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在工程机械领域,压路机上配置的油水分离器一般由发动机自带,且固定在缸体上。比如压路机所配置的潍柴国ⅲ6.75l排量的发动机上配置的油水分离器需要由主机厂自行在车架上进行固定装配;同时,根据客户反映压路机打黄油的维护操作比较频繁,故需要设计一种新款配套的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安装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要求满足压路机发动机上的油水分离器的固定,同时合理的借用此机构实现黄油枪的固定,有效的提升压路机后车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材料成本低和装配便捷性也高,且能够满足客户对保养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弯板、加强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加强板焊接在l型弯板折弯部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安装在 l型弯板内侧面的上部且间隔布置,黄油枪设在第一、第二固定板与l型弯板的内侧面之间,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安装在l型弯板的外侧面。
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为折弯件,且折弯件的末端与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面之间保留一定空间。
6.在一个实施例中,压路机油水分离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的外侧面,所述折弯件也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面。
7.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其中,螺栓从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依次穿过所述折弯件开设的孔、第一垫圈、所述l型弯板开设的孔、所述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开设的孔和第二垫圈之后,由螺母锁紧。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为两块,分别焊接在所述l型弯板折弯部分的两侧。
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配置潍柴国ⅲ6.75l排量发动机上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共用一种结构进行固定安装;且设计的巧妙在于对车架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证整体的强度;同时整体为螺栓组件结构,便于支架的拆装及对应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的更换与取放。
附图说明:
10.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11.图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的主视图;
12.图2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13.图3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的侧视图。
14.图4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折弯件的形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考图1并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弯板1、加强板2、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其中,加强板2焊接在l型弯板折弯部分,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4安装在l型弯板1的内侧面的上部且间隔布置,黄油枪(图中未标注)设在第一、第二固定板与l型弯板1的内侧面之间,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安装在l型弯板的外侧面。
16.作为一个优选项,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4为折弯件34,且折弯件 34的末端与所述l型弯板1的内侧面之间保留一定空间。
17.可以理解的是:折弯件的末端留有20mm的间隙空间,用于m10*40 的螺栓在l型弯板上的装配,和黄油枪盖端的舌口(凸出筒身约5mm),真正有效实现黄油枪取、放动作的便捷。
18.图1中标号为11的指示线所指的一面可以固定在压路机的车架上。
19.图2中标号为12的指示线所指的一面可以固定安装黄油枪。
20.图3中标号13的指示线指示的是油水分离器的安装位置。
21.作为一个优选项,压路机油水分离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1的外侧面,所述折弯件也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1的内侧面。
22.作为一个优选项,螺栓组件9包括螺栓5、螺母6、第一垫圈7和第二垫圈8;其中,螺栓5从所述l型弯板1的内侧依次穿过所述折弯件开设的孔、第一垫圈7、所述l型弯板开设的孔、所述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开设的孔和第二垫圈8之后,由螺母6锁紧。
23.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加强板2可以为两块,分别焊接在所述l型弯板1折弯部分的两侧。
24.可以理解的是,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固定机构中可以有板厚为 t8的l型弯板,其折弯背面离割有槽孔用于螺装油水分离器,其l型弯板的底面固定在压路机的车架上,该结构有效的解决油水分离器的装配。
25.同样可以理解的是,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固定机构的设计固定安装机构中可以有板厚为t4的折弯件,其螺装在l型弯板上后可将黄油枪倒立从上往下穿过折弯件,后其压柄搭在折弯件上实现固定;而黄油枪的筒径可以为60mm,从而有效降低黄油枪的晃动幅度,该结构有效的解决黄油枪的装配。
26.同样可以理解的是,螺栓的型号和数量是m10*45gb/t5783(数量 2pcs)、m10*40gb/t5783(数量2pcs),第一、第二垫圈的型号和数量是gb/t93(数量4pcs)和gb/t97.1(数量8pcs),螺母的型号和数量是m10 gb/t6170(数量4pcs)。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
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弯板、加强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加强板焊接在l型弯板折弯部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安装在l型弯板内侧面的上部且间隔布置,黄油枪设在第一、第二固定板与l型弯板的内侧面之间,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安装在l型弯板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折弯件,且折弯件的末端与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面之间保留一定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压路机油水分离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的外侧面,所述折弯件也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其中,螺栓从所述l型弯板的内侧依次穿过所述折弯件开设的孔、第一垫圈、所述l型弯板开设的孔、所述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开设的孔和第二垫圈之后,由螺母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两块,分别焊接在所述l型弯板折弯部分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压路机油水分离器与黄油枪的固定机构,包括L型弯板、加强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加强板焊接在L型弯板折弯部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安装在L型弯板内侧面的上部且间隔布置,黄油枪设在第一、第二固定板与L型弯板的内侧面之间,压路机油水分离器安装在L型弯板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配置潍柴国Ⅲ6.75L排量发动机上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共用一种结构进行固定安装;且设计的巧妙在于对车架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证整体的强度;同时整体为螺栓组件结构,便于支架的拆装及对应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的更换与取放。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的更换与取放。油水分离器和黄油枪的更换与取放。
技术研发人员:汪剑飞 罗刚 翁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工(上海)路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