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驱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驱动器是一种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的设备,为了保证驱动器能够稳定地工作,现在的驱动器都会在外壳上开孔并且加装风扇,通过气体对流的形式给驱动器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这种结构的驱动器适合使用在水上设备中,对于水下设备而言,由于存在一定的漏水概率,为了保证驱动器能在漏水时依然能带动水下设备运转,必须保证驱动器内的各个电子元器件不会浸水,所以不能采用上述带孔带风扇的驱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
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包括底壳、面盖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面盖与所述底壳密封配合在一起,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壳内,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底壳的一侧壳壁为金属壳壁,所述散热器固定在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且散热器位于底壳外,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插接条,所述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一体成型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条卡插配合在一起。
6.本种潜行器驱动器中,直接在底壳上加装了散热器,驱动组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底壳的金属壳壁,金属壳壁之间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直接利用金属来传递散热,散热效率更高。同时本种驱动器中,底壳与散热器之间采用了插接配合,这种插接配合的方式一则便于拆装散热器,二则增加了金属壳壁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快速将驱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
7.本中驱动器中,通过外置散热器的方式直接进行散热,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
8.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壳子,所述壳子内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存储有吸热液,所述壳子上设置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为金属片,所述插接条位于所述贴合片上,所述吸热液为碳酸钠溶液,所述贴合片上设置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有多片,且接触片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接触片为金属材质的接触片,所述壳子为塑料材质的壳子,且壳子的壳壁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9.因为本中散热器不是气体对流式的散热器,所以采用液体吸收热量的方式给散热器,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会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这个过程是吸热的反应,反之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是放热反应,所以碳酸钠溶液可以看成是一个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的混合体,传统的液体散热器(部分笔记本上用的液体散热器)一般都只采用水来进行吸热,使得电子元件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水在吸收热量自身温度也会逐渐升高,所以用水来吸热降温,效果相对较差,所以本结构中采用了碳酸钠溶液,这种溶液在吸收热量之后会使得碳酸根离子
水解生产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水解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热量,这样可以减缓水的升温速度,减慢液体升温速度,使得液体对驱动组件依然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
10.同时进一步设置多片接触片是为了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个液体,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均匀加热,确保液体各个角落的温度保持均匀稳定。
11.可选的,还包括按键组件、端盖以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面盖上,所述按键组件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防护罩上,面盖、防护罩以及端盖形成了密闭的保护腔,所述按键组件位于保护腔内。
12.采用保护腔的形式安装按键组件,这样是为了在通过按键组件调整完驱动组件的参数之后,直接将按键组件置于一个防水的环境下。
13.可选的,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金属壳壁上,且翅片与插接条分别位于金属壳壁的两侧。
14.具体翅片为三角状的凸起,设置翅片的作用一则是加速底壳与散热器的热量交换,二则因为底壳上开设了插槽,为了增强整个底壳的强度,进一步在底壳上设置翅片,翅片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翅片与插槽分别位于金属壳壁的两侧。
15.可选的,还包括橡胶片,所述面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橡胶片密封安装在所述通孔处。
16.在面盖的通孔处设置橡胶片,因为橡胶片具有一定的可伸缩膨胀的性能,当底壳内温度升高时,橡胶片可以发生膨胀,从而实现底壳内外气压一致,不存在压差,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底壳内压压差一致,确保底壳内的气体不会从底壳与面盖之间的空隙出来,这样就保证了底壳与面盖配合的完整性,不会出现漏气点,同时本方案中进一步
17.可选的,所述橡胶片有两块,且两块橡胶片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个孔口处。
18.设置两块橡胶片,一则是为了起到双重的保障作用,二则是形成了一个体积可变的气囊,该气囊的存在可以对气囊两侧都可以起到压差缓冲,相对于单个橡胶片,缓冲效果更好,相对于单个气囊的设置方案,可靠性更强,安全系数个更高。
19.可选的,所述面盖上固定设置有贴合圈环,所述贴合圈环与所述底壳贴紧配合在一起,所述面盖为金属面盖,所述底壳为金属底壳,所述面盖贴紧底壳。
20.设置贴合圈环是为了对面盖与底壳之间的缝隙实现密封,传统的密封方式是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垫,但是设置密封垫的方式在组装完成之后不易判断密封垫是否有发生错位,而如果密封垫有错位,则根本无法起到密封作用,所以在面盖的上设置贴合圈环(面盖是由金属制成,橡胶材质的贴合圈环粘接在面盖上),贴合圈环与底壳之间的密封可以在装配完成之后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可靠性强,操作方便。
21.具体贴合圈环是由若干片橡胶薄板制成,橡胶薄板事先开好孔,而后在孔内填充一些吸水树脂,最后将橡胶薄板粘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带空腔的贴合圈环,由于橡胶薄板之间存在空隙,所以渗水时水可以进入橡胶薄板的孔内,从而被吸水树脂吸附膨胀。同样为了起到防止吸水树脂漏出来,可以在孔内塞一些棉花。
22.可选的,所述贴合圈环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水树脂,且吸水树脂环绕着底壳的外壁周沿分布。
23.具体吸水树脂为粉末状的吸水树脂,将粉末状的吸水树脂填充在贴合圈环的空腔内,效果如下,因为本驱动器是用在水下潜形器上,所以潜行器具有一定的概率漏水,一旦
出现漏水时,水极易有可能通过贴合圈环与底壳之间空隙渗透进底壳内,所以在贴合圈环内设置空腔,并且在空腔内设置吸水树脂,吸水树脂可以吸收水分,从而减少漏水时水渗进底壳内的概率,同时由于吸水树脂吸水之后会发生膨胀,所以吸水树脂在吸水后进一步造成空腔膨胀,而这样会使得贴合圈环进一步贴紧底壳(即水越多,空腔膨胀程度越高,贴合圈环贴紧底壳的强度更高),使得底壳与贴合圈环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
24.可选的,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安装柱。
25.具体本结构中底壳为不锈钢材质的底壳,贴合片与接触片均由黄铜制成。
26.设置安装柱的作用是为了安装驱动组件。
27.可选的,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进线套夹。
28.进线套夹的作用是保证线缆与进线孔之间的密封性能。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置散热器的方式直接进行散热,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示意简图,
31.图2是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32.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3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1、壳子;102、贴合片;103、接触片;104、插接条;2、底壳;201、安装柱;202、翅片;203、插槽;3、面盖;301、贴合圈环;302、空腔;4、进线套夹;5、橡胶片;6、防护罩;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37.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包括底壳2、面盖3以及驱动组件,面盖3与底壳2密封配合在一起,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壳2内,还包括散热器,底壳2的一侧壳壁为金属壳壁,散热器固定在底壳2的金属壳壁上,且散热器位于底壳2外,散热器上设置有插接条104,底壳2的金属壳壁上一体成型地开设有插槽203,插槽203与插接条104卡插配合在一起。
38.本种潜行器驱动器中,直接在底壳2上加装了散热器,驱动组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底壳2的金属壳壁,金属壳壁之间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直接利用金属来传递散热,散热效率更高。同时本种驱动器中,底壳2与散热器之间采用了插接配合,这种插接配合的方式一则便于拆装散热器,二则增加了金属壳壁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快速将驱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
39.本中驱动器中,通过外置散热器的方式直接进行散热,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
40.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散热器包括壳子101,壳子101内开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内存储有吸热液,壳子101上设置有贴合片102,贴合片102为金属片,插接条104位于贴合片102上,吸热液为碳酸钠溶液,贴合片102上设置有接触片103,接触片
103有多片,且接触片103之间相互平行,接触片103位于储液腔内,接触片103为金属材质的接触片103,壳子101为塑料材质的壳子101,且壳子101的壳壁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41.因为本中散热器不是气体对流式的散热器,所以采用液体吸收热量的方式给散热器,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会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这个过程是吸热的反应,反之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是放热反应,所以碳酸钠溶液可以看成是一个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的混合体,传统的液体散热器(部分笔记本上用的液体散热器)一般都只采用水来进行吸热,使得电子元件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水在吸收热量自身温度也会逐渐升高,所以用水来吸热降温,效果相对较差,所以本结构中采用了碳酸钠溶液,这种溶液在吸收热量之后会使得碳酸根离子水解生产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水解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热量,这样可以减缓水的升温速度,减慢液体升温速度,使得液体对驱动组件依然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
42.同时进一步设置多片接触片103是为了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个液体,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均匀加热,确保液体各个角落的温度保持均匀稳定。
43.具体为了保证液体能对流,接触片103为带孔的接触片103。
44.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按键组件、端盖7以及防护罩6,防护罩6设置在面盖3上,按键组件设置在面盖3上,端盖7可拆卸地设置在防护罩6上,面盖3、防护罩6以及端盖7形成了密闭的保护腔,按键组件位于保护腔内。
45.采用保护腔的形式安装按键组件,这样是为了在通过按键组件调整完驱动组件的参数之后,直接将按键组件置于一个防水的环境下。
46.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翅片202,翅片202设置在金属壳壁上,且翅片202与插接条104分别位于金属壳壁的两侧。
47.具体翅片202为三角状的凸起,设置翅片202的作用一则是加速底壳2与散热器的热量交换,二则因为底壳2上开设了插槽203,为了增强整个底壳2的强度,进一步在底壳2上设置翅片202,翅片202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翅片202与插槽203分别位于金属壳壁的两侧。
48.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还包括橡胶片5,面盖3上开设有通孔,橡胶片密封安装在通孔处。
49.在面盖3的通孔处设置橡胶片5,因为橡胶片5具有一定的可伸缩膨胀的性能,当底壳2内温度升高时,橡胶片5可以发生膨胀,从而实现底壳2内外气压一致,不存在压差,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底壳2内压压差一致,确保底壳2内的气体不会从底壳2与面盖3之间的空隙出来,这样就保证了底壳2与面盖3配合的完整性,不会出现漏气点,同时本方案中进一步
50.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橡胶片5有两块,且两块橡胶片5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个孔口处。
51.设置两块橡胶片5,一则是为了起到双重的保障作用,二则是形成了一个体积可变的气囊,该气囊的存在可以对气囊两侧都可以起到压差缓冲,相对于单个橡胶片5,缓冲效果更好,相对于单个气囊的设置方案,可靠性更强,安全系数个更高。
52.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面盖3上固定设置有贴合圈环301,贴合圈环301与底壳2贴紧配合在一起,面盖3为金属面盖3,底壳2为金属底壳2,面盖3贴紧底壳2。
53.设置贴合圈环301是为了对面盖3与底壳2之间的缝隙实现密封,传统的密封方式
是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垫,但是设置密封垫的方式在组装完成之后不易判断密封垫是否有发生错位,而如果密封垫有错位,则根本无法起到密封作用,所以在面盖3的上设置贴合圈环301(面盖3是由金属制成,橡胶材质的贴合圈环301粘接在面盖3上),贴合圈环301与底壳2之间的密封可以在装配完成之后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可靠性强,操作方便。
54.具体贴合圈环301是由若干片橡胶薄板制成,橡胶薄板事先开好孔,而后在孔内填充一些吸水树脂,最后将橡胶薄板粘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带空腔302的贴合圈环301,由于橡胶薄板之间存在空隙,所以渗水时水可以进入橡胶薄板的孔内,从而被吸水树脂吸附膨胀。同样为了起到防止吸水树脂漏出来,可以在孔内塞一些棉花。
55.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贴合圈环301内开设有空腔302,空腔302内填充有吸水树脂,且吸水树脂环绕着底壳2的外壁周沿分布。
56.具体吸水树脂为粉末状的吸水树脂,将粉末状的吸水树脂填充在贴合圈环301的空腔302内,效果如下,因为本驱动器是用在水下潜形器上,所以潜行器具有一定的概率漏水,一旦出现漏水时,水极易有可能通过贴合圈环301与底壳2之间空隙渗透进底壳2内,所以在贴合圈环301内设置空腔302,并且在空腔302内设置吸水树脂,吸水树脂可以吸收水分,从而减少漏水时水渗进底壳2内的概率,同时由于吸水树脂吸水之后会发生膨胀,所以吸水树脂在吸水后进一步造成空腔302膨胀,而这样会使得贴合圈环301进一步贴紧底壳2(即水越多,空腔302膨胀程度越高,贴合圈环301贴紧底壳2的强度更高),使得底壳2与贴合圈环301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
57.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底壳2内设置有安装柱201。
58.具体本结构中底壳2为不锈钢材质的底壳2,贴合片102与接触片103均由黄铜制成。
59.设置安装柱201的作用是为了安装驱动组件。
60.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底壳2上开设有进线孔,进线孔内设置有进线套夹4。
61.进线套夹4的作用是保证线缆与进线孔之间的密封性能。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包括底壳、面盖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面盖与所述底壳密封配合在一起,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壳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底壳的一侧壳壁为金属壳壁,所述散热器固定在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且散热器位于底壳外,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插接条,所述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一体成型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条卡插配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壳子,所述壳子内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存储有吸热液,所述壳子上设置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为金属片,所述插接条位于所述贴合片上,所述吸热液为碳酸钠溶液,所述贴合片上设置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有多片,且接触片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接触片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接触片为金属材质的接触片,所述壳子为塑料材质的壳子,且壳子的壳壁内填充有保温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组件、端盖以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面盖上,所述按键组件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防护罩上,面盖、防护罩以及端盖形成了密闭的保护腔,所述按键组件位于保护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金属壳壁上,且翅片与插接条分别位于金属壳壁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片,所述面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橡胶片密封安装在所述通孔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有两块,且两块橡胶片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个孔口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固定设置有贴合圈环,所述贴合圈环与所述底壳贴紧配合在一起,所述面盖为金属面盖,所述底壳为金属底壳,所述面盖贴紧底壳。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圈环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水树脂,且吸水树脂环绕着底壳的外壁周沿分布。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安装柱。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进线套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水下潜行器驱动装置,包括底壳、面盖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面盖与所述底壳密封配合在一起,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壳内,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底壳的一侧壳壁为金属壳壁,所述散热器固定在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且散热器位于底壳外,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插接条,所述底壳的金属壳壁上一体成型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条卡插配合在一起。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外置散热器的方式直接进行散热,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保证了驱动器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杰 顾月刚 沈明珠 欧阳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佳乐科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