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10-12  106



1.本发明涉及灰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灰浆是以改性聚合物乳液和水泥混合粉料,通过现场搅拌混合而成的通用防水灰浆,也叫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简称“双组份防水灰浆”,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施工方便,涂膜强度高,附着力优异,可在砖石、砂浆、混凝土和石膏板基层上施工;可直接在防水膜上进行砂浆抹灰和粘贴瓷砖。通用型防水灰浆主要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物防水,适用于浴室、水池和游泳池的防水处理,也适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水处理。是绿色环保产品。
3.中国专利:cn202011311122.4公开了一种涂料制备用配比搅拌设备,所述箱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下端两侧据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箱体一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箱体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配料斗,进料管下端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内中部安装有搅拌室。本发明中,通过配料斗将涂料制备需要的材料放入设备内,流量电机通过连接轴带动球形叶轮转动,使材料进入进料管内,改变流量电机的运转速度,即可改变进料的流量,便于涂料材料配比时的流量限制,若使流量电机安装恒定的速度运转,控制转动的时间即可控制材料的进料量,有利于材料的进料配比使用,有利于涂料制备的使用。
4.但是此专利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时,后来加入的原料会掺入至已经混合好的原料内从而延长了制备时间,并且浪费了多余的能源对已经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反复作业,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包括有用于容纳灰浆的混合桶;以及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和进料速度的灰浆输入机构,混合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灰浆输入机构的出料端与混合桶的进料口连接;以及内胆筒,内胆筒管壁布满细密漏孔,内胆筒位于混合桶的内部并与其进料口连接;以及内搅拌杆,内搅拌杆设置于混合桶上,内搅拌杆的工作部位于内胆筒的内部;以及外搅拌组,外搅拌组设置于混合桶的内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以及用于驱动内搅拌杆和外搅拌组的双工位驱动机构,双工位驱动机构设置于混合桶上;以及抽料机构,混合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抽料机构的进料端与混合桶的出料口连接。
7.优选的,灰浆输入机构包括流量控制组件,流量控制组件设置于混合桶顶部的进料口;以及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置于流量控制组件的进料口;以及料斗,料斗的出料端与第一阀体连接。
8.优选的,流量控制组件包括入料管,入料管设置于混合桶的进料口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球形拨轮,球形拨轮位于入料管的内部,球形拨轮的直径与入料管的直径一致,球
形拨轮通过轴与入料管可转动连接,球形拨轮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环绕轴设置;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混合桶上;以及变速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受力端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球形拨轮的轴连接。
9.优选的,内搅拌杆包括转动杆,转动杆位于混合桶的内部,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混合桶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杆底端连接,转动杆的顶端部分区域处于内胆筒的内部;以及螺纹叶片,螺纹叶片设置于转动杆上,并且螺纹叶片位于内胆筒的内部。
10.优选的,外搅拌组包括转动盘,转动盘位于混合桶的内部,转动盘的受力端贯穿混合桶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底端贯穿转动盘的受力端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分别与转动杆和螺纹叶片传动连接;纵轴杆,纵轴杆有两个,两个纵轴杆均位于混合桶的内部并对称设置于转动盘上;以及拨搅片,拨搅片分别设置于两个纵轴杆上;以及回转盘,回转盘位于混合桶的内部并设置于其顶壁,纵轴杆的顶端与纵轴杆连接。
11.优选的,拨搅片包括套筒,套筒套设于纵轴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刮板和梳齿板,刮板和梳齿板对称设置于套筒上,套筒的边缘为弹性材质并且套筒边缘贴近混合桶内壁。
12.优选的,回转盘包括齿圈,齿圈设置于混合桶内部的顶壁;以及用于对纵轴杆公转路径进行引导的限位环板,限位环板设置于混合桶内部的顶壁;以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设置于纵轴杆的顶端,并且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
13.优选的,双工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混合桶的底部,的输出端与转动杆连接;以及减速连动件,减速连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和转动盘连接。
14.优选的,减速连动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于转动杆的受力端;以及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以及连动杆,设置于混合桶的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三齿轮设置于连动杆上,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以及;第一皮带轮,设置于连动杆上;以及第二皮带轮,设置于转动盘的受力端,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5.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将原料加入料斗中,并将双工位驱动机构打开;步骤二、依次打开第一阀体和流量控制组件,原料自上而下从入料管落入球形拨轮的凹槽内,当球形拨轮转动时盛有原料的凹槽朝向混合桶的进料口时原料落出;步骤三、原料穿过混合桶的进料口进入内胆筒的内部;步骤四、转动杆通过螺纹叶片对内胆筒内部的原料进行高速搅拌,在混合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后的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内胆筒;步骤五、经过初步混合的原料进入混合桶的内部;步骤六、转动盘带动两个纵轴杆环绕内胆筒转动,两个转动盘在环绕内胆筒公转的过程中通过回转盘的引导进行反向自转,拨搅片随纵轴杆进行公转和自转对初步混合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步骤七、抽料机构将完成制备的灰浆从混合桶内部抽出。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混合桶、灰浆输入机构、内胆筒、内搅拌杆、外搅拌组、双工位驱动机构和抽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不同层次的原料进行针对性搅拌,缩短加入原料和即将制
备完成的灰浆之间的融合时间,解决了直接在即将制备完成的灰浆中加入原料而使制备时间大幅度延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灰浆输入机构的设置,可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并且还可以控制进料的量;3.本技术通过外搅拌组的设置,可以对即将制备完成灰浆和经过初步混合原料进行缓速融合,并且还可以在出料时辅助清理混合桶内壁的灰浆;4.本技术通过双工位驱动机构的设置,可以分别对内搅拌杆和外搅拌组进行高速驱动和缓速驱动,实现了一机多用并精简了结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灰浆输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灰浆输入机构的主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入料管和球形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混合桶、内胆筒、内搅拌杆和外搅拌组的侧视图;图10为图9的b-b方向剖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图拨搅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混合桶、内胆筒、纵轴杆、拨搅片和回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c处放大图;图14为本发明的混合筒、内胆筒、内搅拌杆、外搅拌组和双工位驱动机构主视图;图15为图14的d处放大图;图中标号为:1-混合桶;2-灰浆输入机构;2a-流量控制组件;2a1-入料管;2a2-球形拨轮;2a3-第一伺服电机;2a4-变速器;2b-第一阀体;2c-料斗;3-内胆筒;4-内搅拌杆;4a-转动杆;4b-螺纹叶片;5-外搅拌组;5a-转动盘;5b-纵轴杆;5c-拨搅片;5c1-套筒;5c2-刮板;5c3-梳齿板;5d-回转盘;5d1-齿圈;5d2-限位环板;5d3-第一齿轮;6-双工位驱动机构;6a-第二伺服电机;6b-减速连动件;6b1-第二齿轮;6b2-第三齿轮;6b3-连动杆;6b4-第一皮带轮;6b5-第二皮带轮;7-抽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
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9.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包括有用于容纳灰浆的混合桶1;以及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和进料速度的灰浆输入机构2,混合桶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灰浆输入机构2的出料端与混合桶1的进料口连接;以及内胆筒3,内胆筒3管壁布满细密漏孔,内胆筒3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与其进料口连接;以及内搅拌杆4,内搅拌杆4设置于混合桶1上,内搅拌杆4的工作部位于内胆筒3的内部;以及外搅拌组5,外搅拌组5设置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以及用于驱动内搅拌杆4和外搅拌组5的双工位驱动机构6,双工位驱动机构6设置于混合桶1上;以及抽料机构7,混合桶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抽料机构7的进料端与混合桶1的出料口连接;具体的,为了解决灰浆在制备的过程中添加原料进入与已经制备好的灰浆混合,造成制备过程不够精细化的技术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将原料加入灰浆输入机构2的内部,然后同时打开灰浆输入机构2和双工位驱动机构6,通过灰浆输入机构2控制原料匀速输入,原料穿过混合桶1的进料口进入内胆筒3的内部,进入内胆筒3的原料由于量少,并且此时内搅拌杆4处于高速旋转中,通过高速旋转旋转的内搅拌杆4对原料进行快速混合,由于原料在没有经过混合时处于十分粘稠状态,这种状态无法快速的穿过内胆筒3上的漏孔进入混合桶1的内部,所以通过原料不能快速穿过漏孔,这个反应时间给予了内搅拌杆4对其快速搅拌的时间,在混合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后的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内胆筒3,在甩出内胆筒3时穿过漏孔的过程也是一步挤压混合的过程,此时原料经过了快速的初步混合,穿过内胆筒3进入混合桶1内部的原料已经完成了第一层初步的混合过程,落在混合桶1内部的原料需要进行第二部的原料融合度提升,通过外搅拌组5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搅拌混合使得原料完全混合为灰浆,之后经过内胆筒3初步混合后的原料可以短时间与灰浆进行融合,避免了传统设备中直接添入初始原料,原料和灰浆之间的跨度使得在所有原料加入完成后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融合,最后打开抽料机构7,抽料机构7将完成制备的灰浆从混合桶1内部抽出。
20.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灰浆输入机构2包括流量控制组件2a,流量控制组件2a设置于混合桶1顶部的进料口;以及第一阀体2b,第一阀体2b设置于流量控制组件2a的进料口;以及料斗2c,料斗2c的出料端与第一阀体2b连接;具体的,为了解决持续输送原料的技术问题,工作人员将原料倒入料斗2c的内部,当设备开始运作时依次打开第一阀体2b和流量控制组件2a,通过流量控制组件2a输送原料穿过混合桶1的进料口进入内胆筒3的内部。
21.如图7和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流量控制组件2a包括入料管2a1,入料管2a1设置于混合桶1的进料口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球形拨轮2a2,球形拨轮2a2位于入料管2a1的内部,球形拨轮2a2的直径与入料管2a1的直径一致,球形拨轮2a2通过轴与入料管2a1可转动连接,球形拨轮2a2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环绕轴设置;第一伺服电机2a3,第一伺服电机2a3设置于混合桶1上;以及变速器2a4,第一伺服电机2a3的输出端与变速器2a4的受力端连接,变速器2a4的输出端与球形拨轮2a2的轴连接;
具体的,为了解决控制进料量的技术问题,第一伺服电机2a3的输出端驱动变速器2a4的受力端转动,通过变速器2a4控制球形拨轮2a2的转动速度,原料自上而下从入料管2a1落入球形拨轮2a2的凹槽内,当球形拨轮2a2转动时盛有原料的凹槽朝向混合桶1的进料口时原料落出,当球形拨轮2a2的转动速度加快时进料量也随之增加,通过球形拨轮2a2球形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漏料的情况。
22.如图9和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内搅拌杆4包括转动杆4a,转动杆4a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转动杆4a的底端贯穿混合桶1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a底端连接,转动杆4a的顶端部分区域处于内胆筒3的内部;以及螺纹叶片4b,螺纹叶片4b设置于转动杆4a上,并且螺纹叶片4b位于内胆筒3的内部;具体的,为了解决高速搅拌内胆筒3内原料的技术问题,双工位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4a高速转动,转动杆4a通过螺纹叶片4b对内胆筒3内部的原料进行高速搅拌,由于内胆筒3体积较小,进入内胆筒3的原料量也少,所以通过转动杆4a上部分设置螺纹叶片4b便可以满足搅拌,又由于螺纹叶片4b设置部分使得重量轻,驱动力也得到了减少,避免了需要特大电机的带动。
23.如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外搅拌组5包括转动盘5a,转动盘5a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转动盘5a的受力端贯穿混合桶1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转动杆4a的底端贯穿转动盘5a的受力端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6分别与转动杆4a和螺纹叶片4b传动连接;纵轴杆5b,纵轴杆5b有两个,两个纵轴杆5b均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对称设置于转动盘5a上;以及拨搅片5c,拨搅片5c分别设置于两个纵轴杆5b上;以及回转盘5d,回转盘5d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设置于其顶壁,纵轴杆5b的顶端与纵轴杆5b连接;具体的,为了解决对初步混合原料进一步搅拌的技术问题,双工位驱动机构6同时驱动转动杆4a和转动盘5a转动,转动盘5a带动两个纵轴杆5b环绕内胆筒3转动,两个转动盘5a在环绕内胆筒3公转的过程中通过回转盘5d的引导进行反向自转,拨搅片5c随纵轴杆5b进行公转和自转对初步混合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
24.如图1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拨搅片5c包括套筒5c1,套筒5c1套设于纵轴杆5b上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刮板5c2和梳齿板5c3,刮板5c2和梳齿板5c3对称设置于套筒5c1上,套筒5c1的边缘为弹性材质并且套筒5c1边缘贴近混合桶1内壁;具体的,为了解决对原料搅拌和混合桶1内壁清理的技术问题,在纵轴杆5b带动套筒5c1随其公转加自转的过程中,套筒5c1带动刮板5c2和梳齿板5c3随其进行公转加自转,通过梳齿板5c3对初步混合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通过刮板5c2不断刮擦混合桶1的内壁避免原料粘连导致混合不充分,并且在出料的过程中通过刮板5c2将粘连在混合桶1内壁的成型灰浆挂除。
25.如图12和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回转盘5d包括齿圈5d1,齿圈5d1设置于混合桶1内部的顶壁;以及用于对纵轴杆5b公转路径进行引导的限位环板5d2,限位环板5d2设置于混合桶1内部的顶壁;以及第一齿轮5d3,第一齿轮5d3设置于纵轴杆5b的顶端,并且第一齿轮5d3与齿圈5d1啮合;
具体的,为了解决纵轴杆5b反向自转的技术问题,转动盘5a驱动纵轴杆5b沿内胆筒3进行公转的过程中,纵轴杆5b的顶端沿限位环板5d2的引导轨迹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5d3通过与齿圈5d1的配合带动纵轴杆5b反向转动。
26.如图1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双工位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a,6a1设置于混合桶1的底部,6a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a连接;以及减速连动件6b,减速连动件6b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4a和转动盘5a连接;具体的,为了解决同时驱动转动杆4a和转动盘5a的技术问题,双工位驱动机构6开始工作,第二伺服电机6a的输出端驱动转动杆4a转动,转动杆4a转动的同时驱动减速连动件6b的受力端转动,减速连动件6b的输出端带动转动盘5a转动。
27.如图1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减速连动件6b包括第二齿轮6b1,第二齿轮6b1设置于转动杆4a的受力端;以及第三齿轮6b2,第三齿轮6b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6b1的直径;以及连动杆6b3,设置于混合桶1的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三齿轮6b2设置于连动杆6b3上,第二齿轮6b1和第三齿轮6b2啮合,以及;第一皮带轮6b4,设置于连动杆6b3上;以及第二皮带轮6b5,设置于转动盘5a的受力端,6a4和第二皮带轮6b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具体的,为了解决缓速驱动转动盘5a转动的技术问题,第二伺服电机6a的输出端驱动转动杆4a转动,转动杆4a转动的同时驱动第二齿轮6b1转动,由于第三齿轮6b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6b1,第二齿轮6b1带动第三齿轮6b2减速转动,第三齿轮6b2通过连动杆6b3带动第一皮带轮6b4转动,第一皮带轮6b4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6b5转动,第二皮带轮6b5带动转动盘5a进行缓速转动。
28.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将原料加入料斗2c中,并将双工位驱动机构6打开;步骤二、依次打开第一阀体2b和流量控制组件2a,原料自上而下从入料管2a1落入球形拨轮2a2的凹槽内,当球形拨轮2a2转动时盛有原料的凹槽朝向混合桶1的进料口时原料落出;步骤三、原料穿过混合桶1的进料口进入内胆筒3的内部;步骤四、转动杆4a通过螺纹叶片4b对内胆筒3内部的原料进行高速搅拌,在混合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后的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内胆筒3;步骤五、经过初步混合的原料进入混合桶1的内部;步骤六、转动盘5a带动两个纵轴杆5b环绕内胆筒3转动,两个转动盘5a在环绕内胆筒3公转的过程中通过回转盘5d的引导进行反向自转,拨搅片5c随纵轴杆5b进行公转和自转对初步混合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步骤七、抽料机构7将完成制备的灰浆从混合桶1内部抽出。
29.本技术通过混合桶1、灰浆输入机构2、内胆筒3、内搅拌杆4、外搅拌组5、双工位驱动机构6和抽料机构7的设置,实现了对不同层次的原料进行针对性搅拌,缩短加入原料和即将制备完成的灰浆之间的融合时间,解决了直接在即将制备完成的灰浆中加入原料而使制备时间大幅度延长的问题。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容纳灰浆的混合桶(1);以及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和进料速度的灰浆输入机构(2),混合桶(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灰浆输入机构(2)的出料端与混合桶(1)的进料口连接;以及内胆筒(3),内胆筒(3)管壁布满细密漏孔,内胆筒(3)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与其进料口连接;以及内搅拌杆(4),内搅拌杆(4)设置于混合桶(1)上,内搅拌杆(4)的工作部位于内胆筒(3)的内部;以及外搅拌组(5),外搅拌组(5)设置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以及用于驱动内搅拌杆(4)和外搅拌组(5)的双工位驱动机构(6),双工位驱动机构(6)设置于混合桶(1)上;以及抽料机构(7),混合桶(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抽料机构(7)的进料端与混合桶(1)的出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灰浆输入机构(2)包括流量控制组件(2a),流量控制组件(2a)设置于混合桶(1)顶部的进料口;以及第一阀体(2b),第一阀体(2b)设置于流量控制组件(2a)的进料口;以及料斗(2c),料斗(2c)的出料端与第一阀体(2b)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量控制组件(2a)包括入料管(2a1),入料管(2a1)设置于混合桶(1)的进料口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球形拨轮(2a2),球形拨轮(2a2)位于入料管(2a1)的内部,球形拨轮(2a2)的直径与入料管(2a1)的直径一致,球形拨轮(2a2)通过轴与入料管(2a1)可转动连接,球形拨轮(2a2)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环绕轴设置;第一伺服电机(2a3),第一伺服电机(2a3)设置于混合桶(1)上;以及变速器(2a4),第一伺服电机(2a3)的输出端与变速器(2a4)的受力端连接,变速器(2a4)的输出端与球形拨轮(2a2)的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搅拌杆(4)包括转动杆(4a),转动杆(4a)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转动杆(4a)的底端贯穿混合桶(1)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a)底端连接,转动杆(4a)的顶端部分区域处于内胆筒(3)的内部;以及螺纹叶片(4b),螺纹叶片(4b)设置于转动杆(4a)上,并且螺纹叶片(4b)位于内胆筒(3)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搅拌组(5)包括转动盘(5a),转动盘(5a)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转动盘(5a)的受力端贯穿混合桶(1)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转动杆(4a)的底端贯穿转动盘(5a)的受力端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双工位驱动机构(6)分别与转动杆(4a)和螺纹叶片(4b)传动连接;纵轴杆(5b),纵轴杆(5b)有两个,两个纵轴杆(5b)均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对称设置于转动盘(5a)上;以及拨搅片(5c),拨搅片(5c)分别设置于两个纵轴杆(5b)上;以及回转盘(5d),回转盘(5d)位于混合桶(1)的内部并设置于其顶壁,纵轴杆(5b)的顶端与
纵轴杆(5b)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拨搅片(5c)包括套筒(5c1),套筒(5c1)套设于纵轴杆(5b)上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及刮板(5c2)和梳齿板(5c3),刮板(5c2)和梳齿板(5c3)对称设置于套筒(5c1)上,套筒(5c1)的边缘为弹性材质并且套筒(5c1)边缘贴近混合桶(1)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盘(5d)包括齿圈(5d1),齿圈(5d1)设置于混合桶(1)内部的顶壁;以及用于对纵轴杆(5b)公转路径进行引导的限位环板(5d2),限位环板(5d2)设置于混合桶(1)内部的顶壁;以及第一齿轮(5d3),第一齿轮(5d3)设置于纵轴杆(5b)的顶端,并且第一齿轮(5d3)与齿圈(5d1)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工位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a),6a1设置于混合桶(1)的底部,6a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a)连接;以及减速连动件(6b),减速连动件(6b)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4a)和转动盘(5a)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连动件(6b)包括第二齿轮(6b1),第二齿轮(6b1)设置于转动杆(4a)的受力端;以及第三齿轮(6b2),第三齿轮(6b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6b1)的直径;以及连动杆(6b3),设置于混合桶(1)的底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三齿轮(6b2)设置于连动杆(6b3)上,第二齿轮(6b1)和第三齿轮(6b2)啮合,以及;第一皮带轮(6b4),设置于连动杆(6b3)上;以及第二皮带轮(6b5),设置于转动盘(5a)的受力端,6a4和第二皮带轮(6b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10.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将原料加入料斗(2c)中,并将双工位驱动机构(6)打开;步骤二、依次打开第一阀体(2b)和流量控制组件(2a),原料自上而下从入料管(2a1)落入球形拨轮(2a2)的凹槽内,当球形拨轮(2a2)转动时盛有原料的凹槽朝向混合桶(1)的进料口时原料落出;步骤三、原料穿过混合桶(1)的进料口进入内胆筒(3)的内部;步骤四、转动杆(4a)通过螺纹叶片(4b)对内胆筒(3)内部的原料进行高速搅拌,在混合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后的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内胆筒(3);步骤五、经过初步混合的原料进入混合桶(1)的内部;步骤六、转动盘(5a)带动两个纵轴杆(5b)环绕内胆筒(3)转动,两个转动盘(5a)在环绕内胆筒(3)公转的过程中通过回转盘(5d)的引导进行反向自转,拨搅片(5c)随纵轴杆(5b)进行公转和自转对初步混合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步骤七、抽料机构(7)将完成制备的灰浆从混合桶(1)内部抽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灰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持续加量的外墙灰浆制备装置及其方法,针对后来加入的原料会掺入至已经混合好的原料内从而延长了制备时间,并且浪费了多余的能源对已经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反复作业,包括有用于容纳灰浆的混合桶;以及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和进料速度的灰浆输入机构;以及内胆筒;以及内搅拌杆,内搅拌杆的工作部位于内胆筒的内部;以及外搅拌组;以及用于驱动内搅拌杆和外搅拌组的双工位驱动机构;以及抽料机构,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对不同层次的原料进行针对性搅拌,缩短加入原料和即将制备完成的灰浆之间的融合时间,解决了直接在即将制备完成的灰浆中加入原料而使制备时间大幅度延长的问题。原料而使制备时间大幅度延长的问题。原料而使制备时间大幅度延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沂市宝丽蓝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