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2-3  134



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装配式结构逐渐成为交通枢纽站房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多需要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
3.现有的在对梁柱进行连接时,多通过三角形的支撑铁与螺栓配合对梁与柱连接处的下侧进行支撑固定,由于三角形的支撑铁的体积较为有限,难以保证梁与柱连接处的稳定性;装置在将支撑铁对梁与柱进行连接固定时,多需要多个螺栓将支撑铁固定在梁与柱上,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三角形的支撑铁的体积较为有限,难以保证梁与柱连接处的稳定性;装置在将支撑铁对梁与柱进行连接固定时,多需要多个螺栓将支撑铁固定在梁与柱上,操作较为麻烦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左右的两侧均搭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凸”字形卡块,所述“凸”字形卡块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凸”字形卡块的上侧开设有插槽;
5.所述梁体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插接机构。
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侧面与梁体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侧面活动插接有转杆;
7.所述内螺纹管内侧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c形杆,所述c形杆的顶面与梁体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c形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管,所述滑管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梁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c形插杆,所述c形插杆活动插接在限位板的内侧,且c形插杆的侧面与支撑柱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c形插杆的侧面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远离c形插杆的一端与c形杆的底面铰接;
9.所述铰接板前后的两侧铰接有固定机构。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c形板,所述c形板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铰接板前后的两侧转动连接;
11.所述c形板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侧面与插槽的内壁搭接;
12.所述c形板两个竖板相背的一侧均搭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侧面铰接有抵触板,所
述抵触板远离卡板的一侧与卡槽的内壁抵触,两个所述卡板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卡板、c形板的竖板、“凸”字形卡块并与插块螺纹连接;
13.所述c形板横板的底面铰接有紧固机构。
14.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x形折叠杆,所述x形折叠杆上侧的右端与c形板横板的底面铰接,所述x形折叠杆上侧的左端与c形板横板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x形折叠杆上侧的两端通过拉簧活动连接,所述x形折叠杆下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x形折叠杆下侧的两端搭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侧面搭接。
15.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管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与梁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是c形板宽度的两倍,且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
17.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1:通过将“凸”字形卡块套在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将c形板套在梁体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将滑管、限位板固定在梁体、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通过将c形插杆插在限位板的内侧、c形杆插在滑管的内侧、“凸”字形卡块的两端插在凹槽的内侧;
19.s2:然后通过使用者转动转杆带动内螺纹管转动,通过内螺纹管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螺杆相背移动,促使c形杆的两端向滑管的内侧移动,进而带动c形插杆向限位板的内侧移动,然后通过c形杆与c形插杆同时移动时带动铰接板偏转,通过铰接板偏转带动c形板向接近支撑柱的一侧移动并向下移动,促使x形折叠杆偏转折叠并与拉簧配合,促使支撑板的底面与梁体的顶面抵触,增加c形板与c形杆配合对梁体夹持的稳定性;
20.s3:然后在c形板下移时带动插块插接到插槽的内侧,对“凸”字形卡块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固定螺杆对卡板、c形板的竖板、“凸”字形卡块并与插块进行连接,促使抵触板与卡槽的内壁抵触,进一步将“凸”字形卡块固定在梁体的侧面上。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本发明中,通过将“凸”字形卡块套在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将c形板套在梁体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将滑管、限位板固定在梁体、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通过将c形插杆插在限位板的内侧、c形杆插在滑管的内侧、“凸”字形卡块的两端插在凹槽的内侧,通过c形杆与滑管配合增加装置与梁体地面接触的面积、通过c形插杆增加装置与支撑柱侧面接触的面积,且通过c形插杆、c形杆和铰接板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增加装置对梁体与支撑柱接触处固定的稳定性。
23.本发明中,通过内螺纹管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螺杆相背移动,促使c形杆的两端向滑管的内侧移动,进而带动c形插杆向限位板的内侧移动,然后通过c形杆与c形插杆同时移动时带动铰接板偏转,通过铰接板偏转带动c形板向接近支撑柱的一侧移动并向下移动,促使支撑板的底面与梁体的顶面抵触,然后在c形板下移时带动插块插接到插槽的内侧,对“凸”字形卡块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固定螺杆对卡板、c形板的竖板、“凸”字形卡块并与插块进行连接,促使抵触板与卡槽的内壁抵触,进一步将“凸”字形卡块固定在梁体的侧面上,装置整体连接起来简单方便,且不需多个螺栓对装置进行固定。
24.本发明中,通过内螺纹管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螺杆相背移动,促使c形杆与c形
插杆同时移动时带动铰接板偏转,通过铰接板偏转带动c形板向接近支撑柱的一侧移动并向下移动,促使x形折叠杆偏转折叠并与拉簧配合,促使支撑板的底面与梁体的顶面抵触,增加c形板与c形杆配合对梁体夹持的稳定性,且同时通过x形折叠杆与拉簧配合,便于增加梁体自身强度的同时,对梁体可能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进而保证梁体与支撑柱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30.图中:1、梁体;2、支撑柱;3、“凸”字形卡块;4、卡槽;5、调节机构;51、内螺纹管;52、转杆;53、螺杆;54、c形杆;55、滑管;6、限位板;7、插接机构;71、c形插杆;72、铰接板;8、插槽;9、固定机构;91、c形板;92、抵触板;93、凹槽;94、插块;95、卡板;96、固定螺杆;10、紧固机构;101、x形折叠杆;102、拉簧;103、滑块;104、支撑板;10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包括梁体1,梁体1左右的两侧均搭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凸”字形卡块3,“凸”字形卡块3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凸”字形卡块3的上侧开设有插槽8;
33.梁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两个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插接机构7。
3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内螺纹管51,内螺纹管51的侧面与梁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内螺纹管51的侧面活动插接有转杆52;
35.内螺纹管51内侧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53,两个螺杆53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c形杆54,c形杆54的顶面与梁体1的底面滑动连接,c形杆54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管55,滑管55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梁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
3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插接机构7包括c形插杆71,c形插杆71活动插接在限位板6的内侧,且c形插杆71的侧面与支撑柱2的侧面滑动连接,c形插杆71的侧面铰接有铰接板72,铰接板72的远离c形插杆71的一端与c形杆54的底面铰接;
37.铰接板72前后的两侧铰接有固定机构9。
38.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固定机构9包括c形板91,c形板91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铰接板72前后的两侧转动连接;
39.c形板91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93,凹槽93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插
块94,插块94的侧面与插槽8的内壁搭接;
40.c形板91两个竖板相背的一侧均搭接有卡板95,卡板95的侧面铰接有抵触板92,抵触板92远离卡板95的一侧与卡槽4的内壁抵触,两个卡板95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96,固定螺杆96的一端依次穿过卡板95、c形板91的竖板、“凸”字形卡块3并与插块94螺纹连接;
41.c形板91横板的底面铰接有紧固机构10。
42.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紧固机构10包括x形折叠杆101,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右端与c形板91横板的底面铰接,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左端与c形板91横板的底面滑动连接,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两端通过拉簧102活动连接,x形折叠杆101下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x形折叠杆101下侧的两端搭接有支撑板104,支撑板104的顶面开设有滑槽105,且滑槽105的内壁与滑块103的侧面搭接。
4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螺纹管5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与梁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轴承保证内螺纹管51转动时的顺畅性。
44.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支撑板104的宽度是c形板91宽度的两倍,且支撑板10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通过导向块保证支撑板104在梁体1顶面滑动的顺畅性。
4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46.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47.s1:通过将“凸”字形卡块3套在支撑柱2的侧面上,然后将c形板91套在梁体1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将滑管55、限位板6固定在梁体1、支撑柱2的侧面上,然后通过将c形插杆71插在限位板6的内侧、c形杆54插在滑管55的内侧、“凸”字形卡块3的两端插在凹槽93的内侧;
48.s2:然后通过使用者转动转杆52带动内螺纹管51转动,通过内螺纹管51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螺杆53相背移动,促使c形杆54的两端向滑管55的内侧移动,进而带动c形插杆71向限位板6的内侧移动,然后通过c形杆54与c形插杆71同时移动时带动铰接板72偏转,通过铰接板72偏转带动c形板91向接近支撑柱2的一侧移动并向下移动,促使x形折叠杆101偏转折叠并与拉簧102配合,促使支撑板104的底面与梁体1的顶面抵触,增加c形板91与c形杆54配合对梁体1夹持的稳定性;
49.s3:然后在c形板91下移时带动插块94插接到插槽8的内侧,对“凸”字形卡块3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固定螺杆96对卡板95、c形板91的竖板、“凸”字形卡块3并与插块94进行连接,促使抵触板92与卡槽4的内壁抵触,进一步将“凸”字形卡块3固定在梁体1的侧面上。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包括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左右的两侧均搭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凸”字形卡块(3),所述“凸”字形卡块(3)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凸”字形卡块(3)的上侧开设有插槽(8);所述梁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两个所述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插接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内螺纹管(51),所述内螺纹管(51)的侧面与梁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管(51)的侧面活动插接有转杆(52);所述内螺纹管(51)内侧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53),两个所述螺杆(53)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c形杆(54),所述c形杆(54)的顶面与梁体(1)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c形杆(54)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管(55),所述滑管(55)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梁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7)包括c形插杆(71),所述c形插杆(71)活动插接在限位板(6)的内侧,且c形插杆(71)的侧面与支撑柱(2)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c形插杆(71)的侧面铰接有铰接板(72),所述铰接板(72)的远离c形插杆(71)的一端与c形杆(54)的底面铰接;所述铰接板(72)前后的两侧铰接有固定机构(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c形板(91),所述c形板(91)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铰接板(72)前后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c形板(91)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93),所述凹槽(93)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插块(94),所述插块(94)的侧面与插槽(8)的内壁搭接;所述c形板(91)两个竖板相背的一侧均搭接有卡板(95),所述卡板(95)的侧面铰接有抵触板(92),所述抵触板(92)远离卡板(95)的一侧与卡槽(4)的内壁抵触,两个所述卡板(95)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96),所述固定螺杆(96)的一端依次穿过卡板(95)、c形板(91)的竖板、“凸”字形卡块(3)并与插块(94)螺纹连接;所述c形板(91)横板的底面铰接有紧固机构(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10)包括x形折叠杆(101),所述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右端与c形板(91)横板的底面铰接,所述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左端与c形板(91)横板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x形折叠杆(101)上侧的两端通过拉簧(102)活动连接,所述x形折叠杆(101)下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所述x形折叠杆(101)下侧的两端搭接有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顶面开设有滑槽(105),且滑槽(105)的内壁与滑块(103)的侧面搭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5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与梁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4)的宽度是c形板(91)宽度的两倍,且支撑板(10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s1:通过将“凸”字形卡块(3)套在支撑柱(2)的侧面上,然后将c形板(91)套在梁体(1)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将滑管(55)、限位板(6)固定在梁体(1)、支撑柱(2)的侧面上,然后通过将c形插杆(71)插在限位板(6)的内侧、c形杆(54)插在滑管(55)的内侧、“凸”字形卡块(3)的两端插在凹槽(93)的内侧;s2:然后通过使用者转动转杆(52)带动内螺纹管(51)转动,通过内螺纹管(51)转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螺杆(53)相背移动,促使c形杆(54)的两端向滑管(55)的内侧移动,进而带动c形插杆(71)向限位板(6)的内侧移动,然后通过c形杆(54)与c形插杆(71)同时移动时带动铰接板(72)偏转,通过铰接板(72)偏转带动c形板(91)向接近支撑柱(2)的一侧移动并向下移动,促使x形折叠杆(101)偏转折叠并与拉簧(102)配合,促使支撑板(104)的底面与梁体(1)的顶面抵触,增加c形板(91)与c形杆(54)配合对梁体(1)夹持的稳定性;s3:然后在c形板(91)下移时带动插块(94)插接到插槽(8)的内侧,对“凸”字形卡块(3)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固定螺杆(96)对卡板(95)、c形板(91)的竖板、“凸”字形卡块(3)并与插块(94)进行连接,促使抵触板(92)与卡槽(4)的内壁抵触,进一步将“凸”字形卡块(3)固定在梁体(1)的侧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性不佳,且安装较为麻烦。本发明由调节机构、插接机构、固定机构和紧固机构组成。该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凸”字形卡块套在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将C形板套在梁体的侧面上,通过螺栓分别将滑管、限位板固定在梁体、支撑柱的侧面上,然后通过将C形插杆插在限位板的内侧、C形杆插在滑管的内侧、“凸”字形卡块的两端插在凹槽的内侧,通过C形杆与滑管配合增加装置与梁体地面接触的面积、通过C形插杆增加装置与支撑柱侧面接触的面积,增加装置对梁体与支撑柱接触处固定的稳定性。与支撑柱接触处固定的稳定性。与支撑柱接触处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林 汪建铵 刁乾红 邬轶群 孔凡立 朱磊 贺子良 方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市建筑和人防工程管理站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