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
背景技术:
2.框架需要稳定连接,会使用到组合角件进行连接,现有的组合角件包括两个角件头,两个角件头之间垂直固定的连接在一起,但当面对不是垂直连接的框架时,该组合角件变无法使用,导致框架无法进行正常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该组合角件的两个角件头能够自由旋转角度,从而能够适用于更多框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包括连接部、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相邻的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头部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转动的设置于连接部上,且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连接装置转动的卡转装置。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正反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的垫圈。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圈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内圈上,所述第一角件头从第一滑孔中伸出,且所述第一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二角件头从第二滑孔中伸出,且所述第二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水平滑动。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的连接环凹槽内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滑孔的高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圈卡槽,且所述连接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环卡槽,所述卡转装置为卡转环,所述卡转环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连接环卡槽配合使用的连接环凸块,所述卡转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圈卡槽配合使用的内圈凸块。
11.进一步的,所述卡转环的上部连接有一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把手。
12.进一步的,所述封盖的四周设置有防滑橡胶圈。
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框架用组合角件中的角件头能够进行转动,从而改变了整个角件的角度,进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框架,提高了本技术所述角件头的使用范围。
15.2、本技术中的框架组合角件通过设置卡转装置,能够有效的固定住角件头的转动,使得角件头能够牢固的固定于连接部上,防止出现角件头的转动而导致框架的不稳定。
16.3、本技术中,设置有封盖,能够有效的保证了外圈的密封圈,防止水气或灰尘进入到外圈内,而导致外圈内元器件的损坏,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所述角件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用组合角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角件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环与内圈的连接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连接部;2、第一角件头;3、外圈;4、内圈;5、第一滑孔;6、第二滑孔; 7、连接环;8、卡转环;9、封盖;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5.请参阅图1-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6.实施例:
27.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包括连接部1、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其中,所述连接部1外壳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相邻的且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上,通过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转动,从而改变第一角件头与第二角件头之间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的形状相同,从而方便更换,
28.其中,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头部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转动的设置于连接部1内,所述连接装置能够相对于连接部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角件头2 和第二角件头的转动,且为了保持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的稳定,不出现自由转动的现象,所述连接部1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连接装置转动的卡转装置。
29.其中,为了保证第一角件头、第二角件头与框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所述第一角件头 2和第二角件头的正反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的垫圈,从而使得第一角件头、第二角件头与框架之间的摩擦力更强,保证了整个框架的稳定性。
30.同时,为了进一步的加强稳定性,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上均开设有三个螺栓孔,且所述框架在对应位置开设有与螺栓孔配合使用的螺栓槽,从而通过螺栓将第一角件头、第二角件头与框架之间进行固定,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包括内圈4和外圈3,所述外圈3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外圈3包括底板和四侧边,上部开设有开口,内部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内圈4,
32.所述内圈4的截面呈圆形,且为实心结构,所述内圈4和外圈3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圈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孔5和第二滑孔6,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为环形结构,所述连接环7的内径与内圈4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环7套设于内圈4上,连接环7能够在内圈4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转动,且所述连接环7与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33.所述第一角件头从第一滑孔5中伸出,且所述第一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孔5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一角件头的厚度与第一滑孔5的厚度相同,从而通过第一滑孔5对第一角件头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出现第一角件头上下震动的现象,
34.所述第二角件头从第二滑孔6中伸出,且所述第二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孔6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二角件头的厚度与第二滑孔6的厚度相同,从而通过第二滑孔6对第二角件头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出现第二角件头上下震动的现象。
35.且,所述第一滑孔5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滑孔6的高度,使得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处于上下位置,防止出现两者开设的现象。
36.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圈4卡槽,且所述连接环7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环7卡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4卡槽和连接环7卡槽均为6个,所述内圈4卡槽与连接环7卡槽尺寸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尺寸不同,
37.所述卡转装置为卡转环8,所述卡转环8也为环状结构,所述卡转环8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连接环7卡槽配合使用的连接环7凸块,所述卡转环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圈4卡槽配合使用的内圈4凸块,当连接环7相对于内圈4转动后,通过卡转环8的卡入,使得连接环7固定于内圈4上,防止连接环7的继续转动,所述连接环7凸块和内圈4凸块的长边中心线设置于一直线或不设置于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长边中心线设置于一直线上。
38.同时,所述连接环7的连接环7卡槽内设置有防滑橡胶垫,使得连接环7卡槽与连接环7凸块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出现微动的现象,而导致框架的不稳定。
39.同时,为了保证外圈3的密封性,防止内圈4长时间的暴露而导致内部进水进灰,所述卡转环8的上部连接有一封盖9,所述卡转环8与所述封盖9之间焊接连接在一起。
40.所述封盖9上设置有把手10,所述封盖9的面积与外圈3开口的面积相同,从而正好卡入外圈3的开口,在插入卡转环8的同时,又能够通过封盖9保证了外圈3的密封圈,且封盖9上设置有把手10,也方便封盖9的打开。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9的四周设置有防滑橡胶圈,进而保证了封盖9与外圈3开口的密封性。
4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1)、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相邻的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上,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头部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转动的设置于连接部(1)上,且连接部(1)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连接装置转动的卡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件头(2)和第二角件头的正反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的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包括内圈(4)和外圈(3),所述内圈(4)和外圈(3)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外圈(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孔(5)和第二滑孔(6),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套设于内圈(4)上,所述第一角件头从第一滑孔(5)中伸出,且所述第一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孔(5)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二角件头从第二滑孔(6)中伸出,且所述第二角件头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孔(6)内水平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7)的连接环(7)凹槽内设置有防滑橡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孔(5)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滑孔(6)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圈(4)卡槽,且所述连接环(7)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环(7)卡槽,所述卡转装置为卡转环(8),所述卡转环(8)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连接环(7)卡槽配合使用的连接环(7)凸块,所述卡转环(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内圈(4)卡槽配合使用的内圈(4)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转环(8)的上部连接有一封盖(9),所述封盖(9)上设置有把手(1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9)的四周设置有防滑橡胶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用组合角件,包括连接部、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相邻的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角件头和第二角件头的头部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转动的设置于连接部上,且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连接装置转动的卡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框架用组合角件中的角件头能够进行转动,从而改变了整个角件的角度,进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框架。进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框架。进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框架。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澳铝铝业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