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6-28  128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工授精是指将男性的精子在体外进行人工筛选,将质量较好的精子筛选出来之后,通过人工授精移植装置移植到女性的宫腔中,使卵子进行授精作用,目前精子移植大多是先将精子移植到移植装置内,再通过移植装置移植到女性宫腔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精子浪费,影响人工受精的成功率,并且目前的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精子排出不够彻底,导致有部分精子残留在移植装置内,造成精子的浪费,由于移植装置比较细,所以移植管和宫腔之间存在间隙,容易导致精子外溢,同样会造成精子的浪费,最终导致移植到女性宫腔中精子的量减小,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3.中国专利cn109793561b公开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利用气囊套对储精筒头部插入深度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堵住宫颈,避免授精过程中,精子漏出,减少精子的浪费, 中国专利cn110547861b公开一种生殖医学实验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通过挤液块和橡胶套的配合使用,通过挤液块的挤压将储液腔内的精子排入宫腔,这时活塞块继续将活塞杆一向上顶动,使活塞杆一向上移动并使橡胶套膨胀,将出液口内残留的精子挤出,减少精子的浪费,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然而本装置结构复杂,直接将挤压块顶部设置成凸起结构,同样能达到其效果,另外,通过对防护层进行反复清洗和高温消毒,虽然减少了材料的消耗所需成本,但是清洗和消毒同样需要成本,增加了使用成本。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包括储液外管、取液管,所述储液外管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状的第一出液口,储液外管内部套接有储液内管,储液内管外壁与储液外管内壁贴合,且储液外管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形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插入第一出液口内,储液外管底端与取液管上端螺纹配合连接,取液管上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取液管内部连通,取液管内同心分布有推拉杆,推拉杆下端穿出取液管,且推拉杆下端固定有手持部,所述推拉杆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挡板、第一活塞和推进机构,所述挡板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滑动套接在取液管内,且第一活塞与推拉杆滑动套接,第一活塞与挡板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弹簧上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弹簧下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7.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滑筒,滑筒包括上空腔和下空腔,且上空腔和下空腔连通,滑筒的下空腔侧壁均匀分布有侧通孔,且滑筒的下空腔内转动套接有调节转盘,调节转盘上环
形均匀分布有l形通气孔,l形通气孔与侧通孔数量一一对应,且l形通气孔上端端口通向滑筒的上空腔,l形通气孔下端端口与侧通孔处于同一高度,滑筒的上空腔内滑动套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端穿出滑筒,且支杆上端固定有支板,支板上侧固定有第三活塞,且第三活塞上侧凸起结构与第二出液口位置对应。
8.优选的,所述储液外管和储液内管均选用透明材料,便于观察储液内管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口径为1-2mm,便于将精子排出。
10.优选的,所述手持部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便于手持。
11.优选的,所述推拉杆靠近上端侧壁标注有刻度线,且滑筒侧壁标注有刻度线,推拉杆上刻度线与l形通气孔位置一一对应,且滑筒上刻度线与侧通孔位置一一对应,便于根据刻度线,调整调节转盘的位置,将l形通气孔与侧通孔对齐。
12.优选的,所述第三活塞上套有防护帽,避免第三活塞直接与精子接触,所述第三活塞上侧面与储液内管顶部形状适配,便于防护帽与储液内管顶部紧密贴合,第三活塞上侧中部设置有凸起结构,便于插入第二出液口,将精子完全加压出去,避免精子残留在储液内管中。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将筛选出来的精子抽入到储液内管时,由于l形通气孔与侧通孔错开,此时侧通孔仅与外界连通,气压恒定,滑筒相对储液内管滑动,确保储液内管在储液外管内位置固定;拔出第三活塞的过程中,由于l形通气孔与侧通孔连通,在第三活塞与储液内管之间摩擦力作用下,第二活塞在滑筒内滑动,使滑筒内气压第一外界大气压,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侧通孔将储液内管吸附在滑筒上,之后与滑筒一起滑出储液外管,通过转动调节转盘,实现储液内管的回收更换,以及对直接与精子接触的密封帽进行更换;仅仅对直接与精子接触的密封帽和储液内管进行更换,不仅可以避免消毒不彻底引起精子被污染,同时减少了需要更换部件,降低了使用成本。
14.在进行人手授精移植过程中,推拉杆移动过程中,第一活塞将取液管内空气压入气囊中,使气囊鼓起,利用鼓起的气囊将储液外管和宫腔之间存在间隙封堵,防止精子外溢,且当气囊完成充满空气之后,气囊内气空气的气压反作用在第一活塞上,压缩弹簧,使第一活塞相对推拉杆滑动,防止第一活塞持续将空气压入气囊,引起气囊的压力过高,防止精子外溢的同时,避免气囊内气压过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取液管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储液外管内部结构图。
16.图中标号:1储液外管;101第一出液口;2取液管;3气囊;4推拉杆;401手持部;5挡板;6第一活塞;7弹簧;8储液内管;801第二出液口;9滑筒;901侧通孔;10调节转盘;1001l形通气孔;11第二活塞;12支杆;13支板;14第三活塞;15密封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包括储液外管1、取液管2,所述
储液外管1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状的第一出液口101,储液外管1内部套接有储液内管8,储液内管8外壁与储液外管1内壁贴合,且储液外管8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形的第二出液口801,第二出液口801插入第一出液口101内,储液外管1底端与取液管2上端螺纹配合连接,取液管2上端设置有气囊3,气囊3与取液管2内部连通,取液管2内同心分布有推拉杆4,推拉杆4下端穿出取液管2,且推拉杆4下端固定有手持部401,所述推拉杆4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挡板5、第一活塞6和推进机构,所述挡板5与推拉杆4固定连接,第一活塞6滑动套接在取液管2内,且第一活塞6与推拉杆4滑动套接,第一活塞6与挡板5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7,弹簧7上端与第一活塞6固定连接,弹簧7下端与挡板5固定连接。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滑筒9,滑筒9包括上空腔和下空腔,且上空腔和下空腔连通,滑筒9的下空腔侧壁均匀分布有侧通孔901,且滑筒9的下空腔内转动套接有调节转盘10,调节转盘10上环形均匀分布有l形通气孔1001,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数量一一对应,且l形通气孔1001上端端口通向滑筒9的上空腔,l形通气孔1001下端端口与侧通孔901处于同一高度,滑筒9的上空腔内滑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12,支杆12上端穿出滑筒9,且支杆12上端固定有支板13,支板13上侧固定有第三活塞14,且第三活塞14上侧凸起结构与第二出液口801位置对应。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外管1和储液内管8均选用透明材料,便于观察储液内管8内部。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液口801的口径为1-2mm,便于将精子排出。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401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便于手持。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杆4靠近上端侧壁标注有刻度线,且滑筒9侧壁标注有刻度线,推拉杆4上刻度线与l形通气孔1001位置一一对应,且滑筒9上刻度线与侧通孔901位置一一对应,便于根据刻度线,调整调节转盘10的位置,将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对齐。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活塞14上套有防护帽15,避免第三活塞14直接与精子接触,所述第三活塞14上侧面与储液内管8顶部形状适配,便于防护帽15与储液内管8顶部紧密贴合,第三活塞14上侧中部设置有凸起结构,便于插入第二出液口801,将精子完全加压出去,避免精子残留在储液内管8中。
2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步骤一:将储液内管8套入储液外管1内,同时将密封帽15套在第三活塞14上;步骤二:手握手持部401,通过推拉杆4带动调节转盘10转动,直到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错开,此时滑筒9的上空腔相对外界密封,推动推拉杆4,直到密封帽15与储液内管8顶端贴合,同时第二活塞上侧中部设置有凸起结构对应部位的活塞帽16插入第二出液口801,将储液内管8中的空气完全排出;步骤三:通过拉动手持部401,将筛选出来的精子抽入到储液内管8中;步骤四:通过推动推拉杆4将储液内管8的精子移植到女性的宫腔,完成人工授精的移植工作;步骤五:旋转储液外管1,使储液外管1与取液管2分离,手握手持部401,通过推拉杆4带动调节转盘10转动,直到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相通,此时滑筒9的上空腔通过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连通,之后拉动推拉杆4将第三活塞14从储液内管8拔出,对储液
内管8和密封帽15进行更换。
25.在将筛选出来的精子抽入到储液内管8时,由于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错开,此时侧通孔901仅与外界连通,气压恒定,滑筒9相对储液内管8滑动,确保储液内管8在储液外管1内位置固定;完成人工授精移植工作之后,拔出第三活塞14的过程中,由于l形通气孔1001与侧通孔901连通,在第三活塞14与储液内管8之间摩擦力作用下,第二活塞11在滑筒9内滑动,使滑筒9内气压第一外界大气压,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侧通孔901将储液内管8吸附在滑筒9上,之后与滑筒9一起滑出储液外管1,实现储液内管8的回收;在进行人手授精移植过程中,推拉杆4移动过程中,第一活塞6将取液管2内空气压入气囊3中,使气囊3鼓起,利用鼓起的气囊3将储液外管1和宫腔之间存在间隙封堵,防止精子外溢,且当气囊3完成充满空气之后,气囊3内气空气的气压反作用在第一活塞6上,压缩弹簧7,使第一活塞6相对推拉杆4滑动,防止第一活塞6持续将空气压入气囊3,引起气囊的压力过高。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包括储液外管、取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外管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状的第一出液口,储液外管内部套接有储液内管,储液内管外壁与储液外管内壁贴合,且储液外管的顶端开设有形状为圆孔形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插入第一出液口内,储液外管底端与取液管上端螺纹配合连接,取液管上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取液管内部连通,取液管内同心分布有推拉杆,推拉杆下端穿出取液管,且推拉杆下端固定有手持部,所述推拉杆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挡板、第一活塞和推进机构,所述挡板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滑动套接在取液管内,且第一活塞与推拉杆滑动套接,第一活塞与挡板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弹簧上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弹簧下端与挡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滑筒,滑筒包括上空腔和下空腔,且上空腔和下空腔连通,滑筒的下空腔侧壁均匀分布有侧通孔,且滑筒的下空腔内转动套接有调节转盘,调节转盘上环形均匀分布有l形通气孔,l形通气孔与侧通孔数量一一对应,且l形通气孔上端端口通向滑筒的上空腔,l形通气孔下端端口与侧通孔处于同一高度,滑筒的上空腔内滑动套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端穿出滑筒,且支杆上端固定有支板,支板上侧固定有第三活塞,且第三活塞上侧凸起结构与第二出液口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外管和储液内管均选用透明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口径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靠近上端侧壁标注有刻度线,且滑筒侧壁标注有刻度线,推拉杆上刻度线与l形通气孔位置一一对应,且滑筒上刻度线与侧通孔位置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塞上套有防护帽,所述第三活塞上侧面与储液内管顶部形状适配,便于防护帽与储液内管顶部紧密贴合,第三活塞上侧中部设置有凸起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包括储液外管、取液管,储液外管内部套接有储液内管,储液外管底端与取液管上端螺纹配合连接,取液管上端设置有气囊,取液管内同心分布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挡板、第一活塞和推进机构;本发明仅仅对直接与精子接触的密封帽和储液内管进行更换,不仅可以避免消毒不彻底引起精子被污染,同时减少了需要更换部件,降低了使用成本,另外第一活塞可相对推拉杆滑动,可防止第一活塞持续将空气压入气囊,引起气囊的压力过高,防止精子外溢的同时,避免气囊内气压过高。避免气囊内气压过高。避免气囊内气压过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宁 王淑娜 张少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