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
背景技术:
2.辣木是多年生多用途速生树种,叶片、嫩茎、果荚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且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因而,辣木可作为蔬菜和食品,在医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被誉为“奇迹之树”和“生命之树。目前,辣木种植于非洲、阿拉伯半岛、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加勒比诸岛,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国家或地区,我国主要种植于云南、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3.辣木瑙螟是危害辣木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取食为害辣木叶片、嫩芽及嫩茎,幼虫还会取食幼嫩豆荚,造成伤口腐烂。辣木瑙螟严重危害地区的单株被害达90%以上,其发生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制约了辣木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对辣木瑙螟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效果不理想,防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残留影响辣木的食品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可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或大量诱捕辣木瑙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友好、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防治辣木瑙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所述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引诱剂中(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的质量比为2:0.25-1.25:0.25-1.25。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引诱剂中(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的质量比为2:1:1。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发明的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可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或大量诱捕辣木瑙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友好、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防治辣木瑙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1.图1是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组分的化学结构;
12.图2是性信息素组分不同质量比例诱芯对辣木瑙螟雄蛾的诱蛾能力比较;
13.图3是性信息素引诱剂诱捕处理后不同调查时段内辣木瑙螟田间为害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5.取辣木瑙螟性成熟雌蛾,解剖性腺并提取性信息素,利用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性信息素进行鉴定,鉴定到(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为辣木瑙螟性信息素组分。同时,利用触角电位(eag)记录技术测定和分析发现,未交配辣木瑙螟雄蛾对鉴定到的性信息素组分(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的嗅觉反应强烈。
16.实施例1
17.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100:100。
18.实施例2
19.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50:50。
20.实施例3
21.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25:50。
22.实施例4
23.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25:25。
24.实施例5
25.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0:0。
26.实施例6
27.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0:25。
28.实施例7
29.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00:25:0。
30.实施例8
31.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0:100:100。
32.诱捕实验
33.在西双版纳,用实施例1-8不同质量配比的性信息素组分为诱芯进行田间诱捕试验,诱捕时长为1天,诱捕结果见图2。
34.从图2可以看出,性信息素组分比例为200:100:100、200:50:50、200:255:50、200:0:25、200:25:0及0:100:100时,都能诱捕辣木瑙螟雄蛾,但性信息素组分比例为200:25:25及200:0:0时,没有诱捕效果。其中性信息素组分比例为2:1:1时诱捕辣木瑙螟能力最强,诱
集到的虫量最多,表明该配比为辣木瑙螟性信息素组分的最佳配比。
35.诱捕效果实验
36.使用该性信息素组分比例为2:1:1的引诱剂用于田间诱捕防治辣木瑙螟,选取两片受灾情况相同的辣木田进行实验,其中一片辣木田使用引诱剂,作为性信息素引诱剂诱捕区,另一片辣木田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区,分别在4月、8月及12月统计辣木受辣木瑙螟危害的情况,结果见图3。
37.从图3可以看出,使用不同时间后调查田间辣木瑙螟危害情况发现,辣木瑙螟的田间危害株率显著降低,表明该性信息素引诱剂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中(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的质量比为2:0.25-1.25:0.25-1.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中(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的质量比为2: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瑙螟性信息素引诱剂,引诱剂包括有效成分为(Z)-7-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烯醛和(Z)-11-十六碳烯-1-醇,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1。本发明可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或大量诱捕辣木瑙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友好、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防治辣木瑙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颖 张祖兵 王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