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查询2023-8-8  131



1.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是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a shellfish poisoning,asp)的主要成分,是由海洋硅藻的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和菱形藻属(nitzschia)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神经性毒素。文献显示da竞争性地与谷氨酸受体结合后,导致细胞产生一系列的错误指令,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或细胞坏死。da可在鱼贝类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作用转移给高能量级的动物,造成动物死亡,或转移给人类。当人体内的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即可产生呕吐、腹泻和腹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能导致短期记忆功能的丧失,甚至导致死亡。据报道,在北美(加拿大和美国)、欧洲及亚洲(日本)等地发生了人或水生动物因误食被da毒素污染的海产品,而引发的中毒事件。在我国,也有相关的疑似da中毒事件的报道,并且最近有文献报道在中国海域的菱形藻可检测到da毒素。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包括加拿大、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制定了da的安全限量标准,为20μg/g贝肉。在我国,目前还未能形成健全的da毒素安全性评价方案,及海产品中da的安全限量标准。
3.目前,国内外有关于da检测方法主要有小鼠生物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和色谱联用法等仪器分析方法。这类仪器分析方法准确、稳定、灵敏,但耗时、设备昂贵,前处理方法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此外,快捷简便且灵敏的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等。其中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原理da检测目前已经有相关专利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83454.6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57875.3。相比较而言,免疫层析方法简单快速,结果直观,且不需要专业分析人员,特别适合现场监测。然而,目前的检测试纸条具有检测灵敏度低,且仅能定性检测,严重影响了市场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兼具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的快速、稳定、操作简便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和由下向上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纸;
6.其中在层析膜上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t包被有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所述质控线c包被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
7.在结合垫上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
8.优选的,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包被浓度为0.5~1.5mg/ml。
9.优选的,所述抗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的包被浓度为0.5
~1.0mg/ml。
10.优选的,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包被浓度为20~30μg/mg。
11.优选的,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以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所述荧光微球在偶联活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经封闭,得到以酰胺键共价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
13.优选的,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0~28℃;
14.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1~3h。
15.优选的,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溶剂为ph7.4的pbs溶液。
16.优选的,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外壳;所述试纸条卡入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
17.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所述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将样品垫在样品垫处理溶液中浸泡,晾干,得到处理后的样品垫;
19.将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溶液喷涂于结合垫上,得到喷涂抗体的结合垫;
20.在层析膜上分别用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和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划线,形成质控线c和检测线t;
21.将处理后的样品垫、喷涂抗体的结合垫、划线后的层析膜和吸水纸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经裁剪,得到试纸条。
22.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检测试纸条在检测食品或水产中软骨藻酸毒素中的应用。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和由下向上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纸;其中在层析膜上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t包被有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所述质控线c包被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在结合垫上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本发明利用竞争法检测原理设置试纸条各部分组成,其中结合垫上包被的荧光微球是将荧光团通过包埋、共价键连接等方式引入有机或无机纳米粒子中,并让纳米粒子承担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的检测、标记等功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以及发光行为。在荧光染料标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荧光微球标记层析检测技术,兼具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的快速、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相比,以免疫荧光微球作为检测标记物,还具有以下优点:(1)荧光微球层析技术由于使用的示踪物为荧光微球,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存在一个信号放大的过程,所以其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要高;(2)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能够通过荧光读数仪进行定量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层析检测的灵敏度。实验表明,所述试纸条的检测限为0.5ng/ml。
24.同时所述试纸条标准曲线符合免疫学反应规律,定量检测范围为1.0~10.0ng/ml,试纸条ic
50
值为1.121ng/ml;所述试纸条与麻痹性贝毒的石房蛤毒素、腹泻性贝毒的软海绵酸、神经性贝毒的pbtx等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所述试纸条检测da阳性添加样品的回收率在93.6~106.6%之间,同一批次试纸条批内检测变异系数为7.5~14.6%,批间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为9.4~13.2%,表明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附图说明
25.图1为软骨藻酸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和检测结果示意图;其中,1为样品垫,2为结合垫,3为层析膜,4为底板,5为吸水垫,6为检测线,7为质控线;a为阴性,b为阳性,c和d为无效;
26.图2为软骨藻酸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检测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和由下向上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纸;
28.其中在层析膜上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t包被有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所述质控线c包被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
29.在结合垫上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
30.在本发明中,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包被浓度优选为0.5~1.5mg/ml,更优选为1.0mg/ml。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试剂优选为1.0mg/ml。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软骨藻酸粉末溶解与edc、nhs混合,孵育,加入硼酸处理,再添加载体,反应,添加硼酸盐缓冲液,超滤,收集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所述软骨藻酸和载体的质量比优选为12:1。本发明对所述载体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载体即可,例如bsa或klh。
31.在本发明中,所述抗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包被浓度优选为0.5~1.0mg/ml,更优选为1.0mg/ml。所述抗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为抗鼠igg的抗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抗鼠igg的抗体为羊抗小鼠igg单克隆抗体,购自southernbiotech公司产品。
32.在本发明中,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包被浓度优选为20~30μg/mg,更优选为25μg/mg。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33.以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所述荧光微球在偶联活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经封闭,得到以酰胺键共价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
34.在本发明中,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荧光微球通过酰胺键共价结合。所述软骨藻酸毒素抗体优选为本实验室制备的da毒素单克隆抗体(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的建立,刘靖,华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7)。所述荧光微球的直径优选为200nm。所述荧光微球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05nm和515nm(黄绿色荧光)。所述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荧光微球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2~10mg:1~2ml,更优选为4mg:1ml。所述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所述荧光微球以20微克:1毫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微球购自thermofisherscientificinc.产品,型号为f-8811。所述荧光微球以悬浊液的形式存在,固体含量优选为2%。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28℃,更优选为25℃;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3h,更优选为2h。所述封闭优选采用100g/lbsa溶液进行。本发明对所述封闭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封闭方法即可。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溶剂优选为含10g/l牛血清白蛋白、20g/l葡聚糖、1g/l聚乙二醇(peg)20,000的0.02m磷酸缓冲液。每1l所述0.02m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2hpo4·
12h2o5.37g,nah2po4·
2h2o0.78g,余量为水。
35.在本发明中,所述试纸条优选还包括外壳;所述试纸条卡入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
36.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所述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将样品垫在样品垫处理溶液中浸泡,晾干,得到处理后的样品垫;
38.将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溶液喷涂于结合垫上,得到喷涂抗体的结合垫;
39.在层析膜上分别用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和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划线,形成质控线c和检测线t;
40.将处理后的样品垫、喷涂抗体的结合垫、划线后的层析膜和吸水纸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经裁剪,得到试纸条。
41.在本发明中,所述样品垫的材质优选为玻璃纤维膜、聚酯纤维膜等。所述样品垫处理液优选为ph7.4的pbs溶液。所述ph7.4的pbs溶液优选包含以下成分:1%bsa,1%peg4000,1%tween-20。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0.8~1.2h,更优选为1h。所述浸泡后,取出样品垫晾干。所述处理后的样品垫有利于提高检测稳定性,降低检测差异性。
42.在本发明中,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溶液的喷涂量优选为3.5~4.5μg/cm,更优选为4μg/cm。所述喷涂优选采用喷涂仪完成。
43.在本发明中,层析膜上抗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划线优选采用bio-dotxyz3000全自动点膜仪器完成。划线完成后,优选层析膜放置于37℃干燥箱干燥过夜,结合垫放置于30℃干燥箱干燥2h。所述层析膜优选为硝酸纤维素膜。
44.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检测试纸条在检测食品或水产中软骨藻酸毒素中的应用。
45.在本发明中,所述试纸条的使用方法,优选如下:
46.向试纸条的样品垫上滴加待检测样品溶液,水平静置5~10min,检测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光信号情况,当质控线t和检测线c同时到光信号时,说明待测样品为阴性,当质控线t有光信号,而检测线c没有光信号时,说明待测样品为阳性,当仅检测线c有光信号,而质控线t没有光信号时,说明结果不可信,需要重新测定。当检测线c和质控线t都没有检测信号时,需要重新测定。
47.此外,所述试纸条还能实现定量检测。计算测定试纸条t/c比值,代入竞争抑制标准曲线方程中,可计算出待检测样品溶液中软骨藻酸的浓度。其中以软骨藻酸毒素的标准品的浓度或其对数为横坐标,以检测线/质控线的荧光读数比值(即t/c比值法)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4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9.实施例中涉及的溶液配制方法
50.(1)0.06mol/l硼酸缓冲液
51.a液:19.07g四硼酸钠溶于1l超纯水;
52.b液:12.37g硼酸溶于1l蒸馏水;
53.取929mla液和500mlb液于烧杯中混匀,hcl调ph值至8.4,灭菌后使用。
54.(2)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55.nah2po4·
2h2o2.552g
56.na2hpo4·
12h2o29.153g
57.ddh2o500ml
58.调ph值至7.4
59.nacl87.66g
60.定容至1l。
61.(3)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
62.0.1mol/lpbs100ml
63.ddh2o900ml。
64.(4)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
65.0.2mol/lnah2po419ml
66.0.2mol/lna2hpo428ml
67.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此时浓度为0.2mol/l;
68.将0.2mol/lpbs稀释10倍既得0.02mol/lpbs缓冲液。
69.(5)牛血清白蛋白(10%bsa)
70.bsa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
71.实施例1
72.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制备方法
7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本实验室制备的da毒素单克隆抗体)(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的建立,刘靖,华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7)溶于mes缓冲液(ph6.0),所得浓度为4mg/ml,按照与所述抗体4mg:1ml的比例添加荧光微球(直径为200nm,所述荧光微球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05nm和515nm,即黄绿色荧光,固体含量为2%)到标记缓冲液(ph值为5.0的0.02m磷酸缓冲液)中,并加入偶联活化剂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mg,用naoh调整ph为6.5,25℃避光振荡2小时;接着加入100g/l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25℃避光振荡30分钟;离心,所得沉淀用磷酸缓冲液(含10g/l牛血清白蛋白、20g/l葡聚糖、1g/lpeg20,000的0.02m磷酸缓冲液)复溶,离心,所得沉淀中即为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
74.实施例2
75.软骨藻酸-蛋白偶联物的制备方法
76.b1)将5mgda粉末溶于250μldmso中,吸取含软骨藻酸(da)0.5mg的溶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加入0.615mgedc(15mg/ml于dmso,现配)和0.3725mgnhs(15mg/ml于dmso,现配),混合均匀,放于25℃恒温摇床中,160rpm,反应4h;
77.b2)将反应液中加入少许硼酸,将离心管转移至4℃冰箱,静置2h;
78.b3)加入1mgbsa(溶于0.06mol/l硼酸中),混合均匀后置于25℃恒温摇床,160rpm,反应3h;
79.b4)在总体系中加入0.2ml0.06m硼酸盐缓冲液,混匀,吸入0.5ml超滤离心管中,
14000g离心10min,再将滤管倒扣2000g离心2min收集抗原,离心管里的浓缩液即为制备的软骨藻酸-蛋白偶联物。
80.实施例3
81.一种基于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检测软骨藻酸毒素的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82.(a)制备所述样品垫:将玻璃纤维膜浸泡在样品垫处理溶液(ph7.4的pbs液:含1%bsa,1%peg4000,1%tween-20)中,1h后取出晾干,既得所述样品垫;
83.(b)制备所述结合垫:结合垫上将喷涂实施例1制备的浓度为25μg/mg的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抗体,其喷涂量为4μg/cm;
84.(c)制备所述层析膜:将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以1.0mg/ml的浓度包被于层析膜得到所述检测线t,将二抗(羊抗小鼠igg单克隆抗体,具体为southernbiotech公司产品)以1.0mg/ml的浓度包被于所述层析膜上,包被后放置于37℃干燥箱干燥过夜,结合垫放置于30℃干燥箱干燥2h,得到所述质控线,包含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层析膜即为层析膜;
85.(d)试纸条的制备:以pvc胶粘板作底板,将所述样品垫、所述结合垫、所述层析膜和所述吸水垫依次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使所述层析膜上的所述检测线靠近所述样品垫一端、所述质控线靠近所述吸水垫一端,切割成4mm条状试纸条,置于锡箔袋中,加干燥剂密封,于4~30℃保存,得到检测试纸条(见图1)。
86.实施例4
87.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
88.取经lc/ms检测确认为da阴性的水产贝类产品样品10份,混合均匀后分别添加da标准品至终浓度为0,0.1,0.25,0.5,1.0,2.5,5,10,25,50,100ng/ml.取上述标准样品80μl加入至试纸条加样孔,15min后试纸条读取仪测定试纸条t/c比值(每个浓度重复测定5次),设定0添加t/c比值为b0,其他浓度添加t/c比值为b,以b/b0值与添加的da浓度对数作图,绘制试纸条的标准曲线。计算试纸条的ic
50
值以及线性定量范围。
89.da荧光微球试纸条定量检测标准曲线被建立(见图2),该免疫层析试纸条标准曲线符合免疫学反应规律,该曲线线性方程为:y=-3.259x+53.654,回归系数r2=0.9821,ic
50
值为1.121ng/ml,定量检测范围为1.0~10.0ng/ml。
90.实施例5
91.本发明制备的检测试纸条的交叉检测实验
92.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试纸条分别与da、麻痹性贝毒的石房蛤毒素、腹泻性贝毒的软海绵酸、神经性贝毒pbtx进行免疫交叉反应检测,具体将浓度分别为1,5,10,25,50和100ng/ml,体积为80μl的石房蛤毒、软海绵酸和神经性贝毒溶液分别滴加至水平放置的试纸条的样品垫上(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反应10min后,送入试纸条读取仪读取c线荧光信号(荧光峰),之后读取t线荧光信号(荧光峰),绘制标准曲线,并依据公式i计算该试纸条的交叉反应率(%)。
93.交叉反应率(%)=daic
50
值/交叉反应物ic
50

×
100%公式i
94.经检测并计算,da试纸条与麻痹性贝毒的石房蛤毒素、腹泻性贝毒的软海绵酸、神经性贝毒pbtx几乎没有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表明本da试纸条与这三种较常见的贝类毒素交叉反应低,特异性较好。
95.实施例6
96.本发明制备的检测试纸条的定量检测的应用实例
97.取经lc/ms检测确认为da阴性的水产贝类产品样品3份,混合均匀后分别添加da标准品,使得到3份供试样品中da毒素的终浓度分别为1,2和5ng/ml。使用跟绘制标准曲线同一批次的试纸条来检测供试样品,每隔3天检测一次,重复检测共三批次,其中每个样品重复检测3次。根据检测结果,计算试纸条检测所供试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同一批次批内的和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性。其差异性由cv差异系数(cv=标准差sd/均数x100%)来表示,其中批内差异性由同一批次的差异系数即批内cv来表示,而批间差异性由不同批次的差异系数及批间cv来表示。
98.所述试纸条检测da阳性添加样品的回收率在93.6~106.6%之间,同一批次试纸条批内检测变异系数为7.5~14.6%,批间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为9.4~13.2%(表1),符合检测的回收率(80-120%)和变异系数(《15%)的要求,表明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99.表1贝类水产品中添加不同水平da的试纸条检测结果
[0100][01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和由下向上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纸;其中在层析膜上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t和质控线c;所述检测线t包被有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所述质控线c包被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在结合垫上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的包被浓度为0.5~1.5m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所述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的包被浓度为0.5~1.0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包被浓度为20~30μg/m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软骨藻酸毒素抗体和所述荧光微球在偶联活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经封闭,得到以酰胺键共价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0~28℃;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1~3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溶剂为ph 7.4的pbs溶液。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外壳;所述试纸条卡入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垫在样品垫处理溶液中浸泡,晾干,得到处理后的样品垫;将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溶液喷涂于结合垫上,得到喷涂抗体的结合垫;在层析膜上分别用抗软骨藻酸毒素抗体的抗体和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划线,形成质控线c和检测线t;将处理后的样品垫、喷涂抗体的结合垫、划线后的层析膜和吸水纸依次粘贴在底板上,经裁剪,得到试纸条。10.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检测试纸条在检测食品或水产中软骨藻酸毒素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骨藻酸毒素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试纸条由依次连接并固定于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层析膜以及吸水垫组成,其中检测线包被软骨藻酸毒素-载体偶联物,质控线处包被二抗,结合垫包被荧光微球标记的软骨藻酸毒素抗体。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易便宜,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优势;本发明通过荧光读数仪进行定量检测,能够快速灵敏、稳定准确并定量检测水产品或食品中软骨藻酸毒素的含量。或食品中软骨藻酸毒素的含量。或食品中软骨藻酸毒素的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敏 李扬 刘靖 李炳喜 郭政 陈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