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8-2  152



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秸秆处理领域,尤其涉及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2.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两大类。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在收获农作物后,将其可食用的部分取下,剩下的秸秆部分需要另外处理,农作物秸秆作为燃烧物或者加工成肥料使用等。
3.使用大型机械在对一些亩数较少的一些农田秸秆进行收集运输,成本较高,同时收集的秸秆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一捆捆的搬运堆积,一般会采用人工收集打捆运输,劳动强度较大,且成捆的秸秆运输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下。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
6.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包括:收集车,收集车中安装有用于农作物秸秆输送的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倾斜设置并一端位于收集车的前端底部,收集车中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输送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位于输送组件的后端底部,收集车中安装有用于对粉碎组件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压缩组件位于粉碎组件底部,收集车后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用于对压缩组件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载的运输车,运输车位于收集车后端并位于压缩组件下方,收集车上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位置进行调节的升降组件。
7.优选的,收集车包括外壳、自走轮、罩板、转板和控制把手,自走轮安装于外壳的底部,且罩板固定安装于外壳的上端开口处,转板转动连接于外壳的上端并位于粉碎组件的上方,控制把手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后端并用于控制收集车上安装的驱动部件。
8.优选的,输送组件包括转轴、输送带、弧形卷板、套环、支撑杆、连接杆、安装座、驱动电机和限位槽,两个转轴斜对称安装于外壳内部并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输送带上固定安装有多组弧形卷板,两个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套环,支撑杆横向安装有外壳内部并位于输送带下方,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杆分别与四个套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其中一个转轴的一个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限位槽,且转轴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中并与滑动连接。
9.优选的,粉碎组件包括驱动轴和粉碎辊,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轴,且外壳的外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驱动轴对向转动的驱动设备,两个驱动轴上均固定套设有一个粉碎辊,且两个粉碎辊位于靠近外壳后端的一个转轴正下方。
10.优选的,压缩组件包括转筒、弧形进料口、液压缸、压板、导料板、弧形通槽、支撑
座、大齿轮、小齿轮、转向电机和出料口,转筒安装于外壳内部并位于粉碎辊的下方,弧形进料口开设于转筒上并开口朝向上设置,转筒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且转筒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压板,两个压板分别于两个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筒上端安装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中安装有与弧形进料口连通的弧形通槽,导料板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并与转筒转动连接,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且转筒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座并与转动连接,转筒的上端上还固定安装有大齿轮,支撑座内部安装有小齿轮,且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设置,其中一个支撑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且相应的一个小齿轮与转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转筒的下方。
11.优选的,运输车包括收集箱、收集槽、推动把手和滚轮,收集箱位于外壳的后端下方,收集槽开设于收集箱中并开口朝上设置,且收集槽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收集箱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收集箱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12.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插块、通孔和限位销,外壳的侧壁上固定安装于连接块,且连接块中开设有插槽,插块插设于插槽中并与收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块和插块中均开设有竖直贯穿设置的通孔,且限位销插设于通孔中。
13.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槽、气缸和活塞杆,外壳相对的两个侧壁中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中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14.优选的,外壳和收集箱靠近外侧的侧壁处均倒角设置。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中的收集车整体体积较小,在对农作物进行粉碎后压缩再落至运输车中进行收集运输,增加了一次性运输农作物秸秆的运输量,并通过机械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作物秸秆在被压缩后直接落至可与收集车分离的运输车中进行堆积,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捆绑操作,方便农业人员对亩数较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
17.2、本发明中的众多部件均安装于外壳内部,对部件进行保护,通过驱动设备驱动自走轮转动用于收集车的前进,罩板用于外壳上端开口的封闭,使用螺钉将罩板与外壳固定连接,使其可拆卸,在对其拆卸后,可对外壳内部的众多部件进行检修维护,转板可转动,使粉碎组件的上端打开,在单独使用粉碎组件时,可通过打开转板,对其他农作物进行粉碎压缩操作等,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18.3、本发明中的压缩组件自身可转动,改变弧形进料口的作用,在压缩组件转向一百八十度后,弧形进料口变成一个弧形出料口,方便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碎料进行下料操作;
19.4、本发明中的运输车通过连接组件与收集车连接,向上取下限位销,解除插块和连接块之间的限制,即可使运输车可脱离收集车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输,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收集车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杆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粉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中外壳的半剖式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中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中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1、收集车;11、外壳;12、自走轮;13、罩板;14、转板;15、控制把手;2、输送组件;21、转轴;22、输送带;23、弧形卷板;24、套环;25、支撑杆;26、连接杆;27、安装座;28、驱动电机;29、限位槽;3、粉碎组件;31、驱动轴;32、粉碎辊;4、压缩组件;41、转筒;42、弧形进料口;43、液压缸;44、压板;45、导料板;46、弧形通槽;47、支撑座;48、大齿轮;49、小齿轮;491、转向电机;492、出料口;5、运输车;51、收集箱;52、收集槽;53、推动把手;54、滚轮;6、连接组件;61、连接块;62、插块;63、通孔;64、限位销;7、升降组件;71、安装槽;72、气缸;72、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0.请结合参阅图1-图8,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收集车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杆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粉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外壳的半剖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收集车1、输送组件2、粉碎组件3、压缩组件4、运输车5、连接组件6和升降组件7。
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至图8示,收集车1,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农作物秸秆输送的输送组件2,输送组件2倾斜设置并一端位于收集车1的前端底部,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2输送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组件3,粉碎组件3位于输送组件2的后端底部,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对粉碎组件3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4,压缩组件4位于粉碎组件3底部,收集车1后端通过连接组件6连接有用于对压缩组件4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载的运输车5,运输车5位于收集车1后端并位于压缩组件4下方,收集车1上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2位置进行调节的升降组件7;
32.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控制收集车1的前进方向,通过升降组件7控制输送组件2下降,使收集车1中输送组件2整体下移并前端靠近田地,输送组件2对田地中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输送,农作物秸秆从输送组件2的另一端落至粉碎组件3中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落至压缩组件4中进行压缩,待农作物秸秆压缩后,压缩组件4自身旋转使其内部压缩的农作物秸秆落至运输车5中被收集,待运输车5中的收集满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后,解除连接组件6对运输车5的限制,使运输车5可脱离收集车1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输;本发明中的收集车1整体体积较小,在对农作物进行粉碎后压缩再落至运输车5中进行收集运输,增加了一次性运输农作物秸秆的运输量,并通过机械对农作物秸秆进行
收集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作物秸秆在被压缩后直接落至可与收集车1分离的运输车5中进行堆积,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捆绑操作,方便农业人员对亩数较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
33.参考图1和图2示,收集车1包括外壳11、自走轮12、罩板13、转板14和控制把手15,自走轮12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且罩板13固定安装于外壳11的上端开口处,转板14转动连接于外壳11的上端并位于粉碎组件3的上方,控制把手15固定安装于外壳11的后端并用于控制收集车1上安装的驱动部件;
34.需要说明的是:众多部件均安装于外壳11内部,对部件进行保护,通过驱动设备驱动自走轮12转动用于收集车1的前进,罩板13用于外壳11上端开口的封闭,使用螺钉将罩板13与外壳11固定连接,使其可拆卸,在对其拆卸后,可对外壳11内部的众多部件进行检修维护,转板14可转动,使粉碎组件3的上端打开,在单独使用粉碎组件3时,可通过打开转板14,对其他农作物进行粉碎压缩操作等,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控制把手15用于控制收集车1的前进和内部众多用电设备的运行。
35.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6示,输送组件2包括转轴21、输送带22、弧形卷板23、套环24、支撑杆25、连接杆26、安装座27、驱动电机28和限位槽29,两个转轴21斜对称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通过输送带22传动连接,输送带22上固定安装有多组弧形卷板23,两个转轴21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套环24,支撑杆25横向安装有外壳11内部并位于输送带22下方,且支撑杆25的两端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杆26分别与四个套环24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26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7,且安装座2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8,其中一个转轴21的一个端部与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外壳11的内壁上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限位槽29,且转轴21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29中并与滑动连接;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输送组件2时,通过升降组件7使输送组件2位于收集车1前端的一端靠近地面,使两个转轴21的端部在限位槽29中向下移动,通过支撑杆25、连接杆26和套环24对其进行支撑,安装座27上的驱动电机28驱动其中一个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2转动,通过输送带22上的弧形卷板23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卷取输送,将农作物秸秆输送至粉碎组件3中进行粉碎。
37.参考图1和图5示,粉碎组件3包括驱动轴31和粉碎辊32,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轴31,且外壳11的外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驱动轴31对向转动的驱动设备,两个驱动轴31上均固定套设有一个粉碎辊32,且两个粉碎辊32位于靠近外壳11后端的一个转轴21正下方;
38.需要说明的是:外部驱动设备驱动两个驱动轴31对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粉碎辊32向内对向转动,对落下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操作。
39.参考图1、图2、图6和图7示,压缩组件4包括转筒41、弧形进料口42、液压缸43、压板44、导料板45、弧形通槽46、支撑座47、大齿轮48、小齿轮49、转向电机491和出料口492,转筒41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位于粉碎辊32的下方,弧形进料口42开设于转筒41上并开口朝向上设置,转筒4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3,且转筒41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压板44,两个压板44分别于两个液压缸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筒41上端安装有导料板45,且导料板45中安装有与弧形进料口42连通的弧形通槽46,导料板45固定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与转筒41转动连接,外壳11内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47,且转筒41的两端分别贯
穿两个支撑座47并与转动连接,转筒41的上端上还固定安装有大齿轮48,支撑座47内部安装有小齿轮49,且大齿轮48与小齿轮49啮合设置,其中一个支撑座4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491,且相应的一个小齿轮49与转向电机4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外壳1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492,且出料口492位于转筒41的下方;
40.需要说明的是: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落至导料板45中,从弧形通槽46和弧形进料口42进入转筒41内部,液压缸43控制转筒41内部的两个压板44相互靠近对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成块,压缩完成后,转向电机491带动小齿轮49转动,从而使大齿轮48带动转筒41进行转动,使弧形进料口42开口朝下,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弧形进料口42和出料口492处落至运输车5中被收集堆放,转向电机491驱动转筒41转向使弧形进料口42与导料板45上的弧形通槽46对接,承接落下的农作物秸秆碎料;
41.其中,支撑座47用于转筒41的支撑和限位,使转筒41仅可转动,弧形进料口42的开口不小于转筒41内部的直径大小,使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可顺利从弧形进料口42处落下,农作物秸秆碎料仅需要压缩,不需要将其压缩至一定的形状,缩小农作物秸秆碎料的体积即可,方便其运输。
42.参考图1和图8示,运输车5包括收集箱51、收集槽52、推动把手53和滚轮54,收集箱51位于外壳11的后端下方,收集槽52开设于收集箱51中并开口朝上设置,且收集槽52位于出料口492的正下方,收集箱5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53,收集箱5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54;
43.需要说明的是:从出料口492处落下的块状农作物秸秆碎料直接落进收集箱51的收集槽52中被收集,待收集槽52中的块状农作物秸秆碎料收集满后,可解除连接组件6对运输车5的锁定,即可通过推动把手53配合滚轮54推动运输车5对块状农作物秸秆碎料进行运输,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44.参考图1、图2和图8示,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块61、插块62、通孔63和限位销64,外壳1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于连接块61,且连接块61中开设有插槽,插块62插设于插槽中并与收集箱51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块61和插块62中均开设有竖直贯穿设置的通孔63,且限位销64插设于通孔63中;
45.需要说明的是:插块62插进连接块61中的插槽中,再通过限位销64插进连接块61和插块62的通孔63中,对插块62进行限制,使运输车5与收集车1连接限位,使运输车5可随收集车1前进对块状农作物秸秆碎料进行收集。
46.参考图1、图4和图5示,升降组件7包括安装槽71、气缸72和活塞杆73,外壳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中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71,且两个安装槽71中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气缸72,气缸7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73,且支撑杆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
47.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71中的气缸72控制活塞杆73的伸缩,从而控制整个输送组件2的升降操作,使输送组件2在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可对农田中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在输送组件2上升至最高位置时,输送组件2位于外壳11内部,对其进行保护,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
48.其中,外壳11和收集箱51靠近外侧的侧壁处均倒角设置;对收集车1和运输车5靠近外侧的部分进行钝化,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49.本发明提供的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收集车1上的自走轮12控制收集车1前进,工作人员通过握住控制把手15控制收集车1的前进方向并对其内部设备进行控制,安装槽71中的气缸72控制活塞杆73回缩,收集车1中输送组件2整体下移并前端靠近田地,使两个转轴21的端部在限位槽29中向下移动,通过支撑杆25、连接杆26和套环24对其进行支撑,安装座27上的驱动电机28驱动其中一个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2转动,通过输送带22上的弧形卷板23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卷取输送,将农作物秸秆输送至粉碎组件3正上方,农作物秸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两个粉碎辊32之间,外部驱动设备驱动两个驱动轴31对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粉碎辊32向内对向转动,对落下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操作,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落至导料板45中,从弧形通槽46和弧形进料口42进入转筒41内部,液压缸43控制转筒41内部的两个压板44相互靠近对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成块,压缩完成后,转向电机491带动小齿轮49转动,从而使大齿轮48带动转筒41进行转动,使弧形进料口42开口朝下,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弧形进料口42和出料口492处直接落进收集箱51的收集槽52中被收集,转向电机491驱动转筒41转向使弧形进料口42与导料板45上的弧形通槽46对接,承接落下的农作物秸秆碎料,待运输车5中的收集满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后,向上取下限位销64,解除插块62和连接块61之间的限制,即可使运输车5可脱离收集车1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输。
50.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车(1),所述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农作物秸秆输送的输送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2)倾斜设置并一端位于收集车(1)的前端底部,所述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2)输送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3)位于输送组件(2)的后端底部,所述收集车(1)中安装有用于对粉碎组件(3)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4),所述压缩组件(4)位于粉碎组件(3)底部,所述收集车(1)后端通过连接组件(6)连接有用于对压缩组件(4)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载的运输车(5),所述运输车(5)位于收集车(1)后端并位于压缩组件(4)下方,所述收集车(1)上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组件(2)位置进行调节的升降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车(1)包括外壳(11)、自走轮(12)、罩板(13)、转板(14)和控制把手(15),所述自走轮(12)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且罩板(13)固定安装于外壳(1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转板(14)转动连接于外壳(11)的上端并位于粉碎组件(3)的上方,所述控制把手(15)固定安装于外壳(11)的后端并用于控制收集车(1)上安装的驱动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转轴(21)、输送带(22)、弧形卷板(23)、套环(24)、支撑杆(25)、连接杆(26)、安装座(27)、驱动电机(28)和限位槽(29),两个所述转轴(21)斜对称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通过输送带(22)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22)上固定安装有多组弧形卷板(23),两个所述转轴(21)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套环(24),所述支撑杆(25)横向安装有外壳(11)内部并位于输送带(22)下方,且支撑杆(25)的两端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杆(26)分别与四个套环(24)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26)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7),且安装座(2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8),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1)的一个端部与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的内壁上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限位槽(29),且转轴(21)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29)中并与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3)包括驱动轴(31)和粉碎辊(32),所述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轴(31),且外壳(11)的外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驱动轴(31)对向转动的驱动设备,两个所述驱动轴(31)上均固定套设有一个粉碎辊(32),且两个粉碎辊(32)位于靠近外壳(11)后端的一个转轴(21)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4)包括转筒(41)、弧形进料口(42)、液压缸(43)、压板(44)、导料板(45)、弧形通槽(46)、支撑座(47)、大齿轮(48)、小齿轮(49)、转向电机(491)和出料口(492),所述转筒(41)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位于粉碎辊(32)的下方,所述弧形进料口(42)开设于转筒(41)上并开口朝向上设置,所述转筒(4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3),且转筒(41)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压板(44),两个所述压板(44)分别于两个液压缸(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41)上端安装有导料板(45),且导料板(45)中安装有与弧形进料口(42)连通的弧形通槽(46),所述导料板(45)固定安装于外壳(11)内部并与转筒(41)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1)内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47),且转筒(4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座(47)并与转动连接,所述转筒(41)的上端上还固定安装有大齿轮(48),所述支撑座(47)内部安装
有小齿轮(49),且大齿轮(48)与小齿轮(49)啮合设置,其中一个支撑座(4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491),且相应的一个小齿轮(49)与转向电机(4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492),且出料口(492)位于转筒(41)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5)包括收集箱(51)、收集槽(52)、推动把手(53)和滚轮(54),所述收集箱(51)位于外壳(11)的后端下方,所述收集槽(52)开设于收集箱(51)中并开口朝上设置,且收集槽(52)位于出料口(492)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箱(5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53),所述收集箱(5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5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块(61)、插块(62)、通孔(63)和限位销(64),所述外壳(1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于连接块(61),且连接块(61)中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62)插设于插槽中并与收集箱(5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1)和插块(62)中均开设有竖直贯穿设置的通孔(63),且限位销(64)插设于通孔(63)中。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安装槽(71)、气缸(72)和活塞杆(73),所述外壳(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中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71),且两个安装槽(71)中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气缸(72),所述气缸(7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73),且支撑杆(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和收集箱(51)靠近外侧的侧壁处均倒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所述高效农作物秸秆收集及运输设备包括收集车,用于农作物秸秆输送的输送组件,用于对输送组件输送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组件,用于对粉碎组件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压缩的压缩组件,用于对压缩组件压缩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运载的运输车。本发明中的收集车整体体积较小,在对农作物进行粉碎后压缩再落至运输车中进行收集运输,增加了一次性运输农作物秸秆的运输量,并通过机械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作物秸秆在被压缩后直接落至可与收集车分离的运输车中进行堆积,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捆绑操作,方便农业人员对亩数较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业人员对亩数较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业人员对亩数较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 张明永 姜新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