装功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固定板;2、安装弹簧;3、插杆;4、过滤网;5、第二固定板;6、主体;7、扰流板;8、扰流结构;801、导杆;802、缓冲弹簧;803、空腔;9、保温结构;901、挡风板;902、保温层;903、回流板;10、排风管;11、滑槽;12、滑块;13、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包括主体6,还包括扰流结构8、保温结构9以及拆装结构;
28.主体6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扰流板7,主体6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 11,且滑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12,主体6内部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侧板13,且扰流结构8设置于侧板13的内部;
29.保温结构9设置于侧板13远离扰流板7的一端;
30.主体6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内部均横向设置有过滤网4,过滤网4的两侧均延伸至排风管10的两侧,且拆装结构设置于过滤网4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
31.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还包括拆装结构,拆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均设置于过滤网4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且第一固定板1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的底端均设置有插杆3,且插杆3的顶端均贯穿至过滤网4的上方;
32.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插杆3外壁均套设有安装弹簧2,且安装弹簧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焊接;
33.滑槽11的一侧均通过滑块12与扰流板7相连接,且扰流板7均通过滑块12与滑槽11构成滑动结构;
34.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拉动插杆3,安装弹簧2发生形变,直到插杆3脱离对过滤网4的限制,工作人员即可将过滤网4抽出进行维护,过滤网4维护完毕,在将其安装在原位,松开插杆3,在安装弹簧 2的反作用力下,插杆3继续对过滤网4进行固定安装。
35.实施例2:扰流结构8包括导杆801、缓冲弹簧802和空腔803,空腔803 均开设于侧板13内部的两侧,且空腔80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缓冲弹簧802;
36.缓冲弹簧802的一端均连接有导杆801,导杆801的一端均延伸至侧板 13的一端,且导杆801的一端均与扰流板7相连接;
37.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空调风进入主体6内部,通过扰流板7,可将空调风进行汇聚,防止风力资源流失,当风力过大时,扰流板7发生移动,使得滑块12在滑槽11当中滑动,可防止扰流板7发生偏移,同时推动导杆801在空腔803内部延伸,缓冲弹簧802发生形变,增大缓冲。
38.实施例3:保温结构9包括挡风板901、保温层902和回流板903,挡风板901均匀设置于侧板13的一侧,且回流板903均设置于侧板13远离扰流板7的一端,保温层902设置于回流板903一端的主体6内壁;
3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风经过扰流板7汇聚后,直接吹拂到挡风板901上,降低风速,防止风速过高,经过层层降速,热风进入保温层902当中,保温层902可对热风进行部分热量回收,防止热风能源流失,接着热风直接从排风管10排出,部分风力会返回主体6当中,在回流板903的作用下,可防止风力流失,起到对风资源的保护。
40.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装置安装在空调的一侧,空调进行工作时,空调风进入主体6内部,通过扰流板7,可将空调风进行汇聚,防止风力资源流失,当风力过大时,扰流板7发生移动,使得滑块12在滑槽11 当中滑动,可防止扰流板7发生偏移,同时推动导杆801在空腔803内部延伸,缓冲弹簧802发生形变,增大缓冲。
41.之后,风经过扰流板7汇聚后,直接吹拂到挡风板901上,降低风速,防止风速过高,经过层层降速,热风进入保温层902当中,保温层902可对热风进行部分热量回收,防止热风能源流失,接着热风直接从排风管10排出,部分风力会返回主体6当中,在回流板903的作用下,可防止风力流失,起到对风资源的保护,可循环利用。
42.最后,过滤网4可防止外界灰尘进入主体6内部,当装置长时间使用,过滤网4容易造成堵塞,工作人员拉动插杆3,安装弹簧2发生形变,直到插杆3脱离对过滤网4的限制,工作人员即可将过滤网4抽出进行维护,过滤网4维护完毕,在将其安装在原位,松开插杆3,在安装弹簧2的反作用力下,插杆3继续对过滤网4进行固定安装。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包括主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结构(8)、保温结构(9)以及拆装结构;所述主体(6)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扰流板(7),所述主体(6)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12),所述主体(6)内部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侧板(13),且扰流结构(8)设置于侧板(13)的内部;所述保温结构(9)设置于侧板(13)远离扰流板(7)的一端;所述主体(6)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内部均横向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的两侧均延伸至排风管(10)的两侧,且拆装结构设置于过滤网(4)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均设置于过滤网(4)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且第一固定板(1)下方的排风管(10)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底端均设置有插杆(3),且插杆(3)的顶端均贯穿至过滤网(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插杆(3)外壁均套设有安装弹簧(2),且安装弹簧(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的一侧均通过滑块(12)与扰流板(7)相连接,且扰流板(7)均通过滑块(12)与滑槽(11)构成滑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8)包括导杆(801)、缓冲弹簧(802)和空腔(803),所述空腔(803)均开设于侧板(13)内部的两侧,且空腔(80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缓冲弹簧(8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802)的一端均连接有导杆(801),所述导杆(801)的一端均延伸至侧板(13)的一端,且导杆(801)的一端均与扰流板(7)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9)包括挡风板(901)、保温层(902)和回流板(903),所述挡风板(901)均匀设置于侧板(13)的一侧,且回流板(903)均设置于侧板(13)远离扰流板(7)的一端,所述保温层(902)设置于回流板(903)一端的主体(6)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吹面除霜风门组件,包括主体,还包括扰流结构、保温结构以及拆装结构,所述主体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侧板,且扰流结构设置于侧板的内部,所述主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排风管,且排风管的内部均横向设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吹拂到挡风板上,降低风速,防止风速过高,经过层层降速,热风进入保温层当中,保温层可对热风进行部分热量回收,防止热风能源流失,部分风力会返回主体当中,在回流板的作用下,可防止风力流失,起到对风资源的保护,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敏 刘鸿喜 余朝敏 周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泽瑞汽车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