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6-21  138



1.本发明涉及红耳龟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


背景技术:

2.红耳龟是泽龟科、彩龟属巴西彩龟的一个亚种,成体长椭圆形,背甲平缓隆起,脊棱明显,后缘呈锯齿状,头宽大,吻钝头颈部有黄绿相间的纵纹,眼后两侧各有1长条形红色斑块,头和颈侧面、腹面夹有黄绿线状条,眼中等大,颈短而粗,全身颜色多样,色彩斑斓,背甲翠绿色,每块盾片上具有黄绿镶嵌的圆环状斑纹;腹甲平坦,淡黄色,具有规则排列、似铜钱图案的黑色圆环纹,四肢粗短,趾间具发达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适中,龟苗时期色泽鲜艳醒目,全身布满黄绿镶嵌、粗细不匀的条纹和图案,随着个体长大,颜色、图案逐渐变淡,雄龟个体小,躯干长,前肢的爪子较长,尾基部较粗,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远;雌龟个体大,躯干短而厚,前肢的爪子较短,尾细且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近。
3.在现阶段对红耳龟室内养殖的技术中,基本上都是对红耳龟的饲料和水质进行把控,但是,对于饲养红耳龟而言,在良好且适宜的环境中才可保证红耳龟的正常且健康的生长,在当前的市场上,暂不存在适用于红耳龟的模拟太阳光照射的系统,红耳龟如不受到正常的光照,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现阶段对于红耳龟水温加热的处理方式多数是直接通过加热器对水池进行加热,难以保证水温的均匀性,易存在部分水温过热或过凉的情况,从而不利于红耳龟的成长,其次,对于幼年的红耳龟而言,易出现因翻不过身而淹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解决了室内养殖光照不足、水温均匀性差和幼年红耳龟易因翻不过身而淹死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端内壁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前后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涡轮减速器,所述涡轮减速器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所述方形卡块外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方形限位块,所述方形限位块外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连杆一端,所述连杆另一端均贯穿外壳体并均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所述半边齿轮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顶端均固定连接在l型固定杆一端,所述l型固定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内部,所述弧形滑槽分别设置在弧形固定板前后两端,所述弧形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箱体顶部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弧形固定板顶端内壁与弧形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
中心处设置有氙灯,所述弧形滑块左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槽左端内壁上,所述弧形滑槽右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体左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
8.优选的,所述内箱体底部右端位于出水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左端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右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贯穿加热箱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径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加热箱右端前侧靠近第一伺服电机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端贯穿加热箱并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中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移动块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加热箱左右两端内壁上与导杆相对应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加热箱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箱后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增压泵。
9.优选的,所述内箱体底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部前后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外侧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外侧一端均贯穿限位板并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远离横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内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
10.优选的,所述双头电机壳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外壳体底端内壁与t型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t型滑槽,连杆中部外径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底端内壁上。
11.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内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内箱体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座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回型杆与相对应的弧形滑块相连,所述弧形固定板的中心点与从动齿轮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电动推杆、双头电机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相连,后侧所述l型固定杆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12.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和加热箱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底端内壁上,所述转杆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的左端内壁上,所述螺杆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的左端内壁上,所述移动块后端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加热箱左右两端的内壁上。
13.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增压泵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加热箱并与内箱体相连。
14.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顶部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板中部与横杆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横杆均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前后两端。
1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电动推杆将双头电机上的方形卡块推入方形限位块外侧的滑槽内,随后启动双头电机,通过涡轮减速器实现对双头电机输出转速地调节,通过双头电机带动方形卡块的转动,方形卡块带动相对应的方形限位块的转动,方形限位块带动相连接连杆的转动,连杆带动半边齿轮的转动,在传动齿轮的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转动盘的转动,第一转动盘通过l型固定杆带动弧形滑块在弧形固
定板上的弧形滑槽内进行滑动,通过两个弧形滑块与安装座的连接,实现氙灯沿着弧形滑槽进行移动,并通过对氙灯在不同角度的调节,实现了模仿太阳升降的目的,保证了内箱体中红耳龟可受到充分的光照,同时,通过模仿太阳的升降实现了仿生的目的,满足红耳龟饲养过程中所需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当氙灯在双头电机的作用下由弧形固定板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时,通过弧形滑块与相对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接触,使第一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所接受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中,由plc控制器控制氙灯的关闭,并激活电动推杆的启动,同时控制双头电机的关闭,通过电动推杆将双头电机移动至初始状态,使方形卡块从方形限位块的滑槽内移动出,此时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弧形滑块在弧形滑槽内进行反向移动,从而通过弧形滑块带动安装座上的氙灯进行复位,以便实现第二次模拟太阳转动,该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当红耳龟位于内箱体中时,内箱体中的水通过收集槽流入过滤箱中,在过滤箱中滤板的作用下,将粪便杂质进行过滤,所过滤的水通过管道流入加热箱中,在加热箱中加热器的作用下,对过滤的水进行加热,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启动,带动转杆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实现对加热水的搅拌,使加热箱内的水充分且均匀的受热,随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带动移动块进行转动,由于移动块上的通孔滑动连接在限位杆上,通过限位杆限制了移动块地旋转,从而实现移动块在螺杆上的直线运动,带动温度传感器对加热的水进行测温,当移动块移动至螺杆一端时,导杆与压板相接触,继续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使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进行反转,从而实现移动块在螺杆上的反向直线运动,反之,当运动到另一端时,仍会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进行反转,最终实现移动块在螺杆上的往复运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区域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所检测的温度均达到设定温度时,由plc控制器激活增压泵的启动,将加热后的水抽入至内箱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所加热水的均匀性,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实现对内箱体中红耳龟的监测,当养殖人员通过外接设备发现内箱体中有红耳龟发生翻身的情况时,启动第三伺服电机的启动,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转动盘进行转动,由于传动板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盘外侧的外边缘处,从而通过传动板带动横杆向上进行运动,此时在限位板中限位槽的作用下,限制了横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横杆随第二转动盘的转动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立板带动垫板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垫板的震动,通过垫板的震动在红耳龟翻身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提高了红耳龟翻身的概率,减少因翻不了身而淹死的情况发生。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双头电机实现氙灯沿着弧形滑槽进行移动,并通过对氙灯在不同角度的调节,实现了模仿太阳升降的目的,保证了内箱体中红耳龟可受到充分的光照,同时,通过模仿太阳的升降实现了仿生的目的,满足红耳龟饲养过程中所需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通过弧形滑块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接触,使plc控制器控制氙灯的关闭,并激活电动推杆的启动,同时控制双头电机的关闭,通过电动推杆将双头电机移动至初始状态,使方形卡块从方形限位块的滑槽内移动出,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弧形滑块在弧形滑槽内进行反向移动,从而通过弧形滑块带动安装座上的氙灯进行复位,以便实现第二次模拟太阳转动,该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19.2、本发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杆上的搅拌叶对由加热器所加热的水进行充分搅拌,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实现移动块在螺杆上的直线运动,并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移动在螺杆上的往复运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区域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所检测的温度均达到设定温度时,由plc控制器激活增压泵的启动,将加热后的水抽入至内箱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所加热水的均匀性。
20.3、本发明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转动盘进行转动,并在传动板的传动作用和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下,从而实现横杆在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立板带动垫板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垫板的震动,通过垫板的震动在红耳龟翻身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提高了红耳龟翻身的概率,减少因翻不了身而淹死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外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加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内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外壳体;2、电动推杆;3、双头电机;4、涡轮减速器;5、方形卡块;6、方形限位块;7、连杆;8、半边齿轮;9、传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第一转动盘;12、l型固定杆;13、弧形滑块;14、弧形滑槽;15、弧形固定板;16、内箱体;17、安装座;18、氙灯;19、第一弹簧;20、第一压力传感器;21、plc控制器;22、收集槽;23、过滤箱;24、加热箱;25、第一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7、螺杆;28、移动块;29、温度传感器;30、导杆;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第二弹簧;33、压板;34、加热器;35、增压泵;36、垫板;37、立板;38、横杆;39、限位板;40、传动板;41、第二转动盘;42、第三伺服电机;43、t型滑块;44、t型滑槽;45、轴承;46、立杆;47、回型杆;48、摄像头;49、限位杆;50、限位槽;51、转杆;52、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底端内壁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3,双头电机3前后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涡轮减速器4,涡轮减速传动齿轮器4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5,方形卡块5外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方形限位块6,方形限位块6外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连杆7一端,连杆7另一端均贯穿外壳体1并均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8,半边齿轮8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11,第一转动盘11顶端均固定连接在l型固定杆12一端,l型固定杆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13,弧形滑块13均滑
动连接在弧形滑槽14内部,弧形滑槽14分别设置在弧形固定板15前后两端,弧形固定板1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箱体16顶部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弧形固定板15顶端内壁与弧形滑块13相对应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安装座17,安装座17底端中心处设置有氙灯18,通过电动推杆2将双头电机3上的方形卡块5推入方形限位块6外侧的滑槽内,随后启动双头电机3,通过涡轮减速器4实现对双头电机3输出转速地调节,通过双头电机3带动方形卡块5的转动,方形卡块5带动相对应的方形限位块6的转动,方形限位块6带动相连接连杆7的转动,连杆7带动半边齿轮8的转动,在传动齿轮9的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10的转动,从动齿轮10带动第一转动盘11的转动,第一转动盘11通过l型固定杆12带动弧形滑块13在弧形固定板15上的弧形滑槽14内进行滑动,通过两个弧形滑块13与安装座17的连接,实现氙灯18沿着弧形滑槽14进行移动,并通过对氙灯18在不同角度的调节,实现了模仿太阳升降的目的,保证了内箱体16中红耳龟可受到充分的光照,同时,通过模仿太阳的升降实现了仿生的目的,满足红耳龟饲养过程中所需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弧形滑块13左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槽14左端内壁上,弧形滑槽14右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0,外壳体1左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1,当氙灯18在双头电机3的作用下由弧形固定板15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时,通过弧形滑块13与相对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0的接触,使第一压力传感器20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所接受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21中,由plc控制器21控制氙灯18的关闭,并激活电动推杆2的启动,同时控制双头电机3的关闭,通过电动推杆2将双头电机3移动至初始状态,使方形卡块5从方形限位块6的滑槽内移动出,此时在第一弹簧19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弧形滑块13在弧形滑块14内进行反向移动,从而通过弧形滑块13带动安装座17上的氙灯18进行复位,以便实现第二次模拟太阳转动,该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30.内箱体16底部右端位于出水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槽22,收集槽22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3,过滤箱23左端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箱24,加热箱24右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5,第一伺服电机25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1,转杆51外径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52,加热箱24右端前侧靠近第一伺服电机25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螺杆27,螺杆27中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8,移动块28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9,移动块28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0,加热箱24左右两端内壁上与导杆30相对应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1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33,加热箱24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器34,加热箱24后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增压泵35,内箱体中16的水通过收集槽22流入过滤箱23中,在过滤箱23中滤板的作用下,将粪便杂质进行过滤,所过滤的水通过管道流入加热箱24中,在加热箱24中加热器34的作用下,对过滤的水进行加热,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5的启动,带动转杆51上的搅拌叶52进行转动,实现对加热水的搅拌,使加热箱24内的水充分且均匀的受热,随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6带动螺杆27进行转动,螺杆27带动移动块进行转动,由于移动块28上的通孔滑动连接在限位杆49上,通过限位杆49限制了移动块28的旋转,从而实现移动块28在螺杆27上的直线运动,带动温度传感器29对加热的水进行测温,当移动块28移动至螺杆27一端时,导杆30与压板33相接触,继续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2使第二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21中,通过plc控
制器21控制第二伺服电机26进行反转,从而实现移动块28在螺杆27上的反向直线运动,反之,当运动到另一端时,仍会通过plc控制器21控制第二伺服电机26进行反转,最终实现移动块28在螺杆27上的往复运动,通过温度传感器29对不同区域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所检测的温度均达到设定温度时,由plc控制器21激活增压泵35的启动,将加热后的水抽入至内箱体16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所加热水的均匀性。
31.内箱体16底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垫板36,垫板36顶部前后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板37,立板37外侧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横杆38,横杆38外侧一端均贯穿限位板39并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板40,传动板40远离横杆3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41,第二转动盘41内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42,通过第三伺服电机42带动第二转动盘41进行转动,由于传动板40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盘41外侧的外边缘处,从而通过传动板40带动横杆38向上进行运动,此时在限位板39中限位槽50的作用下,限制了横杆38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横杆38随第二转动盘41的转动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立板37带动垫板36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垫板36的震动,通过垫板36的震动在红耳龟翻身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提高了红耳龟翻身的概率,减少因翻不了身而淹死的情况发生。
32.双头电机3壳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43,外壳体1底端内壁与t型滑块4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t型滑槽44,通过t型滑块43在t型滑槽44内的滑动,实现了双头电机3的移动,同时提高了双头电机3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连杆7中部外径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45,轴承4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杆46,立杆46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底端内壁上,轴承45起到支撑和固定连杆7的作用,同时保证了连杆7的正常转动,立杆46起到支撑和固定轴承45的作用。
33.传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0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内箱体16的外侧壁上,内箱体16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座17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回型杆47与相对应的弧形滑块13相连,回型杆47起到连接弧形滑块13和安装座17的作用,弧形固定板15的中心点与从动齿轮10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实现了弧形滑块13在弧形滑槽14内的正常移动,电动推杆2、双头电机3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0均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21相连,后侧l型固定杆12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8,摄像头48对内箱体16中红耳龟进行监测。
34.过滤箱23和加热箱24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底端内壁上,转杆51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24的左端内壁上,螺杆27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24的左端内壁上,移动块28后端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9,限位杆4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加热箱24左右两端的内壁上,限位杆49起到限制移动块28随第二伺服电机26旋转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移动块28在螺杆27上的直线运动。
35.温度传感器2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1均与plc控制器21电性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6与plc控制器21电性连接,增压泵35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加热箱24并与内箱体16相连。
36.限位板39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顶部左侧的前后两端,限位板39中部与横杆38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位槽50,横杆38均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50内,限位槽50起到限制横杆38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横杆38随第二转动盘41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第三伺服电机42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前后两端。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底端内壁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3),所述双头电机(3)前后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涡轮减速器(4),所述涡轮减速器(4)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5),所述方形卡块(5)外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方形限位块(6),所述方形限位块(6)外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连杆(7)一端,所述连杆(7)另一端均贯穿外壳体(1)并均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8),所述半边齿轮(8)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11),所述第一转动盘(11)顶端均固定连接在l型固定杆(12)一端,所述l型固定杆(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13),所述弧形滑块(13)均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14)内部,所述弧形滑槽(14)分别设置在弧形固定板(15)前后两端,所述弧形固定板(1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箱体(16)顶部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弧形固定板(15)顶端内壁与弧形滑块(13)相对应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安装座(17),所述安装座(17)底端中心处设置有氙灯(18),所述弧形滑块(13)左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槽(14)左端内壁上,所述弧形滑槽(14)右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0),所述外壳体(1)左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16)底部右端位于出水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槽(22),所述收集槽(22)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3),所述过滤箱(23)左端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箱(24),所述加热箱(24)右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1),所述转杆(51)外径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52),所述加热箱(24)右端前侧靠近第一伺服电机(25)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中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8),所述移动块(28)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移动块(28)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0),所述加热箱(24)左右两端内壁上与导杆(30)相对应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1)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加热箱(24)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器(34),所述加热箱(24)后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增压泵(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16)底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垫板(36),所述垫板(36)顶部前后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板(37),所述立板(37)外侧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横杆(38),所述横杆(38)外侧一端均贯穿限位板(39)并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板(40),所述传动板(40)远离横杆(3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41),所述第二转动盘(41)内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电机(3)壳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43),所述外壳体(1)底端内壁与t型滑块(4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t型滑槽(44),连杆(7)中部外径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45),所述轴承(4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杆(46),所述立杆(46)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底端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0)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内箱体(16)的外侧壁上,所述内箱体(16)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座(17)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回型杆(47)与相对应的弧形滑块(13)相连,所述弧形固定板(15)的中心点与从动齿轮(10)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电动推杆(2)、双头电机(3)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0)均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21)相连,后侧所述l型固定杆(12)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3)和加热箱(24)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底端内壁上,所述转杆(51)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24)的左端内壁上,所述螺杆(27)左端转动连接在加热箱(24)的左端内壁上,所述移动块(28)后端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9),所述限位杆(4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加热箱(24)左右两端的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1)均与plc控制器(2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6)与plc控制器(21)电性连接,所述增压泵(35)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加热箱(24)并与内箱体(16)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9)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顶部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板(39)中部与横杆(38)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位槽(50),所述横杆(38)均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50)内,所述第三伺服电机(42)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前后两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涉及红耳龟养殖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所述外壳体底端内壁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前后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涡轮减速器,所述涡轮减速器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所述方形卡块外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方形限位块。通过双头电机实现氙灯沿着弧形滑槽进行移动,并通过对氙灯在不同角度的调节,实现了模仿太阳升降的目的,保证了内箱体中红耳龟可受到充分的光照,同时,通过模仿太阳的升降实现了仿生的目的,满足红耳龟饲养过程中所需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有利于红耳龟的生长及发育。


技术研发人员:龚立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龚立君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