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噪音吸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中使用的噪音吸收板。
背景技术:
2.吸音板(隔音板)主要用于减轻行车噪音对于当地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墙式构造物。
3.现有的吸音板是整体结构,需要固定安装在使用道路两侧。在一些临时施工地点或短期车流量激增的路段,两侧不适用这种整体结构的吸音板。但这些区域的噪音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和商业的正常秩序。因此急需一种便于拆装移动的道路噪音吸音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道路噪音吸音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音板不便于拆装,无法用于临时施工或车流突然激增的路段,实现了对不确定路段突然激增的噪音进行吸音,隔音的效果。
5.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噪音吸收装置,一种道路噪音吸音板,包括支撑组件、噪音吸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作为定位基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边框和左边框;所述下边框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左边框竖向设置,左边框底端与所述下边框的凹槽可拆卸固定连接;噪音吸收组件包括吸音折叠板、定位部件、转轴;所述吸音折叠板带有一个定位角,吸音折叠板有多个;所述转轴作为吸音折叠板的定位基础;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左边框的底端;所述定位部件用于折叠板的定位;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轴套、卷簧;定位部件与吸音折叠板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轴套与吸音折叠板的定位角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转轴外;所述卷簧一端与轴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多个吸音折叠板沿转轴轴向平行排布;吸音折叠板相对于转轴转动,能够完全收纳进入左边框,当吸音折叠板向远离左边框的方向转动能够展开成矩形。
6.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折叠板包括吸音囊层和造型板;所述造型板为硬质隔音板,形成和维持吸音折叠板的形状;所述吸音囊层用于吸音和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吸音囊层为橡胶囊体;所述吸音囊层表面分布吸音凹点;吸音囊层内充水和/或气,使吸音囊层处于膨胀状态,能够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之间的间隙。
7.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囊层包括气囊部和水囊部,气囊部紧邻转轴,气囊部与水囊部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气囊部为弹性囊,带有进气单向阀,受挤压后向水囊部进气,压力消失后自身弹力作用下抽吸外部空气;多个吸音折叠板的气囊部相互连通;还包括动力组件,其包括迎风板、弹簧;所述迎风板上固定磁铁;迎风板有多个;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迎风板的底侧,另一端固定在吸音折叠板远离左边框的一端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有吸音折叠板展开状态下形成矩形板面顶部边沿上;迎风板晃动能够通过磁力带动相邻的迎风板晃动,并带动吸音折叠板晃动,进而使气囊部向水囊部充入气泡。
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部为扇形,扇形面积占吸音折叠板的1/9-1/6。
9.进一步的,所述迎风板板面与吸音折叠板板面之间的夹角成90-160度。
10.进一步的,下边框通过螺栓与地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11.本技术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1)对临时需要进行隔音的路段,能够快速机动的安装吸音板,使用完后便于拆卸储存。能有效与吸音孔相互配合产生更加好的隔音效果;2) 两板之间可充分接触,进而使折叠吸音折叠板相邻之间的间隙被充分的填充,使得噪音不会通过间隙泄露;3) 通过无电力的方式,能够提前在吸音囊层内形成气泡,使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辆先后方向一定范围内的吸音折叠板内均能够形成气泡,达到进一步消除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二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吸音折叠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吸音折叠板部分内部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组件100、下边框110、左边框120;噪音吸收组件200、吸音折叠板210、吸音囊层211、气囊部211-1、水囊部211-2、单向阀211-3、造型板212、定位部件220、轴套221、卷簧222、转轴223、弹性绳230、引导固定组件231;动力组件300、迎风板310、弹簧320。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1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6.本技术一种道路噪音吸收装置,通过将吸音部件设计成可折叠展开的结构,便于收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音吸音构件不便于拆卸组装,不便于运输,能够对施工或是车流激增路段进行临时的隔音处理。
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道路噪音吸音板包括支撑组件100、噪音吸收组件200;支撑组件100、下边框110、左边框120;噪音吸收组件200、吸音折叠板210、吸音囊层211、气囊部211-1、水囊部211-2、单向阀211-3、造型板212、定位部件220、轴套221、卷簧222、转轴223、弹性绳230、引导固定组件231;动力组件300、迎风板310、弹簧320。
18.所述支撑组件100作为定位基础;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下边框110和左边框120;所述下边框110为长方体不锈钢板,上表面开有凹槽;下边框110上可设置竖向螺纹孔,用于与底面或其它构件的定位。
19.所述左边框120竖向设置,左边框120底端与所述下边框110的凹槽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左边框120内壁设置有凸起的长方体不锈钢板的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与卡槽完成对于下边框110的连接;所述噪音吸收组件200包括吸音折叠板210、定位部件220、弹性绳230、转轴223;所述吸音折叠板210带有一个定位角;吸音折叠板210有多个;所述转轴223作为吸音折叠板210的定位基础;所述转轴223水平固定在左边框120的底端;所述定位部件220用于折叠板的定位;所述定位部件220包括轴套221、卷簧222;定位部件220与吸音折叠板210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轴套221与吸音折叠板210的定位角固定连接;所述轴套221套设在转轴外;所述卷簧222一端与轴套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多个吸音折叠板210沿转轴轴向平行排布;
所述吸音折叠板210相对于转轴转动,能够完全收纳进入左边框120,当吸音折叠板210向远离左边框120的方向转动能够展开成矩形。
20.弹性绳230可用可不用,主要是用来穿设在多个吸音折叠板上,起牵拉的作用。
21.所述吸音折叠板210未使用状态下,吸音折叠板210收纳在左边框120内,下边框110与左边框120拆分储存。当需要安装时:1、将左边框120安装在下边框上;2、吸音折叠板拉出左边框120,展开成矩形,即可形成一个临时的吸音板。
22.3、将多个吸音板进行拼接就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吸音屏障。
23.这样,对临时需要进行隔音的路段,能够快速机动的安装吸音板,使用完后便于拆卸储存。
24.实施例二实际使用时,所述吸音折叠板210展开状态下相邻的吸音板之间存在间隙,噪音会通过间隙泄露的情况发生,减弱吸音效果。因此,增加了吸音囊层211;所述吸音折叠板210包括吸音囊层211和造型板212;所述造型板212为硬质隔音板,用于形成和维持吸音折叠板210的形状;所述吸音囊层211用于吸音和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210之间的间隙;所述吸音囊层211为橡胶囊体,吸音囊层211表面分布吸音凹点,凹点可以提高消音效果;同时,吸音折叠板210收回打开时,凹点在挤压过程中会凸出,能够达到自行清理凹点内灰尘和吸音折叠板210表面灰尘的作用;所述吸音囊层211内充水和/或气,使吸音囊层211处于膨胀状态,能够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210之间的间隙;实际使用时,吸音囊层211内为放空状态,对吸音囊层211内充入水/或气,将吸音折叠板210打开,使吸音囊层211挤压相邻的造型板212的背侧,实现间隙的密封。通过提供隔音墙的厚度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吸音效果,由于空腔内部填充了气体和/或液体,吸音囊层211能够在收到挤压时形变,始终密封相邻的两个吸音折叠板210之间的间隙,有效提升了隔音效果。两板之间可充分接触,进而使折叠吸音折叠板210相邻之间的间隙被充分的填充,使得噪音不会通过间隙泄露。
25.实施例三实施例1和2的方案,在实测中,对一些高分贝的噪音隔音效果有限。声波在遇到带有气泡的水时衰减的非常快。在水中形成体积比约0.5-2%的气泡即可实现75-85%的噪音衰减。
26.为了能够在吸音折叠板210内形成气泡,但同时考虑本技术的吸音板需要能够临时拆卸,通常安装的位置不具备提供形成气泡的电力条件。所以考虑利用车辆形成产生的风力来形成气泡,吸收噪音。
27.因此增设了动力组件300包括迎风板310、弹簧320;所述迎风板310上固定磁铁,使迎风板两侧的磁极向异或相同均可,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一个迎风板310晃动时,能够对相邻的迎风板产生吸力或是排斥力;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迎风板310的底侧,另一端固定在吸音折叠板210远离左边框的一端面上,使迎风板310板面与吸音折叠板210板面之间的夹角成90-160度;
迎风板310有多个,展开状态下形成矩形板面顶部边沿的吸音折叠板210的端部至少固定一个迎风板310;吸音囊层211包括气囊部211-1和水囊部211-2,气囊部211-1紧邻转轴,气囊部211-1与水囊部211-2之间通过单向阀211-3连通;气囊部211-1为弹性囊,带有进气用的单向阀211-3,受挤压后向水囊部211-2进气,压力消失后自身弹力作用下抽吸外部空气;多个吸音折叠板的气囊部211-1相互连通;气囊部211-1为扇形,扇形面积占吸音折叠板1/9-1/6。
28.汽车高速行驶产生的气流吹扫迎风板310,带动迎风板310的晃动,迎风板310晃动后因为相邻的迎风板310带有磁铁,相互吸引或相斥,会带动相邻的迎风板310晃动,进而达到利用车辆形成的气流引起较大范围内的迎风板310晃动。迎风板310晃动进而带动吸音折叠板210绕转轴振动因为有卷簧222,因而吸音折叠板会绕转轴振动,进而不停的挤压气囊部211-1,向水囊部211-2充气,在水囊部211-2内形成气泡,达到更大程度消音的效果。且因为气流能够引起一定范围内的迎风板310晃动,因此,距离车辆一定距离内的吸音折叠板210内会提前产生气泡,等车辆行驶至该板处时,气泡能够吸收噪音。所述迎风板板面与吸音折叠板板面之间的夹角最好成90-160度。
29.通过无电力的方式,能够提前在吸音囊层211内形成气泡,使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辆先后方向一定范围内的吸音折叠板210内均能够形成气泡,达到进一步消除噪音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0)、噪音吸收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100)作为定位基础;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下边框(110)和左边框(120);所述下边框(110)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左边框(120)竖向设置,左边框(120)底端与所述下边框(110)的凹槽可拆卸固定连接;噪音吸收组件(200)包括吸音折叠板(210)、定位部件(220)、转轴(223);所述吸音折叠板(210)带有一个定位角,吸音折叠板(210)有多个;所述转轴(223)作为吸音折叠板(210)的定位基础;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左边框(120)的底端;所述定位部件(220)用于折叠板的定位;所述定位部件(220)包括轴套(221)、卷簧(222);定位部件(220)与吸音折叠板(210)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轴套(221)与吸音折叠板(210)的定位角固定连接;所述轴套(221)套设在转轴(223)外;所述卷簧(222)一端与轴套(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223)固定连接;多个吸音折叠板(210)沿转轴(223)轴向平行排布;吸音折叠板(210)相对于转轴转动,能够完全收纳进入左边框(120),当吸音折叠板(210)向远离左边框(120)的方向转动能够展开成矩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折叠板(210)包括吸音囊层(211)和造型板(212);所述造型板(212)为硬质隔音板,形成和维持吸音折叠板(210)的形状;所述吸音囊层(211)用于吸音和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210)之间的间隙;所述吸音囊层(211)为橡胶囊体;所述吸音囊层(211)表面分布吸音凹点;吸音囊层(211)内充水和/或气,使吸音囊层(211)处于膨胀状态,能够填补相邻的吸音折叠板(210)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囊层(211)包括气囊部(211-1)和水囊部(211-2),气囊部(211-1)紧邻转轴,气囊部(211-1)与水囊部(211-2)之间通过单向阀(211-3)连通;气囊部(211-1)为弹性囊,受挤压后通过单向阀(211-3)向水囊部(211-2)进气,压力消失后自身弹力作用下抽吸外部空气;多个吸音折叠板的气囊部(211-1)相互连通;还包括动力组件(300),其包括迎风板(310)、弹簧(320);所述迎风板(310)上固定磁铁;迎风板(310)有多个;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迎风板(310)的底侧,另一端固定在吸音折叠板(210)远离左边框的一端面上;所述弹簧(32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有吸音折叠板(210)展开状态下形成矩形顶部边沿上;迎风板(310)晃动能够通过磁力带动相邻的迎风板晃动,并带动吸音折叠板(210)晃动,进而使气囊部(211-1)向水囊部(211-2)充入气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部为扇形,扇形面积占吸音折叠板的1/9-1/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板(310)板面与吸音折叠板板(210)面之间的夹角成90-16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噪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下边框(110)通过螺栓与地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噪音吸收设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隔音墙不便于拆装的问题,提供一种道路噪音吸音板,包括支撑组件、噪音吸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作为定位基础;噪音吸收组件包括吸音折叠板定位部件转轴;所述吸音折叠板带有一个定位角,吸音折叠板有多个;所述转轴作为吸音折叠板的定位基础;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左边框的底端;多个吸音折叠板沿转轴轴向平行排布;吸音折叠板相对于转轴转动,能够完全收纳进入左边框,当吸音折叠板向远离左边框的方向转动能够展开成矩形。该吸音板便于拆装,运输和储存,对临时需要进行隔音降噪的路段能够快速的安装,进行有效的隔音降噪。进行有效的隔音降噪。进行有效的隔音降噪。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 李志国 霍朋钦 甄玉超 苏晨 杨宏强 史晓华 曹红雷 刘文忠 刘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市承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