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及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6-10  146



1.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及手电筒。


背景技术:

2.手电筒作为任务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被广泛使用,在人们进行户外野营、探险,或者军警用照明时,需要长时间使用手电筒,对手电筒的电量要求较高,因此,对手电筒的电池组要求具有高容量、高稳定性和良好的使用使用寿命。
3.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将电池进行并联组合起来,但是电池组安装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及装配效率低,且多为弹簧固定结构,稳定性较差,受到震动容易断路,因此,亟需设计一款大容量、结构简单牢靠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及手电筒,解决现有技术中手电筒电池组安装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包括:
7.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开关和发光件;
8.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对间隔设置;
9.电极组件,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且一个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10.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
11.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电路板和第一镍带,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镍带。
12.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包括偶数个电池,其中两个电池为一组并排设置,任意两组电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镍带,且所述第二镍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电路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凸起,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凸起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镍带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凸起,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凸起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口。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插接凸起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和限位部,所述插接部穿设在所述第二插接口中,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
16.作为优选,所述发光件包括多个led灯。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充电铜片,能够对所述电池组充电。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卡口能够卡接于尾盖。
19.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有上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结构安装电池组,本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无需设置弹簧,能够将电池组更好的限定到手电筒筒身内部,不会因使用过程中的震动轻易脱落或者短路,使得电池组不仅具备大容量,也能具备更好的稳固性能,不会轻易意外导致电池组脱离或者失效的情况发生,稳定性好,从而能够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视图;
22.图2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23.图3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中第一电路板的结构图;
24.图4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中第三电路板的结构图;
25.图5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中第一镍带的结构图;
26.图6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中第二镍带的结构图;
27.图7是本发明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安装于筒身壳体中的结构图。
28.图中:
29.1、第一电路板;11、电子开关;12、发光件;13、第一插接口;14、第二插接口;15、充电铜片;16、定位卡口;
30.2、第二电路板;
31.3、电极组件;31、第三电路板;311、第一插接凸起;32、第一镍带;321、第二插接凸起;3211、插接部;3212、限位部;
32.4、电池组;41、第二镍带;
33.100、尾盖。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电极组件3和电池组4,第一电路板1上设置有电子开关11和发光件12;第二电路板2与第一电路板1相对间隔设置;两个电极组件3均一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且一个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电池组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且电池组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电极组件3。
38.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结构安装电池组4,本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无需设置弹簧,能够将电池组4更好的限定到手电筒筒身内部,不会因使用过程中的震动轻易脱落或者短路,电池组4不仅具备大容量,也能具备更好的稳固性能,不会轻易震动导致电池组4脱离或者失效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39.具体地,电极组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电路板31和第一镍带32,电池组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第一镍带32,两个第一镍带32分别连接在电池组4的正负极,并能够通过第三电路板31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设置第三电路板31能为手电筒设置其他功能时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设置空间,当手电筒设置其它复杂的功能时,第三电路板31能为安装其它电子元器件、芯片等提供良好的布局空间。
40.更进一步地,电池组4包括偶数个电池,其中两个电池为一组并排设置,任意两组电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镍带41,且第二镍带4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4包括四个电池,两个电池为一组,第二镍带41设置在两组电池之间,用于导通电池之间的电路,且能够进一步稳固电池。
41.具体地,第三电路板3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凸起311,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上均开设有第一插接口13,第一插接凸起311能够插接于第一插接口13,两个第三电路板31与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围设成的空间用于电池组4的安装,且第一插接凸起311插接于第一插接口13之后,对插接处使用焊接加固,防止电池组4脱落或者电路接触不良。
42.具体地,第一镍带3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凸起321,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上均开设有第二插接口14,第二插接凸起321能够插接于第二插接口14,使得第一镍带32直接将电池组4与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接通,则第一镍带32可以与第三电路板31分体设置,插接处也实施焊接加固。
43.具体地,第二插接凸起321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3211和限位部3212,插接部3211穿设在第二插接口14中,限位部3212抵接于第一电路板1或第二电路板2,便于装配定位。
44.具体地,发光件12包括多个led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本实施例中led灯可反馈手电筒的充放电状态及手电筒电量信息。当按下手电筒开关11启动照明工作时,指定个数的led灯会亮起;示例性的,其中,当手电筒剩余电量>75%时,四个led灯同时亮起绿光;当50%<手电筒剩余电量<75%时,三个led灯同时亮起绿光;当25%<手电筒剩余电量<50%时,两个led灯同时亮起绿光;当手电筒电量<25%时,启动照明工作的同时只有一个led灯闪烁红光;提醒使用者手电筒的剩余电量,避免出现使用过程中电量不足停止照
明的情况发生。此外,手电筒进入充电状态时,根据手电筒电量信息持续闪烁不同个数和颜色的led灯,使用者可以根据led灯显示情况判断手电筒是否完成充电。
45.具体地,第一电路板1上还设置有充电铜片15,充电铜片15穿设于手电筒尾盖100上的充电孔中,充电器插设于充电孔并电连接于充电铜片15来对电池组4充电。
46.具体地,第一电路板1上还开设有定位卡口16,定位卡口16能够卡接于尾盖100,以进一步稳固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在手电筒筒身的安装。
4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有上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
48.综上,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的设计,将电池均匀稳固为一体,再通过筒身壳和尾盖100将电池组4进行限位,以固定电池组4,使得电池组4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在外力或者意外摔落的情况下跌落错位,从而导致手电筒失效。
49.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电量电池组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此外,通过手电筒的设计,将电池组4更好的限定到手电筒筒身壳内部,使得电池组4不仅具备大容量,也能具备更好的稳固性能,不会轻易意外导致电池组4脱离或者失效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50.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1),所述第一电路板(1)上设置有电子开关(11)和发光件(12);第二电路板(2),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相对间隔设置;电极组件(3),两个所述电极组件(3)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且一个所述电极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电极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电池组(4),所述电池组(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之间,且所述电池组(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电路板(31)和第一镍带(32),所述电池组(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镍带(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4)包括偶数个电池,其中两个电池为一组并排设置,任意两组电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镍带(41),且所述第二镍带(41)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板(3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凸起(311),所述第一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均开设有第一插接口(13),所述第一插接凸起(311)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带(3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凸起(321),所述第一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均开设有第二插接口(14),所述第二插接凸起(321)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口(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凸起(321)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3211)和限位部(3212),所述插接部(3211)穿设在所述第二插接口(14)中,所述限位部(3212)抵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或所述第二电路板(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12)包括多个led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上还设置有充电铜片(15),能够对所述电池组(4)充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上还开设有定位卡口(16),所述定位卡口(16)能够卡接于尾盖(100)。10.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及手电筒,手电筒电池组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极组件和电池组,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开关和发光件;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相对间隔设置;两个电极组件均一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且一个电极组件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电极组件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电池组设置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且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电极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手电筒电池组结构无需设置弹簧,具备更好的稳固性能,不会因震动导致电池组断电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丁柏平 杨锋 黄阳彪 宋林静 王进韬 殷佩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