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
背景技术:
2.颈部天然具有血液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特点,加上外科医生采用娴熟的缝合技术,和各种美容缝线的采用。一般甲状腺手术的切口都比较容易顺利愈合。但是患者在术后由于担心伤口拉开而没有及时颈部功能锻炼,导致颈部皮肤粘连,伤口虽然愈合的非常满意;但是不敢转动脖子,吞咽时有紧绷感,既不美观,也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出现患侧肩部的肌肉萎缩和肩下垂等症状,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后遗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包括矫正机构,矫正机构上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可对肩部进行牵引的牵引带;所述安装架上球连接有颈部板,颈部板上转动连接有头部固定架,颈部板上设有可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的训练结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按摩支撑架,按摩支撑架上设有对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与按摩支撑架固接的按摩板,按摩板上均布有多个按摩结构;所述按摩结构包括按摩筒,按摩筒内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连接有按摩结构,调节结构可对按摩结构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所述按摩结构上连接有多个按摩球,按摩结构可带动多个所述按摩球在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往复的向内及向外旋转。
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后下固定板和与后下固定板相对应的前下固定板,前下固定板上设有一对与后下固定板相对应的下固定带;所述后下固定板上方设有后上固定板,后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远离后下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与后上固定板固接的上安装板;所述前下固定板上方设有前上固定板,前上固定板上设有与后上固定板相对应的上固定带;所述前下固定板上设有连接伸缩杆,连接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前上固定板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上安装板固接的转动筒,转动筒上转动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上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与调节板可拆卸连接,偏心轮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转动盘相对应的拨块,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导向块,拨块与活动导向块滑动连接,转动盘上设有与拨块相对应的拨动槽;所述驱动块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拨动槽相对应的插块,转动筒上固接有与插块相对应的固定导向块,插块与固定导向块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同轴固接有拆卸花键,调节板上设有与拆卸花键相对应的
花键槽,拆卸花键上螺接有对调节板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
8.进一步地,所述头部固定架包括下颌托,颈部板上转动连接有与下颌托相对应的头部板,头部板上固接有与下颌托相对应的连接带。
9.进一步地,所述训练结构包括与颈部板固接的一对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螺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头部板上转动连接有推杆,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上连接有一对与调节丝杆滑动连接的滑筒;所述调节螺母上转动连接有下转动块,滑筒上转动连接有上转动块,下转动块上设有与上转动块相连接的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支撑架包括连接块,后下固定板上设有与连接块相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插槽,连接块上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安装块,连接块上设有与安装架相对应的下安装螺栓;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调节筒,调节筒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与按摩板固接;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螺接有上安装螺栓,上安装板上固接有与上安装螺栓螺接的固定筒。
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按摩筒固接的马达,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曲柄;所述按摩筒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按摩筒内还转动连接有齿圈,齿圈上固接有与蜗杆相对应的蜗轮齿;所述主动曲柄上转动连接有与齿圈相啮合的行星轮,行星轮上固接有从动曲柄;所述按摩筒内固接有竖向杆,竖向杆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滑道,从动曲柄上设有与横向滑道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横向滑道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与按摩结构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结构包括与按摩筒转动连接的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上滑动连接有移动花键,移动花键上连接有驱动曲柄;所述驱动曲柄上球连接有升降筒,升降筒与按摩筒滑动连接;所述按摩筒上滑动连接有升降花键,升降筒与升降花键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筒上固接有升降板,升降花键上固接有按摩块;所述按模块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与按摩球固接的转动杆,升降板上连接有多个与转动杆相对应的驱动杆,转动杆上设有与驱动杆相配合的滑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架将本技术安装在患者身上,通过调节板沿安装架转动,进而通过牵引带实现患者患肢高于健肢,以纠正肩下垂的趋势,能够有效的避免患侧肩部的肌肉萎缩和肩下垂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另外通过颈部板与安装架球连接以及头部固定架与颈部板转动连接,实现患者可进行仰头、抬头及左右扭头的训练,通过训练结构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辅助患者头部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锻炼的效果。
14.2、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可将按摩机构安装在矫正机构上,通过按摩结构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舒缓,促进颈部的血液流通,提高患者颈部的恢复效果;在按摩时,通过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往复的向内及向外旋转的按摩球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揉捏,提高按摩的效果。
15.3、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通过调节结构对按摩装置的按摩力度进行调节,使本技术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循序渐进的按摩力度,促进患者颈部的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轴测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轴测图;图3为本发明中矫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训练结构、颈部板、头部固定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转动结构的内部结构的第一轴测图;图6为本发明中转动结构的内部结构的第二轴测图图7为本发明中按摩机构的第一轴测图;图8为本发明中按摩机构的第二轴测图;图9为本发明中按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按摩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齿圈、主动曲柄、从动曲柄、行星轮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中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固定带,2、前下固定板,3、后下固定板,4、连接伸缩杆,5、按摩支撑架,6、上固定带,7、后上固定板,8、调节板,9、牵引带,10、上安装板,11、颈部板,12、头部板,13、连接带,14、下颌托,15、前上固定板,16、转动结构,17、下安装板,18、滑杆,19、按摩装置,20、安装架,21、固定筒,22、调节螺母,23、调节丝杆,24、弹簧,25、滑筒,26、铰接块,27、推杆,28、转动盘,29、拨块,30、驱动块,31、调节旋钮,32、固定导向块,33、插块,34、活动导向块,35、拆卸花键,36、连接螺栓,37、连接块,38、调节筒,39、固定块,40、调节杆,41、按摩板,42、按摩结构,43、安装块,44、上安装螺栓,45、按摩球,46、按摩筒,47、马达,48、刻度线,49、花键筒,50、移动花键,51、升降花键,52、升降筒,53、导向板,54、升降板,55、转动杆,56、驱动曲柄,57、齿轮,58、齿条,59、竖向杆,60、横向滑道,61、蜗杆,62、蜗轮齿,63、限位杆,64、齿圈,65、限位柱,66、主动曲柄,67、行星轮,68、指针,69、从动曲柄,70、滑块,71、按摩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如图1-13所示,包括矫正机构,矫正机构上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安装架20,安装架2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8,调节板8上设有可对肩部进行牵引的牵引带9;所述安装架20上球连接有颈部板11,颈部板11上转动连接有头部固定架,颈部板11上设有可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的训练结构;通过安装架20将本技术安装在患者身上,通过调节板8沿安装架20转动,进而通过牵引带9实现患者患肢高于健肢,以纠正肩下垂的趋势,能够有效的避免患侧肩部的肌肉萎缩和肩下垂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另外通过颈部板11与安装架20球连接以及头部固定架与颈部板11转动连接,实现患者可进行仰头、抬头及左右扭头的训练,通过训练结构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辅助患者头部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锻炼的效果。
18.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与安装架20可拆卸连接的按摩支撑架5,按摩支撑架5上设有对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19;所述按摩装置19包括与按摩支撑架5固接的按摩板41,按摩板41上均布有多个按摩结构42;所述按摩结构42包括按摩筒46,按摩筒46内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连接有按摩结构42,调节结构可对按摩结构42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所述按摩结
构42上连接有多个按摩球45,按摩结构42可带动多个所述按摩球45在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往复的向内及向外旋转;通过按摩结构42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舒缓,促进颈部的血液流通,提高患者颈部的恢复效果;在按摩时,通过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往复的向内及向外旋转的按摩球45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揉捏,提高按摩的效果。
1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架20包括后下固定板3和与后下固定板3相对应的前下固定板2,前下固定板2上设有一对与后下固定板3相对应的下固定带1;所述后下固定板3上方设有后上固定板7,后下固定板3上设有下安装板17;所述下安装板17上滑动连接有滑杆18,下安装板17上设有与滑杆18相配合的紧固螺钉,滑杆18远离后下固定板3的一端连接有与后上固定板7固接的上安装板10;所述前下固定板2上方设有前上固定板15,前上固定板15上设有与后上固定板7相对应的上固定带6;所述前下固定板2上设有连接伸缩杆4,连接伸缩杆4的伸缩端与前上固定板15相连接;所述连接伸缩杆4包括与前下固定板2固接的连接筒,连接筒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筒上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紧固螺钉。
20.安装架20在使用时,通过后下固定板3、前下固定板2、下固定带1相配合安装在患者腹部,后上固定板7、前上固定板15、上固定带6相配合安装在患者胸部,通过滑杆18、连接伸缩杆4对后下固定板3、后上固定板7及前下固定板2、前上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使本技术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提高本技术的适应性。
21.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转动结构16包括与上安装板10固接的转动筒,转动筒上转动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连接有调节旋钮31;所述上安装板1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8,转动盘28与调节板8可拆卸连接,偏心轮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块30;所述驱动块30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转动盘28相对应的拨块29,转动盘28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导向块34,拨块29与活动导向块34滑动连接,转动盘28上设有与拨块29相对应的拨动槽;所述驱动块3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拨动槽相对应的插块33,转动筒上固接有与插块33相对应的固定导向块32,插块33与固定导向块32滑动连接。
22.转动结构16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旋钮31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驱动块30带动拨块29沿活动导向块34滑动;拨块29与拨动槽相配合带动转动盘28转动,转动盘28带动调节板8转动;与此同时,活动导向块34转动,驱动块30带动插块33沿固定导向块32滑动;另外转动盘28在转动后,驱动块30带动拨块29与拨动槽分离,此时插块33与拨动槽相配合对转动盘28进行限位,防止转动盘28转动,提高调节板8的稳定性。
2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28同轴固接有拆卸花键35,调节板8上设有与拆卸花键35相对应的花键槽,拆卸花键35上螺接有对调节板8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36;通过拆卸花键35、花键槽、连接螺栓36相配合实现调节板8与转动盘28的可拆卸连接,使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宽度肩膀的患者进行更换相应的调节板8,提高本技术的便利性。
24.进一步地,所述头部固定架包括下颌托14,颈部板11上转动连接有与下颌托14相对应的头部板12,头部板12上固接有与下颌托14相对应的连接带13;所述上固定带6、下固定带1、连接带13、牵引带9上均设有刺毛魔术贴和与刺毛魔术贴相对应的圆毛魔术贴;头部固定架通过头部板12、下颌托14、连接带13相配合固定在患者头部,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训练结构包括与颈部板11固接的一对调节丝杆23,调节丝杆23上螺接有调节螺母22;所述头部板12上转动连接有推杆27,推杆27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块26,铰接块26上连接有一对与调节丝杆23滑动连接的滑筒25;所述调节螺母22
上转动连接有下转动块,滑筒25上转动连接有上转动块,下转动块上设有与上转动块相连接的弹簧24。
25.训练结构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转动调节螺母22,改变弹簧24的伸缩状态;患者在进行仰头低头训练时,患者的头部带动头部板12进行转动,头部板12通过推杆27带动铰接块26运动,铰接块26带动滑筒25沿调节丝杆23滑动,滑筒25通过上转动块挤压弹簧24;使用弹簧24对头部板12的转动施加阻力,实现患者在仰头过程中的阻力及低头过程中抬头时的阻力,提高患者锻炼的效果。
26.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按摩支撑架5包括连接块37,后下固定板3上设有与连接块37相对应的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上设有插槽,连接块37上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安装块43,连接块37上设有与安装架20相对应的下安装螺栓;通过将连接块37上的安装块43安装在安装架20相上的插槽内,通过下安装螺栓对连接块37与安装架20进行固定,实现按摩支撑架5与后下固定板3之间的固定;所述连接块37上滑动连接有调节筒38,连接块37上设有与调节筒38相配合的紧固螺钉;所述调节筒38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0,调节筒38上设有与调节杆40相配合的紧固螺钉,调节杆40与按摩板41固接;所述调节杆40上设有固定块39,固定块39上螺接有上安装螺栓44,上安装板10上固接有与上安装螺栓44螺接的固定筒21。通过调节筒38与调节杆40相配合使固定块39与固定筒21相对应,通过上安装螺栓44将固定块39安装在上安装板10上。
27.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按摩筒46固接的马达47,马达47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曲柄66;所述按摩筒46内转动连接有蜗杆61,蜗杆61上连接有旋钮,按摩筒46内还转动连接有齿圈64,齿圈64上固接有与蜗杆61相对应的蜗轮齿62;所述主动曲柄66上转动连接有与齿圈64相啮合的行星轮67,行星轮67上固接有从动曲柄69;所述按摩筒46内固接有竖向杆59,竖向杆59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滑道60,从动曲柄69上设有与横向滑道60相对应的滑块70;所述横向滑道60上固接有齿条58,齿条58与按摩结构42相连接;所述齿圈上设有指针68,按摩筒上设有与指针68相对应的刻度线48;所述齿圈上设有一对限位杆63,按摩筒上设有与限位杆63相对应的限位柱65。
28.调节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旋钮带动蜗杆61转动,蜗杆61通过蜗轮齿62带动齿圈64转动,齿圈64带动行星轮67转动,进而改变主动曲柄66与从动驱动在转动时的夹角;当主动曲柄66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主动曲柄66与从动曲柄69夹角为180度,通过从动曲柄69、滑块70驱动的带动的横向滑道60的竖向运动距离达到最大,此时齿条58带动齿轮57转动一圈;通过改变主动曲柄66竖直状态时,主动曲柄66与从动曲柄69之间的夹角,实现横向滑道60的运动距离;通过调节结构改变齿条58的运动距离,进而实现改变按摩结构42的按摩强度,提高本技术的适应性。
29.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按摩结构42包括与按摩筒46转动连接的齿轮57,齿轮57与齿条58相啮合;所述齿轮57上滑动连接有移动花键50,移动花键50上连接有驱动曲柄56;所述驱动曲柄56上球连接有升降筒52,升降筒52与按摩筒46滑动连接;所述按摩筒46内固接有与升降筒52相对应的导向板53,升降筒52穿设于导向板53上;所述按摩筒46上滑动连接有升降花键51,升降筒52与升降花键51转动连接,按摩筒46上设有与升降花键51相对应的花键筒49;所述升降筒52上固接有升降板54,升降花键51上固接有按摩块71;所述按模块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与按摩球45固接的转动杆55,升降板54上连接有多个与转动杆55相对
应的驱动杆,转动杆55上设有与驱动杆相配合的滑槽。
30.通过齿条58带动齿轮57转动,齿轮57通过移动花键50带动驱动曲柄56转动,驱动曲柄56与升降筒52为球连接,进而驱动曲柄56在带动升降筒52转动的同时,带动升降筒52上下升降;另外由于升降筒52与升降花键51转动连接,在升降筒52升降时带动升降花键51上下升降,使升降板54与按摩块71始终保持一致;升降板54转动时,升降板54通过驱动杆与转动杆55上的滑槽相配合带动转动杆55沿按摩块71转动,转动杆55带动按摩球45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
3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患者肩部的宽度,进行更换相应的调节板8;调节板8更换过程如下:转动连接螺栓36与拆卸花键35分离,使调节板8上的花键槽与拆卸花键35分离;将尺寸适合的调节板8安装在拆卸花键35上,并通过连接螺栓36与拆卸花键35相配合对调节板8进行固定。
32.根据患者的上身高度,对连接伸缩杆4及花键进行调节,使前下固定板2与患者的腹部相对应,前上固定板15与患者的胸部相对应;通过后下固定板3、前下固定板2、下固定带1相配合安装在患者腹部,后上固定板7、前上固定板15、上固定带6相配合安装在患者胸部;转动调节旋钮31,调节旋钮31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驱动块30带动拨块29沿活动导向块34滑动;拨块29与拨动槽相配合带动转动盘28转动,转动盘28带动调节板8转动;与此同时,活动导向块34转动,驱动块30带动插块33沿固定导向块32滑动;另外转动盘28在转动后,驱动块30带动拨块29与拨动槽分离,此时插块33与拨动槽相配合对转动盘28进行限位,防止转动盘28转动。
33.患者主动使患肢高于健肢,使用牵引带9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板8与牵引带9相配合防止患者患肢低于健肢,以纠正肩下垂的趋势。
34.通过头部板12、下颌托14、连接带13相配合固定在患者头部;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转动调节螺母22,改变弹簧24的伸缩状态;患者在进行仰头低头训练时,患者的头部带动头部板12进行转动,头部板12通过推杆27带动铰接块26运动,铰接块26带动滑筒25沿调节丝杆23滑动,滑筒25通过上转动块挤压弹簧24;患者在进行左右扭头锻炼时,患者颈部带动颈部板11沿上安装板10转动。
35.根据患者的情况,患者在锻炼后,或平时,进行按摩,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患者在进行按摩时,通过将连接块37上的安装块43安装在安装架20相上的插槽内,通过下安装螺栓对连接块37与安装架20进行固定,实现按摩支撑架5与后下固定板3之间的固定;通过调节筒38与调节杆40相配合使固定块39与固定筒21相对应,通过上安装螺栓44将固定块39安装在上安装板10上。
36.进行按摩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按摩力度进行调节,通过旋钮带动蜗杆61转动,蜗杆61通过蜗轮齿62带动齿圈64转动,齿圈64带动行星轮67转动,进而改变主动曲柄66与从动驱动在转动时的夹角;当主动曲柄66转动至竖直状态时,主动曲柄66与从动曲柄69夹角为180度,通过从动曲柄69、滑块70驱动的带动的横向滑道60的竖向运动距离达到最大,此时齿条58带动齿轮57转动一圈;通过改变主动曲柄66竖直状态时,主动曲柄66与从动曲柄69之间的夹角,实现横向滑道60的运动距离;进而实现齿条58带动齿轮57的转动角度。
37.按摩时,马达47动作,马达47带动主动曲柄66转动,主动曲柄66带动行星轮67沿齿
圈64转动;行星轮67通过从动曲柄69、滑块70带动横向滑道60沿竖向干运动,横向滑道60通过齿条58带动齿轮57转动;齿轮57通过移动花键50带动驱动曲柄56转动,驱动曲柄56与升降筒52为球连接,以及移动花键50与齿轮57滑动连接,进而驱动曲柄56在带动升降筒52转动的同时,带动升降筒52上下升降;另外由于升降筒52与升降花键51转动连接,在升降筒52升降时带动升降花键51上下升降,使升降板54与按摩块71始终保持一致;升降板54转动时,升降板54通过驱动杆与转动杆55上的滑槽相配合带动转动杆55沿按摩块71转动,转动杆55带动按摩球45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机构,矫正机构上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安装架(20),安装架(2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8),调节板(8)上设有可对肩部进行牵引的牵引带(9);所述安装架(20)上球连接有颈部板(11),颈部板(11)上转动连接有头部固定架,颈部板(11)上设有可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的训练结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与安装架(20)可拆卸连接的按摩支撑架(5),按摩支撑架(5)上设有对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19);所述按摩装置(19)包括与按摩支撑架(5)固接的按摩板(41),按摩板(41)上均布有多个按摩结构(42);所述按摩结构(42)包括按摩筒(46),按摩筒(46)内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连接有按摩结构(42),调节结构可对按摩结构(42)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所述按摩结构(42)上连接有多个按摩球(45),按摩结构(42)可带动多个所述按摩球(45)在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往复的向内及向外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包括后下固定板(3)和与后下固定板(3)相对应的前下固定板(2),前下固定板(2)上设有一对与后下固定板(3)相对应的下固定带(1);所述后下固定板(3)上方设有后上固定板(7),后下固定板(3)上设有下安装板(17);所述下安装板(17)上滑动连接有滑杆(18),滑杆(18)远离后下固定板(3)的一端连接有与后上固定板(7)固接的上安装板(10);所述前下固定板(2)上方设有前上固定板(15),前上固定板(15)上设有与后上固定板(7)相对应的上固定带(6);所述前下固定板(2)上设有连接伸缩杆(4),连接伸缩杆(4)的伸缩端与前上固定板(15)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16)包括与上安装板(10)固接的转动筒,转动筒上转动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连接有调节旋钮(31);所述上安装板(1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8),转动盘(28)与调节板(8)可拆卸连接,偏心轮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块(30);所述驱动块(30)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转动盘(28)相对应的拨块(29),转动盘(28)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导向块(34),拨块(29)与活动导向块(34)滑动连接,转动盘(28)上设有与拨块(29)相对应的拨动槽;所述驱动块(3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拨动槽相对应的插块(33),转动筒上固接有与插块(33)相对应的固定导向块(32),插块(33)与固定导向块(32)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8)同轴固接有拆卸花键(35),调节板(8)上设有与拆卸花键(35)相对应的花键槽,拆卸花键(35)上螺接有对调节板(8)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3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架包括下颌托(14),颈部板(11)上转动连接有与下颌托(14)相对应的头部板(12),头部板(12)上固接有与下颌托(14)相对应的连接带(1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结构包括与颈部板(11)固接的一对调节丝杆(23),调节丝杆(23)上螺接有调节螺母(22);所述头部板(12)上转动连接有推杆(27),推杆(27)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块(26),铰接块(26)上连接有一对与调节丝杆(23)滑动连接的滑筒(25);所述调节螺母(22)上转动连接有下转动块,滑筒(25)上转动连接有上转动块,下转动块上设有与上转动块相连接的弹簧(2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支撑架
(5)包括连接块(37),后下固定板(3)上设有与连接块(37)相对应的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上设有插槽,连接块(37)上设有与插槽相对应的安装块(43),连接块(37)上设有与安装架(20)相对应的下安装螺栓;所述连接块(37)上滑动连接有调节筒(38),调节筒(38)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0),调节杆(40)与按摩板(41)固接;所述调节杆(40)上设有固定块(39),固定块(39)上螺接有上安装螺栓(44),上安装板(10)上固接有与上安装螺栓(44)螺接的固定筒(2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按摩筒(46)固接的马达(47),马达(47)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曲柄(66);所述按摩筒(46)内转动连接有蜗杆(61),按摩筒(46)内还转动连接有齿圈(64),齿圈(64)上固接有与蜗杆(61)相对应的蜗轮齿(62);所述主动曲柄(66)上转动连接有与齿圈(64)相啮合的行星轮(67),行星轮(67)上固接有从动曲柄(69);所述按摩筒(46)内固接有竖向杆(59),竖向杆(59)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滑道(60),从动曲柄(69)上设有与横向滑道(60)相对应的滑块(70);所述横向滑道(60)上固接有齿条(58),齿条(58)与按摩结构(42)相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结构(42)包括与按摩筒(46)转动连接的齿轮(57),齿轮(57)与齿条(58)相啮合;所述齿轮(57)上滑动连接有移动花键(50),移动花键(50)上连接有驱动曲柄(56);所述驱动曲柄(56)上球连接有升降筒(52),升降筒(52)与按摩筒(46)滑动连接;所述按摩筒(46)上滑动连接有升降花键(51),升降筒(52)与升降花键(51)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筒(52)上固接有升降板(54),升降花键(51)上固接有按摩块(71);所述按模块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与按摩球(45)固接的转动杆(55),升降板(54)上连接有多个与转动杆(55)相对应的驱动杆,转动杆(55)上设有与驱动杆相配合的滑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包括矫正机构,矫正机构上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可对肩部进行牵引的牵引带;所述安装架上球连接有颈部板,颈部板上转动连接有头部固定架,颈部板上设有可对头部固定架转动阻力进行调节的训练结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按摩支撑架,按摩支撑架上设有对颈部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后遗症的问题。效的解决了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后遗症的问题。效的解决了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后遗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钱连连 潘晓培 王慧慧 刘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