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
3.公开号为cn107575350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降温效果良好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舱和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水冷机构和气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蓄水箱、水斗、排灰管、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气冷机构包括平板、导气盒、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两个支杆,蓄水箱内设有蓄水机构,和过滤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降温效果良好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通过蓄水机构在蓄水箱中收集水溶液,并利用过滤机构隔离雨水中的泥沙后,通过降温机构实现降温,利用水冷机构带走机舱表面的温度,并通过水冷机构往机舱内壁输送冷空气,排除热空气,进一步加强了降温效果,使元器件处于合适的环境温度,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4.但上述技术中基于物联网的风力发电机上的蓄水箱,需要通过设置的电动结构控制蓄水箱的存水,同时需要水泵将收集的雨水对机舱进行散热,浪费电能,且驱动结构在损坏后也难以及时的维修,从而影响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效果。
5.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设有机舱,所述机舱端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端连接有叶片;所述机舱一侧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两侧通过扭簧均转动连接有倾斜的挡板,且两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块,且两磁性块端部吸附贴合时,两挡板所组成的形状为“v”字形,且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底面上连接有浮动块,所述机舱表面包裹有吸水材料制成的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与储水箱的底端之间通过输送管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内管设有吸水材质且贯穿其内部的输送条,所述机舱表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局域网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机上的蓄水箱,通过设置电动结构控制蓄水箱的存水,同时需要水泵才能将收集的雨水对机舱进行散热,浪费电能,且驱动结构在损坏后也难以及时的维修,从而影响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效果;而本发明中的风力发电机在使用时,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在扭簧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此时雨水能够从两挡板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水箱内部,直至储水箱中的液面上升至浮动块处,并对浮动块施加向上的浮力,使得浮动块带动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靠近,直至两挡
板端部的磁性块能够相互吸引并接触贴合,此时呈v字形的两挡板能够对储水箱进行封堵,减少后续晴天时,储水箱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当再次遇到雨天时,随着雨水在两挡板顶部腔室的堆积,两挡板能够在雨水的重力下再次打开,从而使得储水箱的存水工作能够自动进行,而输送条能够将雨水不断的传送至机舱外表面的散热层中,并通过雨水蒸发吸热的形式对机舱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同时储水箱与散热机构的运行不再需要设置电动驱动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同时通过在机舱表面设置能够对其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感应器,当机舱内部高负荷运转且散热不足时,此时中央处理器能够控制发电机的功率,减少发电机烧坏的情况,从而使得发电机的工作能够通过物联网的形式,进行智能化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机的工作寿命。
8.优选的,所述机舱靠近储水箱的侧壁上连接有吸热囊,所述吸热囊一侧所对应的储水箱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输送管由固定管和活动管组成,所述活动管的自由端连接在吸热囊的侧壁上并与支撑板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固定管的自由端贯穿支撑板且与活动管的端部之间存有间隙,且所述吸热囊膨胀时能够带动活动管的自由端与固定管的自由端相贴合;当机舱表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吸热囊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并带动吸热囊上的活动管向固定管一侧运动,直至两者内部的输送条端部对齐并接触,使得活动管与固定管中相互连通的输送条能够将雨水顺利的输送至散热层上,当机舱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吸热囊在复位后带动活动管上的输送条与固定管上的输送条断开,此时支撑板能够对活动管的端部进行封堵,减少其内部输送条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散热层中的雨水在蒸发完后不再持续的流入雨水,减少雨水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储水箱中雨水的利用效果。
9.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连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靠近活动管的一面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内宽外窄的梯形状,所述输送条贯穿支撑网与滑块内部;当活动管在吸热囊的带动下与固定管对齐时,此时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入活动管内部,并带动其内部的输送条与活动管中的输送条充分的接触,从而使得两管件能够稳定的连接与连通,提高了输送条对雨水输送时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转杆处的机舱端面上连接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内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弧形状的压囊,所述压囊远离机舱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压囊靠近机舱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自由端伸入至机舱内部,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转杆侧壁上连接有能够对压囊进行挤压的压杆;转杆转动时能够带动压杆对压囊进行挤压,而压囊被挤压时,进气管处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且出气管上的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压囊中的冷气体能够通过出气管喷入机舱内部,并对机舱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当压杆越过压囊并不再对其挤压时,压囊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此时进气管处的单向阀打开,且出气管处的单向阀关闭,从而使得压囊能够将外部的冷气体吸入,使得压囊的散热工作能够持续往复的进行。
11.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压杆端部与压囊之间设置有间隙;当机舱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由于压杆与压囊之间存在间隙,减少压杆在转动时与压囊接触挤压,而对转杆的转动产生阻力的情况,使得转杆的工作能够无障碍的运行,当机舱端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机舱能够通过不锈钢材质的环形套将热量快速的传递至压囊内部,使得压囊膨胀至能够与压杆相接触的位置处,从而使得压囊的散热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12.优选的,所述压杆端部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压杆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吸水材质的刷条,所述环形套内部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储油槽;压杆能够利用滚珠在压囊上的滚动,减少压杆对压囊表面的磨损与摩擦阻力,同时压杆上的刷条能够将储油槽中预先保存的润滑油吸附,并刷在各个压囊表面,进一步减少压杆与压囊之间的摩擦。
13.优选的,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有膨胀块,所述膨胀块由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制成;当两挡板顶端残留有雨水,但不足以顶开两挡板时,此时与雨水接触的膨胀块在膨胀后,使得两挡板设有磁性块的端部相互远离,直至两磁性块的吸引力小于挡板所受的扭簧作用力,此时两挡板能够顺利的打开,从而使得两挡板顶部残留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流入储水箱内部,能够及时补充储水箱内部的雨水用量。
14.优选的,所述膨胀块顶端一侧所对应的挡板顶面上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挡板的一端开设有漏液槽,所述弧形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网,所述限位网与弧形槽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块;雨水能够通过漏液槽与限位网与膨胀块接触,当两膨胀块逐渐膨胀时,此时弧形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在弹性块的作用下能够始终抵压贴合,从而能够对膨胀块的变形方向进行限位,使得膨胀块能够更有效的向水平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带动两挡板端部打开。
15.优选的,所述挡板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面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与滑腔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滑板与储水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绳,所述膨胀块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滑腔内端之间通过气流管相连通;膨胀块膨胀时能够对气囊进行压缩,并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气流管压入滑腔内部,使得滑板向滑腔顶部滑动,当雨过天晴后,由于膨胀块的复位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储水箱中的液面会在此期间下降,从而无法通过浮动块带动挡板进行复位,此时膨胀块在其内部的雨水逐渐蒸发并复位时,气囊能够同步复位并带动滑板向滑腔内端滑动,从而通过弹性绳拉动挡板进行强行复位,进而使得储水箱的顶端能够进行稳定的封堵。
16.优选的,所述磁性块所对应的挡板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磁性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槽靠近膨胀块的一端与气流管之间通过分流管相连通;当膨胀块将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入气流管中时,一部分气流能够通过分流管流入滑动槽中,并带动磁性块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减少两磁性块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使得两挡板能够更顺利高效的打开。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随着液面对储水箱进行封堵的挡板,减少储水箱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当再次遇到雨天时,随着雨水在两挡板顶部腔室的堆积,两挡板能够在雨水的重力下再次打开,从而使得储水箱的存水工作能够自动进行,而输送条能够将雨水不断的传送至机舱外表面的散热层中,并通过雨水蒸发吸热的形式对机舱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不再需要设置电动驱动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
18.2.本发明当机舱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吸热囊带动活动管上的输送条与固定管上的输送条断开,此时支撑板能够对活动管的端部进行封堵,减少其内部输送条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散热层中的雨水在蒸发完后不再持续的流入雨水,减少雨水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储水箱中雨水的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中支撑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管与活动管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二中储水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机架1、机舱2、转杆3、叶片4、储水箱5、挡板6、磁性块7、浮动块8、散热层9、输送管10、输送条11、吸热囊12、支撑板13、固定管14、活动管15、支撑网16、滑块17、环形套18、压囊19、进气管20、出气管21、单向阀22、压杆23、滚珠24、刷条25、储油槽26、膨胀块27、弧形板28、漏液槽29、限位网30、弹性块31、滑板32、弹性绳33、气囊34、气流管35、滑动槽36、分流管37。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顶端设有机舱2,所述机舱2端部转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外端连接有叶片4;所述机舱2一侧设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的顶端两侧通过扭簧均转动连接有倾斜的挡板6,且两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块7,且两磁性块7端部吸附贴合时,两挡板6所组成的形状为“v”字形,且所述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底面上连接有浮动块8,所述机舱2表面包裹有吸水材料制成的散热层9,所述散热层9与储水箱5的底端之间通过输送管10相连接,所述输送管10内管设有吸水材质且贯穿其内部的输送条11,所述机舱2表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局域网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机上的蓄水箱,通过设置电动结构控制蓄水箱的存水,同时需要水泵才能将收集的雨水对机舱2进行散热,浪费电能,且驱动结构在损坏后也难以及时的维修,从而影响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效果;而本发明中的风力发电机在使用时,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在扭簧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此时雨水能够从两挡板6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水箱5内部,直至储水箱5中的液面上升至浮动块8处,并对浮动块8施加向上的浮力,使得浮动块8带动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靠近,直至两挡板6端部的磁性块7能够相互吸引并接触贴合,此时呈v字形的两挡板
6能够对储水箱5进行封堵,减少后续晴天时,储水箱5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当再次遇到雨天时,随着雨水在两挡板6顶部腔室的堆积,两挡板6能够在雨水的重力下再次打开,从而使得储水箱5的存水工作能够自动进行,而输送条11能够将雨水不断的传送至机舱2外表面的散热层9中,并通过雨水蒸发吸热的形式对机舱2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同时储水箱5与散热机构的运行不再需要设置电动驱动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同时通过在机舱2表面设置能够对其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感应器,当机舱2内部高负荷运转且散热不足时,此时中央处理器能够控制发电机的功率,减少发电机烧坏的情况,从而使得发电机的工作能够通过物联网的形式,进行智能化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机的工作寿命。
24.如图4-图5所示,所述机舱2靠近储水箱5的侧壁上连接有吸热囊12,所述吸热囊12一侧所对应的储水箱5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输送管10由固定管14和活动管15组成,所述活动管15的自由端连接在吸热囊12的侧壁上并与支撑板1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固定管14的自由端贯穿支撑板13且与活动管15的端部之间存有间隙,且所述吸热囊12膨胀时能够带动活动管15的自由端与固定管14的自由端相贴合;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吸热囊12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并带动吸热囊12上的活动管15向固定管14一侧运动,直至两者内部的输送条11端部对齐并接触,使得活动管15与固定管14中相互连通的输送条11能够将雨水顺利的输送至散热层9上,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吸热囊12在复位后带动活动管15上的输送条11与固定管14上的输送条11断开,此时支撑板13能够对活动管15的端部进行封堵,减少其内部输送条11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散热层9中的雨水在蒸发完后不再持续的流入雨水,减少雨水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储水箱5中雨水的利用效果。
25.所述固定管14的内部连接有支撑网16,所述支撑网16靠近活动管15的一面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内宽外窄的梯形状,所述输送条11贯穿支撑网16与滑块17内部;当活动管15在吸热囊12的带动下与固定管14对齐时,此时滑块17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入活动管15内部,并带动其内部的输送条11与活动管15中的输送条11充分的接触,从而使得两管件能够稳定的连接与连通,提高了输送条11对雨水输送时的稳定性。
26.如图3所示,所述转杆3处的机舱2端面上连接有环形套18,所述环形套18内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弧形状的压囊19,所述压囊19远离机舱2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0,所述压囊19靠近机舱2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21,所述出气管21的自由端伸入至机舱2内部,所述进气管20与出气管21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22,所述转杆3侧壁上连接有能够对压囊19进行挤压的压杆23;转杆3转动时能够带动压杆23对压囊19进行挤压,而压囊19被挤压时,进气管20处的单向阀22处于关闭状态,且出气管21上的单向阀2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压囊19中的冷气体能够通过出气管21喷入机舱2内部,并对机舱2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当压杆23越过压囊19并不再对其挤压时,压囊19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此时进气管20处的单向阀22打开,且出气管21处的单向阀22关闭,从而使得压囊19能够将外部的冷气体吸入,使得压囊19的散热工作能够持续往复的进行。
27.所述环形套18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压杆23端部与压囊19之间设置有间隙;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由于压杆23与压囊19之间存在间隙,减少压杆23在转动时与压囊19接触挤压,而对转杆3的转动产生阻力的情况,使得转杆3的工作能够无障碍的运行,当机舱2端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机舱2能够通过不锈钢材质的环形套18将热
量快速的传递至压囊19内部,使得压囊19膨胀至能够与压杆23相接触的位置处,从而使得压囊19的散热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8.所述压杆23端部转动连接有滚珠24,所述压杆23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吸水材质的刷条25,所述环形套18内部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储油槽26;压杆23能够利用滚珠24在压囊19上的滚动,减少压杆23对压囊19表面的磨损与摩擦阻力,同时压杆23上的刷条25能够将储油槽26中预先保存的润滑油吸附,并刷在各个压囊19表面,进一步减少压杆23与压囊19之间的摩擦。
29.实施例二:如图6-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有膨胀块27,所述膨胀块27由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制成;当两挡板6顶端残留有雨水,但不足以顶开两挡板6时,此时与雨水接触的膨胀块27在膨胀后,使得两挡板6设有磁性块7的端部相互远离,直至两磁性块7的吸引力小于挡板6所受的扭簧作用力,此时两挡板6能够顺利的打开,从而使得两挡板6顶部残留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流入储水箱5内部,能够及时补充储水箱5内部的雨水用量。
30.所述膨胀块27顶端一侧所对应的挡板6顶面上连接有弧形板28,所述弧形板28靠近挡板6的一端开设有漏液槽29,所述弧形板28相互靠近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网30,所述限位网30与弧形槽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块31;雨水能够通过漏液槽29与限位网30与膨胀块27接触,当两膨胀块27逐渐膨胀时,此时弧形板28相互靠近的端部在弹性块31的作用下能够始终抵压贴合,从而能够对膨胀块27的变形方向进行限位,使得膨胀块27能够更有效的向水平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带动两挡板6端部打开。
31.所述挡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面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32,所述滑板32的侧壁与滑腔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滑板32与储水箱5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绳33,所述膨胀块27内部设有气囊34,所述气囊34与滑腔内端之间通过气流管35相连通;膨胀块27膨胀时能够对气囊34进行压缩,并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气流管35压入滑腔内部,使得滑板32向滑腔顶部滑动,当雨过天晴后,由于膨胀块27的复位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储水箱5中的液面会在此期间下降,从而无法通过浮动块8带动挡板6进行复位,此时膨胀块27在其内部的雨水逐渐蒸发并复位时,气囊34能够同步复位并带动滑板32向滑腔内端滑动,从而通过弹性绳33拉动挡板6进行强行复位,进而使得储水箱5的顶端能够进行稳定的封堵。
32.所述磁性块7所对应的挡板6内部开设有滑动槽36,所述磁性块7与滑动槽36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槽36靠近膨胀块27的一端与气流管35之间通过分流管37相连通;当膨胀块27将气囊34内部的气体压入气流管35中时,一部分气流能够通过分流管37流入滑动槽36中,并带动磁性块7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减少两磁性块7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使得两挡板6能够更顺利高效的打开。
33.工作原理: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在扭簧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此时雨水能够从两挡板6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水箱5内部,直至储水箱5中的液面上升至浮动块8处,并对浮动块8施加向上的浮力,使得浮动块8带动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靠近,直至两挡板6端部的磁性块7能够相互吸引并接触贴合,此时呈v字形的两挡板6能够对储水箱5进行封堵,减少后续晴天时,储水箱5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当再次遇到雨天时,随着雨水在两挡板6顶部腔室
的堆积,两挡板6能够在雨水的重力下再次打开,从而使得储水箱5的存水工作能够自动进行,而输送条11能够将雨水不断的传送至机舱2外表面的散热层9中,并通过雨水蒸发吸热的形式对机舱2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同时储水箱5与散热机构的运行不再需要设置电动驱动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吸热囊12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并带动吸热囊12上的活动管15向固定管14一侧运动,直至两者内部的输送条11端部对齐并接触,使得活动管15与固定管14中相互连通的输送条11能够将雨水顺利的输送至散热层9上,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吸热囊12在复位后带动活动管15上的输送条11与固定管14上的输送条11断开,此时支撑板13能够对活动管15的端部进行封堵,减少其内部输送条11中雨水的蒸发流失,同时散热层9中的雨水在蒸发完后不再持续的流入雨水,减少雨水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储水箱5中雨水的利用效果;当活动管15在吸热囊12的带动下与固定管14对齐时,此时滑块17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入活动管15内部,并带动其内部的输送条11与活动管15中的输送条11充分的接触,从而使得两管件能够稳定的连接与连通,提高了输送条11对雨水输送时的稳定性;转杆3转动时能够带动压杆23对压囊19进行挤压,而压囊19被挤压时,进气管20处的单向阀22处于关闭状态,且出气管21上的单向阀2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压囊19中的冷气体能够通过出气管21喷入机舱2内部,并对机舱2内部进行更高效的散热,当压杆23越过压囊19并不再对其挤压时,压囊19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此时进气管20处的单向阀22打开,且出气管21处的单向阀22关闭,从而使得压囊19能够将外部的冷气体吸入,使得压囊19的散热工作能够持续往复的进行;当机舱2表面的温度较低且不需散热时,此时由于压杆23与压囊19之间存在间隙,减少压杆23在转动时与压囊19接触挤压,而对转杆3的转动产生阻力的情况,使得转杆3的工作能够无障碍的运行,当机舱2端面的温度较高时,此时机舱2能够通过不锈钢材质的环形套18将热量快速的传递至压囊19内部,使得压囊19膨胀至能够与压杆23相接触的位置处,从而使得压囊19的散热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压杆23能够利用滚珠24在压囊19上的滚动,减少压杆23对压囊19表面的磨损与摩擦阻力,同时压杆23上的刷条25能够将储油槽26中预先保存的润滑油吸附,并刷在各个压囊19表面,进一步减少压杆23与压囊19之间的摩擦;当两挡板6顶端残留有雨水,但不足以顶开两挡板6时,此时与雨水接触的膨胀块27在膨胀后,使得两挡板6设有磁性块7的端部相互远离,直至两磁性块7的吸引力小于挡板6所受的扭簧作用力,此时两挡板6能够顺利的打开,从而使得两挡板6顶部残留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流入储水箱5内部,能够及时补充储水箱5内部的雨水用量;雨水能够通过漏液槽29与限位网30与膨胀块27接触,当两膨胀块27逐渐膨胀时,此时弧形板28相互靠近的端部在弹性块31的作用下能够始终抵压贴合,从而能够对膨胀块27的变形方向进行限位,使得膨胀块27能够更有效的向水平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带动两挡板6端部打开;膨胀块27膨胀时能够对气囊34进行压缩,并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气流管35压入滑腔内部,使得滑板32向滑腔顶部滑动,当雨过天晴后,由于膨胀块27的复位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储水箱5中的液面会在此期间下降,从而无法通过浮动块8带动挡板6进行复位,此时膨胀块27在其内部的雨水逐渐蒸发并复位时,气囊34能够同步复位并带动滑板32向滑腔内端滑动,从而通过弹性绳33拉动挡板6进行强行复位,进而使得储水箱5的顶端能够进行稳定的封堵;当膨胀块27将气囊34内部的气体压入气流管35中时,一部分气流能够通过分流管37流入滑动槽36中,并带动磁性块7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减少两磁性块7相互吸引
的作用力,使得两挡板6能够更顺利高效的打开。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顶端设有机舱(2),所述机舱(2)端部转动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外端连接有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2)一侧设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的顶端两侧通过扭簧均转动连接有倾斜的挡板(6),且两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块(7),且两磁性块(7)端部吸附贴合时,两挡板(6)所组成的形状为“v”字形,且所述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底面上连接有浮动块(8),所述机舱(2)表面包裹有吸水材料制成的散热层(9),所述散热层(9)与储水箱(5)的底端之间通过输送管(10)相连接,所述输送管(10)内管设有吸水材质且贯穿其内部的输送条(11),所述机舱(2)表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局域网与中央处理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2)靠近储水箱(5)的侧壁上连接有吸热囊(12),所述吸热囊(12)一侧所对应的储水箱(5)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输送管(10)由固定管(14)和活动管(15)组成,所述活动管(15)的自由端连接在吸热囊(12)的侧壁上并与支撑板(1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固定管(14)的自由端贯穿支撑板(13)且与活动管(15)的端部之间存有间隙,且所述吸热囊(12)膨胀时能够带动活动管(15)的自由端与固定管(14)的自由端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4)的内部连接有支撑网(16),所述支撑网(16)靠近活动管(15)的一面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内宽外窄的梯形状,所述输送条(11)贯穿支撑网(16)与滑块(17)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处的机舱(2)端面上连接有环形套(18),所述环形套(18)内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弧形状的压囊(19),所述压囊(19)远离机舱(2)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0),所述压囊(19)靠近机舱(2)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21),所述出气管(21)的自由端伸入至机舱(2)内部,所述进气管(20)与出气管(21)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22),所述转杆(3)侧壁上连接有能够对压囊(19)进行挤压的压杆(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18)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压杆(23)端部与压囊(19)之间设置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3)端部转动连接有滚珠(24),所述压杆(23)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吸水材质的刷条(25),所述环形套(18)内部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储油槽(2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有膨胀块(27),所述膨胀块(27)由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块(27)顶端一侧所对应的挡板(6)顶面上连接有弧形板(28),所述弧形板(28)靠近挡板(6)的一端开设有漏液槽(29),所述弧形板(28)相互靠近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网(30),所述限位网(30)与弧形槽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块(3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面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32),所述滑板(32)的侧壁与滑腔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滑板(32)与储水箱(5)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绳(33),
所述膨胀块(27)内部设有气囊(34),所述气囊(34)与滑腔内端之间通过气流管(35)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块(7)所对应的挡板(6)内部开设有滑动槽(36),所述磁性块(7)与滑动槽(36)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槽(36)靠近膨胀块(27)的一端与气流管(35)之间通过分流管(37)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设有机舱;所述机舱一侧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两侧通过扭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且两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设有磁性块,且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底面上连接有浮动块,所述机舱表面包裹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与储水箱的底端之间通过输送条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随着液面对储水箱进行封堵的挡板,减少储水箱中雨水的蒸发流失,而输送条能够将雨水不断的传送至机舱外表面的散热层中,并对机舱内部进行高效的散热,不再需要设置电动驱动结构,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工作能够更稳定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孟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云云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