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镁合金的捆扎、存放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
2.
背景技术:
在对铝镁合金画框类材料进行切割后,需要将切割好的材料统一进行存放,由于画框类材料很长,且材料自身较软,而工人在进行存放时,经常会出现材料拖地或材料外表面有划痕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后期的二次加工使用。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避免画框类材料存放时被磨损的情况,避免二次加工时所带来的不便。
4.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支腿和操作台,所述u型架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并在u型架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担,且横担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竖板,所述横担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贯穿竖板,在位于操作台上方的竖板上套设有第一套筒,并在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扎紧带;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
5.所述u型架的两端挖设有位移凹槽,所述横担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块,并在支块的底部设置有位移底座,且在位移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位移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位移底座通过螺栓与u型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6.所述横担上挖设有位移凹槽,并在位移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竖板,且竖板通过螺栓与横担固定,所述螺栓位于横担的侧面。
7.所述操作台对应竖板的位置处挖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操作台上方的竖板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呈l状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杆,并在第一螺杆上套设有成卷的扎紧带,且在扎紧带两端的第一螺杆上分布设置有相匹配的螺母。
8.所述扎紧带为保鲜膜。
9.所述导向辊的外壁包裹有海绵层,且导向辊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架与操作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操作台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挖设有第一矩形通孔。
10.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
、在u型架上滑动连接横档,若工作人员只在操作台一侧工作,只需滑动一个横担,若工作量较大,可以在横担上滑动来纳基两个横担,使工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台的两侧同时工作;
②
、根据操作台上第二矩形通孔的数量及位置,在横担上滑动连接对应数量的竖板,并调节竖板的位置,并通过螺栓分别将横担与u型架、竖板与横担固定在一起,最后将操作台套设在竖板上;
③
、在每个竖板上分别套设一个第一套筒,是第一套筒上扎紧带的位置位于操作台的外侧;
④
、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台的前端或后端,分别将保鲜膜抽拉出来,并将保鲜膜的一端插设在第一矩形通孔内,使位于操作台底部保鲜膜的长度大于操作台宽度的二分之一;工作人员依次将切割好的铝镁合金放置在操作台上,每十片铝镁合金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铝镁合金两端并齐,并利用保鲜膜先将铝镁合金的两端及中部进行包裹缠绕扎紧,此时成捆的铝镁合金被固定,然后再对成捆铝镁合金的外部统一进行包裹;
⑤
、待成组的铝镁合金通过保鲜膜困扎完毕后,利用一侧导向辊将成组的铝镁合金的一端移出操作台,并在该侧铝镁合金的端部套设压紧组件,再利用另一侧的导向辊,在成组的铝镁合金的另一端上套设另一个压紧组件,套设完毕后,工作人员首拿压紧组件,将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
⑥
、待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时,工作人员将成坤的铝镁合金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两端的压紧组件去掉,待底座上的铝镁合金放满,在底座四座的第二定位套内插设另一个支撑板,然后在该支撑板上继续放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直至底座上方的高度达到规定高度的极限,停止摆放。
11.所述压紧组件由横板、压板和手柄组成,所述横板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杆,并在螺杆上套设有压板,且压板通过螺母与螺杆进行固定,在压板上方的螺杆上套设有手柄,并在手柄上方和下方的螺杆上分别拧有相匹配的螺母;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12.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并在底座顶面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定位筒,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且支撑板四周底部对应第一定位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插杆,且插杆与下方的第一定位筒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在支撑板顶面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筒,且上、下相邻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13.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将操作台套设再竖板上,并在竖板上套设第一套筒,使操作台被分割为两个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台两端进行捆扎操作,通过在成捆的铝镁合金外壁缠绕保鲜膜,避免存放时,被磨损的情况。
14.2、本发明通过在操作台两端设置导向辊,并在导向辊外部设置海绵层,避免导向辊对成捆的铝镁合金造成磨损,同时,便于在成捆的铝镁合金端部安装压紧组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15.3、本发明通过在成捆的铝镁合金的两端设置压紧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将成捆的铝镁合金移动至收集处,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手握两端的手柄,将包裹好的铝镁合金统一运送至存放处。
16.4、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支撑板,且上、下相邻的支撑板通过插杆、第二定位筒及螺栓进行固定,便于对铝镁合金进行存放;通过在支撑板两端挖设第三矩形通孔,便于工作人员手握第三通孔处,进行移动。
17.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横担及竖板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发明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及支撑板的结果示意图。
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1、支腿2和操作台3, u型架1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2,并在u型架1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担14,且横担14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竖板15,横担14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2,且操作台2贯穿竖板15,在位于操作台2上方的竖板15上套设有第一套筒8,并在第一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扎紧带11;操作台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6。
19.u型架1的两端挖设有位移凹槽,横担14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块131,并在支块131的底部设置有位移底座13,且在位移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对应的位移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位移底座13通过螺栓与u型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
20.横担14上挖设有位移凹槽141,并在位移凹槽14内滑动连接有竖板15,且竖板15通过螺栓与横担14固定,螺栓位于横担14的侧面。
21.操作台3对应竖板15的位置处挖设有第二矩形通孔7,第一套筒8套设在操作台3上方的竖板15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9,且第二支架9呈l状分布;在第二支架9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0,并在第一螺杆10上套设有成卷的扎紧带11,且在扎紧带11两端的第一螺杆10上分布设置有相匹配的螺母12。
22.扎紧带11为保鲜膜。
23.导向辊6的外壁包裹有海绵层,且导向辊6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架5与操作台3固定连接在一起;操作台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挖设有第一矩形通孔4。
24.上述描述中,一般操作台可分为一侧或双侧工作,若为单侧工作,那么我们只需在u型架上滑动连接一个横担,并在横担上滑动连接至少一个竖板;且竖板位于操作台的一侧边沿处;若为双侧工作,那么需要在u型架上滑动连接两个横担,且两个横担间距根据情况而定;每个横担上竖板分别贯穿对应操作台上的矩形通孔,此时两个横担上竖板将操作台一分为二。
25.上述描述中,导向辊的位置:
①
双侧工作:导向辊为四个,每侧两个,每个横担该侧操作台端部的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分别设置一个导向辊;图1中导向辊的位置为双侧工作时是状态图。
26.②
、单侧工作:导向辊为两个,分别在竖板与操作台端部中间两侧的位置处 ;上述描述中,保鲜膜为成卷的且,之间带一个穿孔,使用时,先在第一螺杆一端拧相匹配的螺母,再将保鲜膜套设在第一螺杆上,并再保鲜膜另一端的第一螺杆上在拧相匹配的螺母,起到限位的作用,且便于随时更换保鲜膜。
27.实施例2:参见图3-图4,上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
、在u型架1上滑动连接横档14,若工作人员只在操作台3一侧工作,只需滑动一个横担,若工作量较大,可以在横担14上滑动来纳基两个横担,使工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台的两侧同时工作;
②
、根据操作台3上第二矩形通孔7的数量及位置,在横担14上滑动连接对应数量的竖板,并调节竖板15的位置,并通过螺栓分别将横担与u型架1、竖板15与横担14固定在一
起,最后将操作台3套设在竖板15上;
③
、在每个竖板15上分别套设一个第一套筒8,是第一套筒8上扎紧带11的位置位于操作台3的外侧;
④
、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台3的前端或后端,分别将保鲜膜抽拉出来,并将保鲜膜的一端插设在第一矩形通孔4内,使位于操作台3底部保鲜膜的长度大于操作台3宽度的二分之一;工作人员依次将切割好的铝镁合金放置在操作台3上,每十片铝镁合金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铝镁合金两端并齐,并利用保鲜膜先将铝镁合金的两端及中部进行包裹缠绕扎紧,此时成捆的铝镁合金被固定,然后再对成捆铝镁合金的外部统一进行包裹;
⑤
、待成组的铝镁合金通过保鲜膜困扎完毕后,利用一侧导向辊6将成组的铝镁合金的一端移出操作台3,并在该侧铝镁合金的端部套设压紧组件,再利用另一侧的导向辊6,在成组的铝镁合金的另一端上套设另一个压紧组件,套设完毕后,工作人员首拿压紧组件,将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
⑥
、待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时,工作人员将成坤的铝镁合金放置在底座18上,然后将两端的压紧组件去掉,待底座18上的铝镁合金放满,在底座18四座的第二定位套21内插设另一个支撑板,然后在该支撑板上继续放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直至底座18上方的高度达到规定高度的极限,停止摆放。
28.其中:压紧组件由横板161、压板162和手柄163组成,横板161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杆,并在螺杆上套设有压板162,且压板162通过螺母与螺杆进行固定,在压板162上方的螺杆上套设有手柄163,并在手柄163上方和下方的螺杆上分别拧有相匹配的螺母;横板16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7。
29.底座1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并在底座18顶面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定位筒21,底座18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且支撑板四周底部对应第一定位筒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插杆20,且插杆20与下方的第一定位筒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在支撑板顶面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筒21,且上、下相邻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挖设有第三矩形通孔。
30.上述描述中,双侧施工和单侧施工所需的操作台的大小不同,双侧施工的操作台比较大。
31.上述描述中,横板、压板及手柄为三个相同的面板,横板长度根据成捆铝镁合金的厚度而定,比如成捆铝镁合金为十片,那么两个螺杆之间的距离为十片铝镁合金的厚度,最后通过压板将铝镁合金顶部压紧,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32.上述描述中,底座及支撑板为两个相同的买面板,且底座或支撑板的长度根据铝镁合金的长度而定,一般底座或支撑板上可以放三组成捆的铝镁合金,一个底座的上方可以依次叠放4-5个支撑板。
33.上述描述中,支撑板底部的插杆与第一定位筒相匹配,支撑板上方的支撑板底部的插杆与下方支撑板上的第二定位筒相匹配,上、下相邻的支撑板通过插杆插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固定;底座与上方支撑板也是通过插杆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34.上述描述中,底座与上方支撑板、支撑板与上方的支撑板之间的间距相同,均根据铝镁合金的宽度而定。
35.在使用时,每片铝镁合金是平放在操作台上,并立起来,相邻的铝镁合金是紧贴在
一起;使用时,第一套筒底部距离操作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每片铝镁合金立起来时的高度,工作人员只需将每片铝镁合金依次贴在第一套筒下方的竖板上,最后,将操作台下方的保鲜膜抽出,并包裹在十片铝镁合金的外部进行缠绕扎紧。
36.上述描述中,操作台两端竖板外侧的位置位于u型架内壁的内侧,第一矩形通孔两端分别位于u型架内壁的外部;也就是说当每个竖板上保鲜膜抽出,均可贯穿第一矩形通孔。
37.上述描述中,使用时,若切割后的铝镁合金片较长,那么我们可以再铝镁合金片中部加一个压紧组件,防止中部下坠、拖地情况的发生。
38.本发明改变了原始铝镁合金的存放方式,原始的存放方式为:将批量切割好的铝镁合金统一堆放在地面,通过利用保鲜膜将铝镁合金成捆扎紧固定,避免铝镁合金存放时被摩擦受损;同时便于存放和管理,减少了材料的损耗率,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1)、支腿(2)和操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2),并在u型架(1)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担(14),且横担(14)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竖板(15),所述横担(14)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2),且操作台(2)贯穿竖板(15),在位于操作台(2)上方的竖板(15)上套设有第一套筒(8),并在第一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扎紧带(11);所述操作台(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的两端挖设有位移凹槽,所述横担(14)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块(131),并在支块(131)的底部设置有位移底座(13),且在位移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位移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位移底座(13)通过螺栓与u型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14)上挖设有位移凹槽(141),并在位移凹槽(14)内滑动连接有竖板(15),且竖板(15)通过螺栓与横担(14)固定,所述螺栓位于横担(14)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3)对应竖板(15)的位置处挖设有第二矩形通孔(7),所述第一套筒(8)套设在操作台(3)上方的竖板(15)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套筒(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9),且第二支架(9)呈l状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架(9)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0),并在第一螺杆(10)上套设有成卷的扎紧带(11),且在扎紧带(11)两端的第一螺杆(10)上分布设置有相匹配的螺母(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紧带(11)为保鲜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6)的外壁包裹有海绵层,且导向辊(6)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架(5)与操作台(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操作台(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挖设有第一矩形通孔(4)。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
、在u型架(1)上滑动连接横档(14),若工作人员只在操作台(3)一侧工作,只需滑动一个横担,若工作量较大,可以在横担(14)上滑动来纳基两个横担,使工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台的两侧同时工作;
②
、根据操作台(3)上第二矩形通孔(7)的数量及位置,在横担(14)上滑动连接对应数量的竖板,并调节竖板(15)的位置,并通过螺栓分别将横担与u型架(1)、竖板(15)与横担(14)固定在一起,最后将操作台(3)套设在竖板(15)上;
③
、在每个竖板(15)上分别套设一个第一套筒(8),是第一套筒(8)上扎紧带(11)的位置位于操作台(3)的外侧;
④
、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台(3)的前端或后端,分别将保鲜膜抽拉出来,并将保鲜膜的一端插设在第一矩形通孔(4)内,使位于操作台(3)底部保鲜膜的长度大于操作台(3)宽度的二分之一;工作人员依次将切割好的铝镁合金放置在操作台(3)上,每十片铝镁合金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铝镁合金两端并齐,并利用保鲜膜先将铝镁合金的两端及中部进行包裹缠绕扎紧,此时成捆的铝镁合金被固定,然后再对成捆铝镁合金的外部统一进行包裹;
⑤
、待成组的铝镁合金通过保鲜膜困扎完毕后,利用一侧导向辊(6)将成组的铝镁合金的一端移出操作台(3),并在该侧铝镁合金的端部套设压紧组件,再利用另一侧的导向辊(6),在成组的铝镁合金的另一端上套设另一个压紧组件,套设完毕后,工作人员首拿压紧组件,将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
⑥
、待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移动至存放处时,工作人员将成坤的铝镁合金放置在底座(18)上,然后将两端的压紧组件去掉,待底座(18)上的铝镁合金放满,在底座(18)四座的第二定位套(21)内插设另一个支撑板,然后在该支撑板上继续放捆扎好的铝镁合金,直至底座(18)上方的高度达到规定高度的极限,停止摆放。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由横板(161)、压板(162)和手柄(163)组成,所述横板(161)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杆,并在螺杆上套设有压板(162),且压板(162)通过螺母与螺杆进行固定,在压板(162)上方的螺杆上套设有手柄(163),并在手柄(163)上方和下方的螺杆上分别拧有相匹配的螺母;所述横板(16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7)。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并在底座(18)顶面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定位筒(21),所述底座(18)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且支撑板四周底部对应第一定位筒(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插杆(20),且插杆(20)与下方的第一定位筒(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在支撑板顶面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筒(21),且上、下相邻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挖设有第三矩形通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其中:铝镁合金加工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支腿和操作台,在U型架底部设置有支腿,并在U型架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担,且横担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竖板,在横担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在位于操作台上方的竖板上套设有第一套筒,并在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扎紧带;操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本发明改变了原始铝镁合金的存放方式,通过利用保鲜膜将铝镁合金成捆扎紧固定,避免铝镁合金存放时被摩擦受损;同时便于存放和管理,减少了材料的损耗率,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锋 许利华 邵四杰 李铁锋 白会普 荣志强 冯宝新 李要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