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查询2023-7-21  121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成分为无花果果皮提取物的抑菌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创面微生物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皮肤发红、局部肿胀、伤口疼痛等。目前,针对创面微生物感染及其引起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抗生素类化学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单一、安全性低,并且容易产生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等现象。基于此,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天然植物抑菌制剂,但天然植物抑菌成分抑菌效果不佳,且抗菌谱窄,对真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3.无花果为桑科榕属植物,具有开胃止泻、消肿解毒、清热生津等功效。无花果果实呈倒卵圆型,果皮为紫红色,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类物质和花青素等,并且这些物质在果皮颜色较深的无花果中含量更高。目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和活性成分的抗细菌、真菌作用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有机溶剂对无花果果皮中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经过试验验证,该提取物可抑制菌体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即本发明的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可以减轻细菌、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具有无副作用、抗菌谱广、快速杀菌等特点。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所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的配方,以15份重量计,包括:液体石蜡6份、硬脂酸2份、凡士林2份、无花果果皮提取物2份、余量去离子水。
6.本发明所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是利用乙醇对无花果果皮进行提取,并经蒸发浓缩、干燥后制备而成。
7.优选的,本发明无花果果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8.取新鲜采集的无花果果皮,晒干粉碎,与无水乙醇于56-58℃超声辅助提取55min,其中无花果果皮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30(38%醇浓度体系),抽滤分离后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减压旋蒸浓缩以及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
9.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抑菌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70℃加入液体石蜡6份、硬脂酸2份、凡士林2份,搅拌至完全互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无花果果皮提取物2份,加去离子水至15份,边加边搅拌,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软膏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的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属于天然植物抑菌制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容易涂抹,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抗菌谱广、快速杀菌、安全无毒,且具有护肤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具体实施例1~4和对比例1~6软膏样品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新鲜无花果果皮晒干粉碎后,取20g在56-58℃超声辅助提取55min,料液比为1:30(38%乙醇浓度体系),提取液抽滤分离,上清液经减压旋蒸浓缩以及干燥处理,得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13.2g。
14.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实施例1~4和对比例1~6
16.软膏剂配方组成比例筛选
17.试验菌:
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4代(北京生物保藏中心)、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第4代(北京生物保藏中心)。
19.试验方法:
20.70℃水浴条件下,取不同重量份液体石蜡、硬脂酸、凡士林,经混合至完全互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不同重量份的无花果果皮提取物,去离子水加至15份,各组分含量见表1,继续搅拌,待温度降到室温,观察制得软膏的外观。依照《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gb15979-2002),对上述制得软膏进行抑菌性能试验,作用20min后,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
21.表1.不同配方组成制得软膏的外观与抑菌率的比较
[0022][0023]
试验结果:上述表1中的2号、3号、5号、7号、8、10号软膏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容易涂抹。无花果果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对白色念球菌(真菌)作用较弱。除2号和8号,其他软膏剂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抑菌效果明显,1号、6号、7号、10号软膏剂样品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在50.20~65.52%之间,具有抑菌作用,2号~5号软膏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明显低于其他组,这与软膏中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所占含量和软膏质地有关。
[0024]
实施例1~4和对比例2~3的抑菌作用时间试验
[0025]
试验菌:
[0026]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4代(北京生物保藏中心)、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第4代(北京生物保藏中心)。
[0027]
试验方法:
[0028]
取实施例1~4和对比例2~3软膏样品,依照《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gb15979-2002),对上述制得软膏进行抑菌性能试验,分别作用5、10、20min后,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
[0029]
表2.软膏对试验菌不同作用时间的抑菌率比较
[0030][0031]
试验结果:试验温度为35℃
±
2℃时,实施例1~4和对比例2~3软膏样品作用10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达到60%以上,作用20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达到90%以上。实施例1~4样品与对比例2~3样品相比,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明显提高,在作用10min后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效果由对比例组的16~20%提高到32%以上,在作用20min后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效果由对比例组的18~22%提高到52~61%,结果见表2。实施例4软膏样品在作用5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60%,作用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0%,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达到50%,效果尤其突出,因此选择实施例4软膏样品为本发明抑菌软膏优选配方。
[0032]
软膏贮存稳定性评价:
[0033]
离心试验:取本发明软膏产品在4000rpm条件下离心20min,发现抑菌软膏均无分层现象。
[0034]
ph值经测定,本发明抑菌软膏ph值为7.5,呈弱碱性。
[0035]
将本发明软膏产品置于具塞试管中,分别在40℃恒温培养箱和-10℃冰箱中放置24h,恢复至室温观察,无任何油水分离和膏体发粗现象,说明本发明抑菌软膏耐热耐寒性能合格。
[0036]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发明公开内容直接导出或间接引申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其特征在于,以 15 份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液体石蜡6份、硬脂酸2份、凡士林2份、无花果果皮提取物2份、余量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得:采集新鲜无花果果皮,晒干粉碎,于56-58℃超声辅助提取55min,料液比为1:30(38%乙醇浓度体系),提取液抽滤分离,上清液经减压旋蒸浓缩以及干燥处理得到无花果果皮提取物。3.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抑菌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于70℃加入液体石蜡6份、硬脂酸2份、凡士林2份,搅拌至完全互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无花果果皮提取物2份,加去离子水至15份,边加边搅拌,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软膏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在抑菌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花果果皮提取物抑菌软膏剂,由无花果果皮提取物和软膏剂基质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液体石蜡6份、硬脂酸2份、凡士林2份、无花果果皮提取物2份、去离子水加至15份。试验表明,该软膏具有抗菌谱广、快速抑菌、安全无毒等特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软膏外观无颗粒状,色泽均匀、细腻,容易涂抹。容易涂抹。容易涂抹。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佳 寻蜜 胡云扬 罗文环 木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